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战术穿插,刘封驱兵戏曹真(6k)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神纹本神字数:7331更新时间:25/02/21 18:56:01
    被喝问的溃兵惊惶不已,脑中响起了刘封如入无人之境的画面:“是个用枪的汉将,军中无人能挡,王将军交手一招就败了。

    回马欲逃时,又被那汉将一箭正中战马右腿,趁着王将军被战马掀落,那汉将又上前补了一枪,太,太,太骇人了!”

    听得溃兵的描述,夏侯霸心中更惊。

    汉军中竟还有这等人物?

    莫非是刘封?

    夏侯霸曾与王双角力,深知王双勇力。

    如今王双却被对方斩杀,让夏侯霸不由心生忌惮。

    正犹豫要不要挥军向前时,夏侯霸又听得前方一阵惊呼。

    十几个溃兵哭喊而来。

    再看溃兵后方,又有火光亮起,一队人马高呼杀来。

    “快,快撤!”

    夏侯霸脸色再变。

    王双被斩,黑夜中又不知对方有多少人,夏侯霸可不敢留在原地厮杀。

    另一边。

    王平引了千余人,欲趁着混乱偷袭张郃所在的山头。

    看着果如预料一般到来的汉军,张郃挥矛立于山前,大笑而喝:“刘封拙计,岂能瞒我!射杀这群汉狗,大赏!”

    众魏卒受了激励,也不顾白日里厮杀的疲惫,咬牙拉弓。

    “此人竟未中殿下的诱敌之计?”

    王平眺望张郃,昏暗中看不清张郃的面容,只能依稀的看到张郃背后的“张”字大旗。

    “是张郃吗?”

    “伪魏良将,名不虚传。”

    “然我王平今后,定也不会输于你!”

    王平见山头有准备又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也不恋战,令军士抛射一轮后就撤回了兵马。

    混战到半夜。

    双方各自收兵。

    得知王双被斩,曹真气得手臂青筋直冒。

    曹真自认为已经很谨慎了。

    一直等到刘封的第五营烧起来后,才下令追击。

    不曾想还是中了刘封的诡计。

    曹真想不明白。

    为什么刘封宁可自焚双营也要在今夜设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刘封有什么好处?

    没了双营为屏障,难道仅凭丹水城就能守得住?

    看着帐中因今夜中计而灰头土脸面带惊惧和沮丧的众人,曹真心中忽又有了明悟。

    【敌众我寡时,当折敌方盛势,安我方众心。

    白日一战,刘封应是判断出城外双营挡不住我军强攻,为避免丢失双营后士气受挫,刘封今夜故意以双营为饵,又设伏兵来挫我军锐气。

    如此一来,城外双营就是刘封主动放弃,责在刘封,功在众军,士气不仅不会受挫,还会因此提升。

    反观我麾下将校,却因今夜被伏击而心生惊惧和沮丧。

    刘封用兵之能,远胜传闻啊。】

    想明白了关键,曹真忽然大笑。

    帐中众人不明所以,询问曹真何故发笑?

    曹真趁机起身,向众人一拜:“我笑我自诩深谙兵法,今夜却断事不明,不仅害了王将军,还让诸君受了委屈。”

    众人大惊,连忙回礼,哪敢去承受曹真的拜礼!

    见状。

    曹真又道:“然,先帝在时,常以‘胜败乃兵家常事’来规劝我等不可因一时失利而失去了勇气,须知‘知耻而后勇’。

    今夜让刘封占了便宜,责在我身,与诸君无关,明日我会亲引诸君兵临丹水城。我等要让刘封明白,我大魏的军威不是靠一个阴谋诡计就能击溃的。”

    曹真的豪言和真诚,打消了众人的惊惧和沮丧。

    夏侯霸更是激动而言:“征西将军之器量,又岂是刘封蠢贼能比?我等愿随征西将军,兵临丹水城,以显大魏军威!”

