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江陵渐乱,刘封埋的后手现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神纹本神字数:3930更新时间:25/02/21 18:56:01
    全琮自知犯了大错。

    故而在入内时脱掉了外面的甲胄,只穿了单薄的素衣,又取来荆条背在身上,以负荆请罪的姿态来见孙权。

    “至尊。”

    全琮以头叩地,满脸的羞愧。

    孙权阴沉着脸。

    既没有取荆条抽全琮也没让全琮起身穿衣御寒,手背上鼓起的青筋也甚为骇人。

    直到全琮冻得直哆嗦的时候,孙权才沉声开口:“孤以你为主将,本意是希望你能立些功劳来令军中诸将信服,来日孤就能委你重任。不曾想你竟兵败被擒,你太令孤失望了!”

    全琮不敢辩驳,直接自背后抽出一根荆条,双手端着荆条高高举起:“罪将自知犯下重罪,有负至尊的厚望,请至尊责罚。”

    孙权起身接过荆条,阴沉的双目下不知道在想什么。

    思索良久。

    孙权将荆条折断,长叹一声:“荆条易折也易寻,孤的大将若是折了,如何能再寻来?你应受的责罚,今日权且记下,来日再犯,二罪并罚。”

    全琮感动得泪流满面,叩首再拜:“罪将拜谢至尊。”

    孙权顺手取下挂在衣架上的厚裘甩向全琮:“将裘衣穿上吧。”

    全琮接过手中的厚裘,心中更是感动。

    将厚裘披在身上,全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遂将自董恢处得来的情报详细的汇报给孙权。

    孙权越听越心惊:“这真是董恢亲口对你说的?”

    全琮郑重点头:“禀至尊,罪将所言,句句属实。罪将以为,即便刘封有故意授意董恢放我的可能,也不可不谨慎考虑。”

    孙权的脸色变得凝重。

    自刘封介入荆州战事后,孙权就一直感觉诸事不顺。

    秭归方面:

    即便孙权给陆逊下达了不择手段驱民攻城的军令,也未能如愿的让陆逊拿下秭归。

    麦城方面:

    尽管吕蒙穷尽心力用攻心计试图瓦解麦城军的士气,最终却是收效甚微,刘封甚至还能带着兵马主动出击。

    陆口方面:

    关羽一如既往的凶猛,在孙权派人提醒后,依旧将有占据地利的蒋钦和孙皎打得只敢龟缩防守。

    江陵方面:

    吕蒙病危,全琮兵败,流言此起彼伏,民心始终难以稳定。

    武陵方面:

    武陵蛮吵闹着没粮过冬,骚扰郡城,似有人故意引导,孙权正犯愁派谁去稳定武陵。

    零陵方面:

