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田小娥
                            
                                类别:
女生频道
                                作者:
暴风后的大海字数:5382更新时间:25/02/21 18:50:30
                             
                         
                        
                        
                                白鹿书院。
    周强来了。
    是朱先生叫周强来的。
    “来,小强,我跟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同窗好友,徐.”朱先生把徐秀才介绍给周强。
    几人寒暄几句。
    “小强,你新式小学不是要招老师吗?你看徐兄行不行?”朱先生直接问了。
    “这”周强犹豫一下,“徐先生,您的学问肯定没问题。不过,我还是想问一句,您对女子缠足这事,咋看?”
    “女子缠足,自古有之,此乃祖宗之法,天经地义!”徐秀才说的理直气壮。他就是个酸臭秀才。
    读四书五经,想当官,但没那水平,也没背景,当不了。
    徐秀才就觉得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对诸多权贵不满。
    时常发牢骚,抨击时政。
    这样做,不过是书生妄谈,纸上谈兵,说些假大空的话。
    真让徐秀才去处理实事,估计一塌糊涂。
    也许,徐秀才到了那个位置,会更加的贪婪,索取更加的无度。
    “徐先生,此话我不敢苟同。”周强摇摇头,“缠足并非自古有之,有言称,缠足源于宋朝。
    宋朝之前,缠足并不多见。
    因此,缠足并非自古有之。
    那为什么会缠足?
    缠足是禁锢女性的一种手段.,缠足其实是一种陋习。
    现在,缠足这种陋习已在多数地方废除。”
    “胡言乱语!”徐秀才喜欢辩论,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就是不喜欢耐心听别人说的话。
    其实,越是无知的人,越听不进别人的话。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缠足乃祖宗之法”徐秀才又开始了他的那套迂腐、酸臭理论。
    周强没有跟徐秀才多争论,没那个必要。
    “徐先生,您的学问我是佩服的。
    只是,我的新式小学,要传授新的理念,还有西方的一些思想。
    跟您的诸多想法相悖。
    恐不能聘您为新式小学老师。”
    朱先生把徐秀才推荐给周强。
    周强跟徐秀才聊了聊,发现徐秀才过于迂腐,观念也太过陈旧,所以婉拒了。
    不是因为徐秀才学问不好。
    而是因为徐秀才有些观念、想法,陈旧过时了。
    徐秀才还坚持认为,女人应该缠足。
    这样的观点,周强不敢苟同,只能拒绝徐秀才当老师。
    另外,周强敢拒绝,也是因为周强有了更多的选择。
    长安的大学生,被忽悠来了不少。
    周强不担心没有合适的老师了。
    几人又闲聊一阵。
    周强先走了。
    过了几日。
    徐先生离开。
    周强再去白鹿书院,正式邀请朱先生当国学老师。
    国学方面,朱先生是,真正读书读到真义的人。
    由朱先生教书,孩子们能学透彻,能明事理。
    只可惜,“恐难从命.”朱先生明确拒绝了周强。
    不知道为什么,朱先生不愿意去新式小学教书。
    见此,周强也无法勉强。
    只能说一句无缘。
    离开白鹿书院。
    周强继续筹备新式小学。
    又是一段时间过去。
    新式小学的各种事宜筹备妥当。
    教室,教师,教材,各种教学用具,等等,都已经齐全。
    周强对忽悠来的大学生很关照,给他们的待遇很好,没有亏待那些激情四射的大学生。
    也没有讽刺大学生是孔乙己。
    对真正的大学生,周强该有的尊敬,不会少,该给的待遇,都翻倍的给。
    二十世纪,什么最贵?同样是人才!
    不尊重人才会怎样?
    人才大量流失。
    这个年代,大多数海外留学的学子,都回来了。
    他们放弃了海外的‘高贵’生活,来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白鹿镇。
    新修的一排教室。
    大门口。
    鞭炮声先响了起来。
    周围围了很多人。
    不只是白鹿村的。
    白鹿原上的其他村子,也都来了很多人。
    周强,白嘉轩,鹿子霖,等等,各村的乡绅、老百姓来了不少。
    县里当然也派人来了。
    “恭喜!恭喜!”
    “周老板慷慨解囊,此乃一段佳话!”
    “咱们原上能建成新式小学,都是周老板的功劳!”
    “周老板是我辈楷模!”
    “周老板仁义啊!”
    周强身边围满了人。
    面对恭维的话,周强有些欣慰和自豪。
    白嘉轩、鹿子霖等人,都一脸佩服的看着周强。
    周强做的事,值得大家尊敬。
    新式小学建成,一些仪式还是有的。
    一些人的讲话,也是必须的。
    “我代表”
    “希望这所小学能够开启民智.”
