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酆都出殡
类别:
玄幻奇幻
作者:
临湖轻舸字数:4732更新时间:25/02/19 21:42:13
阴间,地府。
今天的鬼门关有些奇怪。
原本拥挤到能让鬼魂们都“掉帧”的鬼门关,此时却被强行开辟出一条通道来。
虽然并不如何宽敞,但也已经足够惊人。
负责镇守鬼门关的,是治桃止山的五方鬼帝之一,神荼郁垒两位鬼神。
而在鬼门关前,也有这两位的神像,更是常年有神荼郁垒的念头驻扎其中,以防止有什么突发情况。
“这是出了什么事?”
“怎么鬼门关前,突然被开辟了一条路?”
神荼的神像之上,原本灰白的石皮眼睛,此刻却带着一抹金色,显然是这位鬼帝的念头显化了出来。
在他的旁边,则是郁垒的神像,眼睛部位同样有一抹赤金。
“不知,提前没有任何传讯,而且,你没有发现吗?”
“发现什么?”
“不仅仅是鬼门关,还有黄泉路,以及再之后的一路上,奈何桥也好,忘川河也罢,直到十殿阎罗所在,乃至于去往酆都的一路上,都被开辟了一条道路。”
“可以确保畅通无阻,能做到这般事情,且让你我都没有消息的,只能是酆都的命令。”
“好一个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有什么大人物要来阴间?”
神荼有些惊讶,笑道:“这般大的阵仗,总不能是泰山府君来了吧?”
“莫要拿府君开玩笑。”
郁垒有些无奈的说了一句,而后道:“不管是什么人要来,都跟你我没什么关系。”
五方鬼帝和地府酆都之间,虽然是名义上的同一系,但五方鬼帝更像是“带艺投师”,有相对自主的独立性。
对各自的封地,也有完善且独立的经营权。
如果把酆都地府看作朝廷,那五方鬼帝与十大鬼王之类,就是朝廷的封王,是一方诸侯。
所以,郁垒这话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酆都如何做事,自然用不着知会他们五方鬼帝,但既然没有通知,就证明不管酆都要做什么,跟五方鬼帝也没有什么关系。
互不相交罢了。
神荼闻言,也嗯了一声算是赞同,正准备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人物,值得酆都这般的重视。
然而,就在此时,那鬼门关外的黄泉路上,传来了一阵阵的唢呐声。
悲凉,凄厉,极具穿透性。
听到这唢呐声的鬼魂,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下意识的看向那唢呐声响起的方向。
神荼郁垒两位鬼帝的目光也注视了过去。
“这是……”
神荼愣了一下,而郁垒则接上了他的话茬:“出殡……”
是的,出殡。
从黄泉路到酆都的一路上,包括鬼门关,忘川河,奈何桥,十殿阎罗,六道轮回在内的地界,开辟出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为的就是迎接这一个出殡的队伍。
队伍的整体色调是白色的。
一个很长的队伍。
在前面,是两排各三十六位身穿白衣的仕女,宽袍大袖,手持同样雪白的油纸伞,脸上却戴着各色的傩面。
这些仕女沉默着前行,一手持伞,一手捧花,那花也十分奇异。
左边的,有花无叶,右边的,有叶无花。
三界虽大,但花不见叶,叶不见花的,也只有黄泉路上的彼岸花。
那鲜红的花与苍翠的叶,是这足足七十二位仕女之中,唯二的不同色彩。
而在这七十二位仕女之后,则是一副棺材,漆黑的棺材。
在整体苍白色调的队伍中,这棺材十分的显眼醒目。
在棺材的正前方,两列仕女的中间,则是一位身穿大红长袍,面容狰狞,身躯魁梧的虬髯大汉,正是钟馗钟真君。
那棺材黑的发亮,前后分别被四个人抬着,一共有八人。
这八人,或黄巾鬼面,或赤发青面,或皂袍青发,或皂衣金甲。
其中有一人尤其显眼,顶着一个硕大的牛头。
神荼凝神看去,声音有些呆滞的喃喃自语:“车资,夏锌,桑铜,劣铠,韦彦,刘锄,王鉴,孟锷……”
“酆都内坛八将都在这里了……”
郁垒则幽幽道:“后面还有。”
只见在那酆都内坛八将抬着的棺材之后,则是四位头戴黄巾,手持巨斧的力士。
“太乙力士张元真,三天力士胡文仲,斩妖力士孙仲武,斩诡力士唐伯成……”
“又是四个酆都有名的狠人……”
神荼长出一口气,这四位虽然名为力士,但一身战力之恐怖,一般的鬼将在人家面前就是被砍瓜切菜的份。
“七十二鬼仙开道,钟馗引路,八将抬棺,力士压阵,还有……”
神荼的目光看向了棺材的左侧,在那里,有一尊青面獠牙,赤发飞扬的天魔,身后一十八黑翼张开,遮挡在棺材之上,小心翼翼的护持着。
“天魔扶灵……”
“这棺材之内,到底是何人?”
