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请陛下还我们瓦剌一个清白!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月下更字数:3381更新时间:25/02/18 02:21:18
    听到这里,哪怕是城府再深,养气功夫再到家的皇帝,都不可能压制住心中的怒火!

    杨通只是一个宣府总兵,他竟然敢凭空捏造事实,给大明皇帝扣上一个如此屈辱的帽子!

    被外族敌人俘虏,胁迫来到宣府叫门,要把京师的门户让给外族……

    这其中哪一件事,放到一个皇帝身上,不得被后世人耻骂数百上千年?!

    杨通竟然一口气,给他编出这么多屈辱的故事。

    还当众讲给全宣府的将士们听,力图坐实朱祐樘“叫门天子”的头衔!

    杨通此人,当诛其九族!

    朱祐樘现在想来,不禁有些后怕。

    要不是朱祐樘拥有,十万名忠心耿耿的陷阵营大军,和三万名忠贞不二的厂卫。

    杨通给他编的这些罪名,还真要被他给坐实了!

    从杨通派出杨魁率领两万明军袭营开始,步步都是杀机。

    若是没有这些陷阵营大军和厂卫,那朱祐樘当场就得交代在土木堡。

    朱祐樘驾崩后,京城里的人便可顺势再拥立一位新皇帝。

    选个能拿捏的傀儡皇帝,后宫和朝臣再把皇权一份,各自发财。

    史书再糊弄些类似于“景泰八年,国泰民安”的句子,粉饰太平。

    到那个时候,那可真是他们这些文官武将们的天平盛世。

    文官继续在地方捞钱,下海走私,他杨通继续在边镇捞钱,对草原走私。

    反正这天下是朱家的,底层百姓穷到卖儿卖女,易子而食,也只会骂大明的皇帝。

    跟他们这些文臣武将们,有什么关系?

    到最后亡的也是他朱家的国,他们把头发一剃,衣服一换,照样磕头喊万岁,照样捞钱发财。

    没差别啊!

    天下之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反正无论如何苦的都是百姓,和他们这些文官武将,勋贵地主,士绅豪族,有什么关系?

    一个敢对特权食利阶级下手的皇帝,就该早点驾崩,换一个“国泰民安”的皇帝上来,你好我也好。

    若是出了意外,无法正常驾崩皇帝,还也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如果朱祐樘在土木堡的袭营中,侥幸活了下来。

    那么杨魁就会率兵退守居庸关,不让朱祐樘回京城求援。

    朱祐樘不敢回居庸关,就只能在外长城和内长城之间晃悠,到时候就会撞上瓦剌的朝贡团。

    两千人的瓦剌朝贡团,加上一个落单的皇帝,这被瓦剌俘虏的罪名,是不是就坐的更加严实了?

    瓦剌护驾大明皇帝,那也只有两千来人,这点人马,肯定是打不过居庸关的。

    那是不是还得再去调点兵马?

    内长城以外,哪里有足够的兵马?

    那就只有宣府和大同了啊!

    朱祐樘想调兵,就必须得去宣府或者大同。

    等到朱祐樘带着两千瓦剌人,到达宣府叫门之后,是不是就坐实了朱祐樘被瓦剌俘虏,被迫到宣府叫门的罪名了?

    杨通此计,极其歹毒,且容错率极高。

    但朱祐樘就单单凭借一个碾压的军事实力,便直接破局。

    一力降十会!

    朱祐樘在穿越之前,就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人。

    和大部分人一样,他对历史的了解,只存在短视频营销号和电视剧上。

    所以他在之前,会错误的认为,吴氏是毫无理由对他好的,怀恩是没有私心的。

    他已经被后世的历史,误导了无数次了,也犯下了不少错误。

    但只要他牢牢掌握,这十三万忠心无二的人马,那他无论犯多少次错误,无论犯多大的错误,都无所谓。

    政权,不是光靠一个“皇帝”的名头,就能拥有的。

    政权,从来只存在于掌握军权的人手中。

    明朝皇帝的普遍规律便是,掌握军权的皇帝,都被骂做昏君,暴君!

    比如朱元璋,朱棣,朱祁镇,朱厚照。

    而不掌握军权的皇帝,个个都是圣主明君。

    比如朱高煦,朱祁钰,朱祐樘。

    现在的朱祐樘,妥妥的大昏君!大暴君!

    朱祐樘回想着自己从决定亲征以来,所遇到的事情,心中感觉极为熟悉。

    仿佛这件事,在这之前,早就已经发生过一般。

    很快,朱祐樘便想起来了,这不就是正统十四年发生的土木堡之变吗?!

    唯一不同的是,自己靠军事实力,轰开了宣府的大门,而朱祁镇没有。

    这一刻,朱祐樘心中有种强烈的预感,土木堡之变,肯定隐藏着什么他不知道的秘密!

    而这个秘密的突破口,就在杨通等人的身上!

    朱祐樘面色阴沉,当即下令:“刘瑾!”