    “向大家致意”
    一些冠冕堂皇的事,总是免不了的。
    忙忙碌碌一天过去。
    各种事,处理完。
    也免不了吃喝庆祝一番。
    好酒好菜的吃着,满嘴流油。
    外面,面黄肌瘦的老百姓,各自回家了。
    次日开学。
    白孝文,白孝武,鹿兆鹏,鹿兆海,黑娃,等等,几乎白鹿村的所有孩子都来上学。
    学费是有的。
    不过,因为周强是白鹿村的,所以,给白鹿村的村民学费减半了。
    其他村的小孩,来的不多,他们好些娃们,还在念私塾。
    因为是周强建立的新式小学,县里给了周强一个名誉校长的职务。
    周强可以管一些事。
    周强做的第一件事:给每个孩子,每天送一个鸡蛋。
    这是一个普遍吃不饱饭的年代。
    这是一个饿死人很常见的年代。
    周强给在校的娃们,每人每天送一个鸡蛋。
    这个做法,引起轰动了。
    在这个年代,这算是大手笔。
    这笔费用,不在少数。
    这样的举动,不仅感动了学生和家长,还感到了来教书的大学生们。
    有条件的大学生,纷纷捐款,支持周强的做法。
    有的大学生还把消息传回长安。
    那边的大学生,也纷纷募捐、捐款。
    短短时间,周强就收到很多捐款。
    不过,周强不是贪财之人。
    他把这些捐来的钱,来路去向,都公开,都用来买书了。
    没过多长时间,一个图书馆建成,取名白鹿图书馆。
    里面的书,都是用捐款买的。
    都是当代一些经典书籍,其中有不少西方原版著作。
    周强的这些做法,白鹿原上,没有一人不竖起大拇指。
    “周老板,此举大善啊!”
    “周老板见识不凡!”
    “周老板,这些洋书有啥用?能看懂吗?”
    “周老板,高瞻远瞩!”
    “周老板,您值得我们学习!”
    周强还通过大学生,认识了洋人,还请了洋鬼子来白鹿镇。
    让洋鬼子教洋文。
    洋鬼子的到来,成为下一个热议话题。
    周强的一举一动,白鹿原上无人不瞩目。
    村民们把洋鬼子当成稀奇玩意,总要路过一下新式小学,看看洋鬼子长啥样。
    看到后,都说洋鬼子不是人。
    新式小学的事忙完。
    日子又恢复平淡。
    生活中,平淡是主题。
    能把平淡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才算本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
    媒婆陆续找周强,给周强介绍对象。
    周强看过画像后,都不满意。
    “这个相貌有些不太出众。”
    “这个相貌略有不足,差了一点。”
    “这个看着不太喜欢,没啥感觉。”
    周强拒绝的理由,都是相貌不够漂亮。
    这下让媒婆们犯难了。
    美女没那么多。
    真正的美女,一般嫁不到原上,而且还是书香门第的。
    找了这么久,找了很多个书香门第的女子,但周强都不满意。
    给周强找对象,太难了,媒婆们有些气馁,想放弃。
    见此情况,大手一挥,周强给了句话,“亲事要是成了,给喜钱二十块大洋。”
    听到周强这话,媒婆们又有干劲了。
    二十块大洋啊!
    这可不是小数目。
    媒婆们又开始四处打听,哪家有秀才或者举人,有没有待出嫁的闺女,长相是不是好看。
    时间一点点过去。
    关内的书香门第,媒婆们打听了个遍,但周强没一个满意的。
    这天。
    关外田家村。
    一个关内姓李的媒婆来了。
    李媒婆打听到了关外田家村,有个姓田的穷酸秀才。
    田秀才有个闺女长相不错,年纪未满十六。
    李媒婆就过来,看看是不是符合周老板的要求。
    一个农家院子。
    墙是土墙。
    有几个砖窑。
    田秀才家境并不咋样。
    李媒婆敲门进来,道明来意,“关内,白鹿原上,第一富户周家,周老板找媳妇.,要求高着哩,但给的彩礼上百大洋!”
    田秀才听完激动了。
    嫁个闺女,能有上百大洋,这买卖划算的很哩。
    田秀才急忙把田小娥叫过来。
    “我家闺女好看着哩,我是秀才,我家也是书香门第,我家闺女肯定是大家闺秀,贤良淑德,知书达理,相貌人品都样样不差”田秀才不断自夸。
    田小娥迈着小碎步,羞答答的过来见李媒婆。
    一看田小娥身段,“咦”李媒婆眼睛一亮,“小姑娘,抬起头来。”
    田小娥缓缓抬头。
    “不错,不错,确实好看的很呢。”李媒婆笑了,她觉得眼前的小姑娘,相貌肯定符合周老板的要求,开始问其他方面,“小姑娘,伱识字不?”
