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这打法,所有人都看不懂!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酸甜小苹果字数:4595更新时间:25/02/17 22:42:30
为了搞清楚孙东平到底在干嘛,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师长在不能干扰对抗演习,亲自找孙东平问的情况下,直接给导演部下命令,让他们把电视上面的转播画面,转到蓝军麾下的五个连去。
战场上面一共只有八个转播组,红军和蓝军阵地分别放了三个组,剩下的两个组放在防守绿方。
蓝军这边一个转播组在指挥部,剩下的两个分别位于前方和后线。
前方在坦克连,后线在火炮连。
导播把专线切到前线的转播组,坦克一连的画面就出现在了电视上。
只见指挥部毫无动静的坦克一连,所有坦克早就完成了准备集结,现在都已经驶出了营地。
从他们行驶的方向可以看出,就是奔着10公里外的绿军阵地而去。
电视画面再次切到后方转播组,可以看到火炮连的所有火炮,现在同样已经全部进入战斗状态。
以这两个连的动态不难推测出,剩下的三个连肯定也已经启动。
指挥部没有任何动静,下面的部队却紧锣密鼓开干,从这一点就能算出,他们必然都接到了命令。
“这个孙东平,看来很不一般啊,不愧是军区派下来的候选人。”
师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体验,看到了别具一格的指挥模式,极有新奇感,忍不住称赞起了孙东平。
相比于李富国的传统模式,孙东平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是啊。”
参谋长很赞同的说道:“红军这边还在开战前会议,蓝军部队已经出发,这效率确实高很多。
启动速度更快,在实战上,可以为他们带来很大的优势。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蓝军确实比红军更胜一筹,保守估计,蓝军起码能早两个小时展开进攻。”
参谋长的分析还是很准确的,前提是要保持现在的节奏不变。
“跑得快有什么用,得打得赢才行。”
王团长有不一样的看法,他的立场自然是在李富国这边,反驳道:“蓝军搞一言堂营长说了算,谁能保证他设计的战术,就是最好的战术呢?
红军召集各连长开会讨论,肯定能拿出最好的战术,以稳健的打法推进,未必不能后发先至。”
李富国在强大的压力压迫下,他此时的打法确实是追求稳健。
只求以最稳的方式,拿下这一场对抗。
“王团长说的倒也没错。”
师长也认同王庆瑞的分析,微皱着眉头说道:“独裁式指挥,确实是把双刃剑,好坏就在一念间,现在根本没法做出判断,我们就接着看吧。”
孙东平的作战风格非常独特,师长显然不想做太多评价。
其他人也不好再继续说什么,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电视屏幕上,跟着导播的镜头观看转播画面。
蓝军看完接着来到了绿军。
通过画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绿军阵地上早就摆出了防御阵型。
两个坦克连分别部署在两侧,搭配前一天挖出来的战壕阵地,针对防御这两个方向的红军和蓝军。
步兵连一分为二进入阵地中,依靠战壕辅助坦克进行防御。
所有的攻势和坦克都进行了伪装,从远处看根本发现不了任何异常,除非用直升机从空中侦察。
然而这场战斗只是营级对抗,根本就没有空中力量参与。
在未来二十一世纪统治战场,堪称单兵手中最强空中杀器的小型无人机,这年头也还没有开发出来。
绿军火炮连也已经完成部署,部署在中心足够安全的位置。
前面有步兵搭配战壕防御,坦克做好了随时冲击敌军的准备,后面的火炮既安全又威胁拉满。
但凡红蓝两军敢出现在火力范围,绿军的重炮会教他们做人。
而且占着地形上的绝对优势,红蓝两军很难冲上绿军的阵地,只要不联手合作制造不了太大压力。
而两军是竞争关系,根本就不可能联手。
三方阵营的部署情况看了一圈,画面又回到了红军的指挥部,结果他们还是在会议进行中。
一个战前会议搞这么长时间,可见李富国有多么的谨慎。
开会的画面没有什么好看的,导播又把画面重新切到了蓝军。
蓝军这边精彩多了!
