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腹背受敌,宣府炸营!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月下更字数:3708更新时间:25/02/18 02:21:18
    登上城墙的士兵们,哪怕是那些中层军官们的亲兵。

    此刻看着城外的场景,难免有些士兵的态度,已经动摇了。

    他们单知道杨通可能有事,但也没想到会是这种造反的大事啊!

    帮着杨通和大明的皇帝对着干?

    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

    城墙上的士兵们态度动摇,发出的反应也绵软无力。

    城墙上的杨通看到这些划水的士兵,怒从心起,只想把这些出工不出力的士兵,当场斩杀!

    但更麻烦的事情,接踵而来,让杨通分身乏术。

    宣府内的士兵们,在听到城外的攻城声后,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还不了解实际情况,当真以为大明皇帝被瓦剌人俘虏了,此刻攻城的是瓦剌的骑兵。

    之前因为请战而被杨通记恨上的王春,再度请缨作战。

    “总兵大人,瓦剌欺人太甚,竟敢攻打宣府!”

    “请总兵大人下令打开城门!我等欲和瓦剌逆贼死战,救回陛下!”

    “是啊总兵大人!就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啊!”

    “就算不开城门,也让我们登上城墙作战吧!”

    “……”

    听着从城内中军大营发出的吼声,杨通心中又慌又怕,又怒又急。

    连忙又抱着杨魁的头颅,跑回到中军大营。

    “战争不是儿戏!战争是要死人的!”

    “看!我的儿子,为了救出陛下,都已经被瓦剌人斩下了头颅!”

    “你们都是我的兵,我把你们当亲儿子看待,我能让你们去送死吗?!”

    “不能!”

    “你们就在城内老实呆着,我这是在保护你们啊!”

    王春见杨通如此的不作为,心中同样憋着一股怒火!

    “总兵大人!我们是大明边镇的士兵!我们不怕死!”

    “我们的职责,就是战斗!”

    “请总兵大人,下令迎战吧!”

    王春同样固执己见,再次请求杨通打开城门。

    王春的话语刚落,围在他身边的士兵,立刻大声附和。

    “请总兵大人,下令迎战!”

    “请总兵大人,下令迎战!”

    这些人中,其中就有一个是王春的弟弟,王时。

    杨通咬牙切齿地看着王春,快要被这些士兵给逼疯了!

    底层的士兵群情激奋,已经有些管控不住的架势。

    而能帮助杨通管控底层士兵的中层军官,又被他调往城墙上了一大部分。

    现在的杨通,已经焦头烂额,拼命想把底层士兵的发声,给压下去。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保持宣府城内的军心稳定,不要再发生任何变故了。

    可就在这时,突然一道清晰的叫门声,从宣府面向草原那边的城墙外传来。

    “大明西北远征军入关,宣府总兵官杨通,速开城门!”

    听到这个声音,杨通原本就惨白的脸,再次变得更加苍白。

    什么?!

    怎么会这样!!!

    怎么突然又出现了十万大军,在宣府叫门?!

    大明远征西北的大军,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回来了?!

    为什么偏偏又是走的宣府这个关口?!

    杨通的心理防线,已经濒临崩溃了。

    现在宣府,前有朱祐樘亲自率领的数万陷阵营攻城,后有徐昌率领的十万大明远征军叫门。

    怎么办?

    他要怎么办?!

    ……

    宣府城外。

    十万大明远征军,兵临宣府城下。

    所有将士秣兵历马,蓄势待发。

    军阵前方的斥候们,不停地叫门,但宣府城门依旧死死地关闭着,没有丝毫要打开的迹象。

    城墙上,也没有任何站岗驻守的边镇将士。

    东厂厂督刘瑾,有些埋怨地看着徐昌:“徐总督,咱家之前不是已经说过了嘛。”

    “宣府总兵杨通反了,他肯定不会给你开门的,咱们还是赶快抓紧时间,打进去吧!”

    徐昌紧皱着眉,面色阴沉。

    看来刘瑾之前说的没错,宣府确实是出了问题!

    大明远征军归来,叫门宣府,宣府都不答应。

    宣府总兵杨通,已经是明着对抗大明朝廷了!

    徐昌深吸一口气,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从宣府的另一边,传来攻城的声音。

    而这个声音,徐昌是如此的熟悉!

    “所有陷阵营准备,随我冲锋!”

    “攻下宣府城!”

    “杀!”

    徐昌浑身一个激灵,神情瞬间变得激动起来。

    “高顺将军!是高顺将军的声音!”

    “高顺将军,也在另一边,带领陷阵营攻占宣府?!”

    想到这一点后,徐昌先是激动,随后便开始着急。

    连高顺将军都率领陷阵营攻打宣府,足以看出宣府问题的严重性!

    攻下宣府,刻不容缓!

    想到此处后,徐昌不再犹豫,立刻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全军听令,即刻攻占宣府!”

    “全军出击!”

    “杀!”

    随着徐昌的一声令下,十万大军当即冲向宣府城门!

