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父皇,你不对劲!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翻个小白眼字数:4747更新时间:25/02/17 19:47:51
    “除了颍川侯傅有德之外,父皇还准备让沐英哥,还有蓝玉他们两个人,也领兵共同进攻西南。”

    沐英和蓝玉的两人,和太子朱标的关系,都非同一般。

    沐英是朱元璋所收的义子,而且,还是在众义子当中,最为一个有出息,最为靠谱的一个。

    朱标这个太子,对沐英都很是敬重。

    别管是在人前还是人后,称呼沐英的时候,那都是以沐英哥来相称。

    沐英不仅能打,而且为人还特别正派。

    平日里谦和儒雅,但是在打仗的时候,却能够挑起大梁,不惜命,敢打敢拼。

    是年轻一辈的将领当中,让朱元璋看好的将领之一。

    朱标记得很清楚,自己家父皇,不止一次的说过。

    在年轻一辈的这众多将领之中,最像大将军的就是沐英哥。

    也是能够担当大任的。

    自己家父皇准备在今后,用沐英哥来接替大将军。

    甚至于蓝玉,那更不用说。

    乃是太子的舅舅。

    当然,准确的说是太子妃常氏的舅舅。

    但,太子妃的舅舅,那自然而然也就是太子的舅舅。

    关系非同一般。

    关键是蓝玉也同样很能打。

    作为大名鼎鼎常十万的小舅子,军中当中杀伐出来的人,那也同样是敢打敢拼。

    而且性烈如火。

    在打仗上面,那绝对是一把好手。

    甚至于有很多人都说,蓝玉有其姐夫,常十万之风。

    而且,如今自己家岳父,开平王所留下来的那么大的山头,真正掌控局面的人,挑大梁的就是蓝玉。

    对于这个舅舅的作战能力,他非常看好。

    就是性格不是太好,容易惹事儿……

    听到朱标要所说出来的这两个人,梅殷不由的点了点头。

    果然,随着自己的前来,有些事情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但是,有的事情并没有。

    比如这次攻打西南,在用兵的人选上面便是如此。

    和他所熟知的一样,为傅有德,沐英和蓝玉。

    “二妹夫,你觉得他们两个人如何?能不能担当重任?”

    梅殷点头:“那是当然,他们两个人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梅殷对于沐英和蓝玉他们两个,给出来了很高的评价,十分肯定。

    毕竟他可知道沐英,和蓝玉二人,可以说是大明年轻一代的将领当中,最为拿得出手的两个人。

    称之为大明年轻一代里的双子星,都不为过。

    他若是没有记错的话,沐英和蓝玉人在这次历史之上攻打西南之时,都是绽放出来了极大的光芒。

    尤其是沐英,在攻打西南之后,朱元璋还让他留在了西南,镇守西南。

    不仅仅是沐英,从沐英之后,沐家的人世代就在西南这边镇守。

    为大明立下了汗马的功劳。

    地位和待遇,丝毫不亚于大明的那些亲王。

    而且,沐英以及沐家人,也是真的能靠得住。

    话说,云南那边,能够彻底的融入到大明,融入到华夏,能在后世时候,提起云南来,就让人觉得自古以来,这里也都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让那边的众多人,自发的认同他们也是华夏的一部分。

    沐家人在里面出的力气,是很大的。

    在大明之前,云贵也有这些地方,只能说存在感并不高。

    尤其是彩云之南,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华夏的地方。

    正是从大明开始,才算是真正的融入到了华夏。

    这个时候,听到沐英这个在历史上,在西南那边做出来了极大贡献的人,这一次也同样要带兵出征西南。

    梅殷彻底的放下心来。

    原本的时候,他还有一些担心。

    因为自己的出现,很多时候会发生改变,沐英可别没有被弄。

    没有在这次领兵的序列之中。

    那他这边,还要和朱标这个大舅哥好好的说一说,让他把沐英也要给弄进去。

    可不能让沐英错过了西南。

    这个时候,听到了太子如此说,他的心彻底的放下了。

    上一世的时候,沐英就已经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众人明确的证明了他的能力。

    以及让他去西南,多么的正确。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再让沐英前去西南,那绝对没有任何需要迟疑的地方。

