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优势在我,刘封吊打江东众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神纹本神字数:3729更新时间:25/02/21 18:56:01
    在说出这个推断后,董恢自个儿也吓了一跳。

    虽然跟着关羽的时间不短,但董恢也没想到示弱计还能这么用。

    全琮骄矜大意了吗?

    从全琮出动大部分的兵马用于攻寨,且又用上了围三阙一的战术来看,全琮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没看到有骄矜大意。

    可若是放眼于整个江陵战场,当全琮未能考虑到刘封会分兵奇袭江津口时,就已经变得骄矜大意而不自知了。

    “倘若北门外并无全琮伏兵呢?方才也只是将军的推测。”董恢又想到一个可能。

    刘封淡淡一笑:“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故而在丁奉来攻寨时,我就派人去北门外能设伏的位置探查,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未过多久。

    果然有一个军卒入内禀道:“将军,北门外发现贼兵踪影,约有五千人到来,我不敢离得太近,未能看清旗号。”

    董恢更是心惊:“竟真如将军所料,全琮竟然出动了一万四千人,这是真想要一战就生擒将军,好大的胆气。”

    刘封又将目光落在营寨地图的更南方,这里画了个圈,代表全琮的大营:“还有一种可能,全琮留在大营中的兵马会去增援江津口;可若真有这种可能,全琮今夜就得睡不安稳了。”

    董恢眼前一亮:“将军欲用潜伏在营外的李辅,去劫全琮的大营?”

    刘封点头:“原本我留李辅在营外潜伏,是为了接应李平的;在判断全琮有生擒我的意图后,我就派人去给李辅下达了军令,让其迂回去全琮的大营外潜伏。”

    “当然,也有可能孙权会出乎我的意料,直接从城内派兵,若真是如此,那我也只能亲引近卫与全琮力战了。”

    看着刘封气定神闲的道出猜测和部署,董恢心中不由为全琮默哀:擒谁不好,非得想着擒副军将军,副军将军久经战阵,又岂是能轻易被擒的?

    从刘封的神态语气中,董恢不难看出:哪怕是“孙权直接从城内派兵”这种最坏的可能,刘封都只是在感叹要亲自引近卫跟全琮力战,而非认为会败给全琮。

    换而言之。

    只有“孙权直接从城内派兵”这种最坏的可能出现,全琮才有跟刘封正面一战的资格。

    而在这之前,刘封甚至都不用走出帅帐!

    何为大将之风?

    刘封此刻的风范,就是大将之风。

    成竹在胸,料敌机先,运筹帷幄中,决胜数里外,面对全琮有兵力优势的围三阙一纵兵强攻依旧气定神闲

    营寨三门的战斗还在继续。

    不同的是。

    除了一开始的俞射和丁奉外,又多了东门的方月和徐盛以及西门的潘风和马忠。

    比起丁奉,徐盛和马忠显然就没有陷阵先登的觉悟。

    徐盛是左臂箭伤尚未痊愈不敢效仿丁奉,马忠则是想等丁奉和徐盛破门后再破西门,虽然军功少但伤亡也少。

    全琮的三面强攻,真正的老实人也只有丁奉一人。

    酣战间。

    牙门将李平也走小路抵达了江津口。

    江津口的吴兵压根没想到会有兵马来袭,现场顿时变得一片混乱。

    留守的屯长见机不妙,连忙喝令江面的大船离岸,避免被抢了大船。

    至于江津口地面的驴车以及内河的小船,即便被抢了也不会伤筋动骨。

    孙权虽然没有在江津口部署重兵,但在沿途大道设置了大量的明哨暗哨警戒,故而李平奇袭江津口的消息也很快就传到了江陵城。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孙权还有些愣神,有一种听岔了的错觉:“刘封的大寨都已被全琮围住,这支汉兵从何而来?”

    孙权丝毫没有将这支兵马怀疑到刘封头上。

    这也不能怪孙权傻。

    昨夜,全琮回营后就派人给孙权送了战报邀功;今日一早,全琮又派人将兵围刘封大寨的战报也送入了江陵城,更是扬言要一战擒刘封。

    不论是全琮昨夜的调遣还是全琮今日的调遣,孙权都没看出什么大问题来。

    故而。

    在孙权眼里,全琮虽然是第一次统率大军,但调遣兵马时稳重谨慎已经初具大将之风,对全琮的战报自然也是深信不疑。

    踱步良久。

    孙权如刘封预料的一般,没有选择走城内派兵。

    一来是奇袭江津口的汉兵身份不明,二来是孙权担心城内不稳不敢再分兵出城。

    故而给城外的全琮下令,是最稳妥的。

    军令很快传到全琮的大营,留守的韩当面色大变:“刘封的兵马已经尽数被围,江津口怎么可能还有汉兵出现?”

