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夺回襄阳,刘备获胜擒曹仁(6k)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神纹本神字数:6418更新时间:25/02/21 18:56:01
    “将军,汉贼箭矢太厉害,冲不过去!”

    一军侯弓腰驼背,提着木盾缓缓移动到张辽身侧。

    白毦兵的箭矢如同不要钱似的,一阵又一阵,令军侯十分难受。

    魏军虽也用弓箭还击,但频率明显不如白毦兵。

    “箭矢总有耗尽的时候!”

    “传我军令:一旦汉贼停止射箭,就举盾向前,只要推进二十步,就可白刃厮杀!”

    张辽默默的计算了跟白毦兵的距离。

    最前方的盾兵在白毦兵三十步外,以汉兵的箭矢频率,这个距离是很难冲刺的。

    张辽想要稳步推进的意图,陈到看得一清二楚。

    陈到只记得刘备那句“不论是谁来救曹仁,都要给朕挡住!”

    换而言之:刘备不要伤亡数字,只要曹仁人头。

    虽然对白毦兵很残酷,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白毦兵平日里受刘备恩遇极重,若连舍命死战的觉悟都没有,那白毦兵也就白养了。

    原本刘备的战术重心是优先夺取樊城,在夺取樊城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杀伤来救樊城的曹洪曹休,将曹洪曹休打怕了,就能在汉水沿岸执行刘封的屯田积粮方案。

    然而。

    当探子传回“曹仁突围”的情报后,刘备的想法就变了。

    曹仁突围,樊城不攻自破。

    刘备的战术重心自然就从优先夺取樊城变为优先擒杀曹仁。

    擒亦可,杀亦可,绝不能让曹仁突围成功!

    随着箭矢频率降低,张辽也抓住了机会推进了二十步。

    看着只有十步距离的汉兵,张辽大喝一声,竟直接越过了前方将士,身先士卒!

    见距离被拉近,陈到果断的让弓箭手退后,前方的盾兵和枪兵相互配合,组成了严密的枪盾阵。

    张辽凶猛的长矛刺向盾牌的缝隙,却被持盾的白毦兵死死挡住,有长枪自缝隙中突出,直刺张辽。

    “这汉将好生冷静!”

    张辽抽回长矛,一面指挥身后的盾兵和矛兵冲阵,一面看汉兵的将旗位置。

    虽然在黑暗中看不清陈到的脸,但张辽却能感受到一股如磐石般的沉稳。

    先是弓箭压制,后是枪盾列阵。

    战术转换如同卖油老翁一般,冷静非常,熟练无比,远非张辽在逍遥津时遇到的江东众能比!

    然而。

    陈到越是冷静、越是沉稳,张辽心中就越是恼怒、越是焦急。

    曹仁被围,随时都可能被擒杀。

    若不能击溃拦路的白毦兵,张辽就无法去跟曹仁合兵。

    想到这里。

    张辽也发了狠。

    将指挥交给副将,张辽亲自持矛在前,与前阵的矛兵和盾兵一同推阵。

    两军列阵冲杀时,战斗方式朴实无华,没有花里胡哨,就如同拔河比赛一般,比的纯粹就是谁家力量更胜一筹、谁家配合更完美默契。

    而在四冢、围头等处。

    张飞与曹休、黄忠与贾逵、辅匡与王凌,相争亦是激烈。

    双方的兵力相差不多,黑夜中作战时的优劣也不明显。

    刘备有意要稳扎稳打,给各屯下达的军令都是求稳为核心,任你狂风骤雨,我只坚如磐石。

    魏军的增援被挡住,被包围的曹仁就难受了。

    虽说跟着曹仁突围的都是精挑细选的骁将悍卒,但包围曹仁的吴班、傅肜和冯习兵力数倍于曹仁,重重围困下,饶是曹仁骁勇善战也未能寻到脱身的机会。

    眼见曹仁危险,在冯习军中的牛金,焦急不已。

    “若无意外,将军危矣!”

