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买卖昆仑奴!总算是找到了!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狐狸困困字数:5775更新时间:25/02/21 23:10:48
    “取消农税?”

    “不愧是陈怀信。”

    “他是真的敢想!”

    看着那推演的未来。

    王千禾睁大了眼睛。

    本来。

    他跟未来的姬长薇一样。

    认为摊丁入亩这个政策。

    应该就是农业税收之法的巅峰了!

    “就算是再如何改进。”

    “也只能在这基础上修修补补。”

    “而不可能有比这还要好的了!”

    这是王千禾刚刚的想法。

    毕竟。

    从那推演的画面来看。

    在实施摊丁入亩之后。

    百姓所能保留的钱粮,是比之前还要多的。

    而朝廷所获得的,跟之前相比也没有减少!

    无论这其中是因为损耗、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反正它所带来的改变、的确是比一条鞭法还要好!

    未来的煜国皇帝,只要保持这个方法,让它能够推行下去。

    “那煜国不仅不会缺乏钱粮,也能够让天下百姓归心!”

    王千禾便是这样想的。

    可是。

    当他的想法。

    与那取消农税对比。

    就算是大字不识的老农,都能够辨别哪个更好!

    “摊丁入亩的废除人头税,可以称之为重大的改革。”

    “而取消农税,不再征收农民的钱粮。”

    “那……应该能够被称作圣人了吧?!”

    王千禾脸上满是惊叹。

    他很清楚。

    陈怀信会这样想。

    那就代表能做到!

    因为他已经不止一次证明了,再异想天开的想法,也能够变成现实!

    但那些朝中的官员,在听到陈怀信的话后,哪怕心中想要继续信任,但理智却在说着,这根本不可能做得到!

    “取消农税?这太惊世骇俗了!”

    “如果朝廷不从百姓手中征收农税,那国库的钱粮又要从哪里来?要完完全全依靠那商税吗?”

    “商税所带来的只有钱,可带不来粮食啊!”

    “钱虽然能够买粮食,但钱不等于粮食!”

    “若是某日煜国农业遭受意外,又发生饥荒之类的事情,那就算是有再多的钱,也不可能买得来粮食!”

    “那等不来救济粮的百姓,必然会造成煜国动荡的!”

    “……”

    这些官员议论纷纷。

    他们当然知道。

    煜国找到了本土高产作物。

    煜国在西南地区种植它们。

    可只是这样。

    还不足以弥补那农税带来的缺口!

    若是有朝一日,真的发生了饥荒,煜国江山必将摇摇欲坠!

    想到这里。

    一些官员摇头,认为陈怀信的想法,完全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那世家官员,却无比希望陈怀信,真的脑子一抽,就决定取消农税!

    “煜国江山动摇?”

    “煜国发生造反?”

    “这种事情……我们可太想要看到了!”

    这些世家官员在心中想道。

    但是。

    那皇女之中。

    姬长兮却满怀期待的,看着那如人高的鉴天镜!

    她非常明白。

    陈怀信不会什么准备都不做,一拍脑子就决定干什么。

    他如果真要取消农税,必然是那粮食问题,不再成为煜国的困扰之事了!

    “煜国本地高产作物,还做不到这一点。”

    “那最多只能用来当灾年救济粮,无法成为平日的主食。”

    “也就是说,那时候的煜国,肯定有新的高产作物取代它们了!”

    姬长兮这样想着。

    而她的脑海中,也想起了陈怀信,所提到过的海外高产作物!

    “等寻到它们……就能取消农税吗?”

    ……

    【陈怀信很清楚。】

    【取消农税。】

    【这并非是什么容易之事。】

    【哪怕。】

    【他能够找到土豆红薯这些作物。】

    【也不可能就将那农税给取消掉!】

    【“因为。”】

    【“土豆红薯。”】

    【“并不适合长久食用。”】

    【“顶多只能保证不会再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陈怀信当然知道这点。】

    【甚至。】

    【那脑海中的知识里。】

    【拥有土豆红薯的那个朝代,在末期的时候,是将这些东西拿去喂猪的!】

    【“所以。”】

    【“在水稻等粮食能够达到高产之前。”】

    【“取消农税这件事是想都不要想了。”】

    【陈怀信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打算将这件事。】

    【当做煜国的未来目标。】

    【让后来的人慢慢推进。】

    【如此。】

    【终有一日。】

    【必将能够抵达这样的未来!】

    ……

    【靖平十六年,八月。】

    【在朝廷默许了商人抓捕昆仑奴的行动后。】

    【从去年十月开始。】

    【就已经有着商人。】

    【在东南亚区域抓捕无国之奴隶了。】

    【他们很清楚。】

    【东南亚国家的百姓,暂时还是不要动比较好。】

    【因为那所带来的混乱,是会影响大家生意的。】

    【“但是。”】

    【“就现在这个效率。”】

    【“还是太慢太慢了。”】

    【“多久才能够抓慢一船,送到煜国修建铁路啊!”】

    【当时的商人们,对于那抓捕效率,非常的不满意。】

    【可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是不可能得到煜国海军的帮助,而那些无国之奴隶,只要躲到东南亚的丛林里,他们所带去的人,难以快速的在那种地方抓到他们!】