    乐綝、韩荣等人,也是纷纷高呼“我等愿随征西将军,兵临丹水城,以显大魏军威!”。

    见众人勇气恢复,曹真又下令对王双等阵亡将士厚葬,以示三军。

    等众人恢复斗志离去后,曹真这才派人去请张郃和郭淮。

    今夜若非张郃守住山头,郭淮又引兵增援,曹真就不仅仅是折损王双这般简单了。

    曹真也发现自己的战场经验比起刘封,多有不足。

    家世出身可以在兵法理论的系统学习上取得优势,然而战场上的经验却无法依靠家世出身来获得。

    “今夜若非左将军和郭护军及时识破刘封的阴谋,我必被刘封重创,在此多谢了。”曹真谦逊的向张郃和郭淮行了一礼。

    曹真派人来请时,张郃和郭淮还担心曹真会因兵败而恼怒,继而失了智的下达不理智的军令。

    两人在来的途中,甚至都商量好了怎么一个当黑脸一个当红脸的劝谏曹真。

    此刻观曹真反应并未如预料中的一般焦怒,这让张郃和郭淮感到心惊的同时也多了心安。

    张郃和郭淮连忙回礼。

    一者道“临出发时探得有汉军动静,已经来不及通报,故而违背军令选择守山,侥幸撞破汉军阴谋”,一者道“白日不能攻破汉军营寨,方让汉军今夜得逞,深感惭愧。”

    曹真都主动揽责致谢了,张郃和郭淮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二愣子,曹真如今是顶头上司,该给的台阶也得给。

    一阵融洽的交流后。

    曹真又向二人提及明日要兵临丹水城的想法。

    郭淮进言道:“刘封烧营回城,急切难下。不如佯装在丹水城外挖筑长堑,示意要断其后路,迫使刘封弃城而走。”

    张郃也道:“刘封与征南将军和右将军对峙多日,在南乡城外必然还设有坚寨。亦可配合使用声东击西之计佯攻丹水城,暗中配合南乡城的兵马先破南乡城外的汉军。

    刘封若不救,我军就可直取房陵、上庸等地;刘封若救,就没了守城优势,我军亦可联合南乡城的兵马,在城外将其击溃!”

    战场多年。

    不论是张郃还是郭淮,都已经精准的判断出了刘封在丹水城的困境和劣势。

    孤军深入!

    兵力寡薄!

    这就是大势的力量。

    兵多将广且主将不失智,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曹真听得大喜:“有左将军和郭护军相助,何愁刘封不败?”

    当即。

    曹真就给张郃和郭淮分了任务,配合行计。

    另一边。

    汉军以及第四营和第五营的粮草也相继入了丹水城。

    王平再次羞惭请罪,为没能偷袭成功而懊恼。

    “张郃久经沙场,能识破孤的计策也属正常。孤今夜命你引兵偷袭,也是为了掩护众军和粮草能安全撤回丹水城,你无需为此自责。”

    刘封安抚了王平,让王平及众人先回营好好休憩。

    随后。

    刘封留下了治粟都尉韩重,与韩重商议运粮回坞堡的方案。

    韩重在荆州当了多年的输官,跟着刘封又一直当的治粟都尉,在运粮上属于专精人才。

    刘封往往只需要告诉韩重任务目标,韩重就能制定出妥善的运粮方案。

    只是听了刘封的任务目标后,韩重心有不解:“殿下当初让我准备一月度用,如今丹水城中的粮草尚可度用十余日,今夜殿下又挫了魏狗锐气。请恕末将愚钝,殿下为何还要运粮回坞堡?”

    刘封没有如乖戾的主将一般只知道呵斥部下不该问的别问。

    粮草为三军之重。

    治粟都尉虽然官职不大,但肩负的责任不小。

    刘封器重韩重,也希望韩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遂解惑道:“为将者,要善于应变。不可因骄矜而错失撤兵的良机。

    魏卒凶猛,非孙权麾下的吴兵能比;孤军深入,以寡敌众,孤的胜算本就很小。

    如今五营已弃,再留丹水城,只会如困龙入浅滩被鱼虾相戏。

    倘若曹真张郃断孤归路,兵围丹水和坞堡的同时,再挥军入新城郡,即便不能破城,孤后方粮道也会尽失。

    届时再退兵,一旦出现意外,就会粮尽兵溃。

    反之,孤现在有十余日的粮草,纵使百里之地日行十里,也能安全撤回坞堡。若途中有机会,亦可再行拖延之计。

    所谓牵制,并非一定要守城守寨,亦可:兵行于野,引贼兵来追,孤往东,贼往东,孤往西,贼往西。

    故而孤需要一条能战能走的路线运粮回坞堡。”

