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第二局,天意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偏方方字数:4064更新时间:25/02/21 19:17:12
    “陛下!”

    适才为陆骐出头的张渠风再一次捧着笏板开口,“考题才进行了一半,此时便宣布结束未免有失妥当吧?”

    梁帝虽是武帝,但并不残暴,更不会因臣子直抒己见、触怒自己便一言不合摘人脑袋。

    梁帝听了张渠风的话,并无动怒,而是望向金銮殿乌泱泱的臣子:“诸位爱卿也认为朕的决断有失公允么?”

    张渠风不断给自己的“同僚”们使眼色,号召众人与自己众志成城,劝陛下收回成命。

    奈何众人就像是集体眼瞎似的,一个个低下头,坚决不与他对视。

    若郡王与皇长孙旗鼓相当,难分搞下,他们大可发挥阵营优势,据理力争。

    然而这一局皇长孙属实赢得太过漂亮,属于是叫所有后人哑口无言的程度。

    二人皆曾流落民间多年,但显而易见,皇长孙殿下早已与自己的过往划清界限,身为皇子,拥有皇族贵气、举止儒雅、知书达理本身并没有什么错。

    如果没有皇长孙,郡王已足够优秀。

    皇长孙今日是赢在没有忘本,赢在以民为本。

    先帝在世时,曾不止一次说过“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陛下考的不是学识,是能用之于民的能力。

    说句不该说的,若当年是皇长孙负责赈灾,或许那些悲剧都能极大程度避免。

    “大司农,你认为呢?”

    梁帝将珍贵的否决权交给了大司农。

    大司农将煮过的种子放回麻袋,对梁帝行了一礼,郑重地说道:“回陛下,长孙殿下获胜,当之无愧!”

    考的就是农耕,大司农都这么说了,谁还能有异议?

    晋王眉头一皱,暗暗攥紧了拳头。

    明王拍拍福王“赢了赢了!那小子赢了!一万两到手了!”

    福王捂住快被拍断的胸口,隐忍地说道:“六弟,我知道你很激动,但你先别激动。”

    我觉得,你的银子要没了……

    蒋惠妃最护短,儿子少一根汗毛,她得和人拼命……

    明王沉浸在赢了一万两的喜悦中,看晋王那张快要盖不住的黑脸,越看越畅快,恨不能找画师当场临摹下来。

    子午先生也很得意,捋了捋胡子,冲公孙炎明道:“贤侄啊,难怪你昨日不敢迎战,我当你是谦虚,敢情你是有自知之明啊。”

    公孙炎明淡定地说道:“才第一试而已,又恰巧抽中了师伯出的考题。”

    言外之意,陆沅凭的是运气。

    陆昭言见坡就上:“我儿不愧是麒麟,连老天爷都在帮他。”

    众人:“……”

    明王不解地问道:“抽中考题啥意思?”

    陆昭言道:“昨日去御书房的大臣都出了考题,供陛下抽取。”

    明王恍然大悟:“难怪大家反应那么大,敢情是子午先生写的题。”

    子午先生:“没有。”

    明王古怪地问道:“你没写?”

    子午先生张了张嘴:“写了,但不是这个。”

    明王问道:“你写的啥?”

    子午先生:“胸口碎大石。”

    明王:“……”

    你到底有多恨那小子?

    明王问陆昭言:“那农耕的考题是谁放进去的?”

    陆昭言想了想:“父皇。”

    明王:“……忘了他也能出题了。”

    按计划,是一日一试,可谁也没想到陆沅以一己之力,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结束了农耕的考试。

    梁帝一寻思,决定比试继续。

    为照顾老大臣,先稍作歇息两刻钟。

    “哎,哎!”

    明王冲余公公使眼色外加招手。

    梁帝此时正在与两位元老商议着什么,余公公指了指自己,见明王狂点头,眼神询问何事?