    想到这里,牛金决定偷回樊城。

    曹仁突围后,冯习没有去理会樊城的魏军而是直接包抄曹仁后方。

    如今樊城的魏军还处于观望状态。

    牛金要借助这群观望的魏军来制造混乱,减轻曹仁被重重包围的压力。

    就在牛金悄悄脱离冯习军时,跟着牛金一同投降的十几个降卒也悄悄跟上了牛金。

    “牛将军,你这是要去何处?”

    十几个降卒将牛金围住,皆是冷冷的盯着牛金,一个脸上有青色胎记的大汉开口冷喝。

    牛金暗道不好,谎称道:“曹仁注定败亡,我要趁机再去樊城劝降,诸兄弟不如跟我一起,同享大功。”

    “呵呵。”青面汉冷笑:“我看劝降是假,想趁机生乱才是真。牛将军,你要为曹仁效忠,我等不拦着你,你一刀抹了脖子就行。

    可你为了效忠曹仁,不仅让我等平白无故的挨了一顿打,还想坏了我等今后的前程和性命,你觉得我等会让你回樊城吗?”

    牛金扫了一眼持矛的十几个降卒,辩解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想要立功,就得忍常人不能忍,挨顿打就让你等心生怨恨,如何能成大事?我本想带你们获得富贵,你们却不领我的情,令我心寒啊。”

    青面汉冷哼:“牛将军读了几天书,就忘记了以前也跟我们一样只是军中小卒。你的大道理我们听不懂,可谁对我们好我们很清楚。

    若牛将军就此返回去向陛下请罪,我们也不为难牛将军,可牛将军若不听劝,休怪我等不念往日情面了。”

    见不能善了,牛金的语气也变寒:“就凭你们,拦得住我?”

    十几个降卒纷纷握紧了手中的长矛。

    青面汉的身子也微微弯曲:“拦不拦得住,不试试又怎么知道!”

    “找死!”

    牛金怒喝一声,将生死抛之脑后,直冲青面汉。

    然而。

    牛金还没刺中青面汉,就有三四支长矛刺向自己,青面汉更是躲也不躲,竟直接要跟牛金以命换命!

    这可将牛金吓得不轻!

    虽说牛金也是骁将,但牛金如今是没有大将甲胄的,跟眼前这十几个降卒一样,都只有武器没有甲胄。

    这要被刺中了,牛金不死也得残!

    “一群贱卒,竟也要跟我玩命!”

    牛金又气又怒,不得变刺为挡,变冲为避。

    青面汉见牛金避让,直接大步向前,挥矛而刺。

    十几个无甲打一个无甲,除非对手是关羽张飞赵云那样的万人敌或己方都是没怎么上过战场的黄巾,胜负几乎是没有悬念的。

    牛金不是关羽张飞赵云那样的万人敌,青面汉等十几人也不是没上过战场的黄巾,且又受了刘备的恩遇一心想拿牛金的脑袋赚前程,一个个都是悍不畏死。

    厮杀了一阵。

    牛金被四面八方而来的长矛围在中间,青面汉当先一矛刺中牛金,随即十几支长矛先后刺中牛金。

    这个跟了曹仁十几年的骁将,最终也含恨而亡。

    “将军,牛金去也。”

    青面汉拔出短刀割下牛金的首级,随后来见冯习:“禀将军,牛金意欲回樊城生乱,已被我等斩杀!”

