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你严绍庭难道想学秦桧?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肉丝米面字数:4642更新时间:25/02/21 22:01:30
    武川土城外的明军大营。

    后营多日辛苦下,将大营的营墙修建的很坚固。

    甚至还在辕门两侧,建有可供人行走的营墙。

    刚到大营外的王之诰等人,原本还想着入营见到征北大将军,在如今九边权力最大的那个年轻人面前献献殷勤。

    可没成想。

    人都没见着,就连着大营的辕门都没走进去。

    便有成群的官兵冲了出来。

    原本他们还觉着,这是营中的将领出来迎接他们。

    毕竟说到底,他王之诰也是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封疆大吏,与他一同来的也是巡抚山西的王继洛。而除了他俩,还有大同和宣府的总兵官孙吴、申维岳两人。

    更不要说后面还有山西守备道的官员将领们。

    怎么说,也够得上资格被人迎进大营。

    可没成想。

    自己还没开口,对面竟然先喊话了。

    这帮拥有着收复河套之功的虎狼之师,竟然是一股脑冲上来,将他们围住不说。

    这些眼里透着杀气的官兵们,更是不由分说冲上前,便要将他们从马背上拉扯下来。

    王之诰一个不稳,就被两名官兵抓住大腿。

    对方站在地上,稍稍一个用力。

    “哎呦!”

    堂堂三边总督,一个踉跄,就当众被人拉扯栽倒在了地上。

    嘴里满口青草。

    还不容王之诰开口呵斥询问缘由。

    不远处,山西总兵官申维岳的声音,便已经是从地上发出。

    “放肆!”

    “大胆!”

    “谁给你们的胆子?”

    虽然声音喊得很大,满是怒火,可山西总兵官申维岳,也是同样的从地上爬起来,双手用力的拍着脸颊,将那些草和土拍走。

    征北大军的官兵们却不给这些封疆大吏好脸色。

    啪的一声。

    一柄刀鞘已经是在声音落地之际,就重重的拍在了刚爬起来的申维岳后背上。

    他刚起身,还没站稳,加之一个没留神,便再一次被拍倒在地上。

    旋即就有更多的官兵围了过来,带着手指粗的麻绳三下五除二,就将这位总兵官给五花大绑了起来。

    辕门外。

    随着突变生起,一时间场面变得混乱不堪。

    随行护送的官兵们自然是要尽忠。

    纷纷提刀下马。

    可不等他们结阵。

    被严绍庭派出来的朱时泰便脸色阴沉的从人群后走了出来。

    “征北大将军,受朝廷旨意,节制九边军务,尔等若再敢异动,以谋逆论处,斩立决!”

    朱时泰如今不过是征北大军里的偏将,但到底人家是国公府世子,世袭罔替的公爵世家。

    一声呵斥。

    那些还想拔刀的护卫们,瞬间僵持不敢再动。

    被五花大绑的山西总兵官申维岳,倔强的抬起头,双眼通红的怒视着走过来的朱时泰。

    “我看你们才是想造反!”

    “我等都是朝廷敕封的官员,今日来此,也是为了商议边民犒赏大军之事。”

    “尔等如此对待我等,不顾朝廷律令,羁押我等,是想谋反了吗!”

    骂完后,申维岳不断的挣扎着嘶吼着,想要挣脱开束缚。

    朱时泰只是冷眼扫了他一下:“聒噪!”

    等申维岳刚刚再次开口,就要继续怒骂,旁边已经有官兵拿出一块臭布,塞进了他的嘴里,将其堵的严严实实,只能呜呜的发出不满声。

    而朱时泰却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走到身穿文官飞禽官袍的王之诰和王继洛面前。

    相较于愤怒不已的申维岳,文官出身的王之诰和王继洛俩人,就显得冷静的多。

    虽然两人方才被官兵拉扯下马,弄得身上很是狼狈,但两人也没有去搭理,任由官兵将他们背手绑起来,两人都是昂首挺胸的站在原地,目视着朱时泰走过来。

    “敢问这位将军,我等今日前来求见大将军,商议边地边民慰劳大军之事,何故如此对待我等,我等又是犯了何等过错?”

