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太子刘珏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爱吃麻辣猪蹄字数:4156更新时间:25/02/18 14:00:05
年轻士子从马良的手中接过掉落的书,并颔首说道:“多谢兄台。”
“举手之劳,无妨。”
马良摆了摆手,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问道:“阁下莫非也是国子监的学子?”
眼前这年轻士子身上穿的正是国子监学子的统一服饰。
所以马良才会这么问。
年轻士子笑道:“正是,在下姓邓名艾,字士载,国子监三年级学子,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马良闻言恍然道:“原来是士载兄,在下马良,字季常,亦是国子监三年级学子。”
邓艾在国子监里的名头不小,国子监每个年级每个月都会进行月考,并且列出排名,邓艾时常名列前茅。
所以马良对邓艾并不陌生。
邓艾听到马良的名字后也很吃惊:“阁下便是马氏五常之一的马季常?失敬失敬。”
说着连忙向马良拱手行礼。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马良才名极盛,当初跳过了小学、中学直接考入的大学,然后沉淀两年后又以第一的成绩进入国子监。
哪怕是在人才辈出的国子监里,马良也绝对算得上是佼佼者,很多科目的授课讲师都很看重他。
“既然都是同窗,士载兄又何必拘礼。”
马良伸手扶起邓艾,邀请他入房间一坐,并且亲自为他沏上了一杯茶水。
邓艾道了一声谢,接过茶水,又在房间里扫了一眼,问道:“季常兄为何在客栈里面读书复习?不吵闹么?”
房间里到处都堆着书,而最近国子监的毕业考试又即将临近,不难猜出马良是在备考。
马良淡淡一笑,说道:“舍弟要参加今年的武举考试,我来此是陪他的。”
“至于吵闹与否我倒不在意,只要心静,何处不是读书的地方?”
邓艾无不佩服地说道:“季常兄境界高远,吾所不能及也。”
“我亦在为毕业考试做准备,为此已经好几日都没有睡好了,心中实在忐忑,不知能否跻身殿试。”
和马良一样,邓艾的目标同样也是殿试。
通过毕业考试对他们而言轻而易举。
但能不能跻身前二十名就不一定了。
因为国子监里也是有很多人藏拙的,平时考试排名低不代表毕业考试排名也低,此前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以士载兄的才华,跻身殿试轻而易举,何必心忧?”
“凡事尽力而为便好。”
马良劝说道,但他心里也清楚,说是这么说,他其实也没法放平心态。
邓艾幽幽一叹,喃喃自语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啊……”
他的语气里有着掩盖不住的向往。
他邓氏需要崛起,在跻身殿试并且取得好名次无疑是最便捷的途径,他需要加倍努力才是。
想到此处,邓艾心中重新燃起斗志。
他抬头看向身边的马良,眼神坚定道:“季常兄,此番考试我会全力以赴的,你我顶峰相见!”
“顶峰相见!”
马良重重点头,眼中尽是火热,他又何尝不是对那状元一衔感到向往无比?
若真为状元,那才是真正的光耀门楣!
邓艾将杯中的茶水饮尽,拿起一旁放着的书本,告辞离去。
……
未央宫,椒房殿。
有一阵清脆稚嫩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一名看起来十多岁、模样清秀的少年,正在逐字逐句地背诵着《孟子·离娄上》
过了许久之后,整篇文章竟然被他全部给背了出来,而且一字不漏。
背完后,少年站直身体,对一旁的刘协恭敬行礼道:“父皇,儿臣背完了。”
听到的话后,刘协合上手中的《孟子》,笑道:“一字不差,很好。”
眼前这少年,正是太子刘珏。
九年过去,刘珏也长大了,而且他的天资和天赋都十分聪颖,就连负责教导他蒙学的老师也是赞不绝口。
“谢父皇夸奖。”
被夸奖的刘珏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
能得到父皇夸赞,这是极为难得的。
一旁的吕玲绮笑着对刘协说道:“自从上次陛下您说珏儿通过考校后就能放假七日,他便越发努力了。”
听闻此言,刘协不禁莞尔。
然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两位太子侍读,问道:“两位爱卿觉得如何?”
两位侍读,分别是费祎和郭攸之。
他们二人早在数年之前就从国子监毕业,刘协听说两人之后,直接把他们安排为太子侍读。
费祎笑道:“太子殿下平日学业辛苦,休息休息也无妨,须劳逸结合才是。”
一旁的郭攸之却摇头道:“太子殿下继承了陛下过目不忘之能,背诵文章对太子殿下而言轻而易举。”
“臣以为当出难一些的问题考校。”
当今天子有着过目不忘之能,而太子也同样如此,父子二人如出一辙,所以郭攸之才会这么说。
“倒也是。”
刘协觉得郭攸之说得有道理,于是他看向刘珏,问道:“珏儿,你可敢继续接受考校?”
“请父皇出题!”
刘协话音落下,刘珏便挺起了小小的胸膛,直接应下,没有半点犹豫。
刘协笑道:“那好,若是你能通过考校,朕便答应让你休假七日。”
“费爱卿,你出题吧。”
刘协把这个权利交给了费祎,费祎自然不敢推辞,拱手应下,随后开始思索该出什么题目。
出题难了不行,太子年纪毕竟不大;容易了也不行,因为会有刻意放水之嫌。
想了许久以后,费祎才开口道:“《汉律九章》作为立国之本,关乎社稷安稳。”
“臣敢问太子殿下,其中盗窃之罪当如何论处?”