    韩重恍然大悟。

    作为治粟都尉,韩重的职责就是跟粮草有关。

    刘封又时常用“韩信曾也当过治粟都尉”的事来勉励韩重,给韩重树立了一个新的观念:负责粮草的治粟都尉,应该比主将更熟悉地形地势的,而只有熟悉了地形地势,才能不打败仗。

    其实就跟后世要求财务总监要具备当总经理的能力类似,刘封在以高规格来要求韩重。

    这也是刘封会给韩重解惑的原因之一。

    刘封对韩重的要求,也不仅仅是让韩重当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

    对于有忠心的人,哪怕目前能力差了点,刘封也不介意因材施教的去培养。

    今日是治粟都尉韩重,未来也可能变成将军韩重。

    一个粮草专精、熟悉地理地势又懂得几分带兵打仗套路的治粟都尉,至少比马谡这种只会高谈阔论看地图的理论王者要更值得信赖。

    这段时间韩重也一直在对坞堡到丹水城的地形地势反复研究,思考如何才能保证粮草的运输、如何才能更快的运输、如何才能减少粮草的消耗、如何才能让将士一直有口热饭,等等实际问题。

    治粟都尉不是个简单活,也不是人人都能干得好的。

    若要来句戏言:那么治粟都尉的下限是王垕,上限是韩信。

    韩重没有辜负刘封的期待,很快就配合刘封的军事目标制定出了运粮回坞堡的方案。

    扫了一眼韩重制定的方案,刘封不吝赞赏:“辛苦了,韩都尉。”

    得到刘封肯定的韩重,心情也更是激动。

    【谁说治粟都尉是小官?殿下对我的器重,我当以百倍努力来报答。】

    韩重离开后。

    刘封独自在帐中静思。

    【襄阳已经好几日没有新的情报传来了,不知父皇能否趁着这个冬天,顺利的让曹仁放弃樊城。】

    今年虽然没有水淹樊城的天时,但入冬后会令樊城的取暖物资快速的消耗,对攻城方而言也是利好。

    除非必要,攻城的时候是很忌讳用人命去堆的。

    毕竟面对城墙高的城池,攻城方的劣势太大。

    大部分时候都是选择围城,断绝城内的物资,让城内的将士无心厮杀。

    其道理本质上跟张郃在街亭兵围马谡断马谡水源是一样的。

    揉了揉太阳穴。

    刘封的思绪又自襄阳回到南乡。

    只要襄阳的捷报没有传来,刘封就必须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否则这次出兵争夺襄阳就会前功尽弃。

    【曹真、张郃,夏侯尚、徐晃,尔等能否建功,就得看孤和曹仁,谁更能坚持了!】

    刘封不惧艰险,也不惧挑战。

    孙权偷袭荆州时,刘封没有任何的退路依旧硬生生的闯出一条路。

    如今。

    刘封尚且有退路在,更不会惧怕曹魏众人!

    帐外寒风凌冽,帐内烛灯微弱。

    刘封闭目养神,时间仿佛也在飞逝。

    翌日一早。

    探子入内来报:“启禀殿下,魏军派了千余人在南门外挖筑长堑。”刘封冷笑。

    【挖筑长堑,这是要迫使孤放弃丹水城。

    若见孤不退,接下来应还会声东击西,佯攻丹水城,暗取坞堡。

    兵多将广就是任性啊!】

    魏军的招式,刘封并不陌生。

    徐晃解樊城之危的时候就用过这招,先在樊城北部的郾城外挖筑长堑,将关羽部署在郾城的兵马吓走,然后以郾城为临时据点。

    随后又放出消息佯攻围头暗取四冢,迫使关羽去徐晃指定的战场去厮杀,继而执掌战场的主导权。

    战场上。

    一旦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失败就已经在前方招手。

    刘封本就擅长穿插战术,不论是火烧双营还是昨夜让韩重制定运粮方案,都是放弃了固守而选择更灵活的穿插战术。

    故而听到魏军在城外挖筑长堑,刘封几乎没有多想就看穿了曹真等人的意图。

    鼓声响起。

    王平、李辅、寇安国等将校,相继入内。

    众人或多或少也听说了魏军在南门外挖筑长堑的消息。

    寇安国率先请命:“请殿下拨我一千步骑,我定能将城外的魏军杀散!”

