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二章 梅殷:这事不是请客吃饭!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翻个小白眼字数:4834更新时间:25/02/17 19:47:51
    “小殷,你给想想,这事儿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帮着给出出主意。

    这件事儿着实凶险。

    没有一个比较妥善的办法,我这边是真放不下心。”

    说完了情况之后,刘伯温望着梅殷如此说道。

    话说的很诚恳,没有什么弯弯绕。

    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在梅殷这里,和梅殷进行交谈时。

    刘伯温往往一就是如此。

    很少如同和诸多不相熟的大多数人,进行交谈时,把话说的云山雾罩,让人猜不透。

    果然是为了这件事儿!

    梅殷听到了刘伯温对自己所说出来的这些话后,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毕竟对于这件事,他早有猜测。

    此时听到刘伯温的话,不过是正好将他的猜测给印证了而已。

    他能有什么好意外的?

    但刘琏闻听此言,又一次在边上感到了震惊。

    一时间只觉自己爹,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多少显得有意外。

    自己爹来到这里后,诸多的所作所为,是真让人意想不到。

    包括说话这些都是如此。

    真的是连一点的隐瞒都没有,就把诸多的事儿给和盘托出。

    而且,在询问梅殷之时,也没有任何的遮遮掩掩。

    把他在这件事情上担忧,还有考量都给说了出来。

    自己爹,面对梅殷时,是真不一样。

    同时他也有点好奇,接下来梅殷能够说出什么话。

    能给想出什么办法。

    或者说,能不能想出什么办法?

    相对于自己爹,对于梅殷这个女婿的自信。

    刘琏对于梅殷这个女婿的信心,就没有那么足。

    相反,他对于自己爹刘伯温更加的有信心。

    毕竟这些年来,一直跟着自己爹身边行事。

    对于很多的事,早就是耳濡目染。

    知道自己爹有多利害。

    对于梅殷这个女婿,他接触不多。

    总觉得比不上自己爹。

    这事情,连自己爹刘伯温都解决不了。

    他只怕很难想出比自己爹,更好的主意来。

    实在是以往的种种经历,还有经验,让他在这件大事上,对梅殷有些信任不起来。

    “这个事儿,不好办啊!”

    听了刘伯温所说的话后,梅殷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危险重重,阻力太大。

    可以说,岳父大人到了江西那边后,上上下下都是敌人。

    这件事,非有大毅力者根本完不成。

    还好,岳父大人本身就是有大毅力之辈。

    这上面倒是不必有什么担忧。”

    听到梅殷说出来的这话,刘琏的心里面,对于这个女婿的评价,倒是高了不少。

    自己这女婿,还是有一些眼光的,看人挺准。

    自己,也确确实实并不缺少毅力,也不缺乏在这上面的决心。

    而陛下在这件事情上,也同样是非常的支持。

    这又解决了一部分的后顾之忧。

    “在这上面,我还要是多说上一句。

    那就是岳父大人对于这件事儿的困难,虽然已经认识的很高了。

    但是我觉得,还应该把困难的等级,以及凶险的等级,再往上提上一筹。

    绝对不能够掉以轻心。

    在我看来,这件事不是请客吃饭,这件事是需要进行流血的斗争的!

    甚至于,不比打天下时容易。

    这是要见血,见真章的!

    岳父大人到了那边之后,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不能够被那些人给麻痹了。

    接下来,该动手之时,万万不能被他们松懈。

    觉得他们里面的不少人,是可以的。

    认为他们的反抗力度没那么大……”

    听到梅殷所说的话,刘伯温用力点了点头。

    刘琏也跟着点了点头。

    但心里面,还是觉得梅殷在这件事情上,有些小题大做。

    然而他却不知道,历史之上,他就是到江西这边主持度田,然后被人直接给填到井里面淹死了。

    接下来,梅殷倒是没有再说别的。

    开始详细的询问这次刘琏到那边,都带着什么人去做这件事儿。

    刘琏一一说了。

    听了之后,梅殷摇了摇头。

    刘琏想要说些什么。

    不过,不等他开口,梅殷就先一步开口道:“我不是说岳父大人,带的这些人不行。

    这些人既然能够被岳父大人挑中,有些是陛下那边安排的。

    那必然有他们的可取之处。

    我的意思是说,仅仅只是这些人还不行。”

