第一百五十章 火器营初鸣
类别:
女生频道
作者:
星辰神宫的尚九字数:2987更新时间:25/09/17 08:56:30
朔北的冬夜来得早,刚过酉时,旷野已浸在墨色里,唯有新都东郊的 “朔北工坊” 还亮着连片灯火,像坠在黑布上的星子。
黄玉卿裹着件素色棉袍,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沾了圈黑褐色的铁屑油污。她正蹲在铸炮作坊的土灶前,盯着工匠将最后一勺烧得通红的铜水倒进模具,火苗舔着灶壁,把她眼底的红血丝映得格外清晰。
“夫人,您都守了三天了,先去歇会儿吧?” 旁边的老工匠赵师傅递过块干净麻布,声音带着心疼,“这最后一批燧发枪的撞针都调试好了,炮管也按您说的,加长了三寸,试射时射程比罗刹国的枪远了两丈,绝不会再像上个月那样卡壳。”
黄玉卿接过麻布,却没擦手,只走到旁边堆着的枪架前,拿起一支燧发枪。枪身是枣木做的,被工匠打磨得光滑趁手,枪管泛着冷硬的铁光,她手指抚过枪管接口处的纹路 —— 这是她改良的榫卯结构,比罗刹国的焊接更牢固,还能减少火药燃气泄漏。
上个月试射时,三支枪里就有一支卡壳,滚烫的火药渣子溅到士兵手背上,起了一串燎泡。那天夜里,她在工坊翻了半宿从罗刹国俘虏那儿搜来的枪,又拆开自己画的图纸,才发现是撞针弹簧的钢料太脆,受力后容易变形。后来念北从西域商队那儿换来了波斯的精钢,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赵师傅,撞针的钢料还够吗?” 她抬眼问,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自 “科技竞赛” 启动,她多数时候都泡在工坊,夜里就靠两杯浓茶撑着,眼下连说话都觉得喉咙发紧。
“够!念北姑娘昨天刚送来了两车,说是从回纥那边加急运来的,还带了几个会锻钢的胡人工匠。” 赵师傅笑着点头,又压低声音,“夫人您放心,工坊里的匠人都签了死契,核心的锻钢法子和枪管钻孔的手艺,只有咱们五个老骨头知道,连给枪托雕花的小徒弟都碰不着关键工序。”
黄玉卿嗯了声,心里稍稍松了些。她最怕的就是技术泄露 —— 罗刹国的火器本就比朔北先起步,若是让他们知道朔北已能仿制改良,指不定会弄出更厉害的家伙。她放下燧发枪,转身往工坊外走:“去火器营看看吧,明轩说今天要给新兵做最后的合练。”
火器营设在离工坊十里的山坳里,四周用夯土墙围了起来,墙头上插着绣着 “萧” 字的黑旗。黄玉卿刚走到营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整齐的 “哗啦” 声 —— 那是燧发枪扳动击锤的声音,接着是萧明轩的喝令:“举枪!瞄准!”
她顺着营门的缝隙往里看,只见两百名士兵排成四列横队,每人手里都握着一支新造的燧发枪,枪托抵着肩膀。这些士兵都是从边防军里挑的老兵,年纪最小的也有二十五岁,个个眼神沉定,哪怕枪身后坐力把肩膀顶得发红,也没人挪动半分。
“父亲说,老兵比新兵稳,第一次用新家伙,不能慌。” 萧明轩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身上还穿着玄色铠甲,甲片上沾着些尘土,“昨天合练时,有个老兵的肩膀被后坐力撞青了,我让他歇着,他非要接着练,说‘早一天练熟,兄弟们就能少死几个’。”
黄玉卿转头看他,见他眼底也有倦意,却透着股难掩的兴奋。自初战失利后,这孩子就没真正笑过,如今握着新武器,总算能稍稍舒展些眉头。她轻轻叹了口气:“明轩,这火器营是咱们的底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动用。”
“我知道。” 萧明轩点头,从怀里掏出张纸条,“方才念安送来情报,罗刹国一支三百人的精锐,护送着两车火药和粮食,明天会从黑松谷经过。那谷道窄,两侧是山,适合伏击 —— 咱们正好用这股敌人,试试火器营的本事。”
黄玉卿接过纸条,指尖触到纸面的凉意,心里竟有些发紧。这是火器营第一次实战,若是出了差错,不仅会折损兵力,还会让罗刹国警惕。她沉默片刻,抬头看向萧明轩:“念安的计划呢?”
