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截杀棘州军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字数:4846更新时间:25/09/23 15:39:22
    天佑历2年5月,武飞在南路军集结的过程中,也在了解情况。

    由于可以高度确认浱地的叛乱背后,有着商人在其中掺和;所以武飞从南部安全局调来一波人,再通过南部片商来探查消息。

    商人嘛,并不会有什么团结一致的意志。南部的商人见到这么个对北边同行落井下石的好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这些人匿名来到安全局进行举报:将北路“同行们”如何投机倒把,征收财货,然后被监狱关押后吐出黄金的传言一股脑地倒出来。并且对武飞透露他们观察的结论,也就是这帮“友商”,在叛乱前朝着叛乱区域输送物资时是格外用心。

    就差没说北边同行对武撼峦怀恨在心,蓄意谋反了。

    在武飞监督下,安全局见到的多批非浱州商路商人们,都用不同语境叙述北边乱象。

    商人甲:“据说今年三月份,武撼峦将军缺了粮食想要借粮。”(这是试探态度类型)

    商人乙:“棘州那边,盛行浱锦。“(这是旁征博引)

    商人丙:”大人,我家的那几个不肖子孙,最近走了几单浱地的生意。”(这是光速切割,且污点证人类型)

    武飞没有偏听偏信,也找到了一些北路小商人们来审讯,在他们支支吾吾的辩解中,武飞完成了信息拼凑。

    大致情况:武撼峦在事发前在浱州和商团起了巨大矛盾,因此这些商团在其他州势力集团影响下,对武撼峦进行了背叛。

    于是乎,武飞拿出来一系列浱地商会的名单,名单上是各家对应的生意类型,在上面进行√×的判定。

    即使武飞离开了几年,这些商人们也打通了不少关系——但武飞几年前对他们的商业情况统计仍是有效。商人的立场可以变,但绝不会轻易抛弃商业渠道和招牌。

    武飞根据这个货殖统计对应各路商家,比大爻各州地方上户籍和田亩对应的准确性还要高。

    所以商人想要叛变?不可能,武飞建立的势力,从一开始就是军事上学常凯申,政治上学秦汉,经济控制上就是学罗斯福。——时刻保持着在不大动干戈的情况下,让任何一家商会家破人亡的能力。

    至于在这场冲突中,是否“商人们受委屈了”、是否需要安抚?

    武飞一点赔罪心态都没有。武飞:“你不做,有的是人去做。”

    这十年来,为了向南扩张,官督商办四处开花,在繁华的同时,乐浪城也积累了海量财富,一切矛盾都是因为财富分配。

    商人们拿到的财富是最多,教唆各地矛盾时最积极的,就是他们!

    例如奴隶和城池自由民之间的鄙夷链,就是这帮商人搞出来的;商人们为了让自由民多买棉布,就把麻布定为了奴隶用品。

    南北矛盾也和商人有关。北方大乱的过程中。有不少北人南渡,在混居中形成了矛盾。

    北人语境中认为的“被发配了”“被流放了”;这在南人语境中是“将你从饥荒中拉出来”“还不知足”。

    南人的怨气在于,他们干同样的活,却拿不到同样的“地”“宅”。

    而北人则是觉得自己从将军府这儿的片商手里采买盐、布,铁锅时,总比南方本地人的货栈要贵。

    当秩序体系尚在,这些怨气者是唯唯诺诺;商人们趁着这些“怨气”对各方进行韭菜收割,商人在北人这边的话术:“那些南佬们坏,故意卖你们孬货!”在南人那边的话术则是:“北佬们不知足,田宅都有了,却还抠搜小气。”

    商人们利用信息差靠在稳定秩序下两头赚,然一旦秩序稍微崩坏,商人们却自己开始委屈上了,开始和外部勾连。

    武飞:“整个渠道都是我开的,安全是我保障的;我拿一成利养军,地方上拿三成利维护设施,你们拿六成还不满足,欺天了!”

    宣冲:“走了推崇商业的路线后,统治集团享受了商业从下方的利益攫取,但也要意识到——在商业无度攫取后,治理下的每一方必然会变成“既要又要”的贪鄙者!”

    每一个派系或多或少都以保存自己的“小义”为优先。至于把“公义”的优先级放得过高的识大局者,会被大环境中损公义而肥了私义的派系给薅死了。

    就如这就好比“搀扶,让女”等公义曾一度普遍,但十年后,谁又敢把这样的公义放在自己执行的第一优先级呢?