    听了梅殷所说的这话后,刘琏愣了一下。

    他觉得这边,已经把各方面的人,都给安排到位了。

    有他这个主持大局的人,还有一些相应的官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两千人从国子学那边抽调出来的学生。

    负责到那边主持具体的田亩清丈,等一些工作,

    梅殷道:“我说的不是这些,而是说缺少了兵马。

    度田这事儿,涉及各方利益。

    不能等闲视之。

    要把它当成一个大仗去打。

    想要度田,就得有兵马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

    镇压那些想要作乱的人。

    不然的话,地方上的那些人无法无天。

    会做出各种无法无天的事。

    比如鼓动人造个反,杀一些,在下面度田的工作人员,烧毁和帐簿……

    甚至于,还有很大的可能,会对岳父大人你这个奉命办事的大臣动手。

    一开始时,或许不会这般行事。

    但是随着到了后面,对抗越来越激烈,触动的利益也越来越大。

    那些人,终究会狗急跳墙!

    有了兵马跟随而行,那么在接下来,很多的危险会消弭于无形之中。

    会让不少人,在做事情之前,好好的掂量掂量他们的实力。

    看看他们的脑袋,够不够用,让他们心平气和的说话。

    这才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需要补上的一环。

    把这一环给补上,那么接下来岳父大人,度田的难度就会少上不少。

    最起码安全上面能够少操些心。

    还有,岳父大人来到那里之后,身边必须要时刻有护卫。

    哪怕是过年,哪怕是晚上睡觉,哪怕是去个茅房,都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身边必须有护卫进行陪同,

    哪怕别人,会因此而说些什么闲话,岳父大人也绝对不要理会。

    身边护卫不能离。

    至少要保证有两个护卫才行。

    至于说出了城,身边护卫更是不能少。

    数量将会更多。

    我这里,将会把我这边的得力护卫派上去十人,护卫岳父大人的周全。

    除此之外,我这边准备进京与面见父皇,与父皇说这件事,

    让父皇调动兵马,随祖父大人,一起去度田!”

    梅殷所说的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历朝历代,清丈田亩都是一个大事儿。

    尤其是在如今,这种以农为本的农业社会。

    土地和人口,那绝对是最大的基础生产资料。

    关系着许许多多人的切身利益。

    这个时候清丈田亩,真的是动了很多人的命根子。

    很多人都会竭力反对。

    这个时候的情况,也同样非常严峻。

    阻力别提多大。

    朱元璋接手之前,元朝干的实在是太过于粗糙,太过于糟糕了。

    别的不说,仅仅只是一个包税制弄下来。

    都不知道养肥了多少人,又把多少人的胃口给养得特别的大。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这里突然之间,要着手开始度田,涉及到了人的利益。简直不要太多。

    遭受到的反抗力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这等事情,若是准备不充分,认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

    是要出大问题,吃大亏的。

    别的不说,至少在这件事情上,要动用兵马才行。

    没有相应的兵马作为后盾,仅仅只是依靠这么一群人,到那边办事,绝对办不下来。

    将会吃大亏。

    哪怕是朱元璋这等雄主,在此之前经杀了很多人。

    在如今这件事情上,也同样不好办。

    依旧会有很多人,想尽办法,千方百计的进行反对。

    历史之上,刘琏就吃了这上面的亏。

    朱元璋也同样是吃了亏。

    现在他来了,朱元璋又准备清丈田亩,而且点的还是刘琏的将。

    那说什么,他都要提前把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给提上来,告诉老朱。

    让老朱直接就动用兵马,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这才是重中之重。

    历史上吃过的亏,万万不可再吃一次。

    这样的话,可就太过于让人难受了。

    再说,现在还刘琏与他之间可,不是没有什么关系。

    刘秋烟这个小美妾,就在自己的身边呢。

    不得不说,刘琏生了一个好闺女。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这边就更加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多做出一些事情来,给刘琏保驾护航。

