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你当谁都像你这么变态是吗?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月下更字数:3306更新时间:25/02/18 02:21:18
    在莫娜的心里,她一直认为,只有在马上征战的勇士,才是最有魅力的英雄。

    因为从莫娜记事开始,他们瓦剌部族,就一直在草原上各个黄金家族部落的攻击下,夹缝求生。

    她们不停地迁徙,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时时刻刻都担心着来自外界的威胁。

    直到他们一直逃到中亚附近后,日子才算是好过了起来。

    所以从小开始,莫娜就觉得,有足够的武力,能亲自骑马打仗的男人,才有保护部族的能力。

    而她未来的丈夫,也应该是草原上,武力最高强的男人。

    但今天,莫娜才发现自己错了。

    一个人的武力再高强,又有什么用呢?

    在战场上,他能面对几十人,上百人。

    但若是几千人,上万人呢?

    人力有穷时啊。

    在草原上的时候,她的哥哥孛罗罕,最多也就是参与几百上千人规模的战斗。

    一次大战,能斩杀数十名敌军,就已经称得上大胜了。

    都是可以开篝火晚会,载歌载舞庆祝的成绩了。

    可就在刚才,朱祐樘一句话,便处死了上万叛军。

    那些在沙场上勇猛无比的将士,在朱祐樘面前,不值一提。

    朱祐樘一句话,便可定数万人的生死。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在大明的皇帝面前,一个懦弱的小兵和一个战力无双的勇士,没有任何差别,皆是蝼蚁。

    都不需要他动手,只需要一句话,便有数不清的人,争先恐后的为他效劳。

    同时,在判决数万人生死之后,朱祐樘一句话,又能让数万人,重新拿回属于他们的财富。

    数不清的银子和粮食,被那些没有参与兵变的宣府士兵们领走。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和地上的尸体和鲜血,和后面那些受到黥刑而悲鸣哭嚎的人,形成强烈的反差。

    人世间的悲喜并不相通,但他们的悲喜,却全都和朱祐樘有关。

    这一刻,是莫娜第一次,这么近地体会到权力的滋味。

    朱祐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乾纲独断,执掌天下的样子,深深吸引着莫娜。

    再加上莫娜已经成为了朱祐樘的嫔妃,此时再看朱祐樘,便有些情难自禁了。

    朱祐樘也被莫娜这大胆的举动,吓了一跳。

    朱祐樘后宫里的那些女子,可没有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当众钻进他的怀里。

    也没有谁,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在他身边说这样的话。

    说实话,真是刺激。

    朱祐樘向两边看去,刘瑾和汪直两人都站得远远的,眼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言。

    朱祐樘拍了拍莫娜的背:“想要什么?”

    “嗯呢……”

    莫娜面色红晕,扭了扭身子,并不明说。

    “好了,先起来吧,回去再说。”

    “喔……”

    莫娜乖乖地从朱祐樘怀里坐起,也不知道是不是后知后觉地才感到害羞,一直死死地低着头。

    朱祐樘又继续在校场上看了一会,直到觉得不会再有其他事情之后,便对着身边的汪直和刘瑾下令。

    “汪直,刘瑾,你们在这看着,朕有些乏了,先回去了。”

    “等事情结束之后,你们再来向朕汇报。”

    汪直和刘瑾,连忙应旨:“是,陛下。”

    朱祐樘起身,带着莫娜向点将台下走去。

    汪直和刘瑾在朱祐樘身后,恭敬行礼:“微臣,奴才,恭送陛下!”

    朱祐樘一下点将台,牟斌便带着大量的锦衣卫随侍左右,严防死守。

    朱祐樘和莫娜所过之处,四周的宣府军民们,纷纷行礼送别:“恭送陛下!”

    朱祐樘和莫娜刚刚坐进龙轿里,都还没来得及起轿呢,莫娜就又粘了过来。

    她死死地抱着朱祐樘的一只手,不停地嗅着朱祐樘的味道,有时候还忍不住动嘴轻轻咬一咬。

    现在的莫娜就不像一匹性烈的小母马了,反而有点像是一条小狗。

    朱祐樘无奈地捏了捏莫娜的小脸:“行了,别咬了,衣服上都是你的口水。”

    “嘿嘿,陛下……”

    现在的莫娜,怎么看朱祐樘,怎么喜欢。

    和之前见朱祐樘时候的表现,判若两人。

    当两人回到宣府衙门之后,莫娜便迫不及待地拉着朱祐樘,往房间里走去。

    今天终于除掉了宣府总兵杨通这个祸害,还把宣府杨氏也一并拔除了。

    同时肃清宣府军政,清算宣府反叛将士,还解决了宣府底层士兵们拖欠多年的粮饷。

    如此一来,宣府已稳,朱祐樘感到心中轻松了不少,心情也跟着愉快了起来。

    于是朱祐樘也由着莫娜胡闹,一起走进了房间。这次的莫娜显得异常主动,朱祐樘倒是好好享受了一番。

    到了傍晚时分,朱祐樘和莫娜都已洗漱完毕,用过了晚膳。

    忽然有小太监前来通报:“启禀陛下,东厂厂督刘瑾和西厂厂督汪直求见。”

    朱祐樘点了点头:“让他们去会客厅。”

    “是,陛下。”

    朱祐樘率先去了会客厅,汪直和刘瑾见到朱祐樘之后,首先行礼。

    “微臣,奴才,拜见陛下。”

    “起来吧,说说情况。”

    “是,陛下!”

