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前仆后继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临湖轻舸字数:5125更新时间:25/02/19 21:42:13
    姜临直勾勾的盯着刘彦昌,却依旧什么也没有看出来,酆都法眼之下,刘彦昌的一切根底都十分的正常。

    可现在这种情况,正常反而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天衣无缝?

    姜临突然想到了这么一个词。

    刘彦昌有罪,但罪不至死,正如姜临方才所说,刘彦昌的行为,撑死了被定义成骚扰,但若是一尊神灵,正儿八经的福神正神民生之神,断然不会因为这点罪过就要了刘彦昌的命。

    那不是正神所为。

    而想要让刘彦昌罪加一等甚至数等,就需要一个可能。

    比如,刘彦昌是某些人手里的刀子,他如此做的根本原因就不怀好意。

    这种情况下,将刘彦昌这个刀子折断甚至直接融了,都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可现在的问题是,姜临很清楚刘彦昌的背后绝对有人,而刘彦昌本人也绝对被篡改了某些东西。

    不然不会这般不合常理的执着。

    可是,没有证据。

    是的,哪怕刘彦昌做的事情已经是既定事实,但没有更深层次的,刘彦昌被人指使的证据,那么就不能直接下杀手。

    所以姜临才说这是天衣无缝,或者换一个词,叫做有恃无恐。

    背后黑手笃定了,杨戬没有办法出手,而更高层次的大能也不会牵扯在这里面。

    而姜临,在那些大佬的眼里,就是一个小孩子。

    这个小孩子看不到更多的东西。

    情况一时间僵持在了这里。

    其实姜临如果要杀刘彦昌是非常简单的,哪怕会犯禁,但杨戬绝对不介意给姜临背锅。

    可是,杀了刘彦昌又能如何呢?

    事情还是没有解决,这个布局依旧会存在,也依旧会继续发展下去。

    没有了刘彦昌,还会有李彦昌,王彦昌。

    所以根本原因,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凡人刘彦昌,而是将刘彦昌放在现在这个位置,且让姜临找不到任何一丝线索的幕后主使。

    只有解决了这个,才能够将这个布局打破。

    刘彦昌不重要,不能再出现任何的“刘彦昌”,很重要。

    姜临一时间有些烦恼的皱了皱眉头,但也没有太过于焦躁。

    现在也是有好消息的,那就是杨婵并没有看上刘彦昌的意思,她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或者说,杨婵对杨戬有无条件的信任。

    这对于姜临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不会被杨婵“背刺”。

    可是,这也只是暂时的而已。

    如果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既然那幕后指使能够悄无声息,了无痕迹的篡改刘彦昌的灵魂。

    那么……神魂呢?

    这种让酆都法眼都看不出来丝毫痕迹的改变,真的只能够在凡人的身上用吗?

    姜临终于找到了不合理的地方。

    如果,前世的传说没有出错,那么杨婵该是和刘彦昌一见钟情,并且一门心思,义无反顾的为了刘彦昌和天庭,和自己的兄长舅舅对着干。

    可现在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因为也确实不合常理。

    但刘彦昌此时的行为也不合常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现在姜临要做的,就是在杨婵出“妖”之前,把刘彦昌背后的“妖”给斩了。

    不然,以幕后主使的这种恐怖手段,很难说会不会用在杨婵的身上。

    万一哪天姜临调查回来,发现杨婵和刘彦昌已经许愿一生一世一双人了,那岂不是很坐蜡?

    同时,姜临也明白了,为什么会在此时,出现这种事。

    根子还是在大天尊转劫这件事上。

    刘彦昌身上的手段,姜临看不出端倪,而杨戬和杨戬之上层次的大能们,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出手。

    双方直到目前,还是很克制的把“战场”局限在了小一辈。

    但如果,大天尊还在呢?

    如果大天尊还在,以这位天帝的位格与实力,不可能束手束脚。

    其他人看不出来的手段,大天尊也绝对能够看出来。

    所以,如果大天尊还在,就根本不会有现在的事情发生。

    这一点,和姜临前世的传说有一些出入,但却更加的合理。

    因为姜临真的想不到,什么样的人会脑抽到在大天尊的眼皮子底下,对大天尊唯一的外甥女布局。

    要知道,天庭一共有八位不干事但位格极高的存在,其中七位是天庭公主,另一位就是杨婵。

    这样的待遇,连杨戬都没有。

    由此可见,在大天尊的心里,杨戬属于那种到了大事上可以无限信任,但平时绝对是比狗还嫌。

    而杨婵,就属于虽然叫舅舅,但跟自家女儿没差的小白菜。

    很显然,杨婵这次是遭了无妄之灾。

    现在的天庭,紫微大帝隐居不出,整个天庭都是杨戬做主。

    而杨戬距离大天尊的威势,差的显然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不敢在大天尊眼皮底下搞事的人,却敢在杨戬面前跳高高。