这个疑惑,不仅仅神荼郁垒有,所有阴间大修,在感知到这个出殡队伍的存在之后,都有这样的一个疑惑。
单单是现在这个阵容,已经可以说,是酆都的一部分家底了。
配得上这些酆都中流砥柱来抬棺引路的,到底是谁?
又为什么会死?
‘踏……’
然而,就在此时,鬼门关内,突然响起了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一队人马缓步而来,在看到那出殡队伍之后,便垂手矗立在两侧,等着那队伍过来。
在这一队人马现身之后,神荼郁垒也不由得显出身形来,在一旁静静的站着。
此刻,这两位鬼帝的心里翻江倒海一般。
“酆都外坛八将,张元廉,陈元清,李元德,范元章,杜元贞、刘元夫,王昌元,贾道元。直坛四将,马胜,马存中,陈元伯,郭仲友……”
“还有……提点通访大使戴远,酆都使者九丑大魔王韩仪,酆都兵头大将军,受左禁神咤司杀君焦仲卿,酆都雷音大神马宗,酆都不动尊神宋友卿!”
“黑天大神荀公达,黑雾大神刘光仲……”
神荼郁垒两位鬼帝,每看到一个人,心里都要震惊一次。
如果说,在那出殡队伍之中的酆都将帅,只是酆都家底的一部分,那这等候在鬼门关前迎接的,就基本代表着酆都上层的所有鬼神!
不敢说是倾巢而出,但不在场的酆都大神,也绝对没有几个!
酆都点卯能不能来这么全都是两说!
棺材里的,到底是谁?
神荼郁垒心里震惊无比,眼睛不由自主的落在那棺材上,可仅仅是看了一眼,就对上了一双猩红的眸子。
那一直护持在棺材一旁的六洞天魔,毫不在意鬼帝之尊,明晃晃的警告着。
“煞离天在此,安敢冒犯法师。”
最强的六洞天魔对着两位鬼帝如此说道,没有一丝一毫的尊敬。
神荼郁垒见状,也没有再去多看,只是静静的站在一旁。
只是……
法师?
莫非,这棺材之中的,是一位黑律法师?
谁这么大的胆子,竟然让一位黑律法师魂归地府?
天庭只是有些停摆,又不是彻底废了,谁会没脑子到去动一位黑律法师?
真当北极驱邪院是吃素的啊?
神荼郁垒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同时对棺材之中的人更加好奇起来。
但他们也不敢去问,在酆都大神们近乎倾巢而出前来迎接的情况下,他们两个鬼帝,还真不是很够看。
“送到此处,接下来的一路上,便拜托诸位了。”
钟馗带着队伍停在了鬼门关前,对眼前的一众酆都大神行礼。
而酆都一众大神没有说话,只是还礼之后,自发的接替了钟馗的位置,站在了队伍的中间,带着这出殡的队伍走进了鬼门关内。
直到这队伍远去,神荼郁垒才迈步走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钟馗,眼神中带着探究的意味。
钟馗自然知道他们想要问什么,想了想开口说道:“那棺材之内的人,是一位黑律法师。”
“名曰:姜玄应。”
说罢,钟馗不等神荼郁垒反应,身影便缓缓的消失不见。
神荼郁垒先是一愣,不由自主的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骇。
黑律法师,姜玄应。
这两个词加在一块,指向可不要太明显。
酆都大帝唯一的嫡亲传人,从小当儿子养着的传人。
竟然……死了?
也就是说……
“有人,杀了咱们的太子爷?”
