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雪镇故人情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伊小塔字数:5805更新时间:25/09/14 04:42:13
    陈秋铭和黎晓知从寿杨回到魏次,又一起度过了一晚,他们在一起说了好多好多,面对又一次要到来的分别以及两人将要面对的挑战,黎晓知甚至忍不住哭了起来,陈秋铭耐心地安慰她。

    天蒙蒙亮,送黎晓知去火车站的路上,魏次的街景在车窗外缓缓倒退。晨光熹微,为灰墙黑瓦的老城区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淡金色,街边卖早点的摊贩已经支起了炉灶,袅袅白雾在清冷的空气里升腾,带着面粉和油脂的暖香。

    黎晓知靠在副驾驶座上,侧脸望着窗外,眼眶还带着昨夜哭泣后的微肿,但情绪已然平静了许多。陈秋铭一只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始终覆在她冰凉的手背上,无声地传递着温度和支持。

    “回去之后,别多想,好好陪陪阿姨。”陈秋铭的声音打破了车内的沉默,温和而沉稳,“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黎晓知转过头,看着他线条清晰的侧脸和那双透过镜片依然显得坚定认真的眼睛,心中那片因家人逼迫而生的荒芜之地,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温热的泉水。她轻轻“嗯”了一声,反手与他十指相扣:“我知道。你开车回去也要小心,路上雪刚化,可能还有暗冰。”

    “放心。”陈秋铭对她笑了笑,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

    火车站不大,人流稀疏。陈秋铭陪着她取了票,一直送到检票口。黎晓知一步三回头,眼中满是不舍与依恋。

    “快进去吧,车快开了。”陈秋铭站在线外,朝她挥挥手,脸上是令人安心的笑容,“到了给我发个消息。”

    “秋铭,”黎晓知忽然又跑回来,踮起脚尖飞快地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声音细细的,“谢谢你……还有,对不起……”

    “傻话。”陈秋铭揉了揉她的头发,“快去吧。”

    看着那个穿着米白色羽绒服的纤细身影消失在通道尽头,陈秋铭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轻轻叹了口气。家庭的压力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黎晓知身上,也牵扯着他的心。

    回到车上,车厢里似乎还残留着黎晓知身上淡淡的馨香。陈秋铭系好安全带,发动车子,驶离了魏次小站。独自一人的归程,思绪难免纷杂。他想着黎晓知的泪眼,想着她姐姐姐夫们那些势利而伤人的话语,想着自己与这个复杂家庭可能漫长的“拉锯战”……心情不免有些沉闷。

    车载音响里流淌着低缓的钢琴曲,窗外是北方冬季辽阔而略显萧索的田野。积雪未融尽,斑驳地覆盖在褐色的土地和田埂上,远山如黛,在天际勾勒出绵延的灰色剪影。他就这样开着车,任由思绪飘远。

    当导航提示即将进入龙城市区时,手机铃声突兀地响了起来,打破了车内的沉寂。陈秋铭瞥了一眼车载屏幕,来电显示是“张得民”。

    他按下接听键,语气刻意轻松起来:“哟,张公子,今天怎么这么闲,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电话那头传来张得民带着笑意的声音:“少贫!在哪儿呢?回龙城没?”

    “刚进绕城,马上到市区了。怎么,又要组局?”

    “组!必须组!”张得民声音扬高了几分,“你还记得咱们大学室友,赵洁俊吧?”

    陈秋铭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小眼睛、身材微胖、总是笑呵呵的身影:“记得啊,俊俊嘛!我们几个当年在宿舍玩得挺好。我记得他后来考上了史家庄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就留校了,现在好像……在那边当了教学主任?”

    “没错!就是他!”张得民笑道,“他来龙城了!出差开会,就两天时间。我这不赶紧逮着他,必须安排上!你也一起过来,老同学聚聚!”

    陈秋铭的心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充满青春气息的大学时代,那些一起熬夜复习、一起在球场挥洒汗水、一起在宿舍插科打诨的画面纷至沓来,冲淡了之前的沉闷。他立刻应道:“好啊!我也好久没见他了,正好叙叙旧。在哪儿?”

