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七章 梅殷取代道衍在朱棣这里的位置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翻个小白眼字数:4741更新时间:25/02/17 19:47:51
    “二妹夫你觉得今后,往海外分封,我选择哪里比较合适?”

    朱棣压低声音,望着梅殷出声询问。

    对于这个事儿,他已经在心里面想了很久了。

    一直拿捏不定,自己这边今后到底封在哪里才比较好。

    话说到了现在,父皇在今后准备把自己的兄弟,给分封到海外去的事情,已经不再是一个秘密了。

    父皇在此之前,已经给他们透过了口风。

    当初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朱棣心里面有些不太好受。

    但是却也知道,好像目前为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等人,给分封往海外去。

    特别是后来,从自己家父皇那里,得知了自己父皇,居然拥有了一个神秘至极的模拟器,能够看到人的未来。

    知道自己今后造了反,当了皇帝的事情后,对于这件事儿就更加没有了异议。

    并觉得自己家父皇,做出这样的安排很好。

    虽然在父皇看到的未来里,自己当了皇帝。

    但是这种当皇帝的方式,他是不想要的。

    真的算起来,他更希望自己大哥,能长命百岁。

    更希望大哥,能够接替父皇成为皇帝。

    自己家大哥当皇帝,必然能够把大明给治理的特别好。

    也希望今后,由雄英接替自己大哥当皇帝。

    相对于这些而言,皇位对他来说,也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但在他之前,心里面虽然这样想。

    但是,一想到今后,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远离大明,和母后父皇,大哥这些至亲之人,进行分别。

    心里面还是感到不太爽利。

    但是现在则不一样。

    如今他先是带领舰队,在海上和陈方两部海寇,狠狠的干了一仗。

    后面又坐镇江南,帮助设立市舶司。

    接触了很多事情,眼界开阔了很多。

    而且对于海外,也了解了很多。

    随着对海外了解的越来越多了,他才发现,原来海外也有那么广阔的地方。

    也并非如同自己所想象的那般,都是一毛不拔。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还体会到了一些在此之前,所不曾体会过的感觉。

    那就是带兵出海之后,自己可以完全做主。

    很多事情上,不必再小心翼翼。

    可以无拘无束,这种感觉,是是在大明这边,则完全不能够感受到的。

    在大明,他们的身份虽然是亲王。

    但是生在帝王家,纵然是大哥从来不会多想。

    对他们都特别的好。

    但是他们这些当弟弟的,却也要注意着君臣有别。

    不能够在一些事情上胡作非为。

    时刻需要小心,谨慎。

    就算是这样,依旧还是会有一些言官,说三道四,给他们上眼药。

    各种事情,让人不胜其烦。

    就算是今后他们来到封地去就蕃,也一样是不成。

    真的就蕃了,他们这些所谓的王爷,和汉朝以及更之前的那些王爷们相比,权力也远远没有那么大。

    将会受到各方面的钳制。

    真的算起来他们,这些初代的藩王还要好些。

    到了后面,他的子孙,这些人的限制将会变得更多。

    这些,也是他所不想看到的。

    这种受气小媳妇儿一般的日子,哪里有在海外当真正的王爷,爷,来的爽利?

    来到海外,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

    再不必处处小心,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治理。

    打下自己的领土,治理自己的国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施政。

    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再不必要处处小心处处小心一点。

    尤其是后面,又知道了这个主意,其实是由自己家二妹夫给自己父皇给出后。

    就越发的感激起来。

    感谢自己家的妹夫,给父皇出了一个好主意。

    同时,也要给他们这些藩王们,找到了一个特别好特别好的出路。

    有了这么一条路在,今后他们的日子将会大不一样。

    不仅仅是他初代藩王受益无穷,就连他们的子孙,也同样将会受益无穷!

    但是,海外的地方太多,朱棣也一时之间都挑花了眼,也不知道今后该到哪里去才好。

    当然,除了挑花眼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他觉得自己对于海外的了解还不够多。

    不如在这件事情上问二妹夫。

    二妹夫虽然看起来足不出户,常年在双水村这边忙碌。

    但是很多事情,却认识的特别透彻。

    非常的有见地。

    在这件事情上问问二妹夫,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这同样也是朱棣,此番见梅殷最为重要的目的。

    想见梅殷也是真想,想吃妹夫做的菜,也是真的。

    但是,想要问一问这件事,也同样是真的。

    这件事儿,关乎着他的切身利益。

    往远处说,甚至于还关乎着自己子孙们的利益。

    这等影响深远的事情,肯定是要多想一想的。

    听到朱棣问出这话,梅殷一时之间,多少是显得有些意外。

    没有想到朱棣,居然会在此时,问出自己这个问题。

    不过,为之意外的同时,想想又觉得挺合理。

    依照四哥心智,还有他的志向,会在这个时候问出这话,也正常。

    若是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一直什么话都不说,那才是怪事儿。

    不像是四哥的风格。

    四哥有这样的心思,才是最好不过。

    那么今后,将会极大地推动华夏文明的对外扩张。

    让华夏的荣光,照耀到更多的地方。

    “四哥,你心里面有没有一些,比较中意的地方?”

    梅殷没有先说自己的看法,而是先问朱棣,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朱棣倒也不是那种矫情的人,听到了梅殷在此时的问话之后,当即便开了口道:

    “二妹夫,我在这上面,确实是有一定的考量。

    比如说倭国那里,我觉得就挺不错。

    接下来,是不是可以把倭国给灭掉。

    然后变成我的封地?”

