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叔侄交心,刘封兵指江津口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神纹本神字数:3859更新时间:25/02/21 18:56:01
    孙桓急急而奔。

    刚到城门下,就见诸葛瑾引兵马出城。

    孙桓心慌大呼:“诸葛太守,快,回城!回城!回城!”

    见孙桓惊慌如此,诸葛瑾惊愕勒马:“孙都尉,发生何事了?”

    孙桓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慌道:“津口失守!快回城,否则公安危矣!”

    诸葛瑾面色大变。

    正要细问时,忽见孙桓后方汉兵追来。

    诸葛瑾不敢再迟疑,连忙勒转马头,招呼众军回城。

    见汉兵追得甚急,孙桓一狠心,直接放弃了后面的溃兵,直接下令关闭城门。

    可怜一群吴兵,还未冲到城门口就被孙桓给抛弃。

    诸葛瑾不忍,想放溃兵入城:“孙都尉,不如在城口一战,掩护众军入城。”

    孙桓大喝:“诸葛太守,溃兵入城,必然冲阵,如何还能与贼兵一战?至尊以你为南郡太守驻守公安,你莫要妇人之仁!”

    诸葛瑾猛然一惊。

    看着城外惊慌奔来的溃兵,诸葛瑾心一横,下令关闭城门。

    见城门关闭,孙桓这才松了一口气,跟诸葛瑾一起登上城头。

    而在下方城门口,数百吴兵被堵在城外不能入城,一个个惊呼着向城头求救。

    “都尉,我等还未入城!”

    “太守,开门啊!”

    “我不想死啊!”

    “太守,让我们进去!”

    “都尉,求求你快开门啊!”

    “.”

    后方。

    岳举、杨兴、严成、何元、罗延、余化等人看着紧闭的城门,纷纷懊恼。

    “这守将好果断!”

    “真是狠辣,连袍泽都抛弃。”

    “吴狗一向无耻,抛弃袍泽也属正常。”

    “晚了一步!可惜!”

    “.”

    若是再快一点,就能冲到城门口。

    届时奋战,各凭本事。

    若夺城大功拿到手,今后就不再是假校尉,而是正式授印的校尉了。

    如果是第一个夺城的,或许还能加封牙门将。

    杨兴不忿,指着城门口惊惧的吴兵,喝道:“既然不能夺城,就擒了这些吴狗,好歹也能积点军功。”

    前后无路。

    城门口的吴兵先被诸葛瑾和孙桓放弃,后被汉兵威胁,走投无路下,纷纷弃械投降。

    城头。

    诸葛瑾忿忿一拳砸在城墙上。

    这种抛弃军士又眼睁睁的看着军士投降的感觉,令诸葛瑾又怒又无可奈何。

    然而诸葛瑾也明白,方才若是没有及时关闭城门,必会被城下的汉兵趁机抢夺城门。

    身为孙权委任的南郡太守,是放弃军士还是保住城池,诸葛瑾也知道分寸。

    看着城下的汉兵,诸葛瑾侧目又问:“孙都尉,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桓狠狠的盯着城下:“不瞒太守,我也不太清楚。我本以为是刘封又派兵来奇袭津口,故而擂鼓聚兵欲惊退刘封的水军。不料这群人忽然杀出,数百艘战船强攻津口!”

    孙桓将今夜的战况,一五一十的给诸葛瑾讲述了一遍。

    听完。

    诸葛瑾瞳孔一缩:“伯言控制了秭归以东的江水,这些人不可能是走秭归而来,是乌林!他们是乌林的关羽军!”

    孙桓惊道:“怎么可能?蒋钦、孙皎在陆口与关羽对峙,全琮还走公安借船带兵去了陆口,关羽又怎会引兵来此?”

    诸葛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内心的震撼:“事实就在眼前!蒋钦、孙皎和全琮,应该是中了关羽的疑兵计。能围曹仁、斩庞德、擒于禁,关羽用兵,名不虚传啊!”