    “南营区这边,有家店叫‘青花小镇’,环境还不错,菜品也挺有特色。我这就把定位发你。”张得民说着,微信提示音就响了起来。

    “行,那我直接过去,估计半小时到。”

    挂了电话,陈秋铭打了转向灯,车子汇入绕城快速路的车流,直奔南营区。窗外,龙城的高楼大厦逐渐密集,现代都市的脉搏强劲地跳动着,与方才魏次小城的宁静古朴截然不同。

    按照定位,陈秋铭很快找到了“青花小镇”。饭店门面装修得古色古香,青砖灰瓦,檐下挂着红灯笼,在傍晚渐起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温暖。推开厚重的木门,室内暖意融融,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和食物香气。

    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靠窗位置的张得民,以及他对面那个有些发福但笑容依旧熟悉的身影——赵洁俊。

    “秋铭!这儿!”张得民也看见了他,挥手招呼。

    赵洁俊闻声立刻站了起来,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上来:“哎呀!陈老师!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啊!”

    陈秋铭也笑着上前,给了他一个结实的拥抱,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赵主任!是啊,上次见面还是大学毕业散伙饭的时候吧?这得有……七八年了?”

    “可不嘛!时光飞逝啊!”赵洁俊感慨着,松开怀抱,仔细打量着陈秋铭,“啧,没怎么变,还是这么精神!就是这头发……更显个性了!”他指了指陈秋铭那半黑半白的头发。

    “遗传,没办法。”陈秋铭笑着摇摇头,和张得民也打了个招呼。

    三人重新落座。张得民已经点好了几个凉菜和一瓶黄盖汾。“我点了几个咱们上学时常吃的,热菜等着你来再加。”

    “还是得民想得周到。”赵洁俊笑着拿出烟盒,是软中华,熟练地弹出一根递给张得民,“来一根?”

    张得民摆摆手,笑道:“还是老样子,不抽。你也少抽点,对身体不好。”

    赵洁俊的手又转向陈秋铭,陈秋铭也微笑着摇头:“我也不抽,谢谢。”

    赵洁俊的手顿在半空,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随即自然地收回,自己也没点,把烟放回了桌上,自嘲地笑笑:“哎呀,你看我,习惯了。现在这环境,谁都让烟,不接不合适,接了自己不抽浪费……没办法,应酬多。”

    陈秋铭和张得民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了然和淡淡的唏嘘。记忆中那个有些憨厚、甚至略带羞涩的赵洁俊,如今言谈举止间已染上了不少社会习气和官腔,那个朴素的青年仿佛被时光悄然改造了。

    服务员送上热菜,都是些家常但味道醇厚的北方菜:锅包肉、地三鲜、小鸡炖蘑菇……熟悉的味道瞬间将记忆拉回大学时代那些在校外小馆子改善伙食的快乐时光。

    “来,为我们老同学重逢,走一个!”张得民举起酒杯。

    三人碰杯,气氛很快热络起来。话题自然围绕着大学时代的点点滴滴展开。

    “还记得吗?那时候咱们仨,老是混在一起。”陈秋铭夹了一筷子锅包肉,笑着说道,“特别是你俩,”他指着张得民和赵洁俊,“上课吃饭打球几乎形影不离,班里好多女生私下还议论,说你俩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关系呢!”

    张得民和赵洁俊闻言哈哈大笑。

    聊着聊着,自然聊到了各自的现状和感情。陈秋铭抿了口酒,看着眼前两位老友,忽然感慨道:“记得毕业聚餐那晚,大家都带着自己女朋友去的。得民带着小孙,洁俊你带着小郭,我带着晓知……那时候咱们还傻呵呵地约定,以后结婚谁要是换了人,兄弟可不给面子,不去参加婚礼。”

    话音落下,桌上有片刻的安静。张得民低头笑了笑,没说话。赵洁俊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些,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掩饰着那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结果呢?”陈秋铭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物是人非的怅然,“你们的都分了吧?”

    张得民抬起头,扯了扯嘴角:“早分了。毕业后没多久就各奔东西了,距离远了,感情也就淡了。正常。”

    “是啊,正常。”赵洁俊也附和道,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那时候太年轻,懂什么感情。现实压力大,走着走着就散了。”

    陈秋铭看向张得民,故意揶揄道:“我可记得某人那时候喜欢小孙喜欢得不得了,整天在我耳边嘟囔‘我们家小孙这’‘我们家小孙那’,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张得民笑骂一句:“滚蛋!少揭我短!”但眼神里却掠过一丝真实的怀念。

    张得民指着赵洁俊:“哎,说到这个,我还记得有一年七夕,这家伙想给小郭送一盒自己买的爱心巧克力,在教室门口转悠了半天,怂得不敢进去!最后还是咱俩看不下去了,一人架着他一条胳膊,硬给他‘押’送过去的!哈哈哈哈!”