    经历过这一时代变迁的宣冲不会像腐儒一样,把道德枷锁强加给自己下方每一个人,要求他们谦让,安贫乐道,努力贡献。

    但如何搞团结呢?这就是“偶尔”制造“鲸落”。只有在鲸落的时候,海底的鱼也好,虾,蟹也罢,都安安静静地聚集在一起共餐,而不是相互厮杀。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5月中旬,武飞的第一批兵团聚集起来,两千人集结起来立刻开拨北上,十天后,第二批兵团也聚集起来,是役农兵团,大约八千子弟,赶往北方武库领取铠甲。

    接下来武飞派遣士官带着征召小组,赶往岭南各处公共奴营,征召了两万人。

    对于这些奴隶们,武飞颁布了二十四条斩杀令,和三十八条赏赐命令,命令所有人背熟后,即可以当即解除奴隶身份,随军北上。

    这些奴营的人在听闻武飞的诏令后,纷纷列队,表示愿意去北方博个前程。

    此次北上,武飞需要兵马,大量兵马。因为是要将北边几个州的不可靠利益集团全部给收拾一遍,所以要用绝对的泰山压顶之势对北边进行清扫。最短最快解决问题。

    岭南的各家各户则是兴奋地摩拳擦掌。在历次南疆出征时他们都明白,武小雀翅膀煽动的风暴越强,分出的利益越多,这个风暴的大小就是出动的兵团规模。

    相反,如果武小雀出动的兵马少了,那么各家就得自觉一点,别把嘴巴张得太大,否则会被武小雀误会是“龇牙哈气”,回来一顿锤。

    岭南各方势力咋舌:“现在武小雀的兵马调动是一万吗?等等,是三万了?现在还在招募人手北上,这是要大口把北边鲸吞掉啊!”

    想想也是,浱州过去也是武家的地盘,但是属于武家北路军。

    老帅在的时候,北路军尚可称为自家人,但是老帅不在了,而且老帅的死还是非常诡谲,据说是被出卖身亡了。

    武飞作为老帅指定的继承人,以及实际上武家南路派系的负责人,可不是要好好的把浱州等北路地盘好好拾掇一遍吗?

    南路军的商人们对此露出残忍笑容:“咋地,那些北佬还以为他们搞赢了,现在就能让咱们的飞将军跑过去看他们面子吃席?想多了喽!”

    这些南路商人们过去在南疆的几年,是被武飞安排的“垦拓股”套得欲仙欲死,但现在确定北边有人更倒霉,那一个个打鸡血地站在武飞面前。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北上第一战打响了。

    隆万东带着棘州的五千兵马朝着乐浪城群殴而来,作为共同平定浱州的七路诸侯大军的代表,他这支兵马是最精良的,穿着最好的甲胄,拿着最好的武器。却走着最烂的队列。

    行军中,这些在老家嘚瑟的大兵们中途一坨一坨聚集。行军路线上每个落脚点都有一群人在歇着,他们脱掉靴子,各自找一个石块坐;而有的则是在树荫下,取出怀里藏的蛐蛐笼子,其他棘军兵卒则拿出饭碗和骰子在一起赌斗起来。

    武飞的先头部队抵达了。作为家族中老牌兵团,穿着铁丝皮甲,拿着弩箭和枪械一路强行军赶来。

    武飞通过鸦人卫士的侦察,发现敌人的部队在道路上拖拉了足足五公里,并且每到中午时分,敌人中跑在最前面的人,会因为天气炎热脱掉铠甲,等后面的大部队。

    士官们在确定这个消息后,都纷纷看向武飞。尤其是那些跟着武飞从渤燕打回来的武家弟子,他们虽然在武恒羽那儿不那么出类拔萃。但是皆都是见过世面的,知晓天下各路兵马的成色。清楚己方这时候来个武恒羽式的突袭,再完美不过了。

    武飞对周围士官们平淡道:“订计划吧。”

    大约半个时辰后,武飞身旁士官拿出作战方案,即今天下午全体升火做饭,做出足够的干粮,斥候则是先行,每隔几百米安排士兵为路引;全军晚上要跟着路引兵士的指引,急行军赶到敌人前面。最终在四更天抵达敌军前方二十里处,届时大部队原地休整,然后分出小队警戒。全军休整两个时辰后,日上三竿,立刻吹哨,全体备战。

    值得一提,这个计划保密级别是2级,即急行军到达地点后,并不会告知己方部队的兵卒们。所有士兵在开拨前都被传令“不要问去哪里,不要制造声音”。

    这就意味着士官们带队赶到地点后,是不能休息的。

    士官们在四更天后,继续紧张,只能浅浅的休息。随着两个时辰到点,士官们要立即传达下一步命令。

    至于为什么士官要对士兵保密行动流程,这是确保士兵赶到地点后可以放松下来,不至于心里装着事情,在匆匆赶到前沿据点后,在那两个时辰内睡不好。

    武飞看了一下详细计划,点了点头,盖上了印,同时签发其他配套命令,例如要求后续部队快速赶过来,协助处理俘虏问题。

    …高效率的执行和低效率拖沓…

    6月3日,随着日上三竿,日头越来越烈;隆万东挥出马鞭命令自己队列停止,随着他马鞭扬起,后面跟着的亲兵如同散了架一样,找着周围的干净地方坐下来。而隆万东也在随从搀扶下下了马,解开了铠甲靠在石头上,而他身后一头青铜镇兽走上前为他吹送冷气。’

