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师姑传艺》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新作者区欠弓长字数:2689更新时间:25/09/21 10:18:20
“这你就不懂了!”没等包晓彤开口,爱好音乐的陈苗苗就抢着接话,眼睛亮闪闪的,“音乐可是灵魂啊!就像咱们听曲子,高兴的时候听欢快的歌会更开心,难过的时候听慢歌会跟着哭,音乐能勾着人的情绪走,道教用音乐,肯定也是想借着旋律调心境吧?”
包晓彤笑着点了点头,思绪像是被风吹回了武当山的那天,“师姑当时还跟我讲琵琶的来历,说这乐器始于秦汉,那会儿还叫‘批把’,到了魏晋才慢慢有了现在的形制,兴起来了;等到隋唐,不管是宫廷里的宴乐,还是民间的说唱,都少不了琵琶,真正是盛极一时。她说琵琶是‘集千年古韵、奏万代华章’的宝贝,能通天地之气。”
晓彤讲着,眼前清晰地浮现出唐云如弹奏琵琶的模样:师姑穿着素色道袍,指尖在琵琶弦上灵活跳动,阳光透过殿宇的窗棂,落在她鬓边的银丝上,连带着琵琶的木纹都泛着暖光。
“后来我们跟着琵琶的旋律走完全场高功法事,跪叩、转身、持咒,一套流程下来快两个时辰,说也奇怪,那天我一点都没觉得累,连腿都不酸。结束后玄都师姑还拉着我的手,笑着夸我进步不小,说我步法比之前稳多了。”说到这儿,包晓彤自己先笑了,想起当时的窘迫,“我那会儿脸都红了,不好意思说,我觉得差得远呢,刚才持咒时,都忘词了!特别是音乐修养,我连谱子都认不全,几乎就是零。”
当时师姑就说:“不错,又进步了,变得谦虚了。”但她又带着期许的语气说,“不过有了脚下的功夫还不够,接下来要抓紧练阴阳指。这手艺不光是跟人交手时克敌制胜的本领,更是咱们道家性命双修的秘籍,可得用心练。”
“什么是性命双修啊?”苗苗往前探了探身子,急忙追问,眼里满是好奇,这词听着就像是道家的核心门道,她还是头一回听说。
“师姑当时跟我解释,说这是道家挺难理解的理论,不光是嘴上说的道理,还得靠实际修炼才能摸透。”包晓彤坐直了些,认真地转述:一般说的修命,主要是指修炼身体,比如咱们平时练的扎马步、练气息,都是为了把身体底子打牢,让气血顺畅。
当时我听了就琢磨,这不就是师父之前提过的,炼精化气、益气补血,再以血养神、炼神还虚吗?结果师姑摇摇头说,那只是修命的一部分,更关键的是修性,指的是道德修养,要学着排除心里的私欲和杂念,比如别总想着争强好胜,也别贪心计较,让心变得干净通透。
“这可是真传啊!”苗苗忍不住感慨出声,伸手拍了下大腿,原来道家练功不光练身,还得练心,这道理比她想的深多了。
“你们都不知道,这话对我来说多重要。”包晓彤的语气沉了沉,带着几分认真,“我当时就追着师姑问,怎么才能排除心里的私欲和杂念?有时候脑子里乱糟糟的,根本静不下来。师姑没正面回答,反而话锋一转,看着我问,刚才弹的《琵琶赋》,有什么感受?”
“这又是什么意思呀?”小雨皱着眉,一脸困惑地嘀咕,明明在说排除杂念,怎么又绕回音乐上了,师姑这是故意打岔吗?