    朱时泰瞧了一眼开口说话的王之诰,没有急于开口解释。

    他只是目光审视的上下打量着这位三边总督,顺带瞄了瞄一旁的山西巡抚王继洛。

    看了一圈后。

    朱时泰啧啧出声:“到底还是你们这些个文官有定性,处变不惊。”

    他甚至抱拳朝着两人抬了抬手。

    王之诰神色平静的摇了摇头:“我等并无不法,虽未见过大将军,但也知晓大将军乃是讲理的人,想来这其中应当是有误会,方才如此,待我等见了大将军将误会说开,自然不会再有什么变故。”

    王继洛亦在一旁附和道:“我等携三镇百姓托付,前来慰劳大军,以谢大军征伐,护我边地。敢问将军,不知大将军如今在何处?”

    朱时泰露出笑声:“不好意思,大将军今日正在西边查看秦之长城遗迹,恐怕诸位是见不到大将军的了。”

    王之诰和王继洛两人对视一眼,脸上尽是不信。

    朱时泰却又说道:“不过……我等皆为朝廷兵马,自当遵守大将军之命,尔等既已被拿,就劳烦诸位屈身我征北大军后营囚笼之中吧。”

    说完话。

    朱时泰也不再多言,转过身挥了挥手,便让官兵们押着王之诰等人入营。

    而听到这话的两人,却终于是脸色大变。

    这是要来真的了!

    王之诰刚要开口。

    已经走出去老远一截的朱时泰,却停下脚步,回头看向他们,脸上带着阴森森的神色:“忘了告诉诸位,大营军纪严明,闲杂人等若胆敢喧哗,军棍都是轻的,若引起军中动乱,乱营之人必斩!”

    此言一出。

    王之诰和王继洛两人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里闪过惊惧。

    而全程被堵着嘴巴,只能不断的用嗓子嘶吼着,不断的挣扎着的山西总兵官申维岳,也是在脚步踏入辕门后,瞬间安静下来。

    随后。

    便是朱时泰带着人,押着这帮人往营中深处走去。

    而在另一头。

    严绍庭根本就没有动,只是在满脸疑惑和不解的王崇古陪同下,站在校场前的高台上,看着戚继光继续带领将士们操练。

    戚家军的练兵法,如今也算是在明军中渐渐散播开来了。

    毕竟戚继光和戚家军的战绩,实在是摆在所有人面前清清楚楚。

    战功就是本事。

    既然是本事,那戚继光的练兵法就没错。

    王崇古也是头一次看戚继光练兵,看了一阵子,方才面带笑容的点头道:“往日只知戚将军练兵如神,三月成军,征战几回便能成精锐之师。如今虽说只是观其练兵,便知晓此言果真。”

    严绍庭亦是面带笑容。

    这可是自己欣赏的将帅之才,又岂能作假。

    他笑着说道:“只是戚元敬过去是在东南领兵练兵,与倭寇作战,如今来了北地,敌人不一样了,这对阵也不一样,他那个练兵法其实也已经在改了。”

    东南和北方本来就存在差异。

    在南方除了陆战,还要讲究水战和海战。

    而且倭寇那基本就是一帮穷鬼,一百个人身上都凑不出一副完整的甲胄,传的很神的所谓锋利无比的倭刀,遇到明军战刀,也基本就是碰之便有豁口,对砍多了断裂都是常有的事。

    而在北地呢?

    敌人是骑着高头大马,不说如明军一样的全甲或半身甲,至少也是在关键位置有铁甲防护的。

    而且更关键的是。

    蒙古人其实也有火炮。

    虽然数量很少,威力不足,但很多时候也会给明军造成威胁。

    战争的形式发生转变,戚继光的练兵法自然就要顺势改变。

    王崇古点着头,却对已经确定是儿女亲家的戚继光投去肯定:“戚将军这等帅才,放在哪里都能发挥作用。等他在北地待久了,这练兵法自然是要更上一层楼,到时候恐怕才是他大展雄图,创立无上功勋的时候。”

    这就是为什么他王崇古明明是四镇总督,却还要和戚继光结亲联姻。

    因为他能看得出,只要严家在朝中一日,只要北地战事不歇,只要戚继光在北地一日。

    那么戚继光就很有可能因功获爵。

    说不得就是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

    便是一个世袭罔替的伯爵,那也是与国同休了。

    与这样的人家提前结亲联姻,才是真正稳赚不赔的投资。

    严绍庭只是笑而不语。

    王崇古却是不时的看向营门外,想要看看外面的动静,当一大队人群从营外进来后。

    他终于是忍不住,上前一步,低声询问:“在下愚钝,虽然知晓大将军是想要整顿边地,可还是不明为何要在此时拿下他们。”