神荼的声音里带着艰涩的意味,他很难想象,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有这样的变故。
不管是五方鬼帝,还是十方鬼王,亦或者十殿阎罗为首的地府,都算是酆都管辖。
即便都有自主性,但这个管辖权也真实存在。
如果将阴间地府比作人间皇朝,那么酆都大帝就是君,其他鬼神是臣,而姜临,则是阴间地府这个王国里最特殊的人。
酆都太子。
这样的一位天骄,居然死了,死在了谁的手里?
谁又有这么大的胆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酆都太子爷死了之后回酆都,这不就跟回家一样?
“你说,是啥样的蠢货才能干出这种事来?”
神荼一时间有些不知道怎么说,就感觉这事很抽象。
有人杀了酆都的太子爷,但也仅仅是杀了就完事……
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
对姜临不仅没有什么伤害,反而给自己结了一个大仇。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生死之仇啊。
“我怎么会知道。”
郁垒翻了个白眼,也觉得这事很抽象。
他抬头,看向鬼门关内那渐行渐远的出殡队伍,感叹道:“只是,接下来的酆都,估计要热闹起来了。”
“咱们头顶上的那位大帝,可不是吃了亏不还手的主。”
…………
“哈欠……”
姜临打了个哈欠,想要伸个懒腰,但手臂刚刚抬起,就感觉到了障碍。
他有些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也就是能供他小幅度的伸一下胳膊腿。
这啥地方?
姜临皱了皱眉头,抬起手臂,想要摸索一下周围,但目光却被自己的胳膊给吸引。
胳膊很正常,如果不是呈现出一种果冻状的半透明质感的话。
姜临盯着自己的胳膊看了会,又抬起头看了看现在的自己。
“对了,我现在应该是一道鬼魂。”
姜临恍然一般的想了起来。
他碰瓷了大势至菩萨,被大势至菩萨的佛光给融了。
然后,老头子的加持被触动,他的魂魄被带到了地府,之后的事情,姜临就没有印象了。
一醒来,就是在这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我这是在棺材里?”
姜临这摸摸那摸摸,确定了一个事实,自己已经被装进了棺材。
他多少能够感觉到一点外界的动静,能够察觉出,装着自己的这个棺材正在被抬着走。
而且,越走,姜临越能够感知到一股熟悉的气机。
那是独属于酆都的气机。
这让姜临放心了下来,也不着急“揭棺而起”了,就这么躺在棺材里闭目养神。
空间虽然狭小,但姜临还挺适应,心里时不时的闪过一道思绪。
老头子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让自己在大势至菩萨的手里死一回是为了什么?
等等……
姜临似乎感知到了什么,闭上了眼睛,内视自身。
肉身没了,但灵台紫府依旧完好无损,识海也没有任何的损伤。
但姜临此时的识海之内,却有了几分变化。
原本姜临的识海,就好像真正的大海一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识海的变化,与修者本人每时每刻的情绪与心思有关。
但现在姜临的识海,却没有一丝的波澜,平静到了极点,不要说是波浪,就连一点点涟漪都没有。
就跟……死了一样。
可姜临很确定,自己还活着,老头子的本源加持不可能有问题,他自己也感觉,自己此刻除了没有肉身之外,其余一切都很正常。
可偏偏识海就是一潭死水。
不对,也说的通,毕竟在某种意义上,我现在确实是一个死人。
姜临心里如此想着,内视着自己那幽静,深邃,波澜不惊的识海。
等等……
为什么会这么眼熟呢……
姜临看着自己的识海,突然发现,此刻识海的状态,似乎与自己第一次去往天外天时,看到的星辰之海很像。
如果将星辰之海中的无数星辰都删去,剩下的也只有深邃无比的黑暗和波澜不惊的幽静。
虚空。
无。
或者随便什么说法,意思是一样的。
姜临此刻识海的状态,与星辰之海的差别,只在那无数的星辰之上,基底是那样的相似。
会是这样吗?
姜临心头思索着,不由得想起了老头子当初说的话。
紫微法前无古人,你是唯一一个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修者,一人遍观所有风景的代价,就是在这条路上,你只能自己去摸索,没有任何的同行者。
“紫微敕命,北斗七星……”
姜临喃喃自语一般,在心里念诵着咒文。
福至心灵一般,紫微法运转,映照识海。
突的,原本幽深枯寂,漆黑深邃的识海内,亮起了一颗颗的光点。
光点有七颗,连在一块,形似一把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