    冯习瞥了一眼牛金的首级,赞道:“我记得你的名字,你叫杨士,尔等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等见了陛下,我会亲自尔等请功,”

    杨士大喜:“谢将军栽培!我愿再带众兄弟去樊城劝降。”

    冯习看了一眼被围住中心的曹仁,又唤来一校尉引了五百人跟着杨士等人去樊城劝降,并约定夺城后就在樊城城头放火为号。

    樊城内能战的曹魏将士基本都被曹仁带出城了,剩下的本就在观望成败,见杨士挑着牛金的首级引着汉军来劝降,几乎没任何的犹豫,樊城的魏军就选择了投降。

    片刻后。

    火光在城头响起。

    冯习又派人通知吴班和傅肜,欲劝降曹仁。

    厮杀多时,曹仁身边已经剩下不到四百人,或多或少都带了伤。

    满宠、赵俨、朱盖、殷署、徐商、吕建等人,簇拥在曹仁左右,一个个都喘着粗气。

    “曹仁,你已经穷途末路了,何不速降!”

    “曹仁,樊城已经被我夺取,你还要顽抗吗?”

    “曹仁,你先祖曹参为大汉相国,你怎能助曹丕篡汉?若你投降,陛下念在你先祖面上,定不会杀你。”

    傅肜、冯习、吴班一人一句,向曹仁大呼。

    曹仁将长矛杵在地上,哈哈大笑:“我受先帝厚恩,岂会言降!大魏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休得废言,与我一战!”

    吴班大笑:“曹仁!你想要战死尽忠,不如自己抹了脖子,何故还要让旁人陪你一同战死?尔等听好好,如今樊城已破,曹洪曹休也被陛下击败,不想死的,就放下武器。”

    说完。

    吴班手一招。

    身后的亲卫纷纷高呼“放下武器”,呼声也从吴班一处变为整个包围圈。

    数千人高呼“放下武器”,如雷霆般击打在曹仁身边的将士心头,恐惧也开始滋生。

    军心受到冲击,曹仁当场射杀了两个弃械奔逃的军侯。

    然而恐惧一旦滋生,就会如蝗虫一般扩散。

    曹仁能射杀两个弃械奔逃的军侯,射杀不了全部。

    不断的有人弃械奔逃!

    到最后,曹仁身边竟然只剩不到百人!

    “众人向前,生擒曹仁!”

    吴班一声令下,众悍卒争先恐后。

    只有不到百人的曹仁,根本无法挡住众悍卒的生擒之心。

    傅肜更是悄然上前,寻到机会扑倒曹仁,身后的悍卒也相继扑上,将曹仁死死的按在地上。

    “擒曹仁者,傅肜也!”

    满宠、赵俨、朱盖、殷署、徐商、吕建等人虽然想来救曹仁,但吴班和冯习压根不给机会,纷纷向前将满宠等人尽皆生擒。

    而在外围。

    看到传讯火堆的斥候,迅速的将消息传到刘备大帐。

    马良抚手大笑:“陛下,曹仁已被众将生擒了,可以反攻了!”

    饶是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此刻也是难掩欣喜,仗剑起身:“传令各屯,不必再守,并力破贼!”

    得了军令的马良,迅速派出斥候来到附近最高的一处山头,点燃了早已经准备的柴堆。

    大火腾空而起,不论是围头还四冢,亦或者阻挡张辽的白毦兵,都能看到山头的火光。

    “哈哈!曹仁已被陛下生擒,众军听令,随我冲杀,直取曹休狗头!”

    “陛下神威,众人随我死战!”

    “敢骂我是缩头乌龟,今夜就让尔等知晓襄阳辅匡之名!”

    四冢和围头的张飞、黄忠、辅匡等将,在看到刘备的传讯后,不再据险而守,纷纷选择了反击。

    忽如其来的变故,令曹休、贾逵、王凌等人心惊不已,尤其是“曹仁已被刘备生擒”的呼声更令众魏将惊疑。

    然而众魏将已经来不及去验证这个情报的真假,汉兵已经开始反攻,唯有挡住汉兵的这一波攻势才能分心去验证真假。

    另一处。

    张辽跟陈到厮杀多时,难解难分。

    一直在阵中间指挥白毦兵的陈到,也来到了阵前,对着面有惊疑的张辽冷喝:“曹仁已被陛下生擒,张辽,你还要再战吗?”

