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宁氏一剑,当为金刚尊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何人奏我长河吟字数:4192更新时间:25/02/22 17:30:42
    听到聂小倩三个字,徐行本能地眯起眼,目露奇光,想起某件事。

    ——此前李修儒就曾经提到,他有一位名为宁采臣的师兄。

    此人剑道禀赋极为出众,年纪轻轻就已是一位剑术卓绝、剑意澄彻的真人剑修,有资格执掌一峰,成为三十六峰主之一。

    青城剑宗的诸位长老、峰主,都由衷认为,宁采臣乃是足以继承师祖赤城剑仙衣钵、撑持剑宗门庭的绝世奇才。

    甚至还有人认为,此人若是没有半路夭折,甚至有希望成就剑仙功果,在李氏、裴氏之外,另开一脉剑修家族传承。

    是以,剑宗中人皆称其为“宁氏一剑,无双无对”。

    徐行原本只把这当做一种横贯数个世界的巧合,但是当他知道聂小倩与七世怨侣有关后,心头却也不禁升起一种猜测。

    若聂小倩当真是那位,那这个宁采臣,是否也会与五方魔教有关?

    虽然这猜测的根据,完全是来自于徐行前世的印象,但在这个世界的经历,也让他隐约意识到一件事:

    这些印象虽然可能与事实并不完全相同,但也隐藏着某种值得参照的信息。

    徐行一边思考,一边观察那阴灵的动向,法海、石护法皆是如此,目中既有凝重,也有戒惧。

    毕竟按徐行所说,这看似人畜无害的鬼物,说不定便是那位自在天主隐藏的后手。

    ——事关此魔,即便是真仙一级的绝代高手,也绝不敢有丝毫怠慢,法海、石护法对他亦有了解,自是提着十万分的小心。

    阴灵这话完全是出于对“观音大士”的信任,直接脱口而出,没有经过任何思考。

    直到说完后,她才注意到徐行等人的存在,猛地闭上嘴,重新恢复到方才那种谨小慎微、充满戒惧的状态中,目光瑟缩。

    徐行目光一动,知道聂小倩已经通过某种近似天赋神通的手段,感知到法海、石护法的些许心绪,忽地开口道:

    “这姑娘似是与菩提尊有缘,咱们倒不妨暂且退开,让他们两人交流一番。

    正好,我也有些事,要请教列位。”

    法海和石护法对视一眼,又看了看好整以暇的徐行,才点了点头。

    他们也知道,徐行对他化自在天的魔功颇为了解,若是他都如此提议,应该也不需这般戒备。

    目前来看,这阴灵鬼物亦有清晰意识,并非是满身戾气、神思混乱的冤魂凶魄。

    如果白素贞当真可以令她自己开口,解释来历根脚,倒也算是省了许多麻烦。

    念及此处,两人都点点头,跟着徐行一路走进了雷峰塔,将此处留给白素贞与聂小倩。

    进入雷峰塔后,法海又望向徐行,问道:

    “居士此来,除了探寻‘七世怨侣’之事,是否还别有所求?”

    徐行点点头,也不隐瞒,开门见山道:

    “我欲在十万大山开宗立派,广纳旁门散修,正需要人才。

    许仙乃医家传人,与我所学颇为相同,在散修中又颇负人望,我这次来,就是为了邀请他,入我门中。”

    开宗立派?

    法海、石护法皆是执掌一方门阀之人,自然十分明白这四个字的分量,更是清楚其中艰辛之处。

    徐行如今的战力虽强,又有一人三化的手段,足以抵得上数名大真人合力,但是距离开宗立派的门槛,还是有所欠缺。

    开宗立派已是不易,想在十万大山中站稳脚跟,更是难上加难。

    石护法皱起眉头。

    “你莫非是想以十万大山为藩屏,抵御五方魔教?恕我直言,十万大山本身的危险性,便并不输给魔门分毫。

    更何况,十万大山中的妖王,本也同魔门关系密切,你若真如此想,只怕反要遭两面夹击,落入围剿。”

    言语间,石护法面容肃然,语声凝重:

    “北支那位的亲子,便在十万大山中占山为王,号称大迦楼罗王,纠结起了一批势力,称雄一方。

    青城山那位护山神君,当年也遭过他的暗算,被夺了与生俱来的阴阳二气。”

    徐行还是第一次知道,十万大山中的妖王中竟然也有魔门中人,但他还是摇了摇头,笑道:

    “石护法多虑了,徐某只是想在十万大山中,找一些具备神兽血脉的洪荒异种,以便修行罢了。

    只不过,若山中妖物当真同魔门有所勾连,那也是正好趁此机会,先剪除一批魔门羽翼。”

    徐行的言语中,充斥着强烈自信,他根本就不去提其中的困难之处,目光便直接落到了身为魔门潜在力量的妖王身上。

    石护法本想再说些什么,只是仔细一思考后,也不得不承认,对徐行来说,在十万大山开宗立派,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此人虽然学兼道、佛、魔,走的还是不受箓、不供神的旁门路子。

    想要以这种路数开宗立派,那些眼高于顶、目无余子的名门,如符箓三宗等,便决然不会接受。

    这样一来,徐行倒还真不如直接把山门搬到十万大山中,就算是挡不住魔门中人,也至少会少些麻烦。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要眼前这人和他的门派,究竟是不是真能够在十万大山站得住、站得稳。

    除了开宗立派之事外,徐行提到的许仙二字,也让石敢当愣了一愣。

    他自然知道,许仙乃是第一代七世怨侣中那位男方的转世,事关重大,金山寺又如何肯轻易放手?

    就算是法海这位主持方丈发了失心疯,同意了这个荒谬,他又如何过得去菩提尊这一关?

    不过,出乎石护法意料的是,说话一向直来直去、性情火爆激烈的法海,非但没有思考片刻,反倒是直接开口,问到一件不相干的事:

    “居士佛法如此精擅,不知是从何处学来?”

    徐行想了想,才回道:

    “不曾真正拜师参详过,一开始是修行途中,遇见过几个好对手,从他们身上学来。

    后来有幸,从一位修行金刚禅法,辩彻有相无相之妙谛的大师手中,得了一份“大金刚神力”,才算是逐渐步入正轨。”

    “大金刚神力?”

    法海有些疑惑,徐行则是手捏法诀,将“大金刚神力”的修行总纲、具体步骤,都传给了法海。

    法海乃是佛门一家之长,又执掌金山寺多年,所以他虽然为摩诃一脉尊主,对金刚法脉亦有颇多涉猎。

    一见之下,法海便知道,这本功法与金山寺所传承的金刚法脉,虽然看似迥乎不同,实则同源而出、异曲同工。

    并且,这以旁门之法衍生佛家至理的功法,竟然直至真人境界!

    法海震了震,摇头,长叹:

    “以有形有质的三十二相入手,再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创功那位前辈实乃天纵奇才。”

    对徐行手中这本直指真人境界的“大金刚神力”,法海也不觉得奇怪。

    毕竟此世一向是高人辈出,上界又频频插手此界之事,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传承,那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法海又叹道:

    “这位前辈修为如此高深,却走旁门之道,想来是有大智慧、大勇气、大恒心的绝代宗师,发了大宏愿,要渡尽旁门。”

    法海到这时,也终于明白,徐行这么一个天资超卓、才情绝代的人物,为何也要投身旁门之路。

    ——既是承接了前人道统传承,自然要帮他了却因果,实现未竟之愿。

    石护法虽然没有说话,心中也升起类似感受,对徐行好感更增。

    只因他这一生,本就极重恩义。

    在石护法看来,因传功之恩,不畏艰险奇绝,誓求旁门证果的徐行,自然和他是一类人。

    对两人的误会,徐行并不去辩解,只是低眉垂首,双手合十,笑得恬淡自然。

    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后,法海再看徐行,眼中意味和方才也截然不同。

    沉默了会儿后,他忽然道:

    “居士所学的金刚禅法,虽然立意高绝,到底是缺了些切实感悟,依贫僧看来,只怕此功自创立至今,也不曾有多少人练成。”