    零陵北部尉口称归降却又借口有零陵蛮作乱,迟迟不交兵权,孙权派去的督军也不敢过分催促,只能暗召桂阳太守全柔入零陵。

    若不是江陵城还在孙权手中,孙权几乎都要自我怀疑到底谁才是进攻方了。

    荆州复杂的局势,让孙权愈发的感到头疼。

    而今日。

    全琮又给孙权带来了一系列更糟糕更复杂的情报。

    如关平引兵去了房陵。

    如曹仁和文聘在整兵备战欲策应刘封,且张辽返回了合肥欲袭濡须口。

    如刘封人在上庸却比关羽更早知道孙权的计划且又提前让孟达去了秭归。

    如刘封早就投了曹操且故意放于禁回樊城。

    等等。

    这些情报,真假难辩。

    孙权不敢尽信,也不敢不信。

    就譬如“张辽返回了合肥欲袭濡须口”这个情报,孙权就不敢不信。

    只因昨日,陆口的孙皎派人护送曹操的使者来到江陵。

    使者声称奉曹操的王命而来,要孙权归还于禁及三万魏俘,若是不给就会让张辽去打濡须口。

    虽然早知道曹操不安好心,但曹操的使者那咄咄气势依旧令孙权很不舒坦。

    若不是昨日潘濬在旁缓和气氛,孙权都想将曹操的使者乱棍打出了。

    最终。

    孙权谎称已经先将于禁送回樊城且剩下的两万军士因为军粮紧张得等击败关羽后才能送回。

    不管于禁是怎么回的樊城,于禁不在江陵是铁打的事实。

    曹操的使者原本就只是来耀武扬威的,孙权是否同意放人也不是使者的任务,故而使者也是顺势得了回命就离开了。

    想到近期这一连串的变故和不顺,孙权的脸色变得更阴沉了。

    不知思考了多久。

    孙权才勉强将复杂的情报理清楚,吩咐全琮道:“子璜,你可速回大营,令韩当引五千兵马镇守江津口以防刘封故技重施。”

    “然后你将剩下的兵马都带回城中,不要再与刘封交战,现在的你还不是刘封的对手。”

    “待彻底击破关羽和刘封后,孤再安排你平定地方叛乱以立军功。”

    全琮暗暗松了口气。

    孙权这般安排,已经是对全琮的格外照顾了。

    这要是换个人,即便不定死罪也不可能再许诺立军功的机会。

    待得全琮离开后。

    朱然近前道:“我以为,刘封故意放全将军回来是欲借全将军之口诈唬至尊,至尊不如以韩老将军为主将再与刘封一战,或可打压刘封的威风。”孙权目光微凛:“刘封初来时,潘承明曾提议‘紧闭诸门、严查内应,待刘封粮尽军心紊乱时,再派兵出城’。”

    “孤自恃有三万大军在江陵,又欲令子璜立军功,故而决定与刘封在城外一战。”

    “如今子璜战败,再战已无必要。”

    “刘封之举,虽有诈唬之意,但也不能小觑,以静制动,方为上策。”

    朱然见孙权守意已决,遂不再劝。

    尽管孙权理智的采取了守势且又将兵马大部分都调回了江陵城,但由于刘封之前预埋的后手,有关于“全琮战败被擒”的流言也越演越烈。

    即便全琮现身巡城,也没压住流言,反而让流言变成了“全琮战败被擒后,侥幸逃跑。”,又传全琮“逃跑的时候如飞一般,乃江东飞将军也”。

    不用说。

    这些流言都是王当、罗信、单雄和裴庆四人的杰作。

    由于吕蒙巡城导致四人当初的传的流言被压住,这让四人心中颇不甘心。

    故而这些日子,一直都在暗中散布流言。

    刘封引兵来江陵城下时城内死灰复燃的流言也是四人的推动。

    吸取了被吕蒙现身巡城的教训后,四人也升级了散布流言的技巧,于是就有了“江东飞将军”这种阴阳怪气的流言传出。

    若不是朱然拦着,全琮都想效仿朱然刚开始清查流言时一般去将麦城来的军士全都围了。

    而在城内一处。

    被软禁了多日的糜芳,内心的窝囊气也越来越甚了。

    吕蒙没病危前,糜芳虽然被软禁,但其他的待遇都还好。

    吕蒙病危后,一切就不同了,朱然对糜芳的一应度用能减就减,这江陵城中不论心向刘备的还是心向孙权的对糜芳都没好感。

    最令糜芳恼恨的是:

    有次糜芳想出府打个牙祭被傅士仁拦在了门口,两人争执间,心情不太好的虞翻正巧自糜芳府门前经过。

    虞翻当场就嘲讽糜芳称“吕都督照顾你的脸面,这才对外称你是被挟持而非主动献城,得了便宜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在府中待着,养条狗还能替主人看门摇尾,养个人怎么总喜欢对着主人龇牙咧嘴。”

    更绝的是:

    明明傅士仁和糜芳都是献城的,偏偏虞翻却不嘲讽傅士仁,反而还当着糜芳的面称傅士仁是识时务的俊杰,让傅士仁好好看着糜芳。

    差点将糜芳当场气出脑溢血来。

    每每想到今后的命运以及要受到的羞辱,糜芳心底的窝囊气就多一分。

    “早知如此,我就不应该撕毁刘封的信。”

    一想到当初误以为那封信的目的是来拉拢自己,糜芳就感到一阵脸红和懊恼,假若当初选择了相信刘封,又岂会有今日的遭遇?

