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苏有才的际遇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登临九霄字数:2060更新时间:25/02/21 19:54:50
    他们带出来的粮草辎重,只怕满足不了他们逃往府城。如今,也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他虽然不是圣母,可当看到数千百姓在眼前,他也做不到将他们弃之不顾。

    这些百姓不是不想走,他们是走不了。又或者是其他原因。这里面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成年男人极少。

    随着队伍前进,路上看到大军跟百姓一起前进,不少躲藏起来的百姓,也加入到了逃难队伍中。

    队伍不到半天时间,又增加了几千人。

    这些百姓一开始可能是抱了几分幻想,觉得菏洲县不会丢,可看到大军和逃难的人群,他们可能是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最终选择逃离。

    苏渊看着越来越多的逃难百姓,心中叹了口气,乱世,人命如狗,百姓的命更低贱。

    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又何尝会考虑过他们的死活?

    若秦会之真的考虑了,又何至于出现如今的状况。

    与此同时,在离菏洲县到府城近百里之地,已经撤离二夜一天的一万二千菏洲军此时停了下来,正在休整。

    他们急行军赶到了这里,一路上没有耽搁,甚至连菏洲县都没进去过。比起骑兵来,他们的脚程太慢。

    为了不给苏渊拖后腿,顾云天几乎是卯足了劲。可退到此地时,他心中还是涌起一股担忧。

    身旁的胡德才等将领也一脸的忧虑。

    “将军,我们真的不管军师和二将军他们吗?他们会不会……”胡德才率先开口道。

    顾云天闻言,眉头微挑。他看向身后,想了想道:“派几名斥候去后面查看一下情况,大军休整完了继续前进。”

    胡德才闻言,神色微喜。

    派斥候出去的话,随时能够知道身后的情报。或者,还能够接到苏渊他们。

    他连忙让人将战马腾出来,派了百名斥候出去。大军继续前进着。只是,大军的行进速度相对慢了一些。

    …………

    在菏洲关离菏洲县近百里之地,一万北辽骑兵并未追到苏渊,为首的将领脸色难看。

    不过,还未追到菏洲县,他并未放弃追击。

    一路追来,路过无数的村落,当看到村落中空无一人时,他脸色更加难看。

    当他们赶到菏洲县时,还未追到苏渊,却从来投诚的县衙小吏口中得知,一队八千人的骑兵,正带着一群百姓朝着府城赶去。

    他将情报送到了后方萧夺天处后,自己带着一万骑兵朝着苏渊那边赶了过去。

    后方的萧夺天大军虽然在推进,但向北辽救援的消息也传了回去,菏洲关已经夺下,可想要守住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要扩大战果,北辽就得增加兵力,最少也得再增兵十万,甚至更多才行。

    如今,北辽夺取大羽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夺下菏洲关这重要的关城,后面的战斗相对来说,会简单一些。

    …………

    府城丹阳,鲁老正站在城墙上,在他身旁站着一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身上透出一股上位者的威势。

    “鲁老,多谢你的传信,我爹让我向你带声好。”中年看向一旁的鲁老,神情恭敬。

    “唉,可惜我的传信还是慢了,不然,菏洲关也不至于会丢!”鲁老闻言,叹了口气。

    “奸相误国,即使鲁老早早传信,怕也改变不了什么。如今,只要能够守住府城,我父亲会亲自带兵过来,将北辽赶出菏洲关的。”

    中年淡淡出声音道。

    他声音带了丝复杂,提到父亲时,也带了丝傲然。

    “老太师不愧是大羽柱石,四十三年前,他能够打退北辽,这次,老夫相信他一样能够打退北辽。”鲁老眼中露出一丝恭敬。

    说到这,他语气一变道:“这么多年,你小弟还没有消息吗?”

    中年闻言,眼中露出一股复杂道:“小弟的消息有了,不过,他已经过世,只留下一个孩子,若不是小弟将玉佩留给了那孩子,我还认不出他来。”

    鲁老闻言,皱了皱眉。眼中有一丝诧异。他想到了苏渊的身影。心中微微有些失落。

    “找到了吗?这么说来,老夫的猜测错了?”

    “什么?!”中年没听到鲁老的低语,疑惑的问道。

    “哦……没什么,”鲁老笑了笑,他岔开话题道:“对了,你小弟的孩子叫什么?在哪找到的!”

    中年闻言,脸上露出一股笑意。

    “那小子叫苏有才,二十一岁,已经考上了秀才,马上就要参加春帏,我想过几天,让人送他回京,正好去京城参加春帏。顺便也可以京城考秋帏。”

    “说起来,也是碰巧了,我今年本就是负责府城的举人试,刚来府城没多久,在丹阳书院就碰到了他,要不是他身上佩戴着我娘留给小弟的那块玉佩,我还没认出他。”

    “我也问过一些问题,他也正好答上了,他爹身上左肩上有一个洛字的烙印,那是当年情况紧急下,我娘用我爹的金令在小弟的左肩上印下的,还留了一块玉佩。正好对上!”

    鲁老闻言,神情更加复杂、

    “鲁老,你这是……”见鲁老神色不对,中年试探的问道。

    “你可还记得我跟你提过我拜师了……”鲁老看向中年,笑了笑道。他脸上露出一股佩服。

    “你说的是那个叫苏渊的!听说,他在菏洲关立了大功,不知道是真是假。说起来,他也姓苏,倒是巧了!跟我们侄子一个姓。”

    中年一阵轻笑道。

    “你小子,没大没小,那可是老夫师父,你怎么也得叫一声师公。”鲁老白了中年一眼。

    说到这,他声音带了几分自傲。

    “师父立大功,当然为真。十万北辽大军,就因为被灭了五万多!这等智计,几人能及、”

    这时,他看向中年,叹了口气道:“他,长得跟太师年轻时有七分相似,我本以为他可能是你洛家人。现在看来,是我多想了!”

    中年闻言,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丝异色。

    “哦,是这样吗?那有机会,我倒是想看看这位苏小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