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梅殷的地位,倭人前来双水村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翻个小白眼字数:4803更新时间:25/02/17 19:47:51
    奉天殿之内,大摆筵席。

    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以及一众国公坐一桌。

    其中,朱元璋坐主桌主位。

    而主位右手的坐位上,坐着的乃是老曹国公李贞。

    这是整个宴席,仅次于朱元璋的主位,最为尊贵的一个。

    他坐在这里,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毕竟这是当今皇帝的姐夫。

    是皇帝仅存的一个平辈的亲戚。

    不仅如此,李贞的亲儿子,乃是开国六国公之一的李文忠。

    李文忠能够得封曹国公,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亲外甥的缘故。

    功劳也都是实打实的。

    不然的话,仅仅依靠裙带关系,想要爬到这样的位置上,可真服不了众。

    在朱元璋和这些国公们入座之后,由小火者们,开始在这里安排座次。

    梅殷居然出人意料的,而被安排到了第二桌。

    宴会没有正式开始之前,不少人都在忙着找人去说话,以此来攀交情。

    梅殷却坐在这里没有动弹,只是一心等着开席。

    反正他这次来是强迫来的,别的事都不想做,就想等着干饭。

    那些趁机结交的事情,就交给别人好了。

    反正他又无心朝堂之事,只想在双水村那边过自己的小日子,种地,喂猪,陪媳妇儿,养孩子。

    再顺便弄些东西,引导着大明向全新的方向走,仅此而已。

    作为幕后之人,对于站在前台没有任何的兴趣。

    不过梅殷不去找其余人进行应酬,却不代表着其余人不来找他。

    很快,便有好几人来到他这边先后说话。

    毕竟到了现在,除了一些特别抵触梅殷,或者是白痴之外。

    再没有什么人,能够再小看梅殷。

    觉得梅殷不过是小小的伯爵,驸马而已,不用放在眼中。

    皇帝的驸马,可不止梅殷一个。

    但是现在,能够在这宴会当中出现的,只有梅殷。

    并且还坐到了第二桌!

    不说别的,仅仅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梅殷的地位不简单。

    再说梅殷可不仅仅只是驸马而已。

    手里面还捏着挺多的生意。

    看起来,似乎只是在那里种地喂猪而已,实际上并非如此。

    作为驸马,那才是真正的生财有道。

    很多事情,只是随意的开个头,便能够让很多人赚得盆满钵满。

    在接下来,发展出一个很大的行业来。

    虽然到了现在,众人都知道他所建立的这些,成为了大明的皇族商行。

    但是,能够从手指缝里面漏下来一点,也足够他们吃了。

    那些参与了一些的人,都赚取了很多银钱。

    当然,到了他们这个程度,赚钱只是其中最不重要的目的。

    更为重要的,则是可以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加强和皇帝之间的联系。

    一时之间,不少人都来到了梅殷这边,和他交谈。

    梅殷倒也没有冷着脸,不和人说话。

    却也没有太热情。

    只是正常的应酬一下而已。

    他也不怕有什么人对他不满,会得罪人。

    反正他也不指望着和他们攀关系。

    有求于他们。

    现在,反而是这些人有求于他。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而然不必处处小心翼翼。

    如此过了一会儿后开始上菜。

    这些人也都各自回去。

    梅殷耳中得了一些清静。

    这事儿,还真有些惹人烦。

    下次自己提前和自己家老丈人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别让自己来参加这事儿了。

    这场合了,哪里有自己在家里面陪着老婆孩子,吃上一些饭来的舒服?

    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饭菜,被光禄寺的人给端了上来。

    朱元璋倒是还好,是个干脆利落的性子,开吃之前并没有如同别人那般,嘴上说是说两句话。

    结果,一说就半个小时起步……

    他在上了两三道菜之后,便直接开口道:“大家伙都饿了吧?

    别等了,直接开吃!”

    说罢后,就招呼众人动筷子。

    他带头夹菜送入口中。

    皇帝带了头,后面人就纷纷动筷。

    梅殷见此,不由的暗赞一声。

    这真不愧是自己老丈人,个性十足。

    在这件事情上,就是干脆。

    当下,便也毫不客气开始动筷。

    还别说,味道是挺可以。

    想起在后世时看过的一些光禄寺的茶汤,等顺口溜,把光禄寺的饭菜,说的有多么难吃。

    现在真的吃到了,发现也没那么夸张。

    味道还是蛮可以的。

    应该是这个时候情况场合隆重,且如今老朱还在。

    大明各方面都还充满活力。

    很多人不敢明目张胆的浑水摸鱼……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频繁的敬酒,也就开始了。

