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分割大陆,圣朝降临!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江中斩蛟字数:4331更新时间:25/02/18 18:36:20
    只有海军。

    是可以一天输完的。

    这句谶言,在大西洋战役,大明朝第一宝船舰队对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中,化为了现实。

    在葡萄牙王国望风而降后,第一宝船舰队主将李锡,并未在该国过多停留,只留下几条命令后,就继续朝着既定方向,大不列颠岛及爱尔兰岛进发。

    葡萄牙王国正式更名为大明朝葡萄牙特别行省。

    是大明朝第十九个行省,也是大明朝海外第一特别行省。

    遵照内阁的命令,特别行省不设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只设最高执行官。

    遵照之前的约定,小阿方索公爵,成为葡萄牙行省第一任最高执行官。

    与朝廷督抚职权大体相同,总督、总制、巡抚,加佥都御史、都御史衔。

    此职,由葡萄牙行省本土人士选举产生,但选举成功后,必须前往大明朝,在朝接受君父的亲自任命。

    葡人葡治,但大明朝廷享有最终解释权,可随时罢免特别行省最高执行官。

    而金花公爵,伯纳德·达永,成为葡萄牙省第一任行政长官。

    总管行省人事、行政、经济、教育、外交、财政、驻防等事。

    此职,由且只由朝廷派遣产生。

    人、钱、军,三要政,永远不可能交给葡人。

    另外,“石竹花变革”的大功臣,葡军最高指挥官马尔塞洛公爵,接受朝廷命令,即刻解散了所有葡军,只在行省中保留基本警卫。

    马尔塞洛公爵,由行省公爵,转而被正式封授为大明朝国公,授金册玉券,即刻携同家眷前往大明朝,于京城中安置,其子多有蒙荫,保证数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响应马尔塞洛国公发动变革的葡军诸位贵族,大体与马尔塞洛国公奖励一致,同等或降等转爵,前往大明朝京城,接受君父的正式封授。

    有奖就有惩,遭遇军方变革,而失去地位、权力的葡萄牙全体王室成员,一律被贬为庶民,与诸爵一道,前往大明朝生活,以及,按时接受训诫,直至完全改正。

    李锡让小阿方索、达永在行省内进行建设、传授朝廷国策,锦衣卫会暗中配合,接着,就离岸向北,与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在海上遭遇。

    第一宝船舰队不过六十多艘舰船,而无敌舰队却有上千艘战舰,面对十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于己的舰队,李锡下达了“自由狩猎”的命令。

    化整为零。

    在敌众我寡的战局中,完全是不可理解的战术,无敌舰队指挥官霍德华,更是将东方舰队的行动,视为“自杀”。

    在第一宝船舰队变阵的瞬间,无敌舰队也进行了变阵,几乎每一条第一宝船舰队的战舰,都对上了几艘、十几艘、甚至是几十艘盖伦帆船、武装商船。

    整个战场,形成了一个个“包围圈”,但如果从天空俯瞰,在最外围的第一宝船舰队战舰,却结成了一个巨大的“圆”。

    究竟是西班牙无敌舰队上千艘战舰包围了第一宝船舰队,还是第一宝船舰队六十多艘舰船包围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了后世世界学者讨论了一个巨大争议点。

    “自由狩猎”,对应着是“自由开炮”,从进攻到防御再到移动,全方位碾压盖伦帆船、武装商船的东方舰船,狠狠地给无敌舰队上了一课。

    东方战舰不再硬抗炮火,转而以超高的机动性不断规避袭来的炮弹,无敌舰队无数颗炮弹落入水中,激荡起数丈高的水幕,但就在这时,第一宝船舰队战舰发动了反击。

    当火炮、火药都经过改良的炮弹,穿过水幕,精准命中一个又一个无敌舰队战舰,造成熄火,甚至是沉没时,无敌舰队指挥官霍德华,终于明白了珍宝舰队指挥官的堂弟,在自沉时的绝望。

    仅仅一轮试探,无敌舰队战舰就被摧毁了近百艘,反观东方舰队,却没有一艘战舰在本轮交锋中被摧毁。

    透过千里镜,霍德华看到,也听到,东方舰队战舰无时无刻不再发动的炮击,好似填弹、发射、炮筒冷却不复存在一样。

    无时无刻,无敌舰队的战舰不在被摧毁。

    己方上千艘战舰的炮击,炮声却断断续续的,整个战场,仿佛在被东方舰队主宰。

    事实也是如此,打又打不过,挡又挡不住,连跑都跑不了,作为轻型帆船战舰,竟然跑不过重型战舰,更跑不过重型战舰的重炮,无敌舰队不少战舰主官为之落泪,帝国舰队雄霸世界之西这么久,还从未受过这么大的委屈。

