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滚!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何人奏我长河吟字数:4151更新时间:25/02/22 17:30:42
    这座金辇足有方圆数十丈,华盖遮天,纱帘飘荡,更挂有银铃、净瓶、明灯等一系列法器,妙香遍布十里,响声叮咚,直透心底。

    金辇左右各竖起两杆大旗,上书“菩提明宗,倒驾慈航”、“大慈大悲,护国法丈”。

    这正是当朝护国法丈,慈航普度的车架,其实根本不用肉眼去看,锦烟霞只是凭着金山寺一脉的佛法共鸣,便可辨认出他的身份。

    身为三尊之一,锦烟霞极其清楚这位前任同修的“为人”,说好听点叫勇猛精进,无牵无挂,说难听点就是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如今东南朝廷以及慈航普度的处境,锦烟霞亦深有所知,如今这位以国师之尊,不远万里而来,莫不是为了拉拢自家教主?

    此念一浮现,锦烟霞本还觉得有些荒谬,只是细细一想,也非是没有可能。

    毕竟,那位佯作昏聩的天子,都可以放权给慈航普度这种佛门弃徒,再拉拢一个有志以旁门身份证道的平天教主,也未尝不可。

    想到此处,锦烟霞反倒是有些好奇了,这位,亦或者说他身后那位天子,究竟能为了自家教主,开出什么价码?

    其实,一直以来,那位天子的突兀转变,都被几大宗门的掌门人,视为一种面对符箓三宗的无奈之举。

    但他们也同样深知一件事,光凭天子昔日屡次御驾亲征,同朱温血战的英风豪气,就知道这位绝非是引颈待戮之辈。

    甚至慈航普度这位国师,在有心人眼中,也不过是那位天子放在明面上的挡箭牌。

    毕竟,以那位的智计谋算,又怎么会不知道,面对符箓三宗这等庞然大物,区区一介慈航普度又济什么事?

    不要说是慈航普度,就算是把整个金山寺都带上,在符箓三宗任意一宗,尤其是正一道面前,都只如土鸡瓦狗一般。

    锦烟霞的复杂心绪,在胸中翻涌不已,久久不能平息。

    虽然不知这厮究竟为何而来,但锦烟霞能够从这件事中,嗅到一股极其麻烦的气息。

    平天教方兴未艾,又是立足于十万大山,想应付魔门中人亦极其不易,若是再卷入朝廷和道门的纷争中,只怕……

    锦烟霞正想着,却闻身侧传来一个温醇嗓音。

    “烟霞,有教主在呢。”

    锦烟霞转过头去,却见刚刚招待完厉归真的许仙,正站在身旁,同自己并肩而立,双目眯起,眺望远方,神色安然。

    许仙察觉到锦烟霞的视线,转过头来,看了她一眼,笑意温和。

    “慈航普度之名,我亦素有耳闻,不过,其人纵是真身前来,相信在凭天峰上,亦翻不出什么浪花。”

    锦烟霞闻言,微微颔首,并未说话,只是心底浮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感,念头也变得活泼圆明,内外通达。

    她也是被许仙一点,才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似乎对朝廷来说,他们平天教,尤其是那位教主,才是真正的庞然大物。

    无论李存勖存了什么心思,只要他还想坐稳天子之位,掌控龙气法箓,在如今这个时节,就万万得罪不起平天教。

    他慈航普度神通再强,难道还强得过朱灿,强得过安禄山?!

    退一万步说,就算教主真有决策,也轮不到自己这个“一般弟子”来发表意见。

    毕竟,我现在又不是菩提尊。

    想到这里,锦烟霞整个人都显得越发轻松,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仰天打出一个哈欠。

    少女的肌肤在阳光下,白得像是在发光,令许仙一时移不开眼。

    察觉到他的神情,锦烟霞眉眼弯弯那,唇角勾起,笑得无比明媚,轻轻拍了他一下。

    “走啦,今天的药材还没分拣完呢。”