    撤回城中已经让寇安国很不爽了,如今还要被魏军在城外贴脸,寇安国自然不能忍。

    李辅、邓贤、梅敷等校尉也纷纷请命。

    刘封昨夜斩将烧营,让众人的士气不减反增。

    那在魏军俘虏口中,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王双,此刻的头还悬在丹水城的东门上。

    面对众人的请命,刘封抬手一压,在众人安静下下达了“放弃丹水城,返回坞堡”的军令。

    听到刘封要放弃丹水城,众人皆惊。

    邓贤惊问:“魏狗虽然凶悍,但我等也并非弱卒,拒城而守,纵是魏狗兵多,也破不了城。殿下何故要放弃丹水城?”

    帐中众人,有附和邓贤的,也有沉思不语的。

    刘封静静的扫了一眼众人,目光落向沉思不语的王平、李辅和白寿三人。

    片刻后。

    李辅想明白了刘封的用意,问道:“殿下可是担心,魏军会以少量兵力在丹水牵制我等,暗中派遣大军去打坞堡?”

    王平和白寿见李辅开口,欲言又止,又恢复了常色。

    看两人反应,显然也明白了刘封的用意。

    邓贤等人也反应过来,纷纷低语。

    “若魏狗破了坞堡,就等于断了我军归路,断不能让魏狗如意。”

    “我竟未能料到,幸有殿下在此,否则我等就危险了。”

    “不愧是殿下,一眼就看破了魏狗的阴谋。”

    “魏狗假装挖筑长堑,想偷袭坞堡,真是可恶。”

    “.”

    见众人都明白了魏军的意图,刘封让樊成记录作战部署。

    “李辅,邓贤,你二人引一千军,出城杀散挖筑长堑的魏军。杀散后立即把守要道,但不可追击,孤料魏军在附近定有伏兵。待其伏兵出现,可列阵应敌,孤自有其他安排。”

    “王平,刘道济,你二人引一千军,出丹水城西门,西门外有一处密林,可以藏兵,若见有魏军经过,即刻杀出。吓退魏军后,南下合兵;若到了午时也未见魏军经过,就不必再藏。”

    “寇安国、芈突通、北史那,你三人引一千军,先行前往坞堡,沿途小心提防,南乡城的夏侯尚和徐晃此刻也应该获悉了曹真等人的意图。倘若不敌,不可恋战,可原路撤回与大军汇合。”

    “.”

    刘封一连下达了十几条军令,将撤退、疑敌、应敌等等撤兵回坞堡的诸多事项,一一嘱咐众人。

    带兵十年。

    刘封对大军进退的要点也早就烂熟于心。

    统兵如弈旗。

    不仅仅要比武勇,还要比计算力,谁计算得越细越远,谁的优势就越大。

    而进退的要点,也需要长时间的战场磨砺和实践,才能大成。

    随着刘封的军令下达。

    丹水城的数千汉军,也如精密的轮轴一般开始转动。

    城外。

    魏军骁将乐綝正引了一军佯装挖筑长堑。

    身为乐进之子,乐綝继承了其父的果敢坚毅。

    虽然都称王双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实际上王双也就有匹夫之勇,在乐綝这样的将二代面前是不够看的。

    今日来挖筑长堑的魏军,都是乐綝的本部嫡系,其中有一部分还是继承自乐进的老兵。

    “将军,汉军出城了,正向我等杀来。”

    斥候的回禀,让乐綝不由生出冷笑。

    【果如征西将军所料,刘封怕归路被断,不得不派兵出城。

    今日就灭了这支出城的兵马,以显我大魏威风!】

    很快。

    乐綝完成了军令的下达。

    在李辅、邓贤的冲杀下,魏军“惊慌失措”的往西而逃。

    乐綝更是在跟李辅交手两合后,拍马就跑。

    兵败之势,演得颇真。

    看着惊慌而逃的魏军,李辅不由冷笑:“败得可真假!”

    若无刘封的提醒,李辅或许会中计上当。

    可有了刘封的提醒,李辅横看竖看都觉得乐綝败得太假!

    邓贤也笑:“殿下神机妙算,魏狗卖弄诡计,如那班门弄斧。”

    见汉军并未如愿追来,逃了一阵的乐綝倍感疑惑:“是我败得太假了吗?”