    对于无敌舰队来说,最好攻击的东方舰队战舰,只有那个,就是李锡所在的第一宝船,又大,移动又慢,好像是个活靶子。

    然而,当第一宝船四面八方出现了上百门新型红夷大炮,同时喷射出炮火时,霍德华和无敌舰队将士才真正感受到绝望。

    方圆几百米内,俨然成了“禁区”,一旦无敌舰队战舰靠近,就会被数门新型红夷大炮射出的炮弹撕碎。

    化整为零,让第一宝船深陷重围,真相只是不让第一宝船误伤其他友舰。

    第一宝船迎着无敌舰队主舰,“费利佩号”,冲在了最前面,犹如一把利剑,直刺无敌舰队的“心脏”。

    其他战舰跟随着宝船,逐渐收紧包围圈,望着这一幕,霍德华眼睛都红了。

    主舰带头冲锋,哪怕火力再盛,也不可能将射程内的敌舰顷刻间全数毁去,而这种战法,简直没把无敌舰队当人。

    “冲锋!”

    “接舷!”

    霍德华连下两道命令,并让座下的费利佩号主舰加快速度,与宝船迎面对冲。

    当两艘逐渐对撞,强烈地反震力,让两艘船上的人在短时间都站立不住,站在甲板上的不少士兵,更是直接坠落大海。

    宝船再次获得了胜利,尽管没有直接撞碎费利佩号,但却撞出了大大的口子,海水凶猛,费利佩号沉没是时间问题。

    但在这时,指挥官的霍德华表现出帝国海军大将的素养,忍着主舰被毁的悲痛,高声命令全舰士兵,登上宝船,继续战斗。

    可当无敌舰队士兵顺利接舷,登船,出现在宝船甲板上时,看着严阵以待的东方骑兵,不由得懵了。

    “船上怎么有马啊?”

    只要是平地,骑兵对步兵,就是一场屠杀。

    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覆没。

    半个世纪的积累,倾帝国之力,打造了巅峰无敌舰队,一战而没。

    海军是高度依赖技术、资金和长期积累的军种。

    舰船建造、人才培养、战术体系构建等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持续投入。

    这一战,西班牙帝国输掉的,不止是上千艘战舰,数十万海军士兵,更是大西洋所有制海权!

    地中海、大西洋。

    两个海洋的制海权,全归于第一宝船舰队所有,归于大明朝所有。

    李锡下令打捞、救治在战斗中坠海、受伤的己方士兵,漠视数十万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将士沉入大海。

    当西班牙士兵的尸体如死鱼漂浮到岸上后,那人间炼狱的场景,让无数欧罗巴大陆的人为之崩溃。

    第一宝船舰队顺利抵达大不列颠岛,作为英吉利王国国王的凯撒一世陈为民,热烈地迎接了李锡和舰队将士,并当场宣布,英吉利王国即日起,归附于朝廷的怀抱。

    由陈家一手打造的英王,在交出大不列颠岛及爱尔兰岛两岛控制权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自此,英吉利王国,成为大明朝第二十省,也是海外第二行省,陈为民理所当然的成为英吉利特别行省的第一任最高执行官。

    而英吉利特别行省的第一任行政长官,则要等待朝廷派遣,在此之前,行省的所有事务,皆归陈为民暂理。

    但陈为民对于“海外第二行省”的序列颇有异议,在陈为民,在两岛岛民看来,英吉利率先为王化所服,理应在葡萄牙特别行省之前,是海外第一行省才对。

    序列之争,是葡萄牙特别行省和英吉利特别行省之间的事情,第一宝船舰队主将的李锡却未在乎和参与。

    控制了地中海、大西洋的海权,就从物理上切断了欧罗巴大陆和阿非利加洲、亚美利加洲之间的联系,断掉了两大洲能为欧罗巴大陆诸国输血的可能,让欧罗巴大陆成为“孤岛”。

    但凭借第一宝船舰队,两个特别行省,很难控制阿非利加洲的昆仑奴和亚美利加洲的种植园,李锡刚准备传消息去南亚次大陆,请求王崇古阁老再调遣几支宝船舰队前来的时候,大明朝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宝船舰队抵达欧罗巴大陆的消息,却先一步传来。