    沐英绝对会做得非常好。

    “西南那边,可不好办,那边可以说是有着诸多的土人。

    他们的生活习惯,还有文化理念等诸多的地方,和咱们华夏这边有着太多太多的而不同。

    想要把西南那边给真正的拿下来,并不是说把云南的梁王给打败就可以了。

    那只是表面上的收伏。

    真正的收服,还是需要花时间去治理。

    需要把那里,给纳入到大明你的统治之中。

    能够在那里推行政令,能够在那里收得上税。

    能够让那里的人,自发的认同我大明,认识同我华夏。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将其纳入到统治之中。

    这些都是需要大力气去做的。

    只有真正的把那里给变成了大明的,这才是真正的开疆拓土……”

    梅殷望着朱标,出声说道。

    朱标点了点头,对梅殷所说的话,他很认同。

    事情确实就是如同自己家二妹夫所说的这般。

    “那二妹夫觉得,到那边后该怎么做?”

    梅殷在这上面,没有什么推脱。

    直接开口道:“我的想法就是,打是必须的,但也要收心。

    首先,在那边需要先把元朝的那些统治给覆灭了。

    再开始治理。

    我大明这里,要在那里推行一些善政。

    比如说,可以分土地。

    把当地被众多头人土司等这些,给牢牢的控制住的那奴隶,给解放出来。

    让他们从地位身份底下的奴隶,变成一个真正的人。

    给他们田产,给他们工具,教他们如何生产生活。

    在这个过程里,还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教化。

    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对的。

    把我华夏的文明这些,传授给他们……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移民。

    把我华夏这边的汉人,尽可能多的,往那边进行迁移。

    要让我汉人的数量,在那边迅速的增加……

    西南那边,我汉人的数量,若是有一成,那边肯定会动乱。

    若是有三成汉人,那么那里就会变得安定。

    我大明的很多政策,都能在那边推行。

    若是汉人的数量,能够达到五成,那么那和我大明这里,就没有什么太多的不同了。

    若是能达到六成或者是七成,可以说,那便就是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永远都分不出去!

    所以,在接下来朝着那边进行移民,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只有往那边移民移的足够多。

    那里才能够真正的稳固。

    移民这事儿,父皇大哥你们都很清楚,知道怎么做。

    我就不必多言了。

    不过在这个上面,我倒是多说一句的。

    那就是,那些前去攻打西南的兵马,还有带去的相应的工匠以及民夫,在最好是能够让他们在那边直接安家落户。

    打下来西南之后,建立各处卫所,让他们在那里镇守生活。

    而且,还可以提倡汉人,和当地的那些土人,彼此之间进行通婚。

    还可以给出一些其余的条件,比如说,能够和那边的土人,和我汉人成亲之后,那么自动就会变成我汉人。

    甚至于,连带着她们的一些亲戚,都可以通过一些条件变成我汉人。

    当然,这些事情不能去强制性的来。

    但却可以,给主动留在那边的将士,匠户,民夫,还有那今后移民去的人,诸多政策方面的优惠。

    比如,可以在多少年内,减免多少税。

    每人可以得到官府多少的钱粮之类的补贴。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考科考上面有一定的优待。

    今后父皇这里,肯定是要继续进行科考的。

    既如此,那也可以给他们那边一定的优待。

    除此之外,还要派遣相应的教书先生,那边去教书。

    教授给他们我华夏的知识和理念,对他们进行同化。

    思想上的认同,才是真正的认同。

    我大明境内这些犯官之类的,今后能杀能别杀就尽量别杀,把他们都给一股脑的弄到西南那边去。

    让他们在那边担任官员,进行教化一方。

    到了那里做的再不好,再杀也不迟……”

    梅殷在这里,和朱标说着他在这上面的一些考虑。

    听着梅殷说的这些话,朱标不时的点头。

    手里面拿着的笔,也没有停下。

    不断的在这里记录着。

    把梅殷所说的这些,都给记下来。

    准备回去之后,和自己家父皇进行探讨。

    “二妹夫,还有吗?”

