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治宗

类别:武侠仙侠 作者:爱吃han烧白字数:5903更新时间:25/02/17 22:07:21
    “三灵根两人,四灵根七人。”康大宝看得点点头,这情形倒是比他之前所料的要好上不少,总算有两名三灵根资质弟子登门拜师。

    要知道,在左近这些小门小户的家里头,一名三灵根的仙苗,都已可以视作家中栋梁了。

    有那人丁单薄的人家,说不得个把甲子都盼不到这么一位。

    对于现今的重明宗而言,三灵根也算不得多。门中迄今也不过四五名罢了,是以这次登门拜师的三灵根仙苗,重明宗上下也未有做什么多的考量,便尽数收下了。

    当然,这也是因了这两名仙苗家世清白的关系。

    其中一人来自洪县贺家,乃是贺家偏支所出,按辈分,还是贺元禀的族兄弟。

    若在从前,这等决定贺德工定是难下的。可现今洪县贺家大不如前,重明宗却是愈发兴旺。

    现在贺德工若不在自己还能借大兄遗泽,与重明宗这些世兄弟说上话的时候送人。

    那么再过些年,等到这层人情再淡薄些了,贺家怕是想送都送不进去了。

    另一人是个颠簸了好些路途,才碰巧挣扎过来求仙的教书先生。

    此次重明宗大开山门,来的人中却也不止修仙势力。有不少凡人中的大豪、土霸也带着适龄的子侄辈来碰碰运气。

    只是他们带来的子侄先前都未测过灵根,能入选的也相当之少。

    比起家世相较复杂些的小家族子弟,重明宗几个当家人倒是还更倾向于从这些人中拣选弟子。

    毕竟家族子难养熟的这个道理,也不止普州石山宗的长老们清楚。

    重明宗从前未有起势,仙苗稀少,便是连五灵根的墨儿都有在用心培养。

    在这种背景下,康大掌门自然乐得纳些似贺元禀这样的练气小族子弟入门。

    待后来形势明朗些了,便是明喆这样的三灵根仙苗,康大宝若不是被明二爷用情义绑住、实在挣脱不得了,却也都未必愿意收了。

    反之,似这教书先生这般背景干净,又资质出众的求仙凡人,康大掌门自然乐得有多少收多少。

    也就是他运气好,遇上了莫苦这么位软心肠;若是碰见的是其他重明弟子,他们还真未必会停下脚步,耗费时间来理这么个衣衫褴褛、浑身脏污的凡人。

    莫苦见这教书先生实在可怜,感他心诚,又似是在其身上看到了点儿自己从前的影子。

    于是这才掏出测灵尺来试过一试,他在这之前,却也没想过竟会冒出个鲜见的三灵根出来。

    就算这教书先生已经二十有五,浊气已沉入周身筋脉,修行起来速度相较年岁小些的仙苗自要艰难许多,可以说已几无筑基的前途了。

    可依着他这三灵根的资质,将来只要舍得刻苦,修到甲、古稀,成个后期修士却是不怎么难的。届时在重明宗这等门户而言,也足以做个中坚弟子了,自然可收。

    至于四灵根仙苗为什么只收七人,当然不是来求仙的就这么点人。

    之所以录得这般少,重明宗还养不得太多门人这原因还只是其一;其二则是,重明宗针对四灵根仙苗而言,又多增设了一些考校事项。

    “家族子八岁以上一概不取”

    “家族子亲父亲母任一为修士者,不取”

    “心性不佳者不取”

    “骨龄满十二岁者以上不取”