    幕后黑手也很清楚,怎么样才能把杨戬给彻底的撩拨起来。

    因为如果抛开大天尊不谈,如果在此之前,去在杨婵身上布局,杨戬绝对会不管不顾直接开大。

    可现在不一样,整个天庭都在杨戬的肩上,大明举重冠军小阁老和杨戬现在身上的担子一比,那都是萤火比皓月。

    有了牵绊的杨戬,不可能和之前一样不管不顾的亲自下场。

    可到底是为了杨婵,而破坏了许多的规矩。

    比如,给姜临的托底,直接用了凌霄加持,这一次这百无禁忌的含金量,甚至比姜临之前接到过的紫微敕命还要高。

    因为这一次的凌霄加持,是以大天尊,冕旒天冠之上的一枚珠子作为担保的。

    这是彻彻底底的破坏规矩,臣子就不该有这样的权能。

    但杨戬可不管这那的,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更遑论是有关自己妹子。

    杨戬没有直接列一个怀疑名单,然后天庭大军开拔过去挨个伐山破庙,宁杀错不放过,就已经很克制了。

    姜临心里心思电转。

    而刘彦昌却如坠冰窟,因为那漆黑的,没有任何感情的视线,实在是让他有些在死亡边缘徘徊的危机感。

    因为姜临确实在想,要不要直接把刘彦昌宰了了事。

    反正查不出来,那么就算宰了之后,还会有别的“刘彦昌”又如何?

    眼前的这个,有点烦人,让那幕后主使换一个也不是不行。

    姜临如此想着,眼中闪过了一抹杀意。

    ‘呃……’

    而就在这时,刘彦昌突然身子一僵,头一歪眼一闭,嘎的一声。

    “嗯?”

    姜临低头看去,眨眨眼。

    刘彦昌死了,被吓死了。

    姜临的一丝杀意,直接让被打破了心防,濒临疯狂边缘的刘彦昌,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嘎了过去。

    这种计划外的状况,让姜临也有些哑然。

    刘彦昌死不死的不重要,反正在他身上也找不到线索。

    可到底是有些麻烦,虽然不大就是了。

    那就是,刘彦昌死了,可“刘彦昌”绝对还在,下一个“刘彦昌”,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

    看着刘彦昌的尸体,姜临想了想,抬手一点。

    ‘腾!’

    漆黑火焰骤然升起,不过是眨眼之间,刘彦昌的尸体就被烧成了灰烬。

    没有任何的留存不说,连带着真灵都被损毁了一个干净。

    万一幕后黑手要派出其他“刘彦昌”的前提,是需要眼前这个刘彦昌的真灵作为引子呢?

    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既然有可能,那姜临就不会放过。

    至于损毁真灵,触犯了地府阴律这一点,姜临并不在意,反正不犯黑律就行。

    其他的,自然有杨戬托底,就算后土皇地祇来了,杨戬也会帮姜临顶上去。

    做完这一切,姜临看了一眼原本刘彦昌在的地方。

    现在那里连灰都没有一点。

    最后看了一眼,姜临转身就要离开。

    “且慢!”

    正在这时,姜临突然被一个声音喊住。

    那声音很年轻,正气凛然,且带着下意识的傲然,一听就知道必然是从小身居高位养成的习惯。

    姜临停下脚步,转头看去。

    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的俊秀少年,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不远处的广场上,身后跟着几个护卫打扮的壮汉,以及一个一看就知道是女扮男装的小书童。

    “本……我都看到了!”

    白衣少年怒视姜临,道:“身为修行者,肆意欺压凡人,更是杀人之后毁尸灭迹!”

    “阁下这般行径,与邪魔外道无异,在我大周这般行事,就不怕引来真武大帝雷霆之怒吗?”

    看得出来,这位白衣少年不仅仅知道修行者,还知道南赡部洲之所以安定祥和,是因为有真武大帝在剪伐妖邪。

    而且一番话下来,直接扣了帽子不说,还让眼前的“邪魔修者”有所忌惮。

    可以说,考虑的相当全面了。

    姜临没有说话,只是扫了一眼,而后皱了皱眉头。

    这白衣少年的身上,带着丝丝的天子龙气庇护,必然是大周皇室之人。

    这样的人,即便只是一个凡人,可若是修行者遇见,轻易也不会对他如何,毕竟天子龙气,尤其是万国之宗的天子龙气反噬,不是一般修行者顶得住的。

    当然,对姜临来说没有什么忌惮的必要。

    他之所以皱眉,是因为在这白衣少年出声之前,姜临没有任何的感应。

    这才是最不正常的地方。

    这白衣少年,就好像是突然出现的一样。

    这当然很奇怪。

    但太明显了。

    如果这白衣少年也是幕后黑手安排的,一来,出现在的太过于突兀,二来,没有任何的遮掩和铺垫。

    简称演都不演了,就是明晃晃的告诉姜临,这就是来接班的第二个“刘彦昌”。

    姜临没有什么动作,只是看了一眼之后,转身朝着神女庙大门的方向走去。

    如果真的是第二个“刘彦昌”,那么就算姜临什么也不做,对方也会开始搞事情的。

    “给我停下!”