    “奴才在。”刘瑾连忙回应。

    “朕给你一晚上的时间审讯杨通,徐溥和刘大夏。”

    “明天午时之前,朕要知道这起兵变的全部细节,和所有参与此次兵变之人的名单!”

    刘瑾终于接到了他最想要做的任务,他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拱手领命。

    “是!陛下!”

    朱祐樘又将目光转向了另一边:“汪直!”

    汪直上前一步,低头拱手:“微臣在!”

    “你即刻带人清查宣府,查查他们到底背着朕,做了哪些见不得人的事!”

    “是,陛下!”

    汪直面容肃穆,连忙领命。

    随后,朱祐樘看向徐昌:“徐昌。”

    “末将在!”

    徐昌俯身倾耳,恭敬地等候朱祐樘的命令。

    “你负责宣府兵变的收尾工作,维持宣府的秩序,清理那些心怀二心的宣府士兵。”“是,陛下。”

    徐昌领命之后,朱祐樘又看向高顺。

    “高顺。”

    “末将在。”高顺拱手听令。

    “你带领陷阵营,接手宣府的城防,没有朕的命令,宣府不准任何人进出!”

    “是,陛下!”

    一连下达四条命令之后,朱祐樘靠在了椅子上,对着他们挥了挥手。

    刘瑾,汪直,徐昌,高顺四人拱手弯腰,恭敬地离开了房间。

    王春也随汪直一同离去,剩下最后的牟斌,还在朱祐樘的身边。

    朱祐樘捂着额头,闭目深吸一口气。

    “去,把瓦剌人的那个首领给朕找来,朕有事要问他。”

    “是,陛下。”牟斌点点头,也离开了房间。

    牟斌率领的锦衣卫,此刻负责保护朱祐樘的安全。

    他们就驻守在宣府衙门里,随时待命。

    而那群瓦剌人,则是被安排住进了驿站。

    本来瓦剌人都想立刻与宣府的百姓们,开启互市了。

    但现在宣府刚经历过大乱,百姓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互市的事情就只能再等等了。

    牟斌来到驿站,孛罗罕认出这是随侍在朱祐樘身边的人。

    他不敢怠慢,当即便起身行礼。

    “这位大人……”

    牟斌没有给孛罗罕说完话的时间,直接开口说道。

    “我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陛下现在要见你,跟我来。”

    孛罗罕听到朱祐樘要单独召见他,顿时喜不自胜,连忙笑着回应:“是,是,我这就去。”

    “牟斌大人,陛下是让我一个人去吗?”

    “我想再带些人去,可以吗?”

    牟斌点了点头:“这倒是可以,但你们要快,别让陛下久等了。”

    “是,是,我们动作一定快。”

    孛罗罕说完,便飞快地来到了莫娜的房间。

    “快,跟我走,大明的皇帝陛下召见我们了!”

    莫娜皱了皱眉头:“这么快,我们才刚进城呢。”

    “快才说明陛下对我们的重视啊,这是好事情!”

    在孛罗罕的催促下,虽然莫娜心有不愿,但依然和孛罗罕一起,跟着牟斌来到了宣府衙门。

    除此之外,还有几名年轻貌美的瓦剌女子,抱着几个包裹,也跟着一起来了。

    牟斌率先走进会客间,向朱祐樘通报。

    “启禀陛下,瓦剌首领孛罗罕,已经在外面听宣了。”

    朱祐樘从假寐中睁开眼:“让他进来吧。”

    “是,陛下。”

    牟斌又来到房间外,宣孛罗罕觐见。

    在进门前,孛罗罕叮嘱莫娜等人先在外面候着,等他呼唤她们的时候,他们再进去。

    随后,孛罗罕低着头走到了朱祐樘的面前,恭敬行礼。

    “微臣瓦剌部首领孛罗罕,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赐座。”

    朱祐樘看着孛罗罕,神情有些急切。

    “谢陛下。”

    孛罗罕道谢起身后,屁股还没在凳子上坐严实,朱祐樘便率先发问。

    “孛罗罕是吧?你说你是也先的孙子?”

    “是的,陛下。”

    孛罗罕极欲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们瓦剌部世代效忠大明皇帝,绝无二心!”

    朱祐樘直勾勾地盯着孛罗罕:“你说你们瓦剌部世代效忠大明。”

    “可是为什么在大明的史书里,记载的可是瓦剌也先进犯大明,袭击英宗皇帝大营,俘虏了英宗皇帝?”

    “什么?!”

    还没在凳子上坐稳的孛罗罕,听到朱祐樘这话,脸都吓白了。

    他连忙站起身来,情绪激动地辩解着。

    “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这是诽谤!这是赤裸裸的诽谤!”

    “我爷爷也先,对英宗皇帝极为恭敬,始终以君臣之礼相待,为英宗皇帝所驱驰。”

    “怎么就变成俘虏英宗皇帝,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了?”

    “请陛下明察!还我们瓦剌部一个清白啊!”

    孛罗罕说着,竟然又跪倒在地,对着朱祐樘磕头喊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