    林林总总写了一篇,其中大半都是为了小家族子弟所设。

    其实也就是怕这些家族子弟对宗族眷恋过深,将来若靠着宗门提供的资粮修炼有成,说不得还要因私废公,做出些损害门派利益,贴补家中的祸事。

    平心而论,这等要求,对于这些小家族而言,却是稍有些苛刻的。

    毕竟人家送家中仙苗来拜师,定也有想要跟重明宗蹭上点关系的念头。

    小门小户持家不易,只要能跟猞猁皮稍稍蹭上点儿味道,家中的日子说不得就会好过许多了。

    但重明宗如此选材,倒真将他们心头那点小九九费了个七七八八。便是许多经年的筑基大派,也不会如此严苛。

    可康大掌门却也有话说,毕竟重明宗此次大开山门,也与其他筑基大派不同。

    家族子此次若是拜进宗门,重明宗可是一个碎灵子的束脩都不收的。而且重明宗弟子的待遇之丰厚,外界也是有所耳闻的。

    一个手段差些的后期散修,奔波了一年掐指头一算,灵石也未必能有重明宗新入门的弟子攒下来的多。

    若非如此,这些小家小户的当家人们才不会不辞辛苦,大费周章地带着家中小辈,跨州连县地跑到重明宗这儿来拜师。

    这些被选入门的小家子弟虽与家族牵连要小些,但毕竟血浓于水,家族与其之间总也有些香火情。

    何况这些当家人也自有手段,有那目光长远的,自当也晓得要为这些弟子从牙缝中挤出些资粮送来。

    人心都是肉长的,长此以往,不怕他们对宗族生不出些感激之情。

    这些举动便是康大掌门管不得的了。

    毕竟重明宗既然享受到了现成、新鲜的仙苗,那么就该当承担后果。这宗门与家族之间,为了争取人心,可还有的斗法呢。

    康大宝收好名册,抬头看向裴奕温声说道:

    “裴师弟,这些弟子开灵之事,师弟费下心,督促张楽好生教导,只是张楽这丫头修为上头却还是差了一些。

    师弟也可在善功堂内颁发些开蒙任务,让家中有暇的弟子接了,去帮些忙。这善功不消师弟操心,便从公帑中出便是。”

    “师弟领命,”康大掌门言之有理,裴奕答应之余,却也被打开了思路,开口谏言道:“师兄这么一讲,师弟倒也想起来了一桩一直想做的事情。”

    “师弟但讲无妨。”

    “启禀掌门师兄,全赖师长遗泽丰厚、师兄持家有道,而今门中诸般百艺所存一阶传承大半齐备。

    先前师兄拣选了一批弟子修习百艺,本是英明之举。谁料清云盟作乱,倒是打乱了师兄的布局。现今之前那批了大力气培养的弟子,要么殁于王事,要么.

    门中现今除了丹、器、稼、灵鉴、阵法五道,其余百艺,皆无入阶的门人可做教习。

    是以师弟想着,是否可以聘请一批有所长的散修客卿,令得他们居在门中引导弟子们接触百艺,万一能冒出一两个可造之材,那自可增加门中底蕴。”

    裴奕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康大宝过脑子嚼了几下,倒是有些意动。

    为自家弟子聘/拜个百艺师父,在云角州算是个比较常见的事情。

    一如当年的康大掌门,便是把亲师弟袁晋送到戚师傅门下拜师,学做器师的。

    不过在云角州的散修之中,似戚师傅这般造诣不差、有产有业的却是少数。

    大部分百艺造诣不高的散修,就算是开门授徒了,那点浅薄造诣也勾不得别人来拜师。一年到头辛苦下来,手里头也攒不得几块灵石用作资粮。

    康大掌门当年跟后面这类散修的境遇相似,在拉下脸来做游商之前,康大宝也是做过几天制符的买卖的。

    辛苦了小半年,灵石没赚到,反倒还赚得了“入不敷出”这四个大字回来,还莫说要给两个师弟赚得些资粮了。

    裴奕刚才所言要聘的散修筑基,说得自也不是后头这批人。

    有一门一阶中下品手艺的散修虽然少见,但只要认真去找,总是能寻到些的。现在世道不好,许多靠百艺吃饭的修士日子也未有从前好过了。

    只看周宜修便是个例子,他这稼师造诣在练气散修之中已算顶尖,可斗法本事却是很差。

    当年宣威城破的时候,若不是蒋青、康荣泉二人将他寻到了,莫说跟现在一样做筑基大派的实权长老了。

    说不得再多走出几里地,周宜修全家上下就要被那不知从哪儿蹿出来的劫修,害了个整整齐齐。

    是以天干饿不死手艺人不假,但若是能寻到个足够稳定、安全的地方安心修行,还可用这一身本事挣些资粮,这些有手艺的散修多半也是会来的。

    待得重明宗招人的告示一出,客卿座师当不难聘得的。毕竟若是遇到个大方的主人家,这些客卿也可得到一些不甚重要的典籍用作参考,这对于他们本就稍显匮乏的修行知识不无小补。