    张辽心中惊惶。

    正犹豫间。

    后方高处侦查敌情的斥候来见张辽:“将军,有大量兵马向此地而来,不知敌友!”

    张辽更惊:“有多少人?”

    斥候摇语气有些惊恐:“看火光,应有数千人!”

    张辽脸色瞬间一沉。

    数千人!

    岂不是.

    虽然猜到来的大概率是汉兵,但张辽又担心是刘备的疑兵之计,迟疑不决。

    不多时。

    冯习引兵先至,二话不说就杀向张辽。

    傅肜也紧随其后,数千汉兵直冲张辽。

    见状。

    张辽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了。

    “撤!”

    若能救曹仁,张辽必救曹仁。

    可此刻局势,已经不是张辽能否救曹仁的问题,而是张辽能否不被汉兵追上的问题!

    陈到看了一眼逃跑的张辽,没有跟着冯习和傅肜一起追,而是带着白毦兵返回。

    白毦兵的任务是拦住救曹仁的兵马,如今任务完成,自然要回到大寨护卫刘备。

    天逐渐明亮。

    各屯反攻曹兵的情报也如雨点般的传回大寨。

    今夜一战。

    刘备大获全胜。

    不仅夺取了樊城,还生擒了樊城内的曹仁、满宠、赵俨、朱盖、殷署、徐商、吕建等魏军一干重要将校。

    前来营救曹仁的曹休、贾逵、王凌、张辽等人,在撤退时也被张飞、黄忠等人掩杀了一阵,夺得大量旌旗。

    大帐中。

    刘备斜倚凭几,命人将曹仁带入。

    “曹子孝,可愿降否?”

    刘备淡淡的声音在帐中响起,左右马良、程畿、陈到、冯习、傅肜、吴班等文武,皆是冷眼盯着曹仁。

    曹仁冷哼一声:“刘备,要杀就杀,何必多问!我曹仁又岂会是乞降之人!”

    “好志气!”刘备夸了一声,道:“你若在战场上自刎,朕自然不会多问;可你没在战场上自刎,朕自然得多问一句。”

    曹仁勃然变色:“刘备,你敢辱我!”

    刘备这话的潜意思就是:你曹仁若真想死,压根就不会被生擒;既然被生擒了,就不要再装横了,好好说话,想想怎么才能乞命。

    曹仁自然不能忍。

    刘备无视了曹仁的无礼,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跟曹仁叙旧一般:“曹仁,稍安勿躁,朕不会杀你,你也不用求死。你如今已被曹丕拜为大将军,曹丕听闻你被朕生擒,定会派人来见朕。”

    曹仁吃了一惊:“你从何处得来的消息?莫不是在诳我?”

    刘备淡然而道:“朕,有必要诳你吗?”

    如何处置曹仁,刘备原本还在考虑。

    直到张飞派人来报,称自曹休口中得知“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督外诸军、假节钺”。

    这个情报,让刘备有了新的想法。

    一个伪魏的大将军,不杀比杀,更有价值!

    同时。

    刘备对曹丕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据张飞称,曹休是主动告诉张飞“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督外诸军、假节钺”,又言曹丕特别在诏命上称“三处任何一处跟曹仁碰头,都要传达此诏令。”

    这意味着:曹丕在调三路兵马增援襄樊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三路增援失败后应该如何保住曹仁的性命。

    “大将军”三个字,既是对曹仁的器重和信任,也是在保曹仁的命!

    刘备若是杀了曹丕的大将军,曹丕为了政权的稳固,就必然会尽起大军南下与刘备决胜负。

    这对刘备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曹丕赌的是刘备不敢如此轻狂的杀曹仁!

