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 秋风起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横霸字数:2453更新时间:25/02/21 16:10:33
    秋风起。

    偶尔有风吹过高梁地,沙啦啦发出惬意声响。

    如果竖起耳朵仔细听,能够发现夹杂在秋风中的虫低呜声似乎很细微,偶尔还会出现断点。

    旷野的这个下午一如既往平静,但却不平常。

    高梁地南边的一条未完工的封锁沟里。

    趴着近三十余人。

    有些奇怪的是,这些人手中全拿着铅笔与小本。

    柳元清像曾经在某处讲课一般语气平静:“侦察员的首要职责是战斗开始前负责向各级别队伍指挥员通报周围环境,再通过传令兵将敌情信息传达到各战斗人员”

    “同时要保持与附近部队联络,确保部队在战斗中不会受到来自敌方未知方向的突然袭击.”

    “战斗开始后,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向战斗人员通报敌人兵力、轻重火力、敌指挥官位置等敌情”

    “战斗进入尾声,胜则在战友打扫战场时对敌警戒,不利时寻找撤退方向,时机.”

    “一个合格的侦察员,需要学会基础坐标技能,绘制目标位置速写图.为指挥员准确提供目标方位、距离、运动方向等详细信息确保指挥员在战斗过程中对敌了如指掌,准确下达作战命令”

    “另外,侦察员在战斗胶着状态时,协助队伍中的精确射击手清除敌重要目标如指挥员、重火力战斗人员需要随时根据指挥官根据战场敌情通报作出相应调整”

    某个班长忍不住提问:“报告教官,我认为,战斗中如果不亲眼看一下敌情,会出现偏差.”

    “那是因为你不相信你的上级指挥官…上级指挥员,或者是你本身的能力没有达到通过看图确认敌情的水平.”

    “报告教官,我进主力团之前,来自游击支队,也就是你先前说的三枪八路,那时候,我们在战斗开始后,差不多打三枪就会发起冲锋打白刃战.要达到你说的这个水平,实在是太难了.”

    “你曾经是三枪八路,但你现在还是三枪八路吗?”柳元清笑了笑:“学习使人进步,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我们手中的枪,是保家卫国的利器,是杀敌的利器,无论是谁,敢带武器进入这片大地,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他们有命来,没命去!”

    “好,讲得好”来自主力团的联络员下意识鼓掌。

    “住手,闭嘴,这里是战场特训”

    联络员后脖子挨了一巴掌。

    “嘿嘿.”

    “报告,东边的那一股鬼子有动静。”

    立即有人探头,准备瞅上一眼…

    无一例外,脖子上立即挨了巴掌!

    接到请求增援的旗语后,散开的一个分队的鬼子迅速集结,快速向茂密的高梁地方向运动。

    李老四正四仰八叉躺在高梁柱地里。

    嘴里嚼着高梁杆。

    眨巴着大眼,看着高梁叶片间隙上面的晚霞天。

    一个战士趴在离他不远的高梁地边缘,低声嘀咕:“四道爷,我是真服了,鬼子真像柳排长说的那样来了”

    李老西坐起后伸了个懒腰,然后才开口:“一班长,带你的人跟着我负责正面作战,注意:子弹不能上膛,也不要弄出动静引起鬼子注意,等鬼子在高梁地外停下后,我们再慢慢向敌接近,等敌我双方距离五十米左右,再按计划开火.”

    “明白。”一班长手心全是汗,很是佩服道士排长,敌人都来快到眼皮底下,还能沉住气等待。

    要是放在以前,大家伙估计全趴进了高梁地北边边缘的战壕里,瞪着大眼看敌人,心也早提到嗓子眼儿上了。

    李老四再下命令:“二班向西,三班向东,等战斗打响后,立即向高梁地边缘警戒的鬼子发动进攻,清除目标后顺高梁地边缘向北面的敌人发动全面进攻,务求全歼这伙鬼子!”

    很快,十一个人提着步枪,一个人腋下挟着轻机枪,一个人扛着弹药箱,蹿向夕阳下的北面高梁地边缘。

    另外两个班各十一个人,分别猫着腰蹿向东西高梁地边缘。

    高梁地边缘靠北位置,提前挖好的一条横向浅壕里。

    李老四对一班长点了点头。

    一班长强压心中的激动,重复战斗人员安排:“机枪居中,第一轮射击目标鬼子的指挥官,攻击时间为鬼子指挥官抽指挥刀时,暂无任务的弹药手负责步枪补射,确保第一轮射击击杀敌指挥官!”

    “两名精确射手带观察员分别布置在两侧,各自打掉自己的目标鬼子机枪组,并确保鬼子副射手接替进行第二轮射击,要是我听到一声鬼子轻机枪响,你们四个人扫一个月茅房!”

    “步枪一小组保持交替射击频率,在敌人发起攻击前将参加第一轮进攻的敌人打倒一半!二小组观协同观察员寻找鬼子掷弹筒…”

    李老四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枪法不咋的,所以他并不像大多数八路指挥员一样拿着驳壳枪喊一声打后对敌开火。

    五十米左右的距离,驳壳枪要是能打中敌人.大年初一烧了头柱香都不可能。

    为避免再遭黑枪。

    先前遇袭的十余鬼子,散开在高梁边缘百米位置。

    增援的鬼子很快到达高梁地北面,与先前围在高梁地的鬼子班汇合。

    两军曹交流了一会儿后,立即布置兵力散开作进攻准备。

    十多鬼子猫着腰,由北向南接近高梁地,到达高梁地边缘五十米左右,两挺轻机枪分别置于高梁地北面东、西角。

    持步枪的鬼子三人小组解下背包,压弹拉栓,按训练大纲要求,即将在机枪掩护下从正面突击,杀进高梁地。

    剩下的鬼子蹲在地上,如果发现高梁地敌人不止一个,再作第二梯队进攻。

    猎杀高梁地中卑鄙偷袭者的行动,即将展开。

    虽然那只老鼠可能仅有一只,但是俩鬼子军曹却都没有大意。

    狮子博兔,图个乐呵。

    不知是巧合,还是俩鬼子军曹故意配合.

    鬼子发起攻击的位置,距离高梁地边缘刚好五十米左右。

    高梁地四周,先前负责警戒的鬼子,端着步枪仍然趴在高梁地边缘百米开外。

    这样的场景,经历过多次…

    无论是八路还囯军,步枪子弹几乎很少能击中五十米开外的目标。

    而皇军精英,百米外击中目标,不过是最基本的射击水平。

    高梁地中的老鼠,冒头必死!

    东面某一条南北向沟里。

    北面的鬼子如预料般被吸引向西侧。

    鬼子扫荡队伍之间的空档并不大。

    胡义卸下挂在肩上的步枪,横端在手里。

    哗啦一声子弹上膛,猫着腰顺沟渠向北。

    在他身后,三十余人影自觉地排着队,不紧不慢地跟在胡义身影后。

    再后面,大批民兵紧随。

    稀拉拉的如蚂蚁搬食般走成一长溜。

    砰.

    砰砰砰.

    哒哒哒.

    伴随着西面一声枪响之后,枪声随即瞬间响成片。

    秋风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