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直播瞬移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广渠门内字数:2408更新时间:25/02/18 01:36:23
这时,旁边的苏仲景发现了端倪,轻声向她解释。
“淑妃娘娘,这‘小杜’可不是看不起人,而是为了与‘老杜’杜甫区分。”
“恰恰相反,杜牧的后人,都以‘小杜’为傲。”
“您看看杜敬亭那嘴,都笑得合不拢了!”
云淑妃这才明白过来,重重点头。
霄儿这小子,还真是可以啊!
直到后来,又听到他以杜牧的《阿房宫赋》进行类比,更让她禁不住喜从心来。
这可是极具分量的历史名篇。
他不光知道,还巧引活用。
把对泰州见死不救,比喻为六国各自为政。
又把自己不认,却让别人认,比喻为秦人。
这是暗指秦二世时,权臣赵高指鹿为马,把说实话为鹿的大臣暗中杀害,加剧了秦朝灭亡。
很是恰当啊!
至于认捐银两,他故意不说是二皇子柴霍率先认捐,而用“朝廷”取而代之。
在说自己认捐数额的时候,也不托大,只说先捐万两之数。
要是照着之前的天地人场、比武招亲的门票、吃喝、武亲彩等安排,一万两应该很快能进账。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他这番有取有舍,知进知退,看似不争,其实已没人争得过他了啊!
此时,云淑妃心里已有了底,脸上也恢复了“母邦”光彩,静静看着杜敬亭接下来的反应。
杜敬亭自从听到君上称他们杜氏引以为傲的祖上杜牧为“小杜”,心里就乐开了花。
又听到举《阿房宫赋》为例,心里更是欣喜,也对这位君上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自己虽在兵部侍郎任上告老,但最早中举人时,在翰林院待过好几年,因此深知此赋的意义。
它不仅是熠熠文学佳作,更是历史反思篇章。
君上熟练引用其中名句,更声称自己也要借鉴秦人说人不说己、得意洋洋后覆灭的教训。
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啊!
“既然君上如此坦荡,那我杜敬亭也不遑多让,立即响应,我们司徒杜府,认捐六千两!”
“好!”
云淑妃禁不住大声叫好,鼓起掌来。
现场气氛被迅速推高,下面的民众也议论纷纷,彼此商讨,是不是跟着响应。
有两个富绅模样的壮年男子,当即举起了手。
“北城宁府,认捐五百两!”
“乐坊张府,认捐六百两!”
这一下,所有人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
“我们也认捐,三家联名,捐二百两吧!到时下来奖励,一起平分!”
“我们也是!”
云淑妃看了苏仲景一眼,发现他也在频频颔首。
就在昨夜,这位少傅还一直笃定,在大许筹款,绝对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虽然一开始半诓半哄二皇子认捐了五万两,但再后来就几乎不可能了。
“如果是在京城大殿之上,二皇子头一个捐,其他的你一万,我一万,比着捐,就快了!”
“但这是在大许,让二皇子认捐头一笔五万两,很可能就是最后一笔。”
后来,是霄儿想出了让驿使快马加鞭,附上奉旨筹钱公文和二皇子带头认捐的“图证”。
“拉近距离,缩短时间,相当于将有钱的皇亲国戚瞬移到大许,接近实现现场直播!”
虽然那时,不太理解他说的“瞬移”和“现场直播”,但驿使马快,确实有可能成行。
可如今,就在这大许王城的东鼓楼上,数万人看得真真切切之时。
他只用寥寥数语,就筹集了近万两银子!
这才是真正的“现场直播”!
这才是真正的“银子瞬移”!
虽说这一万两距离一百万两总数还有很大差距,但这只是须臾之间,就筹到了百分之一。
别说今日之前,就是祭天大典开始之前,也是想都不敢想啊!
关键是,三两句话,就把数万民众情绪彻底调动起来,烧成冲天大火!
接下来还有天地人场吃喝、比武招亲擂台呢!
到那时,筹齐百万两银子巨额款项真可能实现,绝非痴人说梦啊!
能把少傅感觉“难如登天”之事,如此“信手拈来”解决,普天之下,也就这小子一人了吧!
这当中,还有一个令云淑妃极其意外和欣喜之处。
那就是对于天地人场、舞狮与招亲擂台的各种筹谋,虽说都以这小子为主,但大家都参与了。
可刚才这一呼万应、万两之捐,他先前可是一个字没说过,也没筹谋过,更没问过别人意见。
纯属个人临场发挥!
而这之前,他已经“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惊喜!
那就是所有人,包括云淑妃在内,一致认为,祭天祝文是少傅提前写好并让柴霄背下来的。
可在刚才祭天时,云淑妃听着激动,想悄悄感谢一下少傅。
虽然与之前说好的祭文内容不太一样,但仍写得极好,还在这么短时间教会了霄儿背诵。
真是难得!
不愧是“当世诸葛”!
出人意料的是,少傅摇头,说并非其所写,也并非其教导背诵。
之前君上所说“自古有年,今适南亩”“君子有酒,酌言尝之”的那篇短祭文,应该还会用。
只是,可能会在后面提出“设人场”“谢人”时说。
而自从刚才祭天大典开始,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从“伏惟穹昊,覆载无私,阴阳化育,万物滋生”开始,到“伏愿上苍,佑我大许,永享太平”结束。
他之前确实一句没提过,感觉这是一整篇提前打好腹稿的文章。
或者说,他早就在几本书里攒好了词,而且一字一句记得很清楚。
又或者说,他做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梦,梦里有人传送一本天书,一醒来,就全刻在了脑海里。
云淑妃听到这儿的时候,差点儿惊掉了下巴。
要不是祭天大典仍在进行之中,她一定会立即上前,拉住儿子问个清楚。
“你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妖孽了!”
“以前从不背书,从不作文章,现在可好,不光会作文,还背得滚瓜烂熟!”
“要是真有传送天书之法,也教给娘可好?”
其实,云淑妃和苏仲景并不知道当中真正的内情。
这篇祭天祝文,其实也是他穿越前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搭档小姐姐同作的。
她送过来写在淡香书签上的“自古有年,今适南亩”短文,确实既雅致又通俗。
但经过二人坐下来仔细研究,祭天时,一上来就说这几句,似乎气势上还差了一些。
于是,二人通宵达旦查找资料,整理出来了这篇“祭天祝文”。
再由她逐字逐句,督着他全盘背诵。
一入脑海,挥之不去。一入心间,永记不忘。
一直到现在,每个字,甚至每个标点符号,每个重音点,他都记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