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绝色坤伶,美人之计!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江中斩蛟字数:4140更新时间:25/02/18 18:36:20
世界之东。
春日的到来,让大明朝的百姓进入忙碌之中,春种、拔草、修路、搭桥、建学堂等等,人尽其职,人尽开颜。
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和平、和谐的圣光,笼罩着所有人,正因为尝过战乱、混乱的滋味,人们才更加珍惜当下的一切,知道这些在这世界并非容易获得。
人心皆定,天下渐安。
内阁,政务堂。
首辅大臣高拱审阅、批示着两京一十八省关乎方方面面的奏报,国计、民生,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从心底流露出笑容。
早四年前,谁能想到大明朝会有现在的发展?
早四年前,谁能想到执掌国柄的人会是谁?
严嵩、徐阶、张居正、严世蕃,甚至是赵贞吉、谭纶等,哪个不是天纵之才,哪个不是引一代风流?
但到了,死的死、罢的罢,以及,伤的伤。
登临相位两载,高拱已经知道了失踪的徐阶,其实一直在京城内,在东厂的秘密小院里关着。
作为曾经的“朋友”,高拱心血来潮还想去探望一下,但被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黄锦婉言拒绝。
徐阶、高拱关系不睦,用大腚想,都知道高拱的探望绝非出于关心,而是以胜利者的姿态要去嘲讽,或者唏嘘几句。
被关押这三年,徐阶的状态每况愈下,儿子被他在午门亲手所杀,族人在“倒徐”中也是一个没有跑掉,恩师受他连累死于雪中,所组建的东林书院,也被几场风波中堙灭。
徐阶是个内心强大的人,在被关押之初,逢年过节就会向君父进献青词,想得君父的怜悯。
但再强大的内心,也挡不住一直以来的无视,君父从未对徐阶的青词有所回应,更没有对徐阶降下恩典。
当希望化为绝望,徐阶就病了,连从床榻起身的能力都没有,御医李时珍去诊治过,外疾易治,心疾难医,只留下几副药,交代了东厂番子如何煎熬、服用,就飘然而去。
人都这样了,要是再受刺激,可能就活不了了,所以,心善的黄锦很鄙夷这位元辅的人品德操。
不过,架不住高拱的软磨硬泡,黄锦透露了君父对徐阶的最终处置。
不论徐阶的病是真是假,徐阶都不可能活着从那处小院中离开,但君父准予徐阶死后哀荣,国史留名,有赐祭。
高拱这才满意,国史要史官来修,但自唐以降,史官的“正直”之名就广传于世。
另外,赐祭也好、墓地也罢,这些都要朝廷去办,身为内阁首辅大臣,这都要他来拍板。
高拱自诩是厚道人,绝对不会在仇人丧礼上胡闹,拍着胸脯保证会给予徐阶风光大葬。
尤其是在鞭炮方面,立下了重诺,送徐阶灵柩归淞江时,灵柩走到哪,鞭炮就放到哪,如果超出规定花销,那部分由高拱承担,要是首辅俸禄不够,高家也能舍财送“徐阶徐阁老”最后一程。
生前不能为万民所识,死后,高拱管保徐阶“响彻天下”。
要不是豪族都迁徙到永陵,高拱都打算等从内阁首辅大臣位上卸后到淞江去住,方便以后年年“祭拜”。
面对高拱的可惜,黄锦啐了他一口,转身就走了,这人啊,到底多大恨啊,连死后都饶不了。
但这也给黄锦一个警醒,那就是要活的长久,不然死早了,仇人、敌人什么都还早,一想到死后坟前鞭炮齐鸣的场景,就有些不寒而栗。
热闹归热闹,可死了都不得安宁,任由仇敌胡作非为,这谁受的了?
黄锦在内书堂学的不错,一瞬间就想到了历史里长寿,且对前敌反攻倒算的几个人,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咦,为什么都是司马家的人?