“念安已经带特种小队去谷里埋地雷了,还在谷口设了暗哨,保证罗刹兵进得来,出不去。” 萧明轩声音稳了稳,“母亲,我知道您担心,但咱们总不能一直躲着。只有让罗刹国知道,咱们也有火器,他们才会怕。”
黄玉卿看着营里士兵专注的模样,想起初战那天,士兵们举着长刀冲向罗刹国的火枪阵,像麦子一样倒下。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已没了犹豫:“好,就按你们的计划来。但记住,见好就收,别贪功。”
次日清晨,黑松谷里还飘着薄雾,谷道两旁的矮树上挂着霜花。念安带着特种小队的人,正蹲在岩石后面,检查最后一颗地雷的引信 —— 这地雷是黄玉卿根据前世的记忆画的图纸,用陶罐装着火药,外面裹着碎石,一踩就炸。
“队长,都埋好了,从谷口到谷中,一共二十颗,每隔五步一颗。” 一个队员低声汇报,脸上涂着黑灰,只露出双明亮的眼睛。
念安点头,从怀里掏出个铜哨:“等会儿听见我吹哨,你们就往谷外撤。记住,别回头,火器营的人会接手。”
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碾压石子的声音。念安赶紧示意队员藏好,自己则爬到一棵高树上,拨开树枝往下看 —— 只见一队罗刹兵走在前面,穿着深蓝色的军服,背着燧发枪,后面跟着两辆马车,车轮陷在泥里,走得很慢。
“来了。” 念安咬着唇,看着罗刹兵一步步靠近第一颗地雷的位置。她手心有些出汗,这是她第一次和火器营配合,容不得半点差错。
“轰隆!”
一声巨响打破了谷中的寂静,最前面的几个罗刹兵瞬间被炸开的碎石掀飞,马车也停了下来。后面的罗刹兵慌了,纷纷举枪四处张望,却没看到半个人影。
就在这时,谷道两侧的山坡上突然站起两百名士兵,手里的燧发枪对准了罗刹兵。萧明轩站在最前面,拔出腰间的佩刀:“开火!”
“砰砰砰!”
整齐的枪声像惊雷一样在谷里回荡,铅弹带着风声,密密麻麻地射向罗刹兵。那些罗刹兵还没反应过来,就倒下了一片 —— 他们的燧发枪需要装弹、点火,射速远不如朔北改良后的快,等他们好不容易装好一发,朔北的士兵已经射了第二发。
“撤!快撤!” 罗刹兵的头领嘶吼着,想要带着人往谷外跑,却没想到刚跑两步,又踩中了地雷。爆炸声接连响起,碎石和血肉混在一起,谷道里满是惨叫声。
萧明轩见时机到了,又喊了声:“骑兵冲锋!”
早已埋伏在谷口的骑兵立刻冲了进来,马刀闪着寒光,对着溃散的罗刹兵砍去。那些罗刹兵没了斗志,有的扔下枪投降,有的被马刀砍倒,不到半个时辰,三百人的精锐就只剩下几十个俘虏。
黄玉卿是在午后赶到谷里的,那时硝烟还没散,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和血腥的味道。她踩着地上的碎石,走到一辆翻倒的马车旁,里面装着罗刹国的燧发枪,她拿起一支,对比旁边朔北造的枪,发现自己改良的枪管确实更粗,射程也更远。
“母亲,您看,咱们赢了!” 萧明轩走过来,脸上带着笑意,铠甲上沾了些血迹,“一共缴获了五十支燧发枪,两车火药,还有三十多个俘虏。火器营只伤了三个,都是被碎石擦到的,没大碍。”
黄玉卿点头,心里却没多少轻松。她看着远处的雪山,那是罗刹国来的方向,轻声说:“明轩,你有没有想过,这只是罗刹国的一支小部队。他们要是知道咱们有了火器,会不会派更厉害的人来?”
萧明轩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母亲是担心…… 他们有更好的武器?”
“嗯。” 黄玉卿摩挲着手里的枪,“咱们能改良,他们也能。接下来的日子,工坊不能停,还要加把劲。另外,今天的事,要严格保密,尤其是火器的核心工艺,绝不能让外人知道。”
这时,念安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从俘虏身上搜来的小铁盒:“母亲,您看这个。”
黄玉卿打开铁盒,里面是一张图纸,画着一种比现在的野战炮更大的炮,旁边还有些她看不懂的符号。她皱起眉头:“这是什么?”
“俘虏说,这是他们国王要造的‘重炮’,说是能打三里远。” 念安声音低沉,“他们本来是要把图纸送到前线的,没想到被咱们截了。”
黄玉卿看着图纸上的重炮,心里猛地一沉。她原以为仿制出燧发枪,就能和罗刹国抗衡,却没想到,罗刹国已经在研究更厉害的武器了。她把图纸折好,放进怀里:“这事要赶紧告诉你父亲,咱们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夕阳西下,黑松谷里的硝烟渐渐散去,地上的血迹被风吹干,只剩下散落的枪枝和马车残骸。黄玉卿站在谷口,望着远方的天际,晚霞把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她知道,今天的胜利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而那盒里的重炮的图纸,就像一根刺,扎在她的心里,提醒着她,永远不能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