    孙桓恨声道:“太守,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有闲心去夸赞关羽?如今津口的战船尽数被夺,倘若来的真是关羽,公安就成孤城了。

    公安城本就是虞翻用谲兵取得,傅士仁虽降但城内的官吏军民却非真心,一旦得知关羽兵至,城内民心必乱啊。”

    诸葛瑾默然。

    孙桓所言,诸葛瑾又何尝不知?

    然而今夜的变故太突然,已经超出了诸葛瑾的应变能力了。

    正思间。

    却见城下兵马纷纷往左右而走,让出了中间的通道。

    看到来人,诸葛瑾瞳孔再次一缩,语气也变得苦涩:“竟然真的是关羽来了!”

    孙桓也是面色大变。

    城下。

    关羽披甲戴胄,持鞭在手,眺望城头高呼而问:“城头可是诸葛子瑜?”

    诸葛瑾强撑笑容,向关羽拱手一礼:“君侯,别来无恙啊!”

    关羽聚声高呼:“诸葛子瑜,你主孙权,无故夺城,你竟然还有面目来问关某别来无恙?

    念你与诸葛军师同出一脉,关某也不愿诸葛军师有丧兄之痛,若你可出城投降,关某可让你安然返回江东。”

    孙桓下意识的按住了刀柄,沉声道:“太守,莫要自误!”

    诸葛瑾长叹一声,高声回应:“君侯见谅。吴侯对我有知遇之恩,今又委我以重任驻守公安城。我又岂能献城叛主,徒惹人笑料?

    君侯若要攻城,我自当死战守城;若我不幸战死,君侯只需派人将我的棺木送回江东,我愿足矣。”

    董恢上前,低声道:“君侯,诸葛瑾乃诸葛军师胞兄,若真死于此地,恐令诸葛军师寒心。不如施以攻心计,先乱城内民心。”

    诸葛亮对于刘备的重要性,关羽是非常清楚的。

    若真让诸葛瑾死于公安城,即便这事不是关羽的错,诸葛亮也不可能一点都不寒心。

    关羽点头,再次向城头高呼:“诸葛子瑜,关某敬你忠义,今夜就不再攻城了;关某也知你心地仁善,抛弃军士非你所愿。

    关某会退兵到津口,你可将城下的军士都接入城中;明日,关某会再来攻城,届时生死,但凭天意!”

    众降兵闻言,尽皆大喜,高呼谢恩。

    孙桓警觉:“太守,切莫中了关羽奸计,小心关羽趁机夺城!”

    诸葛瑾却是摇头叹道:“关君侯非是毁诺之人,抛弃军士也非我所愿,若不让他们入城,军心必乱。”孙桓默然。

    诸葛瑾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

    若不让城下的吴兵入城,必会令城内的吴兵心寒。

    民心乱了,还可以用军士镇压。

    军心乱了,那孙桓就得担心晚上睡觉会不会被割了脑袋。

    关羽没有食言。

    在许诺后,就带着兵马离开,只留下原地乞降的吴兵。

    确认关羽离开后,城下的吴兵尽皆欢呼。

    没有谁真的愿意当降卒。

    能不当降卒还能保命,那简直是幸运到了极点。

    仔细确认后。

    诸葛瑾这才开启城门放城下的吴兵入城,又对孙桓道:“关羽势大,孤城难守,孙都尉可趁着关羽尚未围城,挑些军士前往江陵城报信求援。”

    孙桓也正有此意。

    当即就挑了几个军士,偷走城外小路去江陵。

    只是诸葛瑾和孙桓不知。

    这几个军士刚出城不久,就被埋伏在大道小路的汉兵截住。

    公安城乃是关羽督造。

    通往江陵的大道小路有多少条,关羽闭着眼睛都能在地图上画出来,又怎会让诸葛瑾和孙桓觅得求援的机会?

