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天命护汉,刘封单臂擒全琮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神纹本神字数:3921更新时间:25/02/21 18:56:01
    刘封安排李平偷袭江津口在前,并没有未卜先知的预料到去救江津口的会是全琮这个主将。

    在刘封吩咐的军令中。

    李平只有两个任务:一是偷袭江津口诱全琮分兵来救,一是以逸待劳的伏击援兵。

    为了避免李平这支兵马被孤立成孤军,刘封又叮嘱李平伏击不顺可原路撤回。

    换而言之。

    李平的任务核心并不在于夺取江津口,而在于用分全琮之兵,以此来掩盖刘封要将全琮滞留在城外伺机夺取江陵的意图。

    而现在。

    李平所面临的吴兵支援,已经超出了刘封的预料,来救江津口的,竟然是全琮这个主将!

    能当上牙门将的李平,也不只是个没脑子的武夫,在探得全琮的大旗瞬间,李平就断定生擒全琮可以助刘封定计夺江陵。

    李平的判断也没错。

    刘封不想让全琮败得太惨,就是怕全琮胆怯后带着兵马就回城固守城池去了。

    由于全琮在北门外藏得很好,刘封的探子也未查探到全琮的大旗。

    若刘封知道全琮当时就在北门外,压根就不会在帅帐中等待,直接就带兵出北门擒全琮了。

    若能生擒全琮,整个江陵的局势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出城的主将被擒,对吴兵士气的打击将不会低于吕蒙病危。

    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李平又唤来斥候,让其速速返回大寨传讯。

    倒不是李平怕了全琮这支兵马,而是李平担心全琮会有后手而错失了生擒全琮的机会。

    传讯给刘封,也是为了增加生擒全琮的概率。

    此刻的全琮,还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当成了被生擒的目标。

    全琮对来偷袭江津口的汉兵很是恼恨。

    在全琮看来,若不是这支汉兵来偷袭江津口,或许这个时候都已经攻破刘封的大寨生擒刘封了。

    “唏律律”。

    战马嘶鸣声在全琮前方响起,斥候于马上禀报:“将军,江津口未发现贼兵的踪迹,留守的屯将称贼兵已经离去两刻钟了。”

    “跑得可真快!”全琮心有不忿,喝令众军继续向前。

    一小校不解问道:“将军,既然贼兵已经跑了,我们为何还要去江津口?天色将晚,不如回营。”

    全琮瞪了小校一眼:“贼兵会跑,是因为我等来援,倘若我等回营,你又怎知贼兵不会去而复返?先去江津口部署防务,今夜就在江津口修整,不可因小失大。”

    小校默然退下。

    行不久。

    全琮又猛然警觉,唤来方才的斥候询问:“江津口的屯将可有说贼兵往哪个方向跑了?”

    斥候摇头:“不知。”

    全琮心中生疑。

    江陵一带虽然没有高山,但却有很多的丘陵、坟墓,林草杂声,想要藏兵也是能藏的;临近黄昏,天色又逐渐的昏暗,斥候也未必能探查到有心潜藏的兵马。

    想到这里。

    全琮又督令众军校小心戒备。

    众军校却是不不以为然,觉得全琮的担心有些多余,难道来偷袭的汉兵不趁机跑路还会留下埋伏不成?

    行不久。

    全琮看着前方的地貌,疑心更重。

    若是今日一早意气风发时,全琮定不会如此小心谨慎。

    奈何今日攻寨让全琮受到不少的打击,尤其是在得知刘封在守寨的同时还分兵偷袭江津口以及偷袭己方大寨后,全琮被刘封以示弱计勾起的骄矜之气也消弭了大半。

    全琮也是读了兵书的,类似孙膑埋伏庞涓的战例也看过不少。

    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心理,即便众军校多有埋怨,全琮也派了好几队军士去左右两侧的丘陵坟墓探查。

    “此贼倒是谨慎。”

    潜伏在此地的李平见行踪难以掩藏,遂放弃了等全琮引兵过去一半再断其中路令其首尾不能兼顾的想法,直接引兵杀出。

    “大汉副军将军麾下,牙门将李平在此,全琮小儿,何不早降!”

    李平直起身来,持枪大喝,左右丘陵坟墓潜伏的汉兵也纷纷显出身形,旌旗招展,喝声如雷。

    见到李平的伏兵出现,全琮暗暗松了一口气,不由冷笑:“若是我因疏忽大意被贼兵拦腰截断而首尾不能兼顾,或许还会畏惧三分。”

    “如今埋伏被我识破,怎还敢在我面前猖狂?众人听令,立功就在此时,破了这支贼兵,我亲自在吴侯面前为尔等表功。”

    众军校暗道庆幸。

    若非全琮谨慎,必遭汉兵埋伏。

    黄昏时分,一支不作防备的兵马骤然遇到伏击又被拦腰切断首尾不能兼顾,那将是一场灾难!

    众军校对全琮更生佩服,又见全琮遇伏而不慌,一个个勇气倍增,一个个喝喊着冲向汉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

    吴兵虽勇,汉兵更猛。

    李平带的这三千兵马大部分都是关羽分拨的荆州军。

    单论体格,荆州籍的汉兵跟江东籍的吴兵都是南方兵,差距并不大。

    可论士气,这差距就很明显了。

    关羽在分兵时将心志最差的送去了房陵,其次的带去打陆口,心志最强的送到麦城,而送到麦城的又经过刘封“探亲去留”的筛选,最终剩下的都是一群深恨孙权不愿妥协的哀兵。

    这也是刘封敢带荆州籍的汉兵来江陵城的原因之一,刘封当初对于禁说的那句“我这营中兵马可都是一群哀兵,正愁没地方撒气”不是随口说说。

    倘若这些汉兵不具备哀兵之势,刘封也不敢如此的托大。

    李平这支汉兵见了全琮这支吴兵,悲愤之意如大潮一般翻涌而来,“杀吴狗!”的嘶吼声此起彼伏。

    而李平在埋伏前又向一众汉兵灌输了“生擒了全琮就能夺回江陵”的概念,让这群汉兵的杀意更是凶猛。

    都不用李平带头,就有悍不畏死的汉兵死命的往全琮的中军大旗冲杀。

    汉兵的凶戾,看得全琮一阵头皮发麻。

    自恃兵多且又识破了李平埋伏计的全琮,一心想灭掉李平这支兵马,却发现李平这支兵马异常的悍勇。

    全琮不由想到了丁奉、徐盛、马忠今日攻寨不顺,猛地一拍大腿:“大意了!这是群精心挑选过的哀兵!”