    徐行也不隐瞒,点头道:

    “徐某乃第四代传人。”

    一门功法的创立,除去初代祖师的灵感外,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添砖加瓦,才能补足缺漏,发展完善。

    这个世界的佛道两家,因为同魔门敌对之故,则还要更加注重“补足缺漏”这一步。

    毕竟天魔一族,最擅坏人道基,功法上哪怕只是些许疏漏,落在它们眼中,都是足以致命的破绽。

    而大金刚神力,自九如祖师起,到渊头陀手中,也不过只传了三代,自是远远不能同这个世界里面那些动辄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已经形成完整体系的神通比较。

    正因存在如此强烈的对比,所以法海一眼就看得出来,这功法哪怕不是初创而成,也应当很少有人修行。

    徐行虽是能够通过诸多其他手段,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但并不代表疏漏便不存在了。

    法海听罢,沉吟片刻,忽然道:

    “既然皆是佛门同修,那居士可愿入我金山寺,继承金刚法脉,出任金刚尊?”

    此言一出,就连石护法也震了一震。

    亢龙宫和金山寺向来是同气连枝、互通有无的盟友,因此他很清楚,三尊之位对金山寺的重要性。

    可现在,法海竟然要让一个外人,来担任这关乎金山寺生死存亡的尊者?

    法海却是无动于衷,直视徐行,诚恳道:

    “居士的金刚禅法,与我寺金刚法脉同出一源,以你的佛法造诣,只要上手,想必很快便能修成金刚法脉中的诸多神通秘式,足以胜任此职位。”

    徐行听罢,却皱起眉头:

    “金山寺三尊,我亦有所耳闻,却从不曾听说,有哪位尊者缺位。”

    只不过说到这里,徐行也隐有所悟。

    金山寺三尊里,最为出名的自然便是摩诃尊法海,菩提尊白素贞虽是向来低调,却也有“观音化身”的名头。

    但世所公认,其实名头最小、最为神秘的金刚尊,才是金山寺真正的定海神针。

    据说,这位金刚尊乃是佛门中硕果仅存的阿罗汉级数高人,辈分奇高、功力深厚,魔劫一战时,他亦是出力甚多。

    可如今听法海的意思,这位在世阿罗汉,莫非已经……?

    法海听到此处,苦笑一声,提及一件金山寺的隐秘。

    “其实,魔劫一战后,金刚尊深知时日无多,便留下了真意心印,离开了金山寺,只说等到十年后,会有传人来收回心印,承接尊者之位。

    但是直到如今,我们也不曾等到那位传人,为保寺中安宁,不得不另寻他人,却终不可得,直到居士出现。”

    法海说到此处,也叹道:

    “其实,我亦有所猜测,金刚尊所选定的传人,之所以迟迟未至,只怕是已有了别的心思。

    这些年来,我一直想要去见一见他,却因寺中之事,迟迟未能成行。”

    法海说到最后这段话,仍是面色如常,语气也极为平缓,就像是在谈论一位久未重逢的故人。

    但无论是徐行还是石护法,都能够清晰地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炽热燃烧,难以抑制的激烈心绪。

    对法海来说,这是极不常见的现象,只能说明这位预备金刚尊的所作所为,已令他心中涌现出强烈诛魔之心。

    传人……?

    当今之世,金山寺就已经完全可以代表整个佛门。

    若说不属于金山寺,又有大神通、大法力,足以担任金刚尊一职的佛门中人,据徐行所知,普天之下,亦只有一人矣。

    他眉头跳动,不禁问道:

    “大师所言那人,莫非正是号称‘菩提明宗,倒驾慈航’的护国法丈,慈航普度?”

    “慈航普度……嘿。”

    法海重复着这个名字,意义不明地嘿笑一声,点了点头,却不多做评价,只是道:

    “居士若是愿意担任金刚尊,那么除金刚法脉的传承外,我所学的摩诃法脉,亦可任凭居士参悟。

    至于许居士,事关七世怨侣,还是先等菩提尊和聂姑娘谈出个结果,咱们再来商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