    津口。

    李平将董恢离开后刘封所行诸事,一一向关羽禀报。

    听到刘封雪中奋兵奇袭江津口、卸甲倮身斩杀韩当,关羽也忍不住抚髯暗赞:韩当乃江东悍将,膂力过人,刘公仲竟能以力搏杀,果真骁勇!

    董恢听得心惊胆战。

    李平描述刘封卸甲倮身斩杀韩当的时候,语气激动仿佛敬若天神。

    可董恢心底很清楚。

    稍有不慎,刘封就会身死当场!

    那是舍弃生死的一战。

    周围的假校尉假军侯如岳举、杨兴、严成、何元、罗延、余化、陆文、牛宪等人,也是听得心惊不已。

    众人下意识的代入了雪中奋兵,卸甲倮身。

    越是代入,越是惊骇刘封的悍勇。

    惊骇过后,众人又多了对刘封的钦佩和敬仰,也多了对夺回江陵驱逐孙权的信心。

    李平又提到刘封派兵斩杀了武陵太守,并以武陵从事樊伷暂代武陵太守聚兵临沅,以及零陵北部都尉习珍在邵陵起兵响应,等等。

    刘封的应变能力,令关羽更是惊叹。

    关羽看得明白。

    刘封雪中奋兵和夺船渡江,是受风雪骤降影响的临时应变。

    常人即便到渡江到了武陵郡,也会变得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反观刘封。

    一方面令李平在这十余日里不断的侵扰公安津口,让孙桓带的吴兵疲惫不堪。

    一方面果断的除掉贪生怕死的武陵太守,聚集武陵郡和零陵郡不肯屈服孙权的义士为助力,准备反攻孙权。

    行事果断,目的性强。

    只听李平的描述,关羽就仿佛在刘封身上看到了刘备的影子。

    兄长若是听闻刘公仲在荆州诸事,定也会欣慰。

    关羽如是想。

    将脑海中的思绪暂时按捺,关羽将思绪回归到公安城上,随即取来刀笔给刘封写了一封密信。

    密信的内容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公仲有兄长之风,关某心甚慰之。破公安城尚需数日,可佯攻江津口,以作疑兵。

    前一句,是关羽对刘封的认可。

    不过这样的认可,关羽是不能当众说出来的。

    而以密信告知刘封,既能安刘封的心又不会让旁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虽然心存算计,但对关羽而言,也只能如此。

    后一句,则是单纯的军令了。

    如今。

    孙桓兵败回城,公安城到江陵的陆路和水路都被关羽派兵封锁。

    由于公安城易守难攻,关羽需要时间来用攻心计。

    令刘封佯攻江津口,则是要借刘封这段时间杀出来的凶名来震慑孙权,让孙权因惊惧而增兵江津口。

    即便孙权觉察到公安城有变,也不敢分兵救公安城。

    李平得了密信,也不逗留,带着水军匆匆渡江来见刘封。

    听闻关羽乘夜破津口且将孙桓撵回了公安城,刘封不由一笑:“君侯反道袭公安,活该孙权倒霉!”

    又见密信内容,刘封更是惊喜。

    一句“公仲有兄长之风,关某心甚慰之”,看似简单,实则分量却是极重。

    这意味着,关羽在私下里,已经真正将刘封视为了刘备的亲生子一般。

    刘封不在意关羽在明面上是何种态度。

    身居高位,身不由己。

    为了权衡利弊而说违心话的比比皆是。

    刘封在意的是关羽私底下的真正态度。

    私下的态度直接影响关羽和刘封是否能交心。

    不枉我舍命救荆州啊!

    长久以来压抑的情绪,也在这一刻畅快淋漓的挥洒。

    刘封大笑而起:“传我军令,明日午时,兵指江津口。”

    刘封:反攻!反攻!反攻!

    作者:月票!月票!月票!

    孙权:爹啊!哥啊!救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