    三人想起当时赵洁俊那副视死如归又满脸通红的窘迫模样,以及张得民在旁边起哄架秧子的坏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声引得邻桌的客人都侧目看来。那些青春的莽撞、羞涩与热烈,隔着岁月的薄纱望去,显得如此珍贵而美好。

    笑过之后,赵洁俊看向陈秋铭,语气认真了些:“说起来,还是秋铭你最长情。和黎晓知……还在一起呢?”

    “嗯。”陈秋铭点点头,“不容易,但也还没散。”

    赵洁俊举起酒杯,真诚地说:“那必须得敬你一个!陈老师,加油啊!咱们兄弟几个,就看你的了!坚守住初心的火种!”

    张得民也笑着举杯:“对!就看你的了!争取让咱们兄弟几个还能有机会聚在一起,正儿八经地喝一次喜酒!”

    三人再次碰杯。几杯美酒下肚,又聊了许多当年的趣事和同学们的近况,气氛愈发融洽。赵洁俊聊得兴起,甚至当场清唱了一段京剧《空城计》里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字正腔圆,颇有韵味。

    陈秋铭听得鼓掌,笑道:“我想起来了!你大学时候的网名就叫‘戏比天大’,果然没白叫!这功底可以啊!”

    赵洁俊有些得意地摆摆手:“业余爱好,业余爱好,瞎唱瞎唱!”

    这顿晚饭吃了近两个小时,直到窗外华灯璀璨,夜色浓郁。走出饭店,寒冷的夜风一吹,方才屋内的暖热仿佛一场美好的幻梦。

    “接下来怎么安排?”陈秋铭问道,“洁俊住哪儿?送你回去?”

    张得民揽住赵洁俊的肩膀:“送什么送!老同学难得来一趟,必须重温旧梦!我已经订好了酒店,走,咱们仨今晚还住一屋,再当一回室友!”

    陈秋铭也笑了:“这个主意好!”

    于是,三人又像大学时代那样,挤进了同一间酒店房间。虽然不再是宿舍的上下铺,但那种熟悉的、毫无拘束的感觉瞬间回来了。他们轮流洗漱,穿着睡衣,毫无形象地歪在床上、沙发上,继续着仿佛永远也聊不完的话题。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房间。陈秋铭最先醒来,看着旁边床上还在熟睡的两位老友,脸上不由露出笑容。他轻声起床,洗漱完毕,另外两人才陆续醒来。

    “两位少爷,醒了?今天想去哪儿逛逛?”陈秋铭一边对着镜子整理头发一边问。

    赵洁俊打着哈欠坐起来:“我听你们安排,到了你们的地盘,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张得民揉着眼睛想了想:“要不……去雪镇?听说那边今年弄得挺像样,冰雕雪雕都有,还能玩雪。”

    “雪镇?”陈秋铭眼睛一亮,“好啊!就在柴林那边,离我老家林县不远。这个季节去正合适!”

    赵洁俊也来了兴趣:“雪镇?听着就冷,但好像挺有意思!走!”

    三人退了房,在酒店附近简单吃了早餐,便由陈秋铭开车,向着柴林雪镇出发。车子驶出市区,高楼渐次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覆盖着白雪的田野和远山。冬日的阳光干净明亮,天空是那种北方特有的、高远的湛蓝色。

    一路上,三人听着音乐,聊着天,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爽朗。大约三个小时后,车子进入了柴林地界。

    赵洁俊摸着肚子:“开了这么久,有点饿了。咱找个地方先垫垫?”

    陈秋铭看了看路标:“正好,柴林的羊汤挺有名的,咱们去尝尝地道的。”

    “羊汤?”赵洁俊皱了皱眉,“不会有膻味吧?我有点受不了那个味儿。”

    张得民笑道:“那你肯定没喝过好羊汤。真正的上好羊汤,讲究的是肉烂汤鲜,一点膻味都没有,只有香味。”

    陈秋铭也点头:“没错。而且我们这边喝羊汤,就是纯汤和肉,顶多撒点香菜葱花,不像有些地方还非得放粉丝,不知道什么吃法,汤的鲜味都给搅和了。”

    他在路边找了一家看起来人气不错的老字号羊汤馆停了车。店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门口一口大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浓郁的羊肉香气飘散出来,令人食指大动。

    三人进去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三碗招牌羊汤和几个烧饼。不一会儿,三大碗热气腾腾、汤汁奶白的羊汤就端了上来,上面撒着翠绿的香菜末,香气扑鼻。

    赵洁俊将信将疑地舀起一勺吹了吹,小心地送入口中。汤汁入口,温润鲜香,丝毫没有预想中的膻气,只有羊肉特有的醇厚和香料恰到好处的衬托。他眼睛一亮,忍不住又喝了一大口,赞叹道:“嘿!真神了!一点膻味都没有!好喝!”