因此,近日以来,高拱的心情不错,连对内阁其他人、六部九卿大臣、地方来人都和气了不少。
这让一些头回见到高拱的人,都以为传言脾气暴躁的“高胡子”,只是传言,或是改好了。
朝野清平,百姓安居乐业,想到史书、后世对本朝内阁的高度评价,高拱都忍不住轻哼起昆曲。
“脸欺桃,腰怯柳,愁病两眉锁。
不是伤春,因甚闭门卧。
怕看窗外游蜂,檐前飞絮,想时候清明除过……”
元辅的异动,次相胡宗宪,群辅李春芳、海瑞、朱衡这些时日也见怪不怪,但正在值上,唱起了小曲,未免太过了些。
胡宗宪眼中闪着光,望向了高拱,笑道:“这是《浣溪沙·捧心》的唱段,不像是原来的昆山腔,元辅,这是什么人改的曲子?”
见胡宗宪直接道明了曲腔,高拱有了遇到知己的感觉,大笑道:“这是昆山的魏良辅闭门十年调用水磨改出来的心昆腔,江南人叫它水磨腔,汝贞觉得如何?”
胡宗宪点点头,道:“还不错,这魏良辅也了不起,十年水磨,竟没了烟火气,难得。”
高拱来了兴致,又唱了几句,“东风无奈,又送一春过。
好事蹉跎,赢得恹恹春病多……”
见高拱仍不知收敛,海瑞搁下了手中的狼毫笔,道:“好一乾旦。”
四字一出,高拱的脸,立刻红了,再青,仿佛没有成熟的狼桃一样。
坤伶,是女戏者。
而乾旦,则是男扮女戏者。
戏者低贱,故人常言:“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能将当朝元辅比喻戏者,就已是莫大的侮辱,再辱以男女不分,这侮辱就更大了。
“海汝贤,汝是何意?”高拱冷着声调,怒火中烧道。
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高拱不笑了,海瑞却笑了,道:“元辅唱腔能如此细腻,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就,水磨腔,水磨腔,水磨的工夫,我尝闻那魏良辅为一绝色坤伶量身谱曲,进了相府,不知元辅可识那坤伶?”
魏良辅可不是个专业写曲的,其人是正儿八经的大明朝官员。
嘉靖五年进士,历官工部、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广西按察司副使。
嘉靖三十一年擢山东左布政使,三年后致仕,流寓于江苏太仓。
年过七旬的魏良辅或许早没了为官为民的心气,可以醉情于音律雅乐之间,但人生在世,哪能毫无挂牵,有儿有女又有孙,在朝时还能照拂一二,而离朝后,人走茶凉,那些个儿女孙儿,便只能托付他人照顾了。
元辅无子,世人皆知,难免为有心人所利用,身居高位,诱惑无数。
但元辅喜好简单,一、权,二、戏,三、色。
权力,除了当今君父,没人能再给高拱更高。
绝色,高拱见过无数,坤伶,高拱也见过无数,软侬吴语,高拱同样听过无数。
但以软侬吴语唱着昆曲的绝色坤伶,高拱却是第一次听、闻。
而且,海瑞的话中,带着明显的讥讽,人都进了相府,要是高拱没见过,难道这些时日多晚下值都要回府,是为了见那年老珠黄的正妻吗?
闻言。
胡宗宪、李春芳、朱衡都是一愣,关于相府的传闻,他们或多或少听了些,只以为是玩笑,而没有当真。
毕竟,国事繁忙至此,往政务堂一坐,一碗茶,一堆政务,就是一天,精气、身体都疲惫不堪,哪还有空想别的。
在座的,年岁大体相当,都以为精神、身体状况也相差无几,但透过海瑞的话,众人嗅到了不同寻常地气息。
老色鬼……嗯,真没想到元辅还有这闲工夫,国事都这么重了。
想到这,胡、李、朱三位阁老的心底,都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个感叹,当年的严嵩内阁,果然个个是“神人”。
严嵩就不多说了,那年八十都还能执掌国柄,其子严世蕃,荼毒百姓,被当今君父问罪时,刚娶了第九房小妾。
徐阶、张居正在朝时,精力旺盛的惊人,常常服用虎狼之药,这可是举朝都知道的事。
本以为高拱是个例外,能抵御住权力以外的所有考验,但近乎是私人定制绝色坤伶这样的考验,什么样官员能抵御住这样的考验?