    严绍庭也没有遮掩,直接了当的开口回答:“因为我不能一直待在边地,早晚是要班师回京。”

    这样的解释说出。

    王崇古点了下头,便没再说话。

    可他已经明白了严绍庭所有的打算。

    顺带着,心里也不得不感叹起来。

    自己一辈子都在追求的东西,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似乎就是只要轻轻一伸手就能拿到。

    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王崇古站在高台上,满心的感怀。

    而被朱时泰带队羁押着的王之诰等人,也已经走入大营内,到了校场外围,向着后营关押严鹄的区域过去。

    营中的操练,自然是立马就引起了王之诰等人的注意。

    而明晃晃就站在高台上的严绍庭和王崇古两人,自然也映入眼帘。

    王崇古这位四边总督,虽然是在西北当差,但王之诰他们同在边地为官,自然是认识的。

    那么能让王崇古后退半步陪同的年轻人的身份,自然就是呼之欲出。

    能让王崇古如此礼待,而且还如此年轻。

    除了是严绍庭,就没有旁人了!

    原本记着朱时泰说严绍庭去西边查看秦之长城遗迹的几人,瞬间脸大一变。

    被堵住嘴的申维岳,再一次挣扎着呜呜咽咽了起来,顷刻间便满脸涨红。

    而一开始就选择与王之诰、王继洛一般冷静对待的大同总兵官孙吴,亦是脸色涨红,眼里满是愤懑。

    他当即就冲着前面的朱时泰喊话道:“征北大将军不就在那高台之上,为何你却说他今日不在营中!”

    朱时泰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站在高台上的严绍庭。

    随后他才看向问话的孙吴:“哦?孙总兵官是见过大将军?”

    孙吴立马摇头。

    朱时泰脸色一震:“孙总兵官既然没见过大将军,如何知道谁是大将军!我在军中追随大将军,难道还能认错了人不成!”

    孙吴却不依,当即就冲着高台上喊话:“大将军!大将军!末将大同总兵官,求见大将军!”

    站在高台上的严绍庭终于是在呼喊声中,将目光投向了此处。

    而朱时泰则是上前一步,拦在孙吴面前,沉着脸冷声道:“孙吴!本将说了,大将军今日不在营中。难道本将身为成国公府世子,也能说错话?”

    原本不管是孙吴,还是王之诰等人,都不认识朱时泰,只当他是营中寻常将领。可如今朱时泰一开口自报家门,众人纷纷一震。

    这可是国公世子啊。

    还是大明朝最顶尖的勋贵世家成国公府。

    孙吴立马闭上了嘴。

    再也不喊不叫了。

    但王之诰和王继洛对视一眼,很确定那高台上的就是严绍庭。

    两人眼神交流。

    无言之中,却已经交换了一切意见。

    随即。

    便是身为山西巡抚的王继洛率先开口,冲着高台上高呼起来:“我等身为朝堂命官,乃先帝钦点总督、巡抚边镇,今上御极,敕命尽职当差做事。今日不顾草原或有贼军潜伏,携三边军民嘱托,前来慰劳大军。却不想竟遭征北大军如此欺凌羞辱,当众将我等拉下马背,麻绳捆绑。”

    王继洛的声音开始多出几分悲愤。

    “我等乃是大明的官员,身上穿着皇上赐下的袍服。”

    “征北大军竟然不问缘由,不分青红皂白,便如此对待我等。”

    “尔等眼里可还有王法?”

    “士可杀不可辱!我等诚心待之征北大军,然征北大军如此还之我等。”

    “若征北大将军今日无有说法,我等便是撞死在这大营之中,也自会有人上疏朝廷,为我等鸣冤!”

    这位山西巡抚,几句话便祭出了要撞死在军营里的威胁。

    转瞬之后。

    王之诰亦是转身正对着高台,他的目光越过校场上的重重人群,似乎是与站在高台上的严绍庭隔空对望。

    “本官读宋史,觉前宋朝中奸佞秦桧,蛊惑宋皇,一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害其死于风波亭中,遗留千古名篇满江红,传唱至今。”

    “王某不才,无有岳飞之词华,却也能写出一篇阴山绝唱。”

    “但你严绍庭……”

    “难道是想学秦桧?”

    “做我大明朝戕害忠良的奸佞嘛!”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