    张得民得意道:“没骗你吧?这才是正经羊汤!你们那边的,估计羊肉品质就一般,手艺也可能差点意思。”

    陈秋铭咬了一口酥脆的烧饼,配着热乎乎的羊汤,满足地叹了口气:“舒服!天冷就得喝这个,暖身又管饱。”

    吃饱喝足,三人再次上路。又经过近两小时的车程,绕过几个山头,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终于出现在眼前——雪镇到了。

    停好车,走入景区大门,仿佛一步踏入了冰雪童话王国。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洁白无瑕的积雪,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道路两旁,矗立着各式各样巧夺天工的雪雕和冰雕:有憨态可掬的雪人、威风凛凛的冰龙、惟妙惟肖的城堡宫殿……晶莹剔透,在阳光下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

    “哇!这也太壮观了!”赵洁俊像个孩子一样兴奋起来,掏出手机不停地拍照。

    张得民也啧啧称奇:“今年这规模可以啊!比去年强多了!”

    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雪的气息,以及游客们欢快的笑语声。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铃铛声,是狗拉雪橇项目。几只健壮的雪橇犬套着鞍具,精神抖擞地拉着载满游客的雪橇在专门的雪道上飞奔,留下一串串欢快的脚印和惊呼声。

    三人仿佛一下子被这欢乐的气氛感染,瞬间抛开了所有成年人的矜持和烦恼,回到了大学时代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

    他们先去坐了狗拉雪橇,感受着冷风扑面而过的刺激和雪橇犬奔跑的力量感。接着又去玩了雪地摩托,在宽阔的雪场上驰骋,溅起阵阵雪浪。甚至还童心大发,租了雪圈从高高的雪坡上尖叫着滑下,摔得人仰马翻,却笑得无比开怀。

    “来来来!咱们玩个刺激的!”张得民抓起一把雪,坏笑着提议,“轮流躺雪坑里,把自己埋起来,只露个脑袋在外面,拍照留念!大学时候不就老想这么干吗?”

    赵洁俊和陈秋铭立刻响应。三人找了个积雪深厚的僻静处,轮流躺进各自刨出的雪坑里,另外两人则七手八脚地用冰冷的雪将他埋起来,只留下一颗脑袋在外面。

    “哈哈哈!赵洁俊你这样好像一颗刚出土的胖人参!”张得民一边奋力埋雪一边大笑。

    陈秋铭也被埋得只剩一张脸,睫毛上都沾了雪花,却笑得格外开心,指挥着赵洁俊:“给我拍帅点!要体现出一种被冰雪封印的帅气!”

    赵洁俊一边哆嗦着拍照一边回怼:“拉倒吧你!就你现在这样,像极了电影里被冻僵的反派!”

    三人互相埋、互相拍,手冻得通红,脸笑得发僵,却玩得不亦乐乎,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可以肆意疯闹的青春年华。

    玩累了,他们跑到热饮站,一人买了一根当地特色的鲜奶冰棍。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吃着冰棍,那种冰爽刺激的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嘶……好冰!但是真好吃!”赵洁俊龇牙咧嘴地吸着气,却舍不得放下。

    陈秋铭咬了一口,浓郁的奶香在口中化开:“这叫以毒攻毒,以冰克冰。”

    张得民三下五除二吃完一根,又去买了一根:“过瘾!这才是冬天该有的样子!”

    夕阳西下,为这片冰雪世界染上了温暖的橘红色。游客渐渐稀少,雪雕冰雕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静谧梦幻。三人并排坐在一个巨大的雪屋旁,看着天边绚丽的晚霞,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欢愉。

    一天的疯玩,驱散了所有阴霾和隔阂。虽然岁月改变了彼此的容貌,也在他们身上刻下了不同的印记,但此刻,那份沉淀在心底的同窗情谊,如同这冰雪般纯粹,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今天真开心。”赵洁俊望着晚霞,由衷地说,“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岁。”

    “是啊,”张得民点点头,拍了拍身边的陈秋铭和赵洁俊,“感觉就像回到了大学,咱们一起逃课出去瞎逛的时候。”

    陈秋铭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两位好友被夕阳勾勒出的侧脸,心中充满了暖意。生活的烦恼或许永不会停止,但能有这样的朋友,能在纷扰世事中偷得这样一日闲,重回赤子之心,便是莫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