    果然,见姜临无视了他,那白衣少年脸色越发的愤怒了起来。

    “阁下需要给出一个解释,不然,肆意屠戮凡人的罪名可就坐实了!”

    “我虽也是凡人,但却有些法子能够上禀仙神!”

    白衣少年的声音慷慨激昂且正义凛然。

    见姜临重新驻足,他的声音缓和了一些,道:“当然,若是阁下事出有因,也请说明原委!”

    “在下,并非黑白不分之人!”

    “更知道……阁下是这神女庙的庙祝。”

    此话一出,姜临转过身来,看向白衣少年,问道:“你认识我?”

    “只闻名,不曾得见,今次,也是受舍妹之托,来此奉香罢了。”

    白衣少年上前两步,再次开口说道:“舍妹处,有庙祝的画像。”

    “神女庙是正神正祠,阁下能在此地担任庙祝,想来也并非是邪魔之类。”

    白衣少年的声音再次缓和了许多,神色诚恳,显然方才是一下子怒火攻心,才说出了那番话。

    但自身的矜持与骄傲又不允许他道歉,所以才这般言语。

    姜临上下打量着他,问道:“江王之子?”

    他也知道,自己有一些画像在华山周边流传,是出自江王府的一位郡主。

    “在下乃江王世子。”

    白衣少年点点头。

    “贫道没有什么好解释的,你若是想要解释,自己去问你的皇帝伯伯。”

    姜临说罢,不管那白衣少年惊讶的神色,转身离开。

    这一次,白衣少年没有再叫住他,只是站在原地,神色变幻。

    眼前的道人,直接抬出了陛下,而且言语之间没有尊敬,反而更像是平辈论交的朋友。

    这由不得白衣少年不多想,不谨慎。

    出身王府,不可能是傻子,方才出声,也是性情使然。

    他敏锐的感觉到,这里有麻烦,而且是大麻烦。

    “我怎么偏偏就选了这个时候来了这里。”

    江王世子有些后悔的嘟囔着。

    可却没有离开,反而是深吸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可既然来都来了,总要完成妹妹的嘱托。”

    江王世子如此说着,不进反退,直接走到了神女庙的大门前。

    他跟自己的妹子,或者说跟自己的一众兄弟姐妹关系都不是很好。

    因为他虽是嫡子,却并非嫡长子,但却受封江王世子。

    可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明明只是一个关系不怎么样的妹妹罢了,却因为对方的一句嘱托,自己立马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而且,刚刚出了那样的事情,本该立马抽身离开的,但他却依旧不进反退。

    江王世子心里的念头一闪即逝,但脚下却没有停下来。

    一直走到了神女庙的大门前,他甚至没有任何的犹豫,便直接推开了神女庙的大门。

    正殿之内,烛火已经点燃了起来,庙宇独有的檀香味道凝而不散。

    那行事神秘的庙祝却不见踪影。

    江王世子接过了手下人递来的三根香,打定了主意,上完了香就走。

    他对着眼前的神像拜了三拜,而后将手中的线香插进了香炉之内。

    而后,随意的抬头看了一眼那神像。

    这一眼,就让他身躯僵硬,一双眼睛不由得直勾勾的盯着那神像。

    明明只是一个常规的,没什么出彩的女神塑像罢了。

    穿着得体的碧绿仙衣,手中托着一盏莲花灯。

    面容也与寻常神像没有什么区别,带着神灵塑像所惯有的喜庆福气。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神像,却让江王世子久久驻足。

    他不由得开口。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

    念罢了,他发自内心的感叹道:“昔年纣王之行,先前只以为其孟浪放荡,如今看来,是我等后世之人不曾体会那般意境罢了……”

    他痴迷无比的看着眼前的神像,真的有一种将这神像搬回家中的冲动。

    江王世子并不知道,就在他看着神像痴迷的时候,在他的身侧不远处,姜临静静的站在那里。

    在姜临的手中,捏着一枚葡萄籽大小的白玉珠。

    连带着姜临的一双眸子之中,都闪耀着鎏金一般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