    自从徐行进入十万大山,洗劫了一众妖王的巢穴后,许仙就一直在试图,将其中那些药材分门别类地归纳。

    由于十万大山中的生机伶力过于旺盛,所以此处的药材,亦不同于外界,纵然外表相似,药力也是天差地别。

    是以,许仙无法完全按照医书记载分辨,必须要经过试验,才能确定药效。

    这也是他除了招待远道而来的旁门散修外,最为重要的任务。

    听到这话,许仙也点了点头,跟着锦烟霞朝自家的药庐走去。

    慈航普度之事,自有几位大真人,以及教主本人决断,他们这些弟子,做好自己手中的事便是。

    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后,许仙对自家教主的信任程度,已可说是无与伦比。

    果然,在锦烟霞等人议论之时,正在山中开路的燕赤霞,也感受到了慈航普度的气机,领着宁采臣、李修儒御剑赶来。

    慈航普度也感受到这股熟悉剑气,令众弟子停下车架,法力一运,掀起车帘,露出真容,双手合十,微笑道:

    “燕峰主,别来无恙否?”

    他又看向燕赤霞身后那两名弟子,稀疏眉毛微扬,心中有些讶然。

    虽然早知道,平天教同青城剑宗关系匪浅,但慈航普度没想到,燕赤霞竟然会带着两名亲传弟子,驻扎于此。

    要知道,这位近年来虽是因剑胎之故,道基有损,到底是李云显的大弟子,身份尊崇。

    而宁采臣、李修缘,更是青城剑宗年轻一代中,才情资质最为杰出的两人。

    那位平天教主,究竟同剑宗有什么关系?

    当日发生于十万大山的大战,激烈程度虽是世所罕有,可个中内情却唯有平天教中的亲历者,以及紫荆神君等寥寥数人知晓。

    至于蜀中酆都之战,由于事关剑宗隐秘,以及那位中央天魔主,情报更是封锁得极其严密。

    所以,慈航普度等大宗掌门人,虽是知道徐行参与了这两次大战,但对详细情况,仍是雾里看花一般,知之不详。

    燕赤霞却并不行礼,反倒是仗剑而立,须发飘飘,凛然道:

    “国师此行,莫非是来拜山?

    慈航普度又是一笑,挥了挥手。

    一名弟子走上前来,取出一卷帛书,其上盘踞着一抹明黄气机,极为浓郁,似云龙游曳,颇具灵性。

    他微笑道:

    “平天教主秉性清虚,道参造化,行持妙法,德契苍穹,又有除妖荡魔之大功,泽被苍生,护国佑民。

    其功昭昭,其行巍巍,诚为正道之典范,社稷之栋梁,故圣上特遣我来此,予其护国真人之号,赐金印紫绶,玉圭玄冠,以示奖赏。”

    言语声中,各有一名弟子,捧着金印、紫绶、玉圭、玄冠,走上前来。

    诸般赐物内,皆有清炁蕴生,灵光熠熠,即便是以燕赤霞的眼界,这四件法宝也足以称得上珍奇二字。

    燕赤霞虽也猜到,慈航普度此来,定然是要替天子拉拢平天教,却没想到,对方一出手,便是如此豪横。

    除了那四件法宝之外,这封圣旨中所蕴之龙气,更是不可多得的至宝,只因那分明是出于龙气法箓的本源之力,一旦损耗,便无从弥补。

    很显然,为了拉拢平天教,朝廷的确是下了血本。

    微微一震后,他很快便注意到慈航普度言语中的某个细节,蹙眉道:

    “我平天教乃是旁门道统,教主毕生之愿,亦是要为普天之下的旁门众士开道,‘正道典范’一称,只怕并不相符。”

    燕赤霞很清楚,如今朝廷和道门的争斗,说穿了便是“气数”之争。

    这气数或曰气运,虽是虚无缥缈之物,却也有实质性的伟力。

    如今天下道门十去八九,纵有残存道脉,也无从同符箓三宗相争,令其稳居魁首之位,执正道牛耳。

    朝廷如今虽是势微,却因把持人道,具备龙气法箓之故,有敕封之权。

    天子虽不能以此剥离符箓三宗的加持,却可以引外道入正,分薄这份气数。

    慈航普度,便是这样的典型。

    慈航普度闻言,面容不变,只是一笑:

    “正道二字,自古以来,便非是玄门正宗所独有,只是魔劫后,道门行事越发跋扈,渐失道祖亲传之妙,方才将此称独断。

    如今贵教教主既有普渡众生之愿,又屡次挫败魔门阴谋,岂不比那群高居云端、俯瞰世间的黄紫贵人,更配得上这‘正道’二字?”