    糜芳会献城,除了保命外还有吕蒙许诺的富贵。

    谁曾想吕蒙被刘封算计病危,接替吕蒙主事江陵的朱然又不待见糜芳,让糜芳的日子变得难过。

    糜芳不甘心。

    因此在听到城内的流言后,糜芳心中又起了心思。

    “没想到刘封竟然如此勇猛!不仅击败了全琮还让孙权转攻为守,倘若我能借刘封之力夺回江陵,不仅不用再受到软禁和羞辱,还可以将功补过甚至立下大功。”

    这不安分的心思一起,糜芳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窝囊气。

    看着门口甘心给孙权当忠犬的傅士仁,糜芳咬了咬牙,决定先试探傅士仁的想法再决定要不要拉傅士仁一起反。

    城内有类似想法的也不止糜芳一人。

    如议曹从事王甫同样也嗅到了机会。

    比起被软禁的糜芳,明面上已经归降的王甫能打探到的情报更多。

    譬如意外听到有人议论陆逊迟迟没能攻破秭归惹得孙权大怒。

    譬如廖化给王甫的布团记载了刘封曾去信联络零陵北部尉习珍以及孟达在秭归等。

    情报越多,王甫对荆州局势看得也就更清楚。

    “孙权在江陵有三万大军,竟然会被副军将军打得只敢守城,定是孙权在其他战场的战事不利且城内民心不稳,让孙权不敢再出城与副军将军一战。”

    “若是孙权一直守城,以江陵城的坚固,副军将军再勇猛也难以拿下,一旦粮尽就只能退兵。”

    “自古坚城只有内部才能破,我得设法联络城内义士制造混乱,好助副军将军夺回江陵城。”

    除王甫外,城内暂降以待时机的大小官吏以及军中校官军侯,亦是不少。

    这也是潘濬所担心的。

    故而潘濬才会在刘封到来时劝谏孙权“流言再起,民心不安,需得当心刘封勾结内应夺城。”

    而在城外。

    刘封并未因为孙权采取守势而惊慌。

    在吴兵撤回城后,刘封相继得到了两个情报。

    一个情报是麦城的都督赵累派人送来的,称廖化已经回到了麦城,又送来了廖化的亲笔信,信中记载了部分廖化认为信得过的城内义士名单。

    一个情报是荆山的马玉派人送来的,称潘璋已经在山中迷路,询问刘封是否要趁机灭掉潘璋。

    潘璋这支兵马原本就是刘封故意引诱其分兵偷袭临沮的,这个后手还是刘封在麦城时埋下的。

    本意是想灭了潘璋这支兵马取其衣甲旗号武器备用。

    只是驱兵来江陵途中,刘封也没想到会遇到于禁,更没想到可以从于禁处得到吴兵的衣甲旗号武器。

    紧接着又跟全琮厮杀,短短两日内就生擒了全琮。

    变得太快的战场局势,让刘封暂时无暇去顾及潘璋这支兵马。

    刘封本来都准备传讯马玉放弃灭潘璋的部署,不曾想孙权竟然又将兵马都调回了江陵城。

    这等于是给了刘封分兵去对付潘璋的机会。

    嗅到了机会的刘封,当机立断:一面留下大旗迷惑孙权,且留李平、董恢、寇安国及方月四军侯守大寨,一面亲率李辅、邓贤、田七引了三千精兵往荆山而走。

    若能再擒潘璋,将会再次打击江陵的军心民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