    再一个,宗门客卿上头总也挂着客卿两个字,说出口时不仅能够提升身价,也大小能再加上一重安全保障。

    最后,若是收得一个宗门栋梁做了授艺弟子,将来这弟子若是有所造化,作为授艺师父,总要沾些光的。说不得这散修客卿的一生就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前康大宝心头总顾念着重明宗只有大小猫两三只,直害怕招来有本事的客卿被人喧宾夺主、鸠占鹊巢了。

    是以在过去,对于招募散修一事,康大掌门一直顾忌重重。

    可今时不同往日,重明宗现今连冰叶筑基都有两人之多,门人数十、术法皆精。自不消再担心几个练气客卿入门,能掀得起来什么风波了。

    于此情形下,裴奕的提议,自然就值得康大宝认真考虑了。

    未过多久,只见康大掌门缓缓点头,应允说道:

    “那师弟便着手去做吧,考校技艺之余,也好好甄别需得这些散修的心智品行。如有所差,那么便是造诣再高也不能聘!此事不急,师弟慢慢做便好,宁缺毋滥。”

    裴奕认真应道,退落回坐。

    康大掌门心头慨叹一声,裴奕现今做事颇有章法,眼见却也不低,却是越来越像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了。

    可.

    康大宝想到此处,先将身侧的冷茶端起,牛饮而尽,驱散了些杂乱念头。

    这聘请散修客卿之事,连裴奕都是突发奇想,自就更不在康大掌门本来要议的章程上头了。

    此时言罢了这件事情,那么康大宝的最为关心的事情,自也要讲起来了。他将眼神在人群中来回扫了两遍,倏地疑声问道:“牛师弟怎的不在?”

    “这,”外事执事储虎儿心下一慌,面有难色。

    这时候裴奕却也跟着看了过来,皱眉言道:“储师弟,是有什么我等听不得的吗?”

    “启禀掌门师兄,牛匡师弟刚才陪客时多服了几张榔片,被香晕了,正在服酒散香”储虎儿被裴奕言语、眼神所逼,却是不敢隐瞒,全盘托出。

    此言一落,蒋青拧紧眉头,叶正文面色如常,袁晋与周宜修则是面色不喜。

    “唉!”裴奕这谦谦君子都被气得低骂一声,再次出列:“掌门师兄,牛匡他屡教不改,坐不得重明城镇守之位了。师弟恳请师兄即刻将其免职,以正门风、以观后效!”

    “嗯,那就依裴师弟所言吧。”康大掌门从善如流,应了裴奕所请。倒不是为了打压山都岗弟子,而是这牛匡行为属实过分。

    其实自蒋青与自己相继筑基过后,康大宝心中的那些微一点儿的门户之见就早已经消散了。

    他成就玉色筑基时候还短,有何神异还不尽知,但在这段时间之内,也已琢磨出来了两桩好处。

    其一便是自筑基之后,体内灵力如长溪入海、连绵不绝。

    靠着《长息决》这门异术,康大掌门虽才筑基,但以自己揣测,以灵力之充足而言,怕是足以能与一些经年的筑基中期修士相抗衡了。

    其二则是玉色筑基较之寻常筑基寿元又增了一个甲子,自此得以享寿三百年。

    只这一桩好处而言,康大宝比之那些历尽千辛万苦才成就假丹的假丹丹主,都不差些许。

    在这两桩好处的加持下,纵算是裴奕也正常筑基了,但他与康大掌门年纪相仿,想来有一个甲子的寿元差距,正常情况下,怕是也难接后者的班。

    是以康大掌门这般做,完全是出自公心。

    若真要一板一眼的按照门规执行,就绝不是将牛匡免职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服榔片作为许多修士们喜爱的一门消遣,对于修行却无半点益处。有那自制力不够的修士,服榔片服得精气全空、身死道消都是正常。

    这等物什,重明宗自养起来的弟子们在康大掌门的严管下,是半点都不敢沾染的。

    可山都岗弟子们泰半皆是散修出身,部分弟子长久无人管教,便自沾惹了些饮灵酒、服榔的恶习。

    若不是念着牛匡当年在小吴山一役很是卖力,依着他这三番两次延误正事的表现,康大掌门说不得就要给他发笔灵石,撵他出门了。

    “老三,散了过后,派元禀去做重明城镇守,任期暂定两年。等干满了,再议去留。”康大宝想了想,才与蒋青言道。

    蒋青站起领命,康大掌门的话却还未说完:“元禀到了之后,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老三,你记一下。”