“我当时也觉得奇怪,愣了一下才老实说,刚才听着那琵琶声,就像从仙境里飘来的似的,一开始还想着要记步法、记手势,可听着听着,脑子里就空了,什么都忘了,就跟着旋律走。到最后结束,我才反应过来,刚才的步伐和手势,竟然都顺顺利利走下来了,一点没出错……”
“那说明你已经完全进入境界了!”一直坐在旁边没说话的高欣欣,突然眼睛一亮,插了一句,她虽不懂道教,但也知道“专注”的道理,能忘了动作却做好动作,分明是心和事合到一块儿了。
“师姑当时特别高兴,眼睛都笑弯了,拍着我的手说,这就对了!”包晓彤的语气也跟着轻快起来,像是又感受到了当时的喜悦,“她还跟我细说,道家音乐不是随便弹的,是调节阴阳平衡的工具,旋律慢的时候能让人静下来,快的时候能让人提起劲,刚好对应着身体里的阴阳之气。”
“这么深奥?”苗苗感叹。
“其实,不管是练拳法、指法还是腿法,重点从来不在手脚怎么动,而在心里怎么想。就像阴阳指的点穴奇功,最讲究以静制动:得先让心沉下来,静到极致了,才能生出灵活的劲儿;气要顺着经脉运到指尖,力才能跟上,气力拧成一股劲,才能精准点中穴位,差一点都不行。”晓彤边说边做着动作。
“那怎么调节心呢?”苗苗又追问,这次语气里少了疑惑,多了几分求知的认真,她总算明白音乐和功夫的关联了,现在更想知道“调心”的诀窍。
“师姑说,关键在‘静’,静极才能生动。她说这种‘静’不是呆呆坐着不动,而是心里的平静。”包晓彤往前倾了倾身,一字一句地转述,陈苗苗等人听得认真,生怕漏了细节。
“静有什么好处呢?”显然,护士郝小雨更关心健康养生。
晓彤认真地回答:“长期待在道观那种内外清虚的地方,听不到外面的吵闹,心自然容易静,人也能少生病、活得长;就算是长时间打坐修炼的人,有时候脑子里会冒各种念头,听着道家音乐,就能慢慢排除杂念,把神思凝住,把气息稳住,最后就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忘了自己是谁,也忘了周围的东西,只剩下心和道合在一块儿。”
“什么是物我两忘啊?”小雨还是没太懂,追着问,眼神里满是求知的迫切,这词听着玄妙,她想弄明白到底是种什么状态。
“主要是指一种顺应自然的心境,不是刻意去‘忘’,而是自然而然就不执着了。”包晓彤皱着眉想了想,努力找着通俗的说法,又补充道,“就像《周易》里说的:‘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知天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意思就是说,跟天地的规律合拍,就不会违背自然;知道万物的道理,去帮助别人,就不会出错;就算走了不同的路,也不随波逐流;明白天命,就不会忧愁;安于自己的处境,心怀仁爱,就能学会爱人,这大概就是物我两忘的底色吧。”
她的话还没说完,苗苗就猛地一拍手,兴奋地喊起来:“我懂了!我懂了!就是要真正进入纯自然的境界,心里不惦记‘我要做好动作’,也不琢磨‘周围有什么’,没有‘物’和‘我’的分别,这样身体就会跟着本能走,不自觉地把所有动作都做好,对不对?”
包晓彤被她这股兴冲冲的样子逗笑了,故意捏着嗓子,学着当年唐云如温和又带点调侃的语气说:“我就说你这孩子有道性嘛,一点就透,比晓彤当年机灵多了……”
“晓彤姐,别拿我打趣呀!”苗苗连忙摆着手,脸颊有点红,却依旧一脸认真,“我是真的懂了,不是瞎猜的,就像我弹吉他,有时候弹得入迷了,忘了看谱,手指却能自己找对弦,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好好好,我说真的。”包晓彤收起笑意,眼神里满是认可,“你说得对,就是有悟性。师姑当时用音乐试我,其实就是看我能不能放下‘要练会功夫’的执念,真正被音乐打动,沉下心来。幸亏我那会儿没总想着‘记动作’,真听进去了,不然说不定还学不到阴阳指的真本事呢。”
就在这时,旁边的丛林里突然传来一阵“哗啦”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撞断了树枝,原本断断续续飘来的埙声也猛地戛然而止,空气里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勾住了好奇心,你看我、我看你,随后不约而同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过去。
拨开半人高的野草,就见包天喜歪歪斜斜地抱着一棵老槐树,脸颊通红,醉醺醺地把脸贴在粗糙的树干上,像是在跟树干“亲吻”,嘴里还含含糊糊地嘟囔着:“好……好香啊……比酒还香……再让我闻闻……”
其实这几天,包天喜天天揣着个油光锃亮的酒葫芦,在营地四处找人喝酒:早上刚亮就拉着守夜的人碰杯,中午吃饭时跟炊事员对饮,晚上更是抱着酒葫芦不撒手。就连营里最能喝的班玛多吉,都被他缠得没办法,连着被灌醉了好几次,现在见了他的酒葫芦就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