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不配成为国教?也不是不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狐狸困困字数:2344更新时间:25/02/21 23:10:48
    金銮殿之外。

    看着陈怀信的判断。

    王千禾思索了片刻。

    他才微微点了点头。

    “的确。”

    “现在的情况。”

    “是煜国的大军依然在调度。”

    “是朝廷的部署依然在继续。”

    “若是不能最短时间,给予上面更大的压力。”

    “即便之后得到回应,也无法阻止战争爆发!”

    王千禾在心中这样的想道。

    那道教道士的诉求,是朝廷停止对外战争,让道观主能够清静的离世。

    可若不能最快的让朝廷重视,等到往后大军离开长安城,那即便是朝廷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也不可能再将大军调回来。

    这其中所消耗的钱粮,这其中参与的人员数量,让煜国变成了战争机器,除非是胜利,亦或是失败,不然它将一直运转下去!

    “而若是那最基础的要求,都未能够实现。”

    “这些道士的后续诉求,就更是异想天开!”

    王千禾想到这里,就知道那些道士,必然会非常心急!

    他们不可能慢慢等待舆论发酵,因为那时候对外战争已经是不可停止的了,他们必须赶在朝廷大军离开之前,就让朝廷重视他们!

    “但只要是心急,就一定会犯错!”

    “那样……”

    “就是在给陈怀信机会呀!”

    王千禾感慨着,这等待对手犯错之法的绝妙!

    可他也很是清楚,这终究还是太过于被动了!

    对于陈怀信这种人来说,无法掌握主动权,与失败并无太大区别,道教道士们的这一次出招,的的确确是让他落入了下风!

    “所以。”

    “等到这次之后。”

    “他必然会对道教加以更多的限制!”

    “甚至说不定……”

    “他会将那佛教给扶持起来!”

    王千禾看着那推演,猜想着未来的事情。

    哪怕道教身为煜国的国教,但境内并非没有别的宗教存在。

    这种一家独大带来的问题,是任何皇帝都不可能会忽略的!

    而若是有着朝廷在暗地支持,佛教想要与道教打擂台,也绝非是什么难事!

    “只能说。”

    “那道教之中。”

    “像是道观主那般,有着长远眼光的道士,还是太少了。”

    “本来只要什么都不做,安静低调,就不会出任何问题。”

    “现在……”

    王千禾摇了摇头。

    而在那承国各地。

    百姓看向推演中道士的目光,多了几分的憎恶与埋怨。

    尤其是边境的军民,对于道教都多了许多的厌恶情绪!

    因为在他们看来,陈怀信是为了解决边境问题,所以才调动大军荡平草原,可这些道士却百般阻挠,不希望朝廷对外征战!

    这阻挠的是朝廷政策?不!这阻挠的是他们的安宁生活!

    “那道教……”

    “不配成为煜国的国教!”

    ……

    【就像是陈怀信所想的那样。】

    【那阻挠的道士们很是心急。】

    【“毕竟。”】

    【“若是等大军离开长安城。”】

    【“那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

    【“必须赶在这件事发生之前,让朝廷正视我们的诉求!”】

    【那些道士在心中这样想道。】

    【虽然。】

    【那道教之中。】

    【的确有不少道士。】

    【觉得这样逼迫朝廷并不太好。】

    【但如今道教掌握话语权的、更多的是在那阻挠的道士手中。】

    【“或者说。”】

    【“大部分道士对哪种决定都无所谓。”】

    【“他们只会等待结果!”】

    【“所以无所谓话语权是否被别人掌握!”】

    【若结果对自己有利,那这些人就会欣喜。】

    【若结果对自己不利,他们则会说自己没有参与,不该牵扯到他们身上。】

    【反正。】

    【不管怎么说。】

    【现在的情况。】

    【就是那阻挠的道士,用着最大的声音,希望朝廷能够重视自己等人的述求。】

    【而为了避免朝廷无法停止战争,他们焦急的聚集在一起讨论,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不然。”】

    【“我们在师兄葬礼之时。”】

    【“将事情告知给信徒们。”】

    【“让他们帮我们向朝廷讨要说法?”】

    【有道士说出了,姬长落猜测过的事情。】

    【但周围的其他道士,却纷纷摇了摇头。】

    【倒不是说。】

    【这个方法不行。】

    【“应该说。”】

    【“这个方法极好!”】

    【“只是它需要的时间太长。”】

    【“我们根本等不到那时候!”】

    【其他道士在心中这样想道。】

    【如今关于道观主葬礼的邀请,已经告知了各地的道门,而等待他们派遣人员抵达长安城,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而这其中他们也不可能、急急忙忙的就将道观主给葬下。】

    【“师兄对于我道教的意义,比很多祖师还要重要。”】

    【“他的葬礼……”】

    【“又怎么能随随便便!”】

    【这是道教的道士们一致的想法。】

    【哪怕他们知道,道观主在逝世的时候,希望自己的葬礼能够一切从简,但就像是皇帝下葬,希望可以从简一样,后来者再怎么简单、也不敢太过随意!】

    【他们的名声,是生前的荣誉,也是死后的负担!】

    【“不能借助信徒之手的话。”】

    【“那就只能我们自己来了!”】

    【“派遣一些人,与官府进行沟通。”】

    【“这样他们也不能,再视而不见!”】

    【另一个道士,提出了这样的方法。】

    【有人赞成。】

    【但更多的还是反对!】

    【“哪怕是与官府沟通,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他们只需要将这件事,给压上大半个月。”】

    【“只要消息无法传入内阁,那我们说再多也没用!”】

    【那些反对的道士这样说道。】

    【身为国教的道教,并非是没有求见内阁首辅的资格,只是这件事情,归根究底还是他们少数人在折腾,大部分道士都没有表态,不可能因为这样就能见到首辅!】

    【而若是强硬的求见,也只会让他们触及宗教法,那样就更麻烦了!】

    【“不能强硬求见。”】

    【“不能沟通官府。”】

    【“难道我们要在皇宫前静坐。”】

    【“用这种温和方式求见陛下?!”】

    【另一个道士想得烦了,很是恼怒的丢下这句话。】

    【但是。】

    【这番话。】

    【却让在坐的道士全都看向了他。】

    【“这好像……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