    在梅殷说完之后,朱标望着梅殷出声询问。

    梅殷道:“还有一个,我觉得西南那边,仅仅只是这些还不够。

    还可以留一个将帅在那边,永镇西南。

    我觉得,沐英哥就很不错。

    非常能打,关键是还特别的儒雅,平时不惹事儿,能文能武。

    可以说是大将军那般的人物。

    大将军镇守北平多少年了,从来没有闹出过什么乱子来。

    西南那边的局势复杂,不是一般人能够处理得了的。

    我觉得,最好的人选就是沐英哥。

    今后,打下西南之后,可以让他在西南那里,长时间的进行镇守。

    有沐英哥在那里镇守一方,那么无论是被赶走的元鞑子,还是当地的众多不服管教的土司这些。

    哪怕是再闹事,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能够被很好地震住……”

    听到梅殷所说的这话,朱标立刻点头,表示自家二妹夫说的很对。

    “二妹夫,你说的太对了。

    在这事情上,我也是如此想的。

    再没有比沐英哥更加可靠的人了。”

    朱标觉得,大明有二妹夫,当真是天大的福气。

    还是二妹夫,在很多事情上考虑的长远。

    比如自己这次前来,只不过是问一问这次在大军攻打西南的时候,他有什么提议。

    最初的想法,只是让二妹夫多说出一些,今后在攻打西南之时,如何防止疫病之类的事情。

    哪能想到,真的见到二妹夫之后,二妹夫说的却很多。

    目光很看得很深远,并不仅仅局限于攻打西南。

    现在攻打西南还没有正式开始。

    许许多多的人,所考虑的都是如何攻打西南。

    结果到了二妹夫这里,二妹夫所考虑的更多的不是攻打西南,而是打下西南之后,对于西南那边的治理。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自家二妹夫考虑的,到底有多么深远!

    哪怕知道,自家二妹夫是从几百年后过来的人。

    能够知道很多的未来。

    可以站在后来者的立场之上,来看这些事情。

    可就算是如此,朱标也依旧是感到敬佩。

    觉得大明能够有二妹夫这样的人,实在是天大的幸运。

    接下来,太子朱标在这里和梅殷说了很多的事情。

    而后没有在这里多停留,马不停蹄的从双水村这边离去,返回到了京师。

    走的时候,还从梅殷这里带走了一大车的东西。

    这东西不是别的,正是梅殷这里,已经生产出来的一些蚊香。

    ……

    “父皇,我回来了!”

    武英殿这里,太子朱标返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就来到这里见朱元璋。

    朱元璋听到这声呼喊,就将手中的朱笔放下。

    脸上也露出笑容来。

    对于自己家的大儿子,朱元璋从来都是这般的喜欢。

    “标儿,你二妹夫怎么说的?”

    朱元璋亲自给朱标拉了张椅子,让朱标坐下。

    然后望着朱标出声询问,脸上的笑容分外的浓郁。

    对于这些,也是有些迫不及待。

    想要听一听,梅殷在自己这边用兵西南,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

    支不支持。

    支持的话,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建议来。

    朱标没有说话,先把蚊香拿出来了一盘。

    朱元璋见到这些后,不等朱标开口,就先一步道:“这东西是蚊香吧?是个好东西。

    咱已经试过了,那驱蚊的效果简直别提有多好。

    比其余的那些什么驱蚊的东西,不知道好了多少。

    而且造价还很便宜。

    这东西用到西南,确实是很不错。

    标儿,从今天起,你这边便立刻安排下去。

    多多的建厂,多多的出钱,让你二妹夫那边,卯足劲儿多多生产。

    这东西,今后在西南那边用兵之时,绝对能够用得上。

    有了这东西在,可以让将士们少受一些罪。

    最起码晚上睡觉时,能够睡个安生觉。”

    听到自己家父皇所说的这话,朱标忍不住眨了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