    【因为。】

    【他们只是商人。】

    【所能够带的只是一些侍卫。】

    【不仅抓捕效率,远远不如当初前往交趾地区的煜军,那抓捕过程中的损失,更是让他们感到肉痛!】

    【一些商人选择了放弃。】

    【但一些商人却忽然想起来,自己等人可是来做经商生意的,为什么非要自己派人,去抓捕那些昆仑奴呢?】

    【“我们是商人!”】

    【“那完全可以采取商人的方式。”】

    【“来抓捕这些无国家的奴隶啊!”】

    【这些商人们眼前一亮。】

    【他们忽然醒悟。】

    【发现自己之前是进入了误区里!】

    【“既然我们不擅长抓捕昆仑奴,那就花钱从当地小国手中购买!”】

    【“反正都是贸易,反正都是买卖,为什么就不能买这些昆仑奴?”】

    【“而这些小国在当地的实力,对于当地的熟悉程度,肯定比我们强吧!”】

    【有商人出于这样想着,然后找上了当地小国。】

    【那些小国权贵们,在知晓了煜国的商人,想要购买新货品后,他们二话没有就同意了下来!】

    【毕竟。】

    【无国的奴隶。】

    【本来就是一个隐患!】

    【只是之前没有太大的利益,所以他们才懒得处理这些人。】

    【现在既然煜国的商人,想要当这个冤大头,他们自然愿意帮忙抓捕!】

    【当这些昆仑奴,被运送到煜国后。】

    【他们便被安排到了,修建通往西域的铁路的工程上。】

    【而大量昆仑奴的涌入。】

    【自然也让陈怀信知晓。】

    【自己本国的商人。】

    【在东南亚地区究竟做了什么。】

    【“通过花钱。”】

    【“从当地的国家手中购买昆仑奴。”】

    【“这一幕……真是熟悉啊。”】

    【陈怀信回想着脑海中的知识,脸上的神情有些感慨。】

    【不过。】

    【跟那知识里。】

    【有些不同的是。】

    【商人们购买昆仑奴后,并不是卖给了煜国,而是直接送给朝廷,让朝廷能够加快铁路的修建。】

    【至于那其中的花销,按照商会的说法,昆仑奴并不值钱,那些商人们顶多就是赚得稍微少了一点而已。】

    【“只要能够让铁路修建起来。”】

    【“只要蒸汽火车能快速通行。”】

    【“这一点的付出。”】

    【“完全是值得的!”】

    【这是那些商人的说法。】

    【但商会却非常的清楚。】

    【那些送来昆仑奴的商人,更多的是想要讨好朝廷,再不济能混个脸熟。】

    【至于那昆仑奴所需要的花费,在朝廷与火车面前,完全就是不值一提!】

    【而陈怀信也知道,煜国这些商人的做法,虽然跟知识里的有些不同,但只要持续下去,同样会导致东南亚小国……变得混乱!】

    【“因为。”】

    【“那无国的奴隶。”】

    【“迟早有抓完的一天。”】

    【“当东南亚的小国、舍不得这个利益、又没有奴隶可抓后。”】

    【“他们必然会将目光放在……邻国上面!”】

    【陈怀信在心中想道。】

    【这不仅能够解决吵闹的邻居,还能够通过战争来赚钱。】

    【就算本国的百姓有意见,但小国的权贵可不会放个这种机会!】

    【“那东南亚地区。”】

    【“迟早会乱起来!”】

    【“商人们想要继续做生意。”】

    【“就只能将那航线给延长。”】

    【“或许……”】

    【“真有可能抵达非洲大陆。”】

    【“抓捕真正的黑人来干活!”】

    ……

    金銮殿中。

    看着那推演的画面。

    王千禾皱起了眉头。

    而那世家官员,更是直接开口说道。

    “商人就是商人!其本性就是为了金银!”

    “就连他国之人,都能够用金钱来衡量!”

    “自己抓不到,就花钱让当地小国帮忙抓,然后再运回煜国,讨好那陈怀信!”

    “一举一动全都是为了利益!我承国压制他们的想法,果然是正确的!”

    “……”

    听着这些人在睁眼说瞎话。

    二皇女姬长灵冷哼了一声。

    但她却懒得再搭理他们了。

    “毕竟。”

    “他们自己。”

    “就经常花钱买佣人!”

    “他们做这种事情是天经地义。”

    “别人做这种事情是天理不容?”

    “跟他们辩驳……只是在浪费时间!”

    姬长灵已经知道了这些人的脸皮有多厚。

    她干脆直接看着鉴天镜,将那些人当做不存在!

    只不过。

    煜国的商人所做的事情。

    还是让她感到有些别扭。

    这种用金银来购买昆仑奴,甚至是可能引起他国战争的事情,还是让她产生不喜欢的情绪。

    “就像是君子远庖厨。”

    “是因为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是因为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煜国商人购买昆仑奴也是一样。”

    “现在的承国之中,也有着昆仑奴的贩卖,但因为我们没见过抓捕与运输过程,所以不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厌恶。”

    “所以明明知道合理,可当见到过程,就会心生不喜!”