    看着“狼狈”的军士,乐綝又否掉了这个猜想。

    诈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乐綝对如何诈败也是有丰富的经验的。

    惊疑中。

    乐綝又派了斥候去探查汉军动静。

    得知汉军把守要道,乐綝暗道“不好”,“汉军要逃!”的猜想也在脑海中浮现。

    乐綝不敢大意,连忙派人去寻埋伏在不远处的郭淮。

    “刘封竟如此果断?”

    郭淮亦是心惊。

    这才刚派人去挖筑长堑,刘封就要跑路了?

    郭淮当机立断,放弃了埋伏,一面派人通知曹真和张郃,一面挥军去跟乐綝回合。

    既然判断刘封要跑路,郭淮自然不肯轻易让刘封离开!

    很快。

    郭淮就跟乐綝合军,并力杀向李辅、邓贤。

    见魏军返回,李辅更是大笑:“魏狗反应,尽在殿下预料之中。众军听令,定要将魏狗挡在此地!”

    战事一触即发。

    郭淮乐綝想要击溃眼前这支汉军,锁死刘封的归路。

    李辅邓贤想要挡住眼前这支魏军,配合刘封的部署。

    双方都是悍卒。

    一方有骑兵之利,一方有地势之利。

    短时间内,也难以分出胜负。

    而在丹水城以西。

    韩浩的养子韩荣,则是奉曹真军令,率军佯攻丹水城,借此来迷惑刘封的判断。

    同为曹魏名将之子,韩荣也继承了韩浩的智略和胆气。

    所率兵马,军容齐整。

    斥候也在不断的往返,尽展耳目之能。

    “止!”

    看着前方的密林,韩荣顿时起了疑心。

    “弓箭手,乱箭探敌!”

    片刻间。

    箭矢如雨点一般,落向密林。

    见密林毫无动静,韩荣这才收起了疑心。

    副将不解:“将军,会不会太浪费箭矢了。”

    韩荣冷笑:“浪费箭矢,总比浪费你的性命强,先父在时,常告诫我,谨慎才能活得久。”

    若不是怕影响不好,韩荣都想拿夏侯惇被吕布的将领挟持一事来举例了。

    然而。

    就在韩荣兵马刚过一半,密林中忽然响起了一阵喊杀声,正是王平率军杀出。

    “这怎么可能!”

    韩荣大惊失色。

    乱箭探敌,竟没能探出密林中的伏兵?

    韩荣虽然谨慎,但今日比较倒霉。

    飞军几乎都是南中劲卒和青羌勇士,在南中狩猎时早习惯了如何藏于密林中而不会被猛兽发现,不论是潜伏技巧还是忍耐力,都非寻常士卒能比。

    再加上王平治军颇严,违背军令的都是要牵连家属的,故而即便有箭矢射中飞军军卒,也没人敢哼一声,更不会见到箭矢飞来就惊慌而散。

    人往往会在最得意的时候放松戒备,今日的韩荣也是如此。

    自觉密林中没有威胁,就放松了警惕,麾下兵马直接被王平拦腰截断!

    看着惊慌的麾下和嚣张的汉军,韩荣又急又气。

    有心想要反击,却又无法抵挡汉军的攻势。

    跟王平拼了几招,韩荣惊觉对方气力更胜自己,遂不敢恋战,招呼军士就撤。

    见韩荣被吓走,王平也不追击,立即转道南下。

    后方。

    得知韩荣中伏的曹真,忙遣张郃引兵来援。

    见到韩荣后,张郃顿生疑惑:“汉军未追?”

    韩荣也是不解:“我也很奇怪。汉军分明伏击成功,却在杀退我后就往南边而走了。”

    张郃吃了一惊:“你确定是往南边走,不是回城?”

    韩荣点头:“有不少军卒都看到了,可以确定汉军并未折返回城,直接去的南边,或许是刘封料到南边有郭护军设伏,故而让这支汉军南下增援。”

    “不可能!“张郃一口否决:“刘封再能料算,又岂能将我方部署全部料到?”

    “不对!这支汉军不是专程来伏击你的。归军必设伏,是刘封要逃!”惊疑间,张郃又猛然反应过来,喝令道:“韩荣,速与我同往丹水城探查敌情!”

    听到张郃断言刘封要逃,韩荣更是心惊:“刘封昨夜斩将,士气正盛,今日怎会逃走?”

    张郃冷哼:“莫要疑虑!刘封是否逃走,到了丹水城一探便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