    慈航普度原本语带轻蔑,见燕赤霞神色沉凝,又话锋一转,以一种更柔和的口吻,娓娓道来。

    “阁皂宗杜祖师、上清宗司马祖师,皆是当世第一等的豪杰人物,座下弟子亦出类拔萃,在魔劫中足可独当一面。

    我等所要针对的,唯有正一道而已。”

    慈航普度三言两语间,便将利害关系剖析得无比分明,令燕赤霞明白他,亦或说当朝天子的打算。

    事实上听完后,燕赤霞心中,也未尝没有冲动,知道这位国师来前,定是已做足了功课。

    他们青城剑宗同正一道间,本就多有龃龉。

    并且平心而论,自魔劫降临后,正一道自上而下的举动,比起阁皂宗、上清宗,都要小气颇多。

    毕竟这两派的门人弟子,在各自祖师的带领下,面临魔劫时,无一不是身先士卒,可说是死而后已。

    在两大同道的衬托下,力主偏居一隅、踞地自保的正一道,怎么看,都少了身为“魁首”、“盟主”的担当,

    而当他们决定以二十四都功,取代朝廷命官,统辖东南之地后,所作所为更是渐渐偏离正道真意。

    这一切,天下人,尤其是与之早有旧怨的青城剑宗剑修们,都看在眼中,且心中自有评断。

    燕赤霞沉吟不语,正思考间,又听一声颇为沉雄的赞许声,从虚空中传来。

    “好个能说会道的老和尚,不过这‘正道典范’四字,本教主的确不大喜欢。”

    言语声中,一条青衫落拓、衣袂飞扬的少年身影,撕裂虚空裂隙,从中施施然踏出,大袖飘摇,一派谪仙风采。

    慈航普度叹息道:

    “世人都道教主乃胆魄非凡,难不成也怕了正一道这群藏头露尾之辈不成?”

    徐行闻言,只是哂笑一声。

    “藏头露尾之辈这种称呼,只怕对阁下来说,更为适用。”

    他言语间,垂下头来,信手一招,便将那其上蕴有浓郁龙气的圣旨,一把摄到掌心。

    这实是大大的僭越之举,就连始终不动声色,神情自若的慈航普度,眼角都不禁抽了抽,对这位平天教主又有了新的认知。

    总而言之,不过四字。

    ——肆意妄为。

    徐行看了几眼,随手一甩,又将圣旨甩给慈航普度,摇摇头。

    “我这人,一向是特立独行,做典范,只怕天下人难以接受,便勉为其难,做一做领头羊吧。”

    言毕,他一步踏出,双目直视慈航普度,咧开嘴,笑得无比肆意。

    “正道魁首四个字,听起来,可要顺耳太多了。”

    慈航普度自从入宫以来,便把自己证得大道长生的唯一指望,寄托在了这场气数之争上。

    因此,他一听徐行这么说,当即接过圣旨,也不计较什么僭越不僭越了,大喜道:

    “既是如此,还请教主上前听封,领此宝物。”

    可徐行却是一动不动,反问道:

    “敢问国师,正一道的魁首之位,莫非是朝廷敕封而来?”

    慈航普度愣在原地,刚想开口,就见徐行摇了摇头,摆手道:

    “诸位既无此能,又怎敢谈敕封二字?”

    言毕,徐行又看了一眼慈航普度,眼底深处,流露出一抹锋芒毕露、无比刺目的锐光。

    “难不成,在国师眼中,徐某乃是因人成事之辈?!”

    徐行的语声虽是不疾不徐,却自有一种笼罩四野、覆压穹庐的沉雄意味。

    慈航普听罢,浑身一震,呼吸一滞,只觉自己面对的似乎并非是徐行这具少年肉身,而是另一尊巍巍如皇天、浩浩如后土,包罗九州四海的伟岸存在。

    就连圣旨中那一股龙气,都受到了这股气机的牵引,躁动不安,似是要从绢布中冲出,与徐行合二为一。

    ——这是什么力量?!

    慈航普度惊疑之间,也不敢有丝毫动作,又见徐行大袖一挥,淡然一语:

    “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