    姬长宁的声音在这时候响了起来。

    姬长灵有些诧异的看向了自己的皇长姐。

    明明。

    平时的时候。

    遇到这种事情。

    她应该才是因为心软,而对此产生厌恶才对。

    怎么现在……

    “因为那并非是我本国之人,我连承国百姓都未能照顾好,何必去在意他国百姓遭受什么事情呢!”

    姬长宁似乎是猜到了,姬长灵在想些什么,没等询问就开口解释道。

    而这番话语。

    也让在场众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愕的神色。

    这位一直都很心善的殿下。

    居然……也有所成长了?!

    ……

    【靖平十六年,十月。】

    【有着商人送来的昆仑奴的帮助。】

    【那通往西域小国的铁路,也在有条不紊的铺设着。】

    【当然。】

    【这个事情。】

    【那些西域小国也是知道的。】

    【但也仅仅局限于知道而已!】

    【“因为。”】

    【“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我们什么都改变不了。”】

    【“就算是不想让煜国修建铁路。”】

    【“就像是不想让那名为火车的怪物出现在西域。”】

    【“可是……”】

    【“我们根本无力阻止!”】

    【那些西域小国的权贵满是无奈。】

    【他们倒是也曾想过。】

    【派些人去破坏铁路。】

    【然而。】

    【当有城池被煜军踏平后。】

    【他们顿时明白。】

    【煜国对这铁路看得极重!】

    【只要是出现问题。】

    【就会对他国动手!】

    【“至于究竟是谁破坏的。”】

    【“至于有没有相关证据。”】

    【“这根本不重要!”】

    【“就像是煜国曾经说过的那样。”】

    【“他们不需要任何证据!”】

    【“相反!”】

    【“该拿出证据的是我们!”】

    【“我们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那就等着……煜军降临吧!”】

    【这些煜国小国的权贵,都非常的清楚这一点。】

    【所以。】

    【对于那铁路。】

    【他们反而比煜国还要上心!】

    【生怕是有谁破坏它、然后栽赃到自己国家头上!】

    【那样的话,自己的国家,可要遭受无妄之灾了!】

    【“至于煜国为何要修建这铁路,而且还是延伸到我们国家。”】

    【“只希望。”】

    【“真的像是煜军所说的那样。”】

    【“这只是为了让商人……更好的贸易吧!”】

    ……

    【靖平十六年,十二月。】

    【在最后一个月。】

    【陈怀信本以为。】

    【应该不会再发生什么。】

    【让内阁与六部能够整理着整年的事情。】

    【然而。】

    【就在他与长子聊着。】

    【关于百姓事情之时。】

    【新首辅居然前来汇报,那下海了差不多三年的道教,居然在这最后一月,回到了煜国的土地上!】

    【“嗯?”】

    【“他们居然回来了?”】

    【“朕还以为。”】

    【“他们可能出现了意外。”】

    【“所以才一直没能够回来!”】

    【陈怀信脸上有些诧异。】

    【按照他的估算。】

    【那道教的道士们,有着这么多次的航海经验,还有着蒸汽宝船的帮助,这次下海顶多也就一两年,就应该返回煜国了。】

    【毕竟。】

    【那蒸汽宝船的航行速度。】

    【可是远超于以往的船只!】

    【就算是环球一周也该回来了!】

    【为何这次会需要花费那么长的时间?!】

    【陈怀信看向了新首辅。】

    【新首辅也很明白的解释道。】

    【“按照那领头的老道的说法。”】

    【“他们这次下海。”】

    【“似乎遇到了不少意外。”】

    【“再加上。”】

    【“他们在一座新大陆上搜刮了有大半年。”】

    【“所以这次航行才会花费那么长的时间!”】

    【听着新首辅的话。】

    【陈怀信脸上的惊愕更是浓郁。】

    【他没想到。】

    【这出海的老道。】

    【居然又发现了新大陆!】

    【“而且。”】

    【“能够搜刮大半年。”】

    【“就代表着。”】

    【“这岛上有不少东西、是煜国本土没有的。”】

    【“不然他们应该只会像上次一样。”】

    【“抓捕一些袋鼠就差不多返航了!”】

    【陈怀信在心中想道。】

    【而这番猜想。】

    【也让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因为。】

    【这一次。】

    【那道教。】

    【很可能是找到了美洲大陆!】

    【“若真是如此。”】

    【“不只是土豆红薯!”】

    【“还有不少产于那片大陆的东西。”】

    【“应该能够被他们给带回来吧?!”】

    【陈怀信坐不住了。】

    【他直接带着长子,一同前往了大殿。】

    【接连的多次下海,再加上所取得的成果,自然让那领头的老道,能够有资格面见他,而不是只能够跟首辅汇报了!】

    【而当到达大殿后。】

    【陈怀信先是看了一眼那老道,随后才将目光看向了,那摆放在大殿之中,以前未曾见过的东西!】

    【越是打量。】

    【他越是欣喜。】

    【尤其是。】

    【当看到土豆与红薯后。】

    【他更是直接笑了出来。】

    【“总算是。”】

    【“找到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