    隆万东打开了地图,确定今天走了五里地,觉得够了,拍马让队伍中亲兵去后面催一催部队快点跟上来。

    这行军队列走到现在,队列拖沓到了五里之外,这让他感觉到有些不像话;关于这次长途行军,作为将门传承的他其实也是第一次。他读过家中兵书,在族内算上是最知兵。

    其实隆万东自己对这次作战还是挺有信心的,因为各家会盟,总兵力聚在一起号称5万,南疆武家就算有反对意见,也都得看形势退让。

    至于武家?隆万东心里呵了一声,因为翻家谱的话,他武家当年还是自己祖上手下小兵呢,因为战功差异,武家当年分到了南陲,而他家还留在君前,确切的说,他家这一支脉从神都迁到棘州的时候,武家几十年前还朝着自己本家来借阅兵书呢。

    现在武家两兄弟在北边声威赫赫,但他却不以为然:用兵之法都是出自本家兵典的部分残本,其用兵不足为惧,不足为惧啊!

    就在他感觉良好时,突然天空的太阳被乌云笼罩。一股寒意在他脊梁上升腾,他以为身后铜镇兽冷气放得太多了。

    他看到脚下的沙土颤动起来,而正前方沙尘滚滚,显然有一路兵马赶来。

    隆万东感觉到不好,命令亲兵把队伍喊起来,注:如果他真的熟读兵书并且运用,他现在的亲兵应该是吹号,而他麾下部队听到号声后,立即条件反射进入战斗;然而他压根没有进行这样的纪律训练,其亲兵们一个个蹦出去喊叫,而那些正四仰八叉靠在阴凉处的军士们则是懒洋洋起来,这时候甚至连鞭子都没有抽几下。

    …文恬武嬉的嬉…

    武飞部队赶过来时,只见到敌人在角落中缩成一团,这都不需要自己包围了,就这么散乱的军阵,直接突击。

    武飞麾下的弩兵们从纵队快速变为横队,开始攒射。这些隆家军们身上铠甲是不错的,但是在接战时显然匆匆忙忙,披挂都没有挂利索,所以在列队时哗啦一下掉落,然后哭爹喊娘的,把盔甲兜在头上。就如同下雨时学生把一块毛巾兜在头顶上一样躲避。

    “饶命啊!别打了!”

    在弩箭不断射击下,武飞的骑兵绕后追砍,不一会这只部队先头力量直接散了。

    隆万东本人则是被拖到武飞面前。这个败军之将的嘴巴被堵住,但他显然想要说啥,武飞没工夫在他这儿享受胜利者的感觉,挥了挥手交给亲兵们让他们审讯。

    隆万东这边想要套近乎,叙述两家的世交,结果一腔文采没有半分抒发机会,就被大兵们用皮鞭招待了。

    在后面审讯的小帐中,“招不招!”“哎呦呵,嘴硬,硬汉啊!”。

    “头,他嘴好像还被堵着了呢!”

    隆万东连忙点头,委屈的快哭了。殊不知,这是武飞亲兵故意的,上来一顿杀威棒,把所谓的文人傲气都给抽一遍后,问话就方便了,不会对自己摆谱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粗暴。只能说俘虏是分等级;有能力,且有可能投降的俘虏,武飞是要亲自解绑。

    但隆万东这家伙,就属于太菜了,菜得都没有啥统战价值了。

    武飞:“你要是文官,菜也可以;只要你和军士们同甘共苦,面对我军来袭时,跑到一线赴死未果,然后被俘。我怎么着也得学个三顾茅庐,为先生松绑,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大义,甚至不惜用水浒里的一些下三滥手段,帮你写个反诗,然后把家人绑来再动手。”

    武飞亲兵们在调笑:“你特么一个武将出身,身上铠甲是传承百年的荣耀老字号,这么不经打?”

    几个时辰后,在沙土上复盘战局写战报的武飞看到审讯报告后,忍不住了:“菜成这个鸟样,行军都变成了公子少爷踏青,遇到铁蹄冲锋,你光着屁股直接跟着溃兵一起逃跑。这时候你和我谈世交?你也配,找抽!”

    一旁亲兵提着鞭子准备出去,武飞:”回来。”

    武飞面对亲兵:”把他和其他军官俘虏关在一起,把待遇削成小卒。看其他的亲兵会不会帮他。“

    半个时辰后,隆万东看着自己后队的那些队督们也都被绑着扔了进来。这代表武家军一路突袭,把他五千大军全部打散了。

    隆万东与这些家将们大眼瞪小眼,突然之间他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笑话!

    如同邯郸学步,三代靠拢棘州上流,学了很多风雅,结果忘了本,一场兵败后,万事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