    听到梅殷所说的这话,刘琏一时间,多少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虽然他一开始时,就已经是把这事情,看的很重,觉得很危险,做出了很重要的准备。

    但现在听到,听到梅殷说,要直接动用兵马。

    甚至于给他这边弄护卫之类的,心里面还是显得有些震动。

    同时,也觉得梅殷是不是有些过于夸张了。

    刘伯温却用力的点头。

    “小殷你说的这些,正合我的心意。

    确实如同小殷说的那样,我等在此之前,对于这件事的严重性考虑的还是不够。

    还是按照小殷你所说的来比较好。

    那这件事儿,就辛苦小殷你了。

    接下来,就请小殷你给陛下说一说。

    让他派遣一些兵马来比较好。”

    刘伯温倒是一点都没客气,直接就把这事儿了也答应了下来。

    见到刘伯温的反应,梅殷点了点头道:“义不容辞。”

    当然,说是这么说。

    他觉得刘伯温只怕心里面,一早就已经看到了这一层。

    只不过,派遣兵马之类的事儿,刘伯温不怎么好开口。

    所以,老刘就带着刘琏来到这边,向自己进行问计。

    自己对这件事,本身就有深刻的认识,并给出了这样的办法了。

    梅殷觉得,要是自己没有给出这样的办法。

    那接下来,刘国文只怕也会自己主动的,把话题给引到这上面。

    告诉自己这个办法。

    并让自己前去给朱元璋说。

    这件事情,自己这个老朱的女婿,当朝的驸马,而且还是身份比较特殊的驸马去做,确确实实要比刘伯温去做比较合适。

    而真实情况,也确实如梅殷所想的这般。

    刘伯温心里面确实是这般想的,

    不过,梅殷已经主动把这些事儿给说出来了,自然是免得他再费口舌。

    看着梅殷这个孙女婿,他越看越顺眼,越想越觉得自己之前做出来的这个决定很正确。

    幸好,自己当初在意识到了梅殷可能很不错之后,就立刻就押了上去。

    现在看来,自己的这个决定还是很成功的。

    这个孙女婿很聪明。

    在皇帝那边地位也很高,

    最关键的是,还特别的有担当。

    自己这边真遇到什么事了,不用自己这里多说什么,他就真的会出头会进行帮助。

    有这么一个孙女婿在,自己今后是真的可以放心了。

    很多事情上不必再担忧。

    这要是自己家秋烟,能赶紧再生个孩子,那这事儿就变得更好了……

    刘伯温一时之间,心中是浮想联翩。

    而梅殷所说的,也确确实实是他心里面的想法。

    觉得朱元璋和刘琏他们,所做的这些安排,整体上都还可以。

    最大的短板,就是对形势的估计还是不够。

    没有动用兵马。

    只要动用了兵马,把这一环给补上,那么这事就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意外。

    那些人,肯定他不会就此束手就擒,甘心把吞到肚子里面的利益给吐出来。

    甘心被朝廷按着脖子从身上割肉,

    但是,再想要如同历史之上,干出那种事情来,可能性不大。

    真当洪武朝的兵马,是吃素的不成?

    真当老朱对于洪武朝的兵马,掌控力度不够吗?

    老朱到现在,都并没有真的彻底对淮西进行下手。

    其中的一大考量,只怕就是军队上的事儿。

    需要笼络好这批人,既敲打,但又不真得让他们炸毛。

    还能够让他们为自己做事。

    在这种情况之下,面对大明这些强悍的兵马,地方上的那些反抗势力,只有被横扫的份。

    接下来,无非就是看情况有多激烈,死的人有多少。

    接下来,又和刘伯温他们说了一些话,谈论了一些事情,各自去休息。

    第二天,梅殷喂了猪之后。就和刘伯温刘琏等人一起离去,前往京师。

    来到京师后,和刘伯温他们分头行动。

    刘伯温刘琏他们回家,而梅殷则径直前往皇城,前去求见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