    看着越战越勇的汉兵,全琮不敢再战了。跟一群红着眼睛悍不畏死的哀兵打?

    那不是纯纯的找虐吗?

    “撤!”

    全琮急令停鼓,又急促的鸣金。

    也是全琮决断及时,若再晚点鸣金,这几千吴兵都得自个儿溃败了。

    听到鸣金声,众吴兵纷纷掉头,跟着全琮的将旗就跑。

    眼见到嘴边的鸭子就要飞走了,李平心中也是焦急。

    埋伏计没成功,未能成功将全琮的兵马分割;凭借哀兵之势在士气上刚有优势,全琮竟然直接就跑了。

    好歹你也是个主将,留下来跟我分生死啊!

    “全琮小儿,何故逃跑?”

    李平急声大呼,周围的汉兵也是纷纷大呼。

    一时之间。

    喝问“全琮小儿,何故逃跑?”的吼声此起彼伏。

    前方奔逃的全琮气得五脏六腑都是火气,只感觉一口心血就要涌上喉咙。

    “今日之辱,来日必报!”

    全琮没有被愤怒冲昏理智,这个时候停下来跟发疯似的汉兵厮杀是极为不明智的。

    一时的胜败算不了什么。

    等回营整顿了兵马,全琮自信还能再杀回来洗掉今日的耻辱。

    昏暗的天空下。

    吴兵向着本寨急急而奔,汉兵则是紧追不舍。

    全琮虽然有战马,但也不敢丢下大军孤身跑路,全琮怕这半路上又会再杀出一支汉兵来。

    然而。

    有时候这命运就很神奇。

    越是担心什么,就越是会来什么。

    寒风中。

    一支兵马横于前方。

    为首一将,面如冠玉、双目如炬,正是接到李平急报而来的刘封。

    看到刘封的大旗,全琮不由瞳孔一缩:“刘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刘封今日也不在营寨中?”

    在全琮的认知中:此地距离刘封的营寨尚有数里,而刘封的营寨又被丁奉、徐盛和马忠大军围住,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个位置的。

    很快。

    全琮又觉察到不对劲。

    即便天色昏暗看不太清,全琮也能判断出刘封身后的兵马不少。

    全琮心中更疑:总不能是今日九千人攻寨,刘封的大寨其实只有两三千人吧?

    “杀!”

    刘封没有跟全琮唠嗑。

    全琮又不是于禁,没有阵前唠嗑的必要。

    生擒全琮的机会可不多!

    刘封的确也没料到全琮作为一个主将竟然会亲自跑去救江津口。

    在刘封的最初预料中,救江津口的应该是韩当、丁奉、徐盛和马忠这类战将,故而才会叮嘱李平若是伏击不顺就原路撤回。

    刘封怕李平遇到韩当平白送了性命。

    不论是个人武勇还是统兵经验,李平都是远不如韩当这个昔日跟着孙坚南征北战的虎将的。

    结果李平却派人传来急报称救江津口的是全琮!

    这对刘封而言不亚于瞌睡来了送枕头!

    因此在得到李平的急报后,刘封当即就将营寨的大部分兵马都带了出来,只留了寇安国和邓贤引一千兵看守营寨。

    又派人去寻李辅,让其去全琮的大寨外,多点火把虚张声势,好让回营的丁奉等人生疑不敢轻举妄动。

    见刘封见面就掩杀,全琮再也保持不住冷静了。

    跟刘封厮杀?

    前有虎后有狼,全琮疯了才会跟刘封厮杀。

    全琮的脑子里此刻只有一个“逃”字,直接调转马头就往江陵城方向而跑,大营回不去,就只有去江陵城才有生机。

    可还未等全琮跑多远,江陵城方向又出现了汉兵拦路,正是方月和潘风两路杀来。

    “全琮小儿休走!”

    黄昏下。

    全琮看不清周围有多少兵马,嘈杂的喊杀声让全琮感到一阵耳鸣,令人眼缭乱的旌旗也让全琮很快就迷失了方向。

    忽然。

    全琮耳边响起一声急促的“将军快闪”,还未等全琮反应过来,就见一将如熊虎般袭来,只一枪就震飞了全琮手中的长矛。

    下一瞬。

    全琮就感觉整个人失去了重心,被一只大手从马上狠狠给拽飞,窒息的感觉也在这一瞬间传入全琮的脑门。

    耳边如雷般的呼声随之响起“全琮已被我生擒,降者可生!”

    全琮翻起来白眼,脑海中只留下一道“我竟会被生擒?”的疑问,直接窒息昏死过去。

    看着昏死过去的全琮,刘封冷峻的脸色多了几分笑意。

    能生擒全琮固然跟刘封的谋算息息相关,同样也是刘封的运气使然,这让刘封不由生出了几分“天命护汉”感慨。

    汉室天命尚存。

    孙权,你要倒大霉了!

    刘封将全琮扔向了读者:此贼可换月票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