    汪直和刘瑾知道朱祐樘指的是什么,刘瑾当即回禀道。

    6=9+

    “启禀陛下,被判处死刑的一万一千八百三十一人,已经全部处死了。”

    “被判处黥刑的十一万一千八百零六人,也全部处刑完毕,正被安置在校场上,由远征军们看守。”

    朱祐樘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静候下文。

    汪直接着拱手复命:“启禀陛下,宣府共计六万八千二百四十一名将士,已经全部领取完宣府所拖欠的粮饷。”

    “领取的粮饷总额,共计一百二十四万六千余两白银,一百七十九万石粮食。”

    “宣府共计三十八万四千五百三十五名百姓,每人都领取了一两银子和一石粮食!”

    “此次查抄宣府军官,共抄得白银一千九百七十万两,粮食共计一千零一十二万石。”

    “扣除补发和赏赐的粮饷后,还剩白银一千八百零七万余两,粮食七百九十三万石。”

    听到最后的数字,朱祐樘都忍不住深呼吸了一口气。

    这次抄家宣府杨氏及其党羽,所抄出来的白银之巨,大大超乎了他的想象。

    哪怕是扣除了拖欠的粮饷,扣除了赏赐的粮银,竟然还剩下了这么多粮食和白银。

    这些粮食和白银,自然是落到了朱祐樘的手上。

    朱祐樘到宣府查一趟,直接抄出了大明四年多的税收总额。

    也不知朱祐樘这一趟巡查下来,能从这些边镇上,抄出多少的银两出来。

    而且很关键的是,在抄出这些银两的同时,还抄出了这么多的粮食。

    朱祐樘这次亲征走得匆忙,本身就没带多少后勤粮草。

    有了这将近八百万石的粮草,足够支撑朱祐樘率领这十多万大军,将大明的所有边镇来回扫荡一次了。

    朱祐樘思考了片刻后说道:“先拨五十万石粮食给宣府军,用作战略储备。”

    “然后再拨三十万石粮食,给这些判黥刑的人,让宣府军派出一万人马,明日一早便押送这些犯人,前往疆州,修建联通疆州和京城的道路。”

    “至于谁来负责这件事……”

    朱祐樘想起这件事,就感到一阵头疼。

    还是那句话,朱祐樘才掌权不久,手底下并没有什么特别信任的人。

    所以人事任命,一向是他的弱项。

    可现在宣府总兵官都被朱祐樘处死了,而朱祐樘还没有想好,该任命谁为新的大同总兵官。

    朱祐樘脑海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冥思苦想了一会后,朱祐樘看向了站在一边的汪直。

    “汪直,这个任务你有合适的人选没有?”

    “还有宣府总兵官一职,你觉得谁能胜任?”

    汪直看了一眼朱祐樘,心中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说道:“回陛下,臣以为,王时可以押送这些犯人去疆州。”

    “嗯……”朱祐樘点了点头。

    押送流放犯人只是一件小事,他不是很在意。

    他真正在意的,是新任宣府总兵官的人选。

    “这宣府总兵官,微臣推荐王春担任。”

    “王春?”

    朱祐樘皱了皱眉头:“他也太年轻了,有这个能力担任一府总兵吗?”

    汪直正色道:“能力的问题,陛下不用担心。”

    “微臣之前提到过,王春在数年前,便曾跟随微臣和王越总督,征战威宁海,屡立战功。”

    “而且这次徐昌将军,能够如此顺利地攻下宣府,王春组织人马,抗命开城门,也是功不可没。”

    “王春的能力有目共睹,无论是领兵作战,还是统筹部署,都是一把好手。”

    “至于年纪……”

    说到这里,汪直罕见地笑了笑:“微臣当年创办西厂的时候,只有十七岁。”

    “和王越总督在威宁海,大破鞑靼亦思马因的时候,也才二十一岁。”

    “微臣以为,年纪不该是评判一个人能力的标准。”

    刘瑾在旁边一听一个不吱声,心中对汪直腹诽不已。

    你当谁都像你这么变态是吗?

    像你这种十几二十岁就立下赫赫军功的人,历史上才有几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