    明王指了指被他合上的农耕卷轴,无声说道:“瞅瞅。”

    余公公回头瞥了眼梁帝,小声道:“陛下。”

    梁帝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拿走。

    余公公暗松一口气,幸亏没自作主张。

    陛下看似在忙别的,实则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他将卷轴拿给了明王。

    明王展开,与陆昭言、福王一同观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一直以为他们父皇只会耍刀弄清、征战四方,原来肚子里也有点儿东西啊。

    农耕的考题面面俱到,甚至连农田灌溉与秋收冬藏都涉猎了。

    明王啧啧道:“得亏是提早结束了,全部考完不得一整日啊?”

    四皇子齐王走了过来:“六弟,可否借我一观?”

    明王合上卷轴,毫不客气地一扔。

    齐王险些被卷轴打脸,忙后退一步,反手接住后瞪了明王一眼,神色冰冷地走了。

    福王问道:“你要不要对四哥客气点?”

    明王哼道:“我对他客气,他也不会记着我的好。”

    福王瞥了眼龙椅:“可你至少能少挨一顿揍啊。”

    明王忽觉脑门儿一凉,抬头便瞧见了自家老子的死亡凝视。

    他身子一抖。

    他的猪头脸才刚好!

    两刻钟后,出去的大臣们回到了金銮殿。

    梁帝道:“适才朕与两位元老商议,决定接下来的比试由二人各自抽题,谁先来?”

    陆沅勾唇一笑,对陆骐道:“二弟,你先?”

    陆骐正色道:“你是大哥,你先。”

    “那我不客气咯。”

    陆沅不再与假意谦让。

    小德子与另一位太监抬上来一桌子卷轴,陆沅随手拿了一个:“就它了。”

    小德子双手接过考题,迈上台阶,递给余公公。

    余公公摊开卷轴,看完之后,欲言又止。

    梁帝问道:“怎么了?”

    大臣们一个个竖起耳朵,纷纷好奇是什么考题。

    余公公一脸为难对说道:“畜牧。”

    晋王的脸色再次一变:“畜、畜牧?”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卷轴上,这些卷轴里到底写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农耕已经够荒唐了,谁把畜牧安排上了?

    他们是选麒麟,不是选猪!

    百官们你看我、我看你,俨然也想找出是哪个老六让皇孙畜牧?

    众人看向大司农。

    大司农忙道:“不是我。”

    福王的目光扫了一圈:“舅舅,你写的?”

    蒋国公:“我没有,别乱说。”

    福王道:“我舅舅从前是大牧监。”

    蒋国公炸毛:“不是让你不要提这个吗?”

    年轻时的蒋国公因为给姐姐出头,灌醉了少年梁帝,把对方给揍了,害得整个蒋家“流放”三年,蒋国公更是当了三年的大牧监。

    放了一千多个日夜的马,谁懂啊!

    他的痛苦,他要梁帝的孙子也尝尝啊!

    君子报仇,半辈子不晚!

    梁帝道:“接着说。”

    余公公认真看了考题,确定自己没有眼花,一板一眼地念道:“放一千头羊。”

    梁帝:“……”

    片刻后,蒋国公被叉了出去!

    畜牧是不可能畜牧的,就问皇宫哪儿来一千头羊?

    当年还是大意了,不该让蒋国公去放羊的,让他死在边关得了,省得这么多年总给他捣乱。

    宫里有蒋惠妃,宫外有蒋国公,姐弟俩就没一个省心的。

    “此题作废。”

    梁帝道。

    这时,张大人再次捧着笏板出列:“陛下,既然作废了,说明天道不想给皇长孙这个机会。这一题,当判郡王赢。”

    明王怒道:“喂!姓张的!你要不要脸啊?抽的题不能考,换一题就是了,居然想捡现成的?你们是输怕了吧!是不是知道赢不了,所有赶紧耍上手段,不让皇长孙上场啊?”

    张渠风掸了掸宽袖,理直气壮地说道:“那么多题,为何偏偏只有长孙殿下抽中了无法进行的考题?这不是天意,是什么?”

