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公开演讲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广渠门内字数:2353更新时间:25/02/18 01:36:23
水魈感觉胸口被抹上的,不是金创药,而是***,一度令自己出现了幻觉。
大高个,竟然领着他水魈的手下,也就是一同投河的老五、老六等人,手拿锄镐,正做着再度决口的准备。
“你们,不是要阻止决口么?怎么还要再决口?是疯了么?”
因为伤重,他的声音沙哑。
大高个微微一笑。
“君上下令,本来就是帮你们一起。既然你们要献礼,就别拦了!但是,你们的时辰不对……”
水魈感觉自己全身掉进了冰窟窿里。
所思所做,自以为神鬼不知,却步步在别入算计之中。
而别人的所思所做,一点跟不上,够都够不着。
这位大许新任君上,不是个草包么?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还有,他肯定知道这番决口,对正举行祭天大典的他,肯定极为不利,为何还要继续决口呢?
都说艺高人胆大,他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还有,看老五、老六一副惊慌失措又难以置信的样子,显然也被搞懵了,比自己好不到哪去!
但他们对这个大高个,已是毕恭毕敬。
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已经“降”了?
那我呢?该不该降?
还有,身为大许禁军,不本来就忠于大许君上么,又何来降或不降呢?
到底,该降的是我,还是项守约这个叛君之将?
这时,大高个示意之前的敌我双方已合兵一处的“决口队”做好准备。
“放穿云箭!”
“听东鼓楼的鼓声号令,不用再数之前那三百个数了,直接决口!”
“诺!”
众人应命。
又一支穿云箭冲天而起!
“吱!”
东鼓楼上,柴霄听到箭响,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成了!
他的诵念也来到了最后,也因此提高了声音。
“伏愿上苍,佑我大许,永享太平!”
此语之后,他双手向天,敬重而拜,连续三下。
王城百姓也跟着他一起,高喊而拜。
“伏愿上苍,佑我大许,永享太平!”
柴霄缓缓起身,目光扫过身后的文武众官,微微一笑,来到了栏杆外沿。
他的心里,仍然是有些紧张的。
刚才,当着数万大许子民诵念祭天祝文,对于他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次。
但是,那毕竟是“祭天大典”的规制程序,即便小有差池,民众们也不会说什么。
可接下来,他决定用自己的话,当着数万人的面,来一次“公开演讲”。
这可真是前所未有。
即便他在穿越之前,被称为指挥系第一妖孽,得到了系主任“华一刀”的着重栽培。
登上一辆现役04A步兵战车,当着全院数千人讲解他自己写的一篇无人机与步兵协同文章。
在此之前,“华一刀”还出了一个狠招,把喊口令、立正、稍息、开宗明义的主持人也省了。
都让他这个在学院待了还不到一年的“新生”担当。
上“台”之前,“华一刀”用手扶着他,不急不慢说了一句。
“别多想,就想你现在就是军团长,下面都是你的士兵,包括我在内,就怎么喊怎么有了!”
他当时没想太多,只在心里暗骂一句。
“华老头!说得好听!还军团长!照我看,谁上谁腿软,不信,你自己来试试?”
可越到后来,他越发现,当时骂“华老头”骂得不对。
虽然腿还是软,但是自我当成军团长确实好用!
不管怎么说,脸皮厚肯定练出来了,包括下来后,还有人拿这开玩笑。
但久而久之,大家好像也慢慢适应了,这个新生虽然“新”,却是真妖孽,脸皮也真厚。
眼下,当着数万大许子民说话,比之前数千人放大了十倍,但他却并不怎么腿软。
厚着脸皮说吧!
穿越前,好歹已当过一次“军团长”,穿越后,再当一次又何妨。
他气沉丹田,用了腹腔发音,高声而道。
“之前,少傅已通过鼓楼传音,告知诸位,此次大许免于水患,倚仗上天眷顾,大地佑护。”
“因此,我们在此举办祭天大典,感恩上苍。顶台设了天场,谢天!一楼设了地场,谢地!”
说这番话时,诺大一个王城,鸦雀无声,只听到他中气十足的声音在东鼓楼上方回响。
苏仲景、朱雀、张保、姚进,频频点头。
都说三国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位九皇子,士别一日,就当刮目相看。
昨日来到大许之前,还是远近闻名、难堪至极的大草包。
可自从踏进大许王城,就像脱胎换骨的哪吒一样,彻底将不堪抛在了九霄云外。
谁会想到,之前说一句完整话都费劲的草包老九,竟然敢当着数万人的面引领祭天大典。
之后,更是以自己的话,如此鞭辟入里、中气十足地侃侃而谈。
换成大齐王朝这么多皇子中的任何一个,哪怕是自诩太子的八珠亲王老二,也做不到吧!
离柴霄最近的云淑妃,更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自从被儿子以“起手舞”方式拉了手,一同走上东鼓楼,直到现在,都在替他捏着一把汗。
祭天大典,这是一国最重要的仪式,尤其是当前新君初立、生死攸关之际,更是关键。
这要是个草包,早就吓尿了,腿都迈不开,更别说率领祭天、当众宣告了。
霄儿这小子,还真行!
从少傅之前击鼓传音说开去,三言两语,就把祭天本意说得明明白白。
还点明了分设天场和地场,既谢天,又谢地。
为接下来分别进行宫廷与民间礼仪,跳傩舞和麒麟狮象灯舞,还有后来吃喝花费奠定了基础。
水道渠成,顺其自然。
都说孩子的长大,不是一年,也不是一月,往往就在一天。
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
不出所料的话,他接下来,就该说“人场”,也就是谢人的事了吧!
柴霄的声音,逐渐由平静转向了慷慨。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洪水来处,本来是我们这个方向,在泰州转向,是因为泰州大堤决口!”
“此时此刻,我们在此祭典,泰州的万千百姓,却在水深火热中受苦!”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他们替我们挡了大水,我们能坐视不管,甚至骂他们活该么?”
此语一出,云淑妃、苏仲景、朱雀、张保等人,当时就是一惊。
这小祖宗,怎么突然说起了这个?
这不是二皇子代皇帝所传“密旨”中的内容么?
这样宣告于众,还能称之为“密”么?
就不怕哪个言官奏本,告他一个“泄密”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