    朱棣在说这话时,显得挺兴奋的。

    可见对此他是真上了心,真想这么做。

    “我想要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来是倭国那边,距离我大明终究是比较近。

    今后回来,也比较方便。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通过对海外的了解,还有最近组建市舶司这些,发现区区倭国,居然还挺富有。

    有些地方,好似黄金白银特别的多。

    不如将那里给拿下来。

    拿下来的话,当做封地,今后也是挺不错的。”

    听到朱棣如此坦诚的话,梅殷摇了摇头道:“四哥,我觉得这个地方有些配不上你。”

    听到梅殷的话,朱棣微愣了一下。

    他没有想到,自己家二妹夫居然会说出这种话来。

    梅殷说的话是认真的。

    毕竟别人不知道,他还是很清楚,眼前的这位四哥,历史上可是鼎鼎大名的永乐大帝。

    做出来的成就,让人为之心折。

    唯一一个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的人。

    到过那边不过是弹丸之地的地方去,是真的憋屈了。

    “二妹夫,那里……那里地方已经很不小了,比北平布政使司大多了。

    父皇给我定下的封地,可远远比不上这个。”

    朱棣有些意外之后,望着梅殷说道。

    对于自己家二妹夫,如此高看自己,他还是很意外的。

    原本他就觉得,自己的胃口已经很大了。

    他是真的想要整个倭国,作为封地。

    结果到了这里,和自己家二妹夫如此一说之后,才发现这自己的胃口,居然小多了。

    自己二妹夫,对自己的期望,比自己还要大。

    而且,他是真觉得倭国那里,挺不错的。

    不仅地方大,而且还盛产金银。

    人也不少。

    虽然倭奴的地位并不高,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大。

    但是,自己今后成为到那里的王,必然会给他们带来,来自于大明的高等文化。

    还会通过一些办法,比如把他们的历史全部毁掉,再比如根据他们存在的一些历史,神话故事,进行二次改编。

    弄出新的历史来。

    让他们忘记他们的根,让他们深度的和大明给绑在一起。

    成为自己的大明,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这件事也是挺不错的。

    哪能想到,自己最为中意的主意,居然会被二妹夫否决。

    二妹夫对自己的信心,是真够大的。

    “四哥,你要有更长远的眼光,视野更加广阔。

    依照你的聪明才智,来到那里,是真的有些憋屈。

    大材小用了。

    那里看起来很不错,其实吧,也就那样。

    金银虽然多,但是金银这些,终究只是身外之物。

    粮食的产出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根本。

    那里终究只是岛国,山多地少,土地贫瘠。

    粮食这些并不丰富。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且因为是岛国,所以很容易遭受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那边地震也多。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终究离大明太近了。

    四哥真的还愿意,在离大明这么近的地方?”

    梅殷望着朱棣,问出来了一个直指本心的问题。

    这话倒是让朱棣,给听的微微愣了一下。

    只觉得心都忍不住跳动了一下。

    很多东西,似乎一下子就被自己家人妹夫给看穿了一样。

    自己二妹夫是真懂自己了

    而且,也真没对自己有没有任何隐瞒。

    “二妹夫,如今统领海军,还是在外面打了一仗,知道了海外越来越多的事情之后。

    我的心思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说起来的话,这种靠自己爹而被封王的感觉并不好。

    也处处都受限制。

    远没有那般爽利。

    不如自己打江山。

    而且……而且离得太近了,确实限制多。

    但是,我也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好的地方。”

    朱棣其实心里面,还有别的想法。

    那就是去高丽那边。

    但是,在二妹夫把他将倭国那里当封地的想法,给否决之后,他就闭口不提高丽的事情了。

    倭国那里,与大明隔海相望,自己二妹夫尚且嫌离得太近。

    高丽这里,可是在陆地上就能够和自己大明进行接壤的。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家二妹夫肯定更加看不上。

    而且,真的算起来,那里也不算太大。

    今后限制也必定不少。

    朱棣道:“二妹夫,在这事情上你有什么建议?

    觉得去哪里比较好?”

    梅殷闻言想了一下,就招呼朱棣前去书房。

    他书房里面弄了一个地球仪。

    这个地球仪是他做的,

    本来他就对地球仪比较熟悉。

    只不过多少是需要掩耳耳目,一开始时,做的不完整。

    现在,又根据一些海外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添加。

    使其变得更加的完备起来。

    “四哥,这就是地球,咱们生活的地方。

    这是咱们大明所在的地方。”

    梅殷指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志出来的大明的版图。

    然后又道:“这里是倭国,这里是高丽。

    四哥我觉得,你这里,不要往北面去。

    是尤其是这条线以北。”

    梅殷说着,画出来了一条线。

    这条线,其实就是二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那边降水太少,决定了只适合进行游牧。

    而放牧,远没有种地来的稳定。

    条件更加的艰苦。

    来到北面到了,最终必然会和大明为敌。”

    “不可能!

    我是绝对不会和大明为敌的,我永远都是大明的人!”

    朱棣很是坚决的摇头道。

    “四哥,这些事儿不是我胡乱说的,也不是谁能够决定的,而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

    今后,倘若草原之上遭受了暴风雪,太严重怎么办?

    很多人要饿死又该怎么办?

    就算是你这边,不想南下入侵,来寻求活路。

    但是众多的族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今后,四哥约束他们,不让他们这么做。

    可你这个带头的,不能够让他们吃上饭。

    那他们自然会自己做出一些选择来。

    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

    说到底还是肚子来决定的。”

    听到梅殷说出来的这话,朱棣认真想了想后,一时之间想的有些默然了。

    好像,自己家二妹夫在这件事情上,说的很对。

    这件事儿,确实不是那么好解决。

    也不是自己说行就行。

    如此沉默一会儿,朱棣望着梅殷道:“那二妹夫,你觉得哪里比较好?”

    “往别的远离大明,地方广阔,大有可为的地方去。”

    梅殷说着,稍微转动了一下,在地球仪上的一个地方,点了一下道:“我觉得这里就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