两个坦克连组成的坦克方阵,后面跟着两排装甲运兵车和步战车,组成了声势浩荡的装甲洪流。
从蓝军的这个气势和动态来看,任谁都会以为他们要展开进攻了。
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孙东平还真在国外学了点东西,再加上他在国内已经读到了硕士,军事基本功非常的扎实。
两者在他的身上结合之后,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打法。
就在大家以为他要抢先硬攻时,蓝军的钢铁洪流却在距离绿军阵地,还有两公里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
随后把部队的阵型拉得很宽,每辆坦克之间间距超过了三十米。
摆出一个奇怪的撒网式阵营后,所有坦克开始就地进行伪装作业,没有再继续往前的架势。
转播室内看到这个画面,再次涌起了一波激烈讨论。
“蓝军火急火燎的把部队拉出来,难道不是想打绿军一个措手不及,在绿军没准备好之前攻上去?”
“兵贵神速,开局确实够速度,可怎么突然停下来呢?”
“等在这半路上是什么意思?而且这位置连绿军阵地都看不到,有什么意义?”
“难道是怕绿军的重炮打击,要等天黑之后再进攻?如果只是等天黑,那怎么不在自家阵地呆着?等天黑之后再出发,也完全不影响啊?”
……
一众干部都有着各自的想法,却没有人能猜透孙东平要干嘛。
“绿军占据了高点,还有重炮连,装甲部队白天进攻,要是被重炮锁定,损失可是会很惨的,在这个位置等到晚上,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高城虽说不是很喜欢孙东平,但是不影响对他个人的能力评价。
“绿军火炮连其实也不敢轻易开火,毕竟红蓝两方都有火炮连,绿军火炮一旦暴露位置,如果不快速进行转移,很快就会被锁定攻击。红蓝两方要在白天进攻,完全可以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洪兴国的军事基本功还不错,分析起来也算是头头是道。
也幸好这个年头还没有小型无人机,否则坦克部队在无人机的面前,简直就是一个个活靶子。
哪怕不用自杀式的方式袭击,也能轻松找出坦克的位置。
只要坦克的精准位置暴露了,只要不是在死角内,方圆十公里范围内,重炮开火一打一个不吱声。
就是因为没有空中侦查单位,红蓝绿三方的坦克和火炮部队,对于彼此来说目前都是一片黑。
三方都想找出对方的位置,也都忌讳自家位置被对方找出来。
毕竟大家的配置都是一样的,谁先暴露那就谁先遭殃。
没有第二条路!
“你说的倒也是。”
高城点头说道:“只需用小股兵力佯攻,吸引绿军火炮开火,找到火炮阵地,就能对其进行反击。
只要打掉了绿军的火炮连,没有了重炮的威胁,红蓝两方完全可以肆无忌惮,抵近冲击都不成问题。”
“那……”
洪兴国纳闷地说道:“既然有办法威胁绿军的火炮,蓝军突然停在半路上,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觉得,蓝军就是故意的,假装要进攻绿军,抢先夺得绿旗,逼迫红军不得不在匆忙间对蓝军发起进攻,从而让红军去消耗绿军的兵力。”高城分析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是谁都知道的老故事,也是最经典的战术之一。
“老七,我在旁边听了半天,你这分析的还挺到位啊。”
坐在高城左后方的红三连连长,身子前探掺和进来说道:“我和你的看法一样,蓝军这孙贼肯定是在耍把戏,想让逼得红军和绿军先干起来,他再坐收渔翁之利。”
“红军应该不会这么容易被骗吧,这都是用烂了的老招数了。”洪兴国嘴上虽然是这么说,但心里还真有点担心。
毕竟他们借助转播组的镜头,拥有了上帝的视角纵观全场。
红军可没有他们的这种视角,在不知道蓝军进攻是真是假的情况下,还真可能担心绿旗被抢,不得不被迫提前进攻。
毕竟谁先拿到绿旗就为胜利者,鬼知道蓝军会用什么把戏抢绿旗。
哪怕只是偷偷派了几个人上阵地,偷偷的把绿军的旗子拔到手,绿军防守部队哪怕一个兵没死,也同样能被判为获胜。
杀敌数量可不是获胜条件!