    虽然这其中也有风险,譬如曹休没有主动告诉张飞、曹仁死在乱军、曹仁死于流矢、曹仁战场自刎等,但目前的结果来看,曹丕的用意已经达成了。

    刘备在得知“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督外诸军、假节钺”后,就已经没了杀曹仁的心思了。

    为了避免曹仁在寨中不安分,刘备这才专门跟曹仁挑明。

    曹仁沉吟片刻,蹙眉问道:“刘备,你会有这么好心?既然我如今已经是大将军,那么杀了我,大魏必定朝野震荡,你也可以趁机北伐,你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刘备语气不变:“朕不是孙权,不会只顾眼前利益。杀了你虽然能令伪魏朝野震荡,但朕想要北伐成功也并非易事,尤其是江东的孙权总是在朕的后方虎视眈眈。

    做个交易吧,你安安分分的在朕的寨中待着,也让满宠、赵俨等人不要生事,一应吃喝度用朕都不会苛待你们,等朕与曹丕谈好了,自会送你们返回洛阳。”

    曹仁沉默不言,也不再抗拒。

    当听到“大将军”三个字的时候,曹仁的内心已经明白了曹丕的用意。

    见状。

    刘备让傅肜将曹仁押下去,好生看押。

    随后。

    刘备又派人将曹仁等人的旌旗、印信等送往汉水交给黄权,令黄权去襄阳城劝降。

    只有彻底拿下襄阳,刘备才能真正构建出完整的汉水防线。

    襄阳的吕常没有坚持多久。

    当曹仁等人的旌旗、印信等物被送到城中后,吕常就知道,襄阳守不住了。

    不过吕常并没有就此屈服,而是一面开门诈降,一面在城中放火,然后带上了数百人趁乱往石阳方向逃了。

    得知消息的刘备并未在意。

    只要襄阳得到了,吕常是否被擒不重要。

    更何况,吕常逃去石阳,也能影响石阳的文聘、于禁、孙权等人军心,减少关羽在夏口的压力。

    吕常弃城而逃后,刘备又将大寨搬迁到了襄阳城中。

    如此一来,看管曹仁、满宠等人也就更方便了。

    而曹仁、满宠等人在入了襄阳城后,也纷纷收起了逃走的想法,有襄阳护城河以及汉水在,曹仁、满宠等人是绝无可能逃掉的!

    城头。

    旌旗猎猎。

    城下。

    汉水奔涌如龙。

    刘备仗剑立于襄阳城头,看向涛涛江水。

    时隔多年,再回襄阳,刘备感慨良多。

    犹记得昔日刘表在时,刘备只能在襄阳寄人篱下,受了不少世家大族的嘲讽。

    就连表面上器重刘备的刘表,实际上也是将刘备视为张绣一般看门守护的存在,而非真的将刘备视为宗室兄弟。

    犹记得赤壁之战后,尽管击败了曹操,刘备也只能在夏口苟延残喘,看着孙权和周瑜兵指荆州诸郡。

    最后不得不向孙权委曲求全,不仅要将夏口让给孙权,还要向孙权立下字据借南郡。

    分明是汉家城池,身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却要向孙权低眉。

    这样的耻辱,刘备至今难忘!

    犹记得自南郡入西川,一路艰难险阻,几乎丧命,就连器重的副军师庞统都命丧于城下,令人遗憾。

    刘备更记得孙权两度背盟,一夺长沙三郡,一夺南郡,皆险些令刘备基业尽毁。

    而如今。

    故人已逝,襄阳依在。

    汉江以南,夏口以西,皆为刘备所有!

    手指划过城墙箭痕时,刘备忽觉掌心刺痛。

    昔日烽烟,仿佛仍在灼烧。

    关羽水淹七军的号角,赵云单骑救主的马蹄,此刻都化作江涛拍岸声。

    襄阳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看着滚滚江水,刘备不由豪气倍增,仰天大笑:“汉家旌帜卷云开!襄阳,朕夺回来了!孙权、曹丕,尔等可惧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