元辅这水磨的昆山腔,大概是在床榻上学的,难怪学的这么好,这昆曲,要学啊!
李春芳不禁想到老友陈以勤说过陈家一个小发现,那就是“在一个领域活跃的人,一般其它领域也不弱”,但怎么也没想到,元辅都五十多的人了,竟然还能这么热爱……
同僚的逼问,调侃,让高拱脸上的青色消失,整张脸都红透了,狼桃熟了似的。
“同阁为臣,元辅又是内阁首揆,我本不该如此。”
海瑞望着高拱,眼中没有丝毫杂念,继续说道:“可正因同阁为臣,我才想劝告元辅,莫要为了个戏……‘好处’,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这番话,发自海瑞的内心。
其他阁老能当相府传言为假,海瑞也应如此,但海瑞能在这时言之凿凿,比其他阁老知道的多,消息来源便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义弟颜鲸。
都察院可在盯着相府,盯着高拱,只要发现高拱有徇私舞弊的行径,就会立刻发动弹劾。
海瑞可以装作若无其事,让高拱陷入更深的陷阱中,仗义执言,是真的想让高拱回头是岸,不要为了个戏子,铸下大错。
被同僚指摘,高拱更多的是羞惭,但当听到海瑞语中对心中珍视之人的冒犯,哪怕海瑞已经尽可能收敛了冒犯之词,高拱还是爆发了,怒不可遏道:“那你告诉我,珊娘只是个好处吗?难道我分不清人情冷暖的真假?”
珊娘?
旁听的三阁老在心里重复了这个名字,元辅主动说出了这个名字,可见珍视的程度。
可那句仗着多年宦海沉浮经验,为自己辩白,为那珊娘辩白,自许知晓世间人情冷暖的话,三阁老旁观者清,差点没有笑出声。
美人计,要真是那么简单,就不会出现《三十六计》中了。
美人计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主要是因为它触及了人最深的情感和欲望。
人们往往容易受到外表吸引,而忽略对方可能隐藏的动机。
此外,当涉及到权力、爱情或性的时候,人们的决策往往会受到影响,从而可能在不理智的情况下作出决定。
旁人只以为美人计是个搔首弄姿的绝色美人就行,然而,最真实的美人计,却连皇帝都难拒绝。
就比如卫子夫带着卫青,霍去病,霍光,霍去病手上还抓着金日磾,站在那边,就站着就好。
三阁老都想不出历朝历代有哪个帝王能拒绝。
现在的高拱,就中了美人计,以吴侬软语唱着昆曲的绝色坤伶,见犹怜说着想要为元辅生子的话。
不出意外,元辅年少轻狂,未入仕途,学子风流时,八成有过这样的唯美幻想。
在场全是聪明人,交流的眼神,管中窥豹,窥见了高拱不少少年幻想,眼中的色彩,岂止是灿烂,简直是飞扬。
海瑞沉默了,他没想到,元辅“中毒”会这么深。
但在高拱眼中,同僚的不语,是被他慑住了,狂傲之气在蔓延,不惜对海瑞反唇相讥道:“我和珊娘之间是爱情,这种爱情,你大概永远不会懂!”
《礼记·礼运》有云:“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当爱情一词出口。
胡宗宪、李春芳、朱衡怔住了,连眼神交流都停了,齐齐地望向了高拱。
那所谓的“珊娘”,仅凭姿色、昆曲是很难让当朝内阁首辅大臣神魂颠倒到这种地步的。
那唯有一种可能,珊娘做到了一件高拱心心念念的事。
海瑞眼露复杂之色,慢慢说道:“敢问元辅,那珊娘可有了身孕?”
海瑞、高拱在子嗣问题有很多共同语言,婚后多年无子,高拱三个女儿甚至都没能活到成年,在这礼教至上的时代,无子不孝,其中压力,没有人比海瑞更清楚高拱背负的压力有多大。
海瑞获天幸,妻子在嘉靖四十年有了身孕,生于嘉靖四十一年,如今已有三岁,而高拱,却还面临着无嗣而终的境地。
从兄弟那过继来的嗣子高务实,终究是过继来的啊。
高拱沉默了。
守在政务堂门外的中书舍人高务实,微不可察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