刘珏听闻问题,神色沉静,只是短暂地陷入了思索,便条理清晰地回应道:“《汉律九章》规定,一般盗窃按赃物价值量刑,赃值十金以上,黥为城旦舂;若盗窃皇室或官府财物,罪加一等”
话语至此,刘珏微微顿了顿,而后又有条不紊地接着说道:“然而,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秩序,盗窃行为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更严重扰乱了百姓的安稳生活。”
“所以,量刑时必须依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审慎判定,既不可轻纵罪犯,使其逃脱应有的惩戒,也不能刑罚过苛,导致公平正义失衡。”
一旁的刘协微微挑起眉梢,原本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紧接着便追问道:“哦?既然如此,那依你之见,在当下这四海升平的太平盛世,律法在执行过程中又该如何权衡利弊,才能确保大汉江山长治久安?”
刘珏神色庄重而认真,几乎未作任何犹豫,便即刻回答:“父皇,如今百姓在太平盛世的庇佑下,得以安居乐业,律法的执行理应更加侧重引导与教化。”
“对于盗窃初犯且情节较轻者,可判其在市井间做些公益之事,如修缮街道、打扫坊市,以劳役代替刑罚,既能让其通过劳动弥补过错,也能在过程中接受众人监督,心生悔悟。”
“对于屡教不改的惯犯,则要加重惩处,以彰显律法威严,让百姓知晓违法必究。如此刚柔并济,方能让律法深入人心,维护我大汉的太平盛世。”
刘协微微颔首,眼中的赞许之色愈发浓郁,神色也随之缓和了几分。
这次,他越过一旁正认真倾听的费祎,直接看向刘珏,问道:“那《论语》中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呢?”
刘珏眨了眨那双明亮且透着聪慧的眼睛,稍作思考后,便娓娓道来:“此句的意思是,天子若以道德原则来治理国家,便会如同北极星一般,稳稳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所有星辰都会环绕着它。”
“在儿臣看来,这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是为人君者的立身之本。如今太平盛世,更应倡导以德治国,让百姓在道德的熏陶下,自觉遵守律法,与人为善。”
刘协目光炯炯,接着追问:“可如今天下一统,百姓生活安稳,此时推行‘为政以德’,具体该从何处着力?”
刘珏神色一正,不卑不亢地说道:“父皇,当下正是推行德政的好时机。”
“可设立‘德善榜’,将民间乐善好施、尊老爱幼的事迹张榜公布,予以表彰,让百姓有学习的榜样。官员更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为百姓树立德行典范。如此一来,德政蔚然成风,太平盛世必将长久延续。”
听到刘珏的回答之后,费祎和郭攸之都大感惊异。
显然没有料到太子居然能回答得这般详尽。
费祎满脸皆是赞叹之色,感慨道:“太子殿下年纪尚幼,却对律法与儒家典籍理解得如此深刻透彻,还能做到举一反三,实乃我汉室之大幸啊!”
刘协亦是满眼赞许,抬手在刘珏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和声说道:“答得着实精彩,很不错。”
刘珏灿烂一笑,挠了挠头,谦逊道:“儿臣不过是浅陈薄见,还望父皇多多教导,儿臣定当潜心钻研,努力学习。”
刘协笑道:“秉持谦逊的态度是对的,你回答得这般出色,朕也不会吝惜夸赞之词。你顺利过关了,朕准你休沐七日。”
刘珏闻言,激动不已,高声道:“多谢父皇!”言罢,便欢欢喜喜地转身离去。
望着刘珏那欢快离去的背影,刘协眼中闪过一抹欣慰,轻声呢喃:“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
转瞬之间,这么多年已然过去,孩子都已长大成人。
吕玲绮在旁说道:“等珏儿再年长些,陛下便可以让他参与政务了。”
“与珏儿相比,樱儿那丫头可真是让人头疼,放着好好的书不读,非要跟着她外公学武。”
吕玲绮的话语里满是无奈。
刘协忍不住笑出声来,打趣道:“这不是和你一模一样嘛?你想想,樱儿这般喜好武艺,能是继承了谁呢?”
被刘协这么一调侃,吕玲绮的俏脸瞬间泛起红晕,娇嗔道:“那、那怎么能一样呢?如今大汉乃是太平盛世,朝中猛将如云,哪里还用得着女子习武?”
想当年,她习武不过是为了在乱世之中求得自保。
可如今时过境迁,她满心期望能将刘樱培养成像甄宓那般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
只可惜事与愿违,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继承了吕氏血脉的缘故,刘樱自幼便对武艺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她整日往军事学院和军营里跑,跟着各路将军学习兵法与战场厮杀之术,而且天生神力。
如今小小年纪,便能与军中悍卒一较高下,照此发展下去,再过几年,恐怕一些将军都不是她的对手。
刘协笑着宽慰道:“随她去吧,只要她开心就好,我大汉多一位女将军又有何妨?”
吕玲绮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忖,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把女儿交给甄宓教养,说不定就能习得甄宓那般柔和的性子。
她将这些杂乱思绪抛诸脑后,转而问道:“郭司徒的病情如今怎样了?可有好转?”
提及郭嘉,刘协原本的愉悦瞬间消散,神色黯然,摇了摇头道:“不容乐观,张先生说最多只剩三个月的时间了。”
“三个月……”
吕玲绮微微一怔,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轻轻挽住刘协的胳膊。
她深知郭嘉在刘协心中的分量,这位自始至终的从龙之臣,大汉文臣之首,倘若故去,刘协必定会悲痛万分。
迟疑片刻后,她还是轻声说道:“郭司徒吉人自有天相,况且陛下已经下旨,从全国各地征召名药名医为郭司徒医治,他定会平安无事的。”
刘协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却未作回应,眼神中满是落寞。
他心中暗自思量,名医之中,难道还有比华佗和张仲景更为高明的吗?
至于药物……皇宫宝库应有尽有,珍稀药材更是琳琅满目,根本不会短缺。
他下旨征召,不过是想抓住那最后的一丝希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