    明王叉腰:“天你大爷!”

    二人在朝堂上吵了起来。

    晋王却在一直在观察福王,他并不认为蒋国公出畜牧一题是为了无差别的报复梁帝,他只当这一项又是陆沅所长。

    他低声问道:“国师,福王与蒋国公似乎也站在了太子府那边,他们是何时勾结上的?难道就因为流萤的事?”

    他话里话外,俨然是将胡贵妃与蒋惠妃的矛盾归咎到了公孙流萤头上。

    当日胡贵妃的白猫抓伤了聂儿,若是公孙流萤把聂儿治愈了,一切便到此为止。

    将双方矛盾激化到不共戴天这一步的,是公孙流萤。

    公孙炎明道:“郡王还没抽题,此时下定论言之过早。”

    “郡王,请。”

    余公公说。

    比起陆沅的满不在乎,陆沅是有在认真斟酌的。

    仔仔细细地看了半晌,他从正中抽出一个卷轴:“德公公。”

    “不敢当。”

    小德子客气接过,将卷轴送上台阶,递到干爹手中。

    梁帝看此卷轴的时间明显比上一个卷轴更久。

    晋王紧张的屏住了呼吸。

    骐儿抽中了什么?

    难道是比畜牧更难的题?

    晋王对于这场比试,从一开始的地位就错了。

    他以为是靠状元呢,文武皆备,哪曾想,百官出题,花样百出,没抽中胸口碎大石都算正经题了。

    毕竟出题者中有不少是不怎么正经的武将,譬如蒋国公。

    梁帝的神色一言难尽:“此题作废。”

    子午先生失望。

    想报复一下臭小子,真的好难啊。

    明王笑了:“哟哟哟,看来天道也不怎么顾念郡王嘛,郡王是不是也没顺应天命,不受天道恩宠啊?”

    陆骐自始至终没有动过不比而胜的念头。

    一切皆是张渠风自作主张。

    晋王道:“六弟,慎言。”

    明王怼的有些上头了,刚想再来两句,被陆昭言拦住了。

    一人废了一题,接下来由二人接着轮流抽题。

    这一次是陆骐先。

    陆骐挑中了第一层最左侧的卷轴。

    余公公当众宣读:“四书。”

    晋王长松一口气,松快对笑了出来。

    居然是四书。

    这可是骐儿的强项。

    陆临渊那个草包输定了!

    接下来是陆沅。

    陆沅抽了距离自己最近的卷轴。

    小德子将卷轴给了余公公。

    余公公想给梁帝过目,梁帝道:“念。”

    “是。”

    余公公展开卷轴,启声道,“骑射。”

    陆骐的神色也有了松动。

    不论四书也好,骑射也罢,皆是他的所长。

    他虽流落民间,可他自幼没有被当贱民抚养。

    他从记起起,他娘便告诉他:你爹是个很厉害的人,他一定大有来头,你是他的儿子,你身上也流着尊贵的血,你不是那些低贱的百姓,不要与他们混为一谈,更不要与他们为伍。

    你终有一日,是要回到你父亲身边的。

    他娘送他去私塾,送他上书院,送他学六艺,让他知书达理,让他像个贵族的公子一样,恪守规矩。

    这也是他在农耕之试上,会输给陆沅的缘故。

    陆沅的过去,他早已了解。

    他虽出身不凡,可惜自幼流落民间,当过乞丐,睡过大街,去了相府后更是当了好几年的马童。

    他在农耕上赢过自己并不稀奇。

    但接下来,陆沅绝对没可能再赢了。

    他在相府过的是奴仆一般的日子,不是当马童,就是当书童,后来又被送进太子府魅惑储君,他只有祸乱朝廷的手段,却没有治理天下的学识。

    自己会向所有人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护国麒麟,他才是有资格坐上龙椅,继承大梁江山的皇族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