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十二金钗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广渠门内字数:2651更新时间:25/02/18 01:36:23
    十二女护卫仿佛捡到了珍宝,纷纷响应。

    “捡树叶!这还不简单!”

    “捡好了!我是头一个!”

    “我捡的这片叶子大!先说给我听!”

    你捡我拾,你推我挤,好不热闹。

    直到云淑妃和朱雀不约而同喊道。

    “好了!一个个来!”

    而且,她俩竟然也各自捡了一片树叶,放到了柴霄面前。

    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赚钱好方法来!

    柴霄不慌不忙,示意她们挤也没用,从中挑出五片大的树叶放在前面,其它小片的放在后面。

    接着,他在石凳上坐了下来,指着第一片大树叶说道。

    “这赚钱的第大一方法,买票入场。”

    “在东鼓楼两个大凉棚的正北方,三箭之地,搭比武招亲台!”

    “后面的观众席,分成三个区域。”

    “最靠近擂台的区域,也就是最里面一箭见方之处,用硬布线拉好界限,摆上长桌长椅。”

    “设VIP专座,也可以叫贵宾席!”

    “进这儿的起步价就不低,一百文一个人。”

    “而这一百文只能坐在最后一排,也就是第五排。”

    “前面四排,每排各涨一百文。”

    “也就是第四排二百文,第三排三百文,第二排四百文,第一排五百文,等于半两银子一个。”

    “每排按可坐下八十人计算,你们算算,能赚多少银子?”

    一个女护卫立刻报出了数额。

    “每排八十人,从一百文到五百文,先加后乘,可赚一百二十两银子!”

    可以啊!

    竟然熟知乘法分配率!

    而且是逆向运算!

    这虽然在现代只是列作小学课本的基本运算,但是在重文轻数的古代,已经非常惊艳了。

    看来,和张保一样,又找到一个有“精算师”潜质的好手。

    柴霄一怔,认出这女护卫是刚才拿出二十两银子中的一个,不禁心生赞叹。

    正想当场夸奖她,但考虑到后面还有乘法计算,就决定继续往下说,也再考考她。

    “第二个区域,也就是第六排到第十五排,各排不再区别,但入场还是有门槛,五十文一位!”

    “仍然按每排八十人计算,看看能赚多少?”

    众女沉默,但那个女“精算师”略一思忖,就给出了答案。

    “一共十排,每排八十人,一人五十文,可赚四十两银子。”

    柴霄向她投去赞赏的目光,继续问道。

    “第三个区域,再继续往后排,只收十文即可进入。”

    “一共也是十排,因为越往后,坐的人越多,所以每排按一百人计算,看看能赚多少?”

    女“精算师”立即上线。

    “十排,每排一百人,一人十文,可赚十两银子。”

    “三个区域加起来,一百二十,加四十,再加十,一共是一百七十两银子。”

    柴霄很是满意,当即问她。

    “算得这么快,还知道先加后乘!你叫什么?”

    女护卫拱手答道。

    “回君上的话,我叫剑雨。家里之前曾开过小作坊,父母从小就让算数,所以会一些。”

    朱雀在一旁帮着解释。

    “跟我从大内出来的这些女护卫,共十二人,以剑字开头。”

    “风雨雷电,霜雪霁霰,云雾霓虹。”

    “她行二,所以叫剑雨。”

    柴霄点了点头。

    “好啊!一会儿张保回来,你找他领五两银子,说我说的。”

    “每月除了做好护卫之职,再学习精算,以后另有重用,按月加俸银!”

    剑雨心里正懊恼,刚刚出了二十两下注,但君人却允许有人十两也可下注。

    早知道这样,少出些就好。

    却没想到,因为精于算数,一下子就回来五两,还有可能每月都多赚五两。

    天上掉馅饼!

    赶紧接着,要不就被别人抢跑了!

    于是,她急忙拱手谢恩。

    “多谢君上恩德,剑雨一定不负所托!”

    柴霄冲众女挥了挥手。

    “你们可以像剑雨一样,多学学算术。”

    “习武,是你们第一要务,吃饭的碗。当好护卫,即是保住饭碗。”

    “会文,是第二要务。因为不能只会当兵,还要会当将。下达指令,熟读兵书,必须习文。”

    “算术,是第三要务。能算敌我双方伤亡,能算粮草够不够用,还能算赚钱还是赔钱。”

    “诺!”

    “诺!”

    十二女护卫纷纷答应,个个跃跃欲试。

    柴霄,其实是故意当众奖赏剑雨,又故意朝着众女说这番话的。

    这十二女护卫,包括剑雨在内,虽然情同姐妹,但其实都是同向竞争关系。

    可能剑雨的武功、身法不是最出众的,但原生家庭是小作坊,让她具备“精算”的独特潜质。

    因此,让她加领每月五两俸银,只是花了一些小钱,但带来“互促互比”作用却是巨大的。

    现代管理学上,这叫“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市场上,活沙丁活鱼价格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千方百计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可经过多种努力,喜欢拥挤在一起的沙丁鱼,还是因为途中窒息缺氧,大量死亡。

    只有一位渔民,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返港。

    原来,一次偶然机会,他的鱼槽中掉入一条以沙丁鱼为食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四处游动。

    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加速游动。

    这样一来,缺氧问题迎刃而解。

    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回到渔港。

    而真正让鲶鱼吃掉的沙丁鱼,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这种加入鲶鱼的办法慢慢推广开来,并在管理学上广泛使用。

    一般来说,这种“鲶鱼型人才”都是对外引入。

    以新人的超强能力、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打破团队原有沉闷氛围,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

    而这次,之所以使用“剑雨”,而不是另找外人当“鲶鱼”。

    一是刚穿越来,无外人可找。

    “拉人”大计,好容易才拉到少傅、张保、姚进、朱雀,已经很不错了。

    二是内部提拔剑雨,用的是其“精算”潜质,相当于用的是“外力”。

    这样一来,另外十一个女护卫为了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加领每月五两傣银,必然每日疯学。

    用不了多久,她们都会成为精于算术的女武者、攻守自如的会计师。

    到时候,委任她们出去当某个店的店长,争取实现日进斗金。

    绝非痴人说梦。

    甚至于,让她们每个人再出去,给更多的团队当“鲶鱼”。

    就能从一个“剑雨”,变成十二个“剑雨”、

    从一个团队,变成十二个团队。

    想到这儿,柴霄问了一句朱雀。

    “这十二个以剑为名的女护卫,有女团名字么?”

    女团?

    这又是什么鬼?

    朱雀一怔。

    又一想,这应该说的她们十二人合在一起的总体名字吧!

    “君上,之前取过一个,叫‘十二剑英’!”

    “她们自己觉得不好听,没有杀气,所以改叫‘十二剑钗’!”

    柴霄歪了歪头。

    剑钗!

    贱差!

    不好听!

    《红楼梦》里,幻仙姑不是列了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秦可卿等十二金钗?

    一个比一个美。

    “十二金钗”,不比这“十二剑钗”好听多了?

    于是,柴霄轻轻敲了敲石桌。

    “要不,叫十二金钗,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