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封侯!青阳侯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我不是小号字数:2534更新时间:25/02/21 18:39:10
    大殿之中,静寂无声。

    几位官员张张嘴想说话,却感觉到气氛不对,一时间无语。

    秦幕和孙博堂,有没有功?

    文臣出使,只要顺利归来,所签订合约没有违背大秦利益,没有触碰底线,都是要受到奖赏的。

    出使外域,不说路途艰辛,身在外域,生死不能自掌,这需要的勇气也不是寻常人能有。

    出使之功,等同武将征战之功。

    刚才大殿上在议青阳伯之过,却忘了提秦幕与孙博堂之功。

    现在大皇子陡然提起此事,大殿上一众官员都一时无法应对。

    大皇子的目光转向站在前方,身穿紫色官服的老者。

    礼部尚书王安之。

    身为两朝老臣,王安之掌礼部以来,一向秉持大秦礼道,尊大秦之律,行事还算公正。

    也是如此,王安之对于大皇子是亲近的。

    王安之曾言,大皇子是皇后嫡出,该立为太子。

    不过他已经是六部天官之首,这等人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不存在巴结谁的意思。

    他的官位已经到顶,大皇子就算当太子,当皇帝,最多也就给他些荣衔而已。

    “王尚书,你说二位大人,该不该重赏?”

    大皇子轻声开口。

    礼部,百官之首,也是朝堂规矩与规则的执行者。

    不只是朝堂,更是天下。

    天下如果没有规矩,会乱。

    身穿紫色官袍,须发花白,面容古正的王安之往前走一步,向着上首的元康帝躬身,又向大皇子一拱手。

    “出使之功,当赏。”

    当赏。

    秦幕和孙博堂出使梁原域,且签订合约归来,这是顺利完成出使任务,当赏。

    至于合约上内容,读给大秦任何百姓听,都会欢呼雀跃,谁敢说这合约签的不行?

    契约没问题,秦幕和孙博堂有功,那打赢了这一战的青阳伯,制定契约的青阳伯,该怎么算?

    功,还是过?

    如果此时有人敢说秦幕和孙博堂有功,青阳伯有过,那大殿上的武勋怕是要真的翻脸了。

    这是要断武人根基?

    功是文官的,过是武人背着,那朝堂上还有谁愿为大秦卖命?

    大殿之中,一众官员相互看看,没有说话。

    秦幕和孙博堂张张嘴,面皮抽动。

    站在不远处的吏部尚书司马清光转过头,看向大皇子。

    他没想到,大皇子会有如此迂回手段。

    对面站着的五皇子神色变幻,双拳缩在衣袖中握紧。

    他没想到大皇子这么轻易化解了青阳伯的危机,且自身不至于纠缠其中。

    本来他是想附和文官之力,将青阳伯推下去,也得个顺水人情,赢得一众文官好感。

    此时看,恐怕青阳伯是压不下去了。

    目中精光一闪,五皇子上前一步,向着元康帝躬身。

    “父皇,大哥所言极是,二位大人有功,那青阳伯自然功劳更大,依儿臣看,也该重赏。”

    既然压不下青阳伯,那就示好呗。

    抢在大皇子之前,提出重赏青阳伯。

    他日青阳伯见自己,怎么也该感谢吧?

    这关系,不就拉住了?

    “父皇,青阳伯行事确实很多不妥之处,朝堂规矩不可破,儿臣看来,该罚。”大皇子的声音跟着响起。

    五皇子愣住。

    大殿中一众官员面上神色变幻。

    好手段。

    功是功,过是过,大功当赏,大过当罚。

    但所有人都知道,有大功做底,再罚也不可能罚到什么程度去。

    大皇子要罚青阳伯,是成全了文臣和朝堂颜面,同时也是在保护青阳伯。

    毕竟这一次青阳伯受了罚,往后朝中就不能再寻他罪责。

    等这次罚过,青阳伯恐怕就真的一飞冲天了。

    “嗯,内阁拟旨吧。”

    上首,元康帝声音缓缓响起。

    “秦幕出使有功,晋御史台正四品左都御史。”

    “孙博堂出使有功,入内阁,领阁事,从三品。”

    “张青阳晋青阳侯。”

    “张青阳擅杀百姓,夺其青阳侯爵位,撤三镇兵甲指挥使之职,读书一年,考核通过后方才能恢复其爵,另有任用。”

    “另,此合约事情昭告天下。”

    大殿中,一众官员躬身。

    秦幕和孙博堂仿佛在梦中,茫然的躬身。

    他们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能被如此重赏了。

    本来他们觉得,皇帝该是会惩处他们出使任务完成不利的。

    还有,青阳伯,不,现在该是称呼青阳侯了。

    对于张青阳的惩处,不可谓不重。

    如果是任何一位其他战侯,剥夺爵位,还撤职,那基本上根基就断了。

    哪位战侯不是执掌自己麾下军卒,一步步走来,最终成为战侯?

    没有军卒在手,他们怎么通得过考核,获得爵位?

    没有麾下军伍在手,空头战侯,又有什么用?

    可是,张青阳不同。

    张青阳,年轻啊!

    张青阳的崛起,根本没有借助多少军卒之力,也没有真正亲信军卒为其效死。

    就算剥夺军权他也不在乎。

    他黑冰台中武官身份才是根本!

    读书一年这事情不说,张青阳行事确实鲁莽了些。

    而且,让他读书,是让其与文官关系缓和。

    至于要通过考核才能恢复爵位,这是武勋战侯该有的流程之一。

    哪位战侯不是通过考核,才能得到爵位?

    一战封侯!

    此时所有人才想起,张青阳这算是一战封侯!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落在大皇子身上。

    今日大皇子的表现,轻易碾压五皇子。

    轻描淡写之间,就为青阳伯渡过难关,助他封侯,且让这事情皆大欢喜,各方都全了脸面。

    寻常时候,大皇子似乎也没有这般行事周密,滴水不漏啊。

    “余愧贞,将昭王府送的那柄赤龙之角所炼制剑器交给大皇子。”

    元康帝的话语,让大殿上一众官员面色微动。

    五皇子低着头,面皮抽动。

    ——————————————————

    宗人府。

    小院之中,一位位从大秦各地来的宗室之女,都是衣衫或华丽,或清秀,精心妆容,静静立在广场。

    穿着儒袍的赵瑜从院外溜进来,看这等场面,转身想往后退。

    她才动,一旁的管事妇人抬手将她拦住,轻轻推着到一众皇族女子身侧站住。

    这管事妇人当初曾单独禀报赵瑜事情,知道贵妃对赵瑜是另眼相看的。

    当然,这事她不会直接跟赵瑜说,只悄然多照顾些。

    前方身穿紫色长裙的琪贵妃目光扫过,并未多看赵瑜,而是继续开口考校。

    她有时问问诗文,有时问问曲乐,还会问些礼法,秦律等事情。

    在场的皇族女子但凡回答,都是对答如流,落落大方。

    琪贵妃也不吝夸赞,还将几支玉簪,几颗金珠拿出来赏赐,引来不少人羡慕。

    过片刻,琪贵妃转头,低声问身旁管事几句,然后看向身穿儒袍的赵瑜。

    “你是嬴玉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