转播室内众人的讨论很激烈,都在猜想孙东平此举究竟是何意,红军指挥部的战前会议总算开完了。
作战核心主打四个字——
稳中求胜!
所以红军制定的作战方案,就是稳打稳扎步步向前,扎扎实实的赢下对抗,绝不做任何冒险之举。
这也是一直接受传统打法洗礼,最适合李富国的战术打法。
要是强行去学合同战术的思路,哪怕陈军曾经打出的战绩可以学习,只怕终究也是邯郸学步。
临阵磨枪。
不是谁都能磨的。
李富国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根本就没法短时间内复刻陈军。
既然没有办法用上陈军的打法,那还不如使用自己最擅长的传统打法,起码能保证不会出大岔子。
根据稳中求胜思路研发的作战方案,没什么亮点但胜在稳重。
第一步就是派出了尖刀班,分成了两个侦查小组,分别前往绿军和蓝军,侦查他们两方的情况。
真搞清楚了对方的情况,到时候再做进一步的行动。
这很符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尖刀班可是陈军练出来的精英,其他方面的作战能力先不说,就说侦察和反侦察能力堪比特种兵,放在这种级别对抗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史今接到任务立马行动,他和白铁军各带一组人马,兵分两路出发。
之所以让白铁军带一队人,由他来担任这个小组的小组长,而不是让资历更老的谢冲和甘小林等人。
原因就只有一个,大家也都服气的。
那就是超强的保命能力!
伍六一曾经暗搓搓的调侃白铁军,哪怕是他头上有颗原子弹爆炸了,白铁军也能够想办法活下来。
史今之所以让白铁军带小组,就是看中了他的保命能力。
在战场上保命是最重要的。
活着才有输出,死了可就啥都没了。
而只要白铁军能确保小组保命,其他方面根本就不需要他负责,谢冲等老士官就能够全部搞定。
哪怕是退一万步来说。
即便是不能够完成侦察任务,史今也相信白铁军能够把人都带回来,不会出现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情报没查到,小组也没了。
白铁军突然就当上了小组长,这下让他神气得,立马就找上死党甘小宁,故意装腔作势让他赶紧叫组长。
结果被甘小宁干脆利落的放倒,顺便再送他一句:“白铁皮,别说你是组长,你是班长我也要弄翻你。”
白铁军比甘小宁瘦了一圈,打起架来真不是他对手。
被干一顿立马就老实。
变成了史上最没人权的组长,被一众组内的老兵帮咱们一顿调侃,不得不收起他那还没捂热的官架子。
尖刀班经过短暂的嬉闹后,很快就分成两辆车出发了。
白铁军小组负责侦查绿军情况,因为绿军在规定中是不允许主动进攻的,这边相对来说也比较的安全。
另一边侦查蓝军比较危险,由史今来亲自带小组行动。
由于蓝军已经出发到了半路,史今小主开车从左侧才绕了半圈,很快便发现了伪装的蓝军大部队。
也幸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史今,否则一般人还真发现不了。
真要是开车一头撞进去,被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包围,那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出来。
蓝军大部队出现在前方,距离绿军三公里的位置按兵不动。
这可是个大情报!
史今立马利用车载无线电,第一时间把这个情报报给了指挥部。
为了防止被蓝军部队发现,史今特意把车子往后开了几百米,找了个隐蔽的位置把车隐藏起来。
然后通过更加隐蔽的徒步方式,悄悄的摸回到了蓝军大部队附近。
想要通过抵近侦察,获得更多的信息。
距离更近的看得更加清楚,史今通过计算坦克和装甲车的数量,确认这是蓝军的所有进攻部队。
两个坦克连和一个步兵连,都已经在这个地方就位。
把这个情报再次反馈回去,接下来史今继续带人在这附近蹲点,红军作何反应就不归他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