    “我”田小娥刚想回话。
    “我家小娥自幼跟我读书,不仅识字,还懂一些算术,正所谓君子六艺.”田秀才急忙说了不少好话。
    田秀才当然撒谎了。
    田小娥识字不多,没有系统的学习过。
    女子无才便是德。
    田秀才是酸臭秀才,信奉这句话。
    田秀才不会让田小娥读书的。
    但,现在有人要找个大家闺秀,显然是要求识字的。
    这点,田小娥不符合要求。
    但没关系啊。
    田秀才可以现在叫田小娥读书认字,等到嫁人的时候,也就差不多了。
    “识字便好。”李媒婆笑笑,她大概看出田秀才撒谎了,不过不要紧,只要女子漂亮,其他的好说。
    之前周强挑毛病,都是挑的长相。
    媒婆们心里大概有数。
    只要是漂亮女子,其他方面周老板可能不会太介意。
    “那针线活儿”李媒婆又接着问其他问题。
    “都好着哩,小娥,给你李姨露一手。”田小娥虽然没读过书,但其他活儿都会做。
    而且,田小娥心灵手巧,很多活儿一看就会。
    在李媒婆面前,好好表现了一下。
    “不错,是个贤良淑德的好女子。”李媒婆点点头,“田秀才,我觉着小娥不错。不过,人家周老板比较挑剔。
    人要让画幅画像带回去看看。”
    “还要画像?”田秀才觉得有些麻烦。
    “对,画师好说,我过几天带过来。
    你也别嫌麻烦。
    这婚事要是能成。
    彩礼可多得很呢。
    人家周老板,最近在白鹿原上,还建了一个新式小学。”
    “啥?建新式小学?谁出的钱?”
    “当然是周老板出的。”
    “那得多少钱?”田秀才瞪大了眼睛。
    “这我也不知道,咋也得几百块大洋吧。”
    “对,肯定得几百块大洋。”田秀才惊讶的合不拢嘴,心里很迫切,想让田小娥嫁给周老板。
    “李姨,不知道这周老板是干啥的?”田小娥轻轻问了一句。
    “周老板呀。我跟你说说周老板啥情况。
    周老板今年十九岁,身高五尺多,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家里父母不在,就他一个人
    周老板,在白鹿原上,家里酿酒、磨豆腐
    包了几个山头,种洋芋、洋姜.
    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省城卖的洋芋条,这是周老板做的”李媒婆详细介绍了周强。
    田秀才和田小娥听了,都有些目瞪口呆。
    他们就一个念头:周老板太厉害了!
    “这个,我家小娥呀,她也好着哩.”田秀才又急忙夸起田小娥。
    听完周强的事,田秀才恨不得马上把田小娥卖给周强。
    田小娥对周强也有了一些了解,不是糟老头子,年纪正合适,还那么有本事,凭自己挣下一份家业,是个能托付终身的男人。
    田小娥心里有些认可周老板了。
    没过几天。
    李媒婆带画师画了田小娥的画像。
    急忙赶到周宅。
    “大喜啊,周老板,大喜!”李媒婆扭着腰,高兴的来了,没进堂屋就开始喊。
    “呦,他婶儿,你也来了?”张媒婆也在周宅,也带了画像给周强介绍对象。
    张媒婆先来一步。
    她带的画像,周强正在看。
    “你咋在这儿?”看到张媒婆,李媒婆有些不高兴。
    “哼。”张媒婆也没给李媒婆好脸色,“还能干啥?我给周老板找到好女子哩。”
    张媒婆和李媒婆是情敌。她们俩也有一段故事。
    “你能找下啥好女子?”李媒婆有些不屑。
    “肯定比你的好。我这是举人家的闺女,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人也美的很哩。”
    “举人家?”李媒婆有些惊讶,一般举人家的女子,不会嫁给泥腿子,只会嫁给有权有势的人。
    周强虽然有钱,但无权。
    真正条件好的家庭,是看不上周强的。
    “对呀,滋水县附近王庄的王举人。”张媒婆有些得意。
    “王举人?他他同意了?”李媒婆知道王举人,之前有媒婆打听过王举人家的闺女。只是王举人一听说,是白鹿原上的周家,就一口回绝了。没想到现在又同意了。
    “那当然了。”
    “你骗人了吧?”
    “哼,这事哪敢骗人。”张媒婆鄙视了一眼李媒婆,不搭理李媒婆了。
    李媒婆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她知道王举人家的闺女,绝对比田秀才家的田小娥好。
    眼瞅着二十块大洋丢了,李媒婆恨的牙痒痒,但也没啥办法。
    周强看了看王举人家闺女的画像。
    “长相不错,还有一股诗书气质,是个不错的女子。”
    周强有些心动了。
    虽然周强要找田小娥,但也不是非得田小娥不可。
    眼前这个王举人的闺女,就很符合周强的要求。
    李媒婆察言观色,看出周强心思了。
    李媒婆急忙说:“周老板,我在关外田家村,也给您找了个合适的女子,这是画像,您看看吧?”
    “啥?关外田家村?”周强眼睛一亮。
    “对,是田家村田秀才家的闺女,叫田小娥。”李媒婆把画像递给了周强。
    周强打开一看,心里暗道:“果然是田小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