    原来,就在李锡率领第一宝船舰队前来欧罗巴大陆不久,在南亚次大陆,王崇古与婆罗门教大祭司瓦尔那达成了秘密协定。

    瓦尔那、婆罗门、婆罗门教出卖了莫卧儿帝国皇帝库斯洛,大明军队所到之处,瓦尔那、婆罗门、婆罗门教甚至亲自摇旗助威,在大军挺进德里时,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抵抗。

    莫卧儿帝国皇帝库斯洛在大明军队进入德里的前夕,趁着夜色带着百余名亲卫逃了,就如当初其祖先从草原逃离那般,狼狈且不堪。

    但在临逃前,库斯洛对婆罗门教,对大祭司瓦尔那,对婆罗门发出了“恶毒诅咒”,诅咒他们以后,及子孙后代都是海吉拉。

    成王败寇。

    库斯洛对大明军队有恨,但远不及对出卖莫卧儿帝国的婆罗门教恨意大。

    当瓦尔那听闻恶毒诅咒后,却毫不在意,简简单单说了两个字“反弹”,让就在旁边的王崇古侧目。

    显然,世界上所有的信仰,“最虔诚的信徒”们,对神仙、佛祖、上帝、梵天等等的敬畏,甚至不如一般信徒对神灵的敬畏。

    因为这些人知道,如果神灵真的存在,就他们做的那些丑事、恶事,神灵早就降下神雷劈死他们了。

    掌握了信仰、权力、财富的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活的长,难道是神灵不着急召唤他们到身边侍奉吗?

    不。

    是神灵做不到。

    世间最虔诚的信徒,却是世间最坚定的无神论者,这不可谓不讽刺。

    但王崇古不在乎,朝廷借助婆罗门教,只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南亚次大陆,掠夺次大陆上的资源、财富。

    同理,婆罗门教、瓦尔那、婆罗门贵族也不在乎,他们不在乎南亚次大陆上的主宰是谁,只要能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即可。

    所以,大明朝廷,已经有了二十一个行省,真正的海外第一行省,不是葡萄牙,也不是英吉利,而是天竺行省。

    由于朝廷提前准备了万儒入南亚,在婆罗门教的帮助下,朝廷在天竺行省的基本框架甚而都搭建的差不多了,一个又一个孔子学院都在那块次大陆上拔地而起。

    初入南亚的万儒与婆罗门教相处融洽,腐儒们惊讶此地信仰的纯粹,而婆罗门教也惊讶信仰能对政权的干涉程度。

    于是乎,两教一拍即合,取彼此糟粕,弃彼此精华,不断加固着南亚次大陆上百姓的思想禁锢。

    这完全是王崇古,是朝廷没有料到的,在命令万儒入南亚时,想过儒门猛龙过江,捶死婆罗门教,也想过强龙不压地头蛇,婆罗门教排挤儒门,万万没想到,这两教竟然狼狈为奸了。

    顺民是什么样的,王崇古算是见到了,南亚次大陆上的百姓心甘情愿将大明朝奉为圣朝,而东土,也被奉为“原界”的存在,心向往之。

    军事殖民?

    根本不需要,儒门、婆罗门教通过修改典籍、经文,将大明朝、东土描绘成人间本不该存在之地,而南亚次大陆上的一切,都属于朝廷,包括他们的性命。

    南亚次大陆上,偶尔会出现混乱,但那属于不同地区的特色,不论怎么火拼,都影响不到大明朝廷在南亚次大陆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出于谨慎,王崇古还是在南亚次大陆,在阿拉伯海留下了三支宝船舰队,领着二、三、四、五,四支宝船舰队派往了西洋。

    跟着第一宝船舰队的后面,王崇古根据世界局势的变化,作出了如下部署。

    第五宝船舰队就留在了红海,第四宝船舰队留在了地中海。

    当望见第二宝船舰队、第三宝船舰队上的大明龙旗迎风飘扬而来时,李锡的心,终于落定了。

    有两支宝船舰队的加入,阿非利加洲、亚美利加洲,两座大陆的资源、财富,已成朝廷的囊中之物。

    永乐年间,朝廷错过了次唾手可得的世界霸主机会,现在,朝廷在君父的训诫,主动朝着世界霸主的位置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