    “一是那重明城主康大厚新丧,作为重明城镇守,他需得将继任城主秉性才能一一考校清楚,若是担不得大任者,可就地免责,另选他人出任。”

    康大厚是在康大宝出关前殁的,可惜后者这位老哥哥这些年来纵情声色,身子亏空太多,一场大病过后,便是用了灵药也救不回来。

    说来也实在唏嘘,若是康大厚能再撑个十天八天的,就能见得重明康家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筑基真修了。

    新城主照旧用了康家大宗之人,便是康大厚的嫡孙。考校这位新城主的事情,之前袁晋代管宗门之时,本是交给牛匡去办的。

    牛匡回信里头都快将其夸出来了,可康大掌门见了他近来的表现,颇有些不放心。

    凡人是修士之本,重明城经过这些年不定期的收拢流民,现在辖下的凡人已逾十五万之多。

    这个数字较之康大掌门最初接手的时候已有大幅提高,可这些年来可供重明宗验灵的适龄儿童却无有显著提升。

    康大宝晓得这里头自有自己对凡人事关心不够的问题。

    过去很多年,因了人手不足的缘故,重明宗这等要害地方,竟连个镇守弟子都无。

    这便使得康大厚这位当今掌门族兄作风颇为糜烂,上行下效、引以为风,重明康家的子弟们打着光大家族的旗号跟着有样学样。

    城中豪族自也不甘落后。谁家中若是没有个十来个俊俏侍婢伺候,也好意思说是仙人的亲戚么?

    大量适龄妇女被人圈在院子头,这些豪族也未见得多大能耐喂得饱,自也诞不下来几个孩儿。

    这股风气若不刹住,康大掌门这些年来定下的招收流民之策,便真成了为这群蠹虫们享乐所提供方便做的了!

    “其二,要元禀到重明城后即刻下令:非炼骨武者以上不得纳妾、违者赶出重明地界去。炼骨、练血、炼髓武者若要纳妾,也要定下上限,具体数量城主府去定就是。

    纳妾不得私纳,也要登名。城中胥吏需得每年登记好纳妾人家诞下子嗣人数。诞下子嗣最少的一百户人家,罚粮罚金、加赋加税。”

    康大掌门说到这里突地一顿,面上稍稍露出些恨色来:“老爷已成了筑基真修了,都还只咬了一块香肉呢!那群混蛋却是享尽了齐人之福。”

    康大宝压下怒气,声音一振:

    “其三,辖下凡人编户齐名好好做一回。非武宗不得蓄奴,蓄奴不得超过十户,违者都送去唐固县两处矿脉挖矿!设好镇、村、保、甲,每年评比各级新生凡人数量,多的赏、少的罚!

    但却不可急功近利,若出现育龄女子因分娩亡故的,要责问到保甲长。查出来若有那枉顾人命的黑心胥吏,也同样送去唐固县挖矿!”

    “其四.也没有什么其四了,要元禀到任过后,将我说这几条查漏补缺,用心去做,不得照本宣科!”

    见得蒋青一一记好了,康大宝才开口与众师弟议起来了第三件事情:“重明商队.”

    感谢希望这个名字没有人注册吧、lkf2016、萧雨楼、牛头小德老哥的五百点币

    感谢蔻芤、卷风在云、香小帅老哥的一百点币

    感谢失意的蓝老哥的十张月票

    感谢杨氏道庭老哥的六张月票

    感谢榫人利己、蓝泽泽泽老哥的五张月票

    感谢书友20190207120628481、书友20221201135215770老哥的四张月票

    感谢书友尾号5528老哥的三张月票

    感谢乔眉昀、杯盏长生水、书友尾号4881、湖海一散人、书友尾号6203、猪的跳跃会、书友尾号2003几位老哥的两张月票

    感谢落叶随风、星空、桥本邪、张大大005382、书友尾号4032、iauniz2、大甸子、书友尾号7864、修得麻得、薪火相传永世不熄、无凭书生2、丛中过、dragonets、书友尾号47dd、虎破天地、烟酒专卖、书友尾号2185、书友尾号9673、书友尾号9986、岁墟、飞行舰队、小徐x、风吹panties屁屁凉、书友尾号8327、娱乐小卒、黑云客、照死看书、书友尾号9430、8246、难啃了哦、燃烧的年华、老书虫高哥哥、a阿俊a、对口升学、书友尾号7789、黑山老妖ydk、书友尾号0144几位老哥的月票

    感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