    可这个情报又是孙权部署在江津口外的探子确认过的,韩当又不得不信。

    韩当陷入了两难之中。

    若让全琮分兵去救,不仅会耽误救江津口的时间还会打乱全琮兵围刘封的部署。

    可若不让全琮分兵去救,韩当就得放弃守营亲自引兵去救江津口。

    脑海中快速的权衡了利弊后,韩当决定一面派人通知全琮,一面亲自引兵去救江津口。

    于是乎。

    韩当给副将留了两千兵马守营,亲引了三千兵马直奔江津口。

    看着匆匆出营韩当及吴兵,营门外潜伏的李辅不由暗喜:合该令我立此大功。

    计算了韩当离营距离后,李辅强忍内心的激动,号令众军士竖起旌旗,大喊大杀的往大营冲去。

    李辅这支兵马带的旌旗本来就多,冲营又突然,留守大营的吴兵猝不及防下难以判断劫营有多少兵马。

    为了惊吓营中的吴兵,李辅更是打起了关羽的名号,诸如“关君侯来劫营了”“吴狗,可识得汉寿亭侯?”“关云长在此,何人敢战”等等。

    不得不说。

    李辅这扯虎皮拉大旗的方式,很能唬人。人的名,树的影。

    若是高呼声“李辅来也”,吴兵都是懵的。

    可若高呼声“关云长”“关君侯”“汉寿亭侯”等名气大的名号,吴兵几乎下意识的就能想到来者是谁。

    即便人数比汉兵多,大营的吴兵也在李辅的诈唬下陷入了混乱。

    李辅也不恋战,只是招呼众军士在营中放火和制造混乱,能烧多少烧多少,能吓多少就吓多少。

    没有韩当镇守的大营,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

    刚走不远的韩当,惊见大营火起,猛地一拍大腿,忿忿不已:“中贼人奸计了!”

    韩当不敢迟疑,连忙引兵回营救火。

    李辅则是见好就收,在放火后也不管烧了多少,直接就带兵跑路了。

    等韩当回营后,李辅早就跑得不见踪影了。

    被李辅这一偷袭,韩当再也不敢出营,一面组织军士灭火,一面派人再次给攻寨的全琮传信。

    埋伏在北门外的全琮,此刻同样很难受。

    三门强攻,竟然一门都不占优势!

    什么围三阙一,这队友太不给力。

    全琮只感觉自己就像个傻瓜似的在这北门干等。

    “废物!都是群废物!”

    全琮忿忿的甩着马鞭。

    九千人的强攻不占优势,全琮不认为是自己调遣有问题,只认为是丁奉、徐盛和马忠不够悍勇。

    虽然刘封也有八千人,但在全琮看来,刘封是远道而来且麦城之前又跑了几千逃兵,刘封这支兵是疲敝之兵也是士气低迷之兵。

    且,刘封虽然有山林依托立寨,但这山林也不是什么险要高山,地利优势也只是一般;昨夜劫营的观察也让全琮认定刘封的兵马战斗力一般。

    九千士气高昂又精力旺盛的吴兵去打八千士气低迷、远来疲敝且又无多少地利优势的汉兵,怎么可能会不占优势?

    左右将校也是纷纷埋怨起丁奉、徐盛和马忠三人。

    众人都是跟着全琮来共享擒将夺旗的功劳的,结果一个个都只能在这干等着。

    “将军,徐校尉有箭伤在身,故而难以力战破寨;不如再分我一支兵马,我走西门助徐盛破寨。”一个小校出列请命,想要趁机去抢徐盛的功劳。

    周围的小校见状,也有样学样的请命,都想去抢功。

    全琮也在犹豫要不要分兵东门和西门,去助徐盛和马忠破寨。

    犹豫间。

    信使忽至,送来了江津口遇袭的情报。

    全琮的俊目瞬间瞪大:“江津口有数千汉兵?这怎么可能?这一带除了刘封的兵马,哪还会有其他汉兵?”

    一个小校猜测道:“会不会是刘封在我们来攻寨前,就分兵去偷袭江津口了?”

    全琮瞪了小校一眼:“你的意思是,丁奉、徐盛、马忠率九千人攻打一个可能只剩四五千疲敝之兵防守的一个没多少地利优势的营寨,打了几个时辰都不占优势?”

    小校愕然。

    全琮的反问,字字在理。

    九千人三门强攻几个时辰,打的不仅不是刘封的全部兵马还打不过?

    这怎么可能!

    又一个小校弱弱地开口:“将军,不管刘封是否分兵,我们都不能在这干等了。不如先增兵东门或者西门。”

    全琮犹豫不决。

    若是增兵东门或者西门,那么此地埋伏的兵马就少了。

    全琮清楚:刘封是有骑兵的。

    这要是拦截的兵马太少,根本就留不下刘封。

    直到现在,全琮依旧还在想着生擒刘封,从未想过丁奉这九千人攻寨压根没对刘封带来多少压力。

    又过了许久。

    就在全琮下定决心要增兵东门和西门的时候,大营被劫的消息差点没将全琮给惊下马来。

    “刘封还在我的大营外埋伏了兵马?这怎么可能!”

    全琮感觉这个世界太疯狂。

    本以为围住了刘封的全部兵力,结果先是三门强攻不利,然后又得知江津口出现数千汉兵,紧接着大营又被劫,那刘封这营寨中到底还剩多少人?

    怎么越打这人还越少了?

    倘若全琮知道,刘封这营中的四千余人甚至都还有兵马在养精蓄锐都没参战,估计心态会更崩裂。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你以为你是逍遥津的张文远啊!

    “气煞我也!”

    全琮感受到了莫大的羞辱。

    信誓旦旦的要生擒刘封,结果没能奈何得了刘封,还让刘封派兵在江津口和自家老窝走了一遭。

    一个小校小声问道:“将军,我们还要增兵吗?”

    全琮的火气瞬间被点燃,喝道:“还增什么兵?立即随我增援江津口,江津口若有失,尔等都得掉脑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