    这些大明远征军们,可都带着攻城所需要的武器装备。

    他们攻破宣府城门的效率,比高顺率领的陷阵营,还要高出不少。

    宣府腹背受敌,被高顺和徐昌率领大军,从两边同时进攻。而杨通又因为害怕手下的士兵临阵倒戈,所以迟迟不敢让他们登上城墙,与他们作战。

    宣府城破,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

    杨通苦心孤诣,谋划了一个月的计划,在朱祐樘绝对的军事实力面前,就是一个笑话!

    他算对了所有的事情,唯独没算到杨魁率领的两万亲军,在偷袭朱祐樘大营时。

    竟然被一万陷阵营,加一万厂卫联军,给活生生阻挡了下来。

    正常情况下的士兵,在突然遭遇袭营这件事时,是根本发挥不出原本的战斗力的。

    但朱祐樘手下的陷阵营和厂卫,偏偏就不是一般人!

    若是现在来宣府叫门的,只有朱祐樘和那两千多名来朝贡的瓦剌人。

    如果大明远征军,没有刚好来宣府入关的话。

    这一切,都将是另外一个局面!

    朱祐樘会被冠上一个叫门天子的头衔,而他杨通将会是伟大的抗击外敌的英雄!

    可现在,宣府的局面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如今杨通已经满盘皆输,他举目四望,前方是大明西北远征军的攻城声,身后是陷阵营的攻城声。

    在他旁边,还有一片请战声。

    “总兵大人!外面是大明远征军在叫门啊!”

    “他们是我们大明的将士,为什么还不给他们开门啊?!”

    “有了大明远征军的加入,我们宣府就有将近二十万的大军了!”

    “二十万大军,足够踏碎瓦剌部族了!”

    “总兵大人,快开城门吧!”

    “快开城门吧!!!!!!!!!”

    见杨通迟迟不愿下令,王春怒吼着出声。

    此刻的王春,心中已经起疑了。

    外面一边是瓦剌攻城,一边是大明远征军攻城。

    城门,城门不给大明的士兵开!

    城墙,城墙不让他们这些底层士兵上!

    明明宣府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宣府总兵杨通还不准他们这些底层士兵,走出中军大营!

    这是什么道理?!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王春敏锐感觉到事情非常蹊跷,对身边的弟弟王时使了个眼色后,两人当即便夺过两匹马。

    王春和王时坐在马上,对周围的士兵大声喊道:“大明远征军归来,我去给他们开门!”

    “愿意迎接大明英雄回家的,跟我一起去开门!”

    说罢,王春和王时便骑马向徐昌所攻击的那边城墙而去。

    王春本身就是一名百户,麾下还是有百来名士兵供他指使。

    再加上他平时又体恤下属,身先士卒,他手下的兵都尊敬他。

    此刻见王春和王时都奔出了中军大营,他们手下的百来名士兵,顿时也跟着一起跑了出去。

    “迎接大明英雄回家!”

    “迎接大明英雄回家!”

    “迎接大明英雄回家!”

    “……”

    在这样极具鼓舞人心的口号下,不少热血未凉的大明底层士兵们,也纷纷冲出了中军大营,追随王春的步伐。

    宣府军营,炸营了!

    周弘毅看到这一幕,着急上火,脸上瞬间红温。

    “回来!你们立刻回来!”

    “踏出中军大营就是违反军令,按律当斩!”

    “你们不要命了?!”

    “拦住他们!快拦住他们!”

    “……”

    周弘毅的喝骂,已经起不到任何效果了。

    宣府的局势,在内忧外患下,已经彻底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周弘毅心急如焚,开始感到无边的恐惧。

    “杨总兵,怎么办?!”

    “我们现在怎么办?!”

    他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杨通,却发现杨通双目赤红,神情扭曲。

    “不能让他们开门,绝不能让他们开门!”

    “召集你手下的人,随我一起斩杀那群叛徒!”

    杨通抱着杨魁的头,亲自骑上战马,向王春追杀而去。

    周弘毅看着杨通的背影,捏紧了双拳,立刻召集了一部分还忠于杨通的人马,让他们随杨通一起去“平叛”。

    同时,周弘毅还召集了一些宣府的中层将领,让他们稳定宣府内的局势。

    首先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城门!

    也不要让底层的士兵,靠近宣府的城门!

    王春和王时冲出中军大营后,在冲向徐昌所攻打的那扇城门的路上时,不出意外地遭遇到了多次拦截。

    而在他们身后,杨通还率领着士兵,穷追不舍。

    拦截王春和王时的人,都是中层的军官,还有他们的亲兵。

    但王春和王时这边,也不是毫无帮手。

    越来越多的士兵们反应过来,瓦剌俘虏了大明皇帝来叫门,杨通不给他们开门也就算了。

    连大明远征军归来,杨通都不给他们开城门。

    这其中,必有猫腻!

    有些聪明的士兵,已经预感到宣府的天,要变了。

    只要把宣府的城门打开,把大明远征军迎进来,一切都将会不一样了。

    就这样,两拨人马,中层军官和底层士兵,在宣府混战成一团。

    而王春和王时等人,在经过一段艰难的战斗后,终于到了宣府城门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