    老朱也和平时也不一样,在这里和众勋贵们乐哈哈的拉着家常,说着诸多的话。

    一起会意起来了往昔。

    看起来和气氛好的很……

    一直到了半夜,这场宴会方才结束。

    不少人都喝多了。

    梅殷倒还好。

    一来是他酒量大,二来是也什么人那般没眼色,敢对他灌酒。

    新的一年,也正式开始了。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梅殷又带着一并来到京师,昨天在皇宫中住下的宁国公主开始拜年。

    娘家自不必说,肯定不会落下。

    李文忠家也是必然要去的。

    刘伯温家也不会落下。

    另外的几家国公,也都一一拜了一遍。

    去这些国公家拜年,他还真够得着。

    因为老朱太能生儿子的缘故,他的几个儿子,将除了李善长,和亲外甥李文忠家之外的其余国公家的女儿,都给娶了一个遍。

    梅殷作为朱元璋的女婿,自然而然的,也就和这些人家,有了一些亲戚关系。

    走动一下是应该的。

    此时梅殷在京师这边有了宅子。

    一开始梅殷是准备自己买的。

    但是,朱标知道后,直接就给梅殷弄了一处靠近皇宫的宅院,让他住着。

    当然名义上是朱标给的,但是后面梅殷也知道了,是朱元璋这个老丈人,假借着朱标的名义给送的宅子。

    皇宫之中规矩多,梅殷这个成年男子在里面过夜,是真的不方便。

    如今又有了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

    所以,还是在城内弄一套住宅比较好。

    如此一来,等到了会京师办事了,有一个落脚之处,会方便上很多。

    后世时,在京师买房简直想都不敢想。

    但是现在,却完全不同了。

    可以挑着买。

    甚至不用他出钱,老丈人就送了……

    这种感觉别说,还真挺好的。

    ……

    “大将军劳苦功高,为大明立下无上功勋。

    不过,还请大将军要多多注意身体。

    身体才是本钱。

    只有身体好了,接下来做的事情才更多。

    才能更好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饮马瀚海,封狼居胥!

    大将军现在也不比从前。

    年岁渐长,虽春秋鼎盛,但也需处处注意,保养身体。

    尤其是喝酒上面,今后需多注意点。

    能不喝酒尽量别喝。

    酒这东西说真的,不算是太好的东西。

    喝的太多了,有害无益……”

    大将军徐达的府上,梅殷望着徐达出声说道。

    他这是来徐达这边拜年了。

    和徐达相见,说了一些话后,看着徐达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对于许达,他同样是仰慕已久。

    只是徐达长年驻守北疆,很少回京师,所以见面不多。

    在后世之时,就听说过很多关于他的事儿。

    而今到了大明,知道的关于徐达的事情就更多。

    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常胜将军,

    一生之中只有一败。

    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造汉人河山里,立下赫赫战功。

    给古代的将领们排个名,徐达绝对能够进前十。

    可这样的一个人,却偏偏因为背疽发作,而提前早早的去世,没能彻底的把北元王庭给灭掉。

    不免让人遗憾。

    不仅是徐达遗憾,就连他也同样觉得遗憾。

    徐达还是那种无论不管是军功战绩,亦或者是个人品德上面,都是无可挑剔的存在。

    这样的人,老早去世,确确实实是一大遗憾。

    他没有来到大明就算了,如今的到了大明,那就必然要做出一些事情来。

    要是能够因此而避免巨大的悲剧,那是再好不过。

    他劝徐达少喝酒,也并非是无的放矢。

    前天的正旦晚宴上,他可是亲眼见了,看起来带着儒雅之风,像是一名儒将一般的徐达,是怎么喝酒的。

    简直就是海量。

    和他的这副长相是完全不同。

    听了梅殷所说的话,徐达自然是郑重点头。

    表示自己也记下了,也感谢了梅殷的好意。

    不过,却并没有怎么往心里去。

    他乃是一路厮杀走过来的人。

    酒喝了大半辈子了,真让他少喝酒,或者是不喝酒,怎么能忍耐得住?

    “爹,听到没有?

    二妹夫都说了,你今后可不要喝酒。”

    一道声音随之响起,带着一些管教的意味。

    不是别的,正是今日回老娘家的徐妙云。

    徐妙云开口,要比梅殷开口好用的太多。

    “行,行,我肯定会把这些牢牢记在心里。

    今后减少喝酒,能不喝就不喝!”

    徐达一口就把这事给应承了下来,

    对于他家的这个大丫头,他还是很听的。

    这是少有的,能够管住徐达的人。

    梅殷又在这里,和徐达说了一些话后,和宁国公主从这边离开,前去了别的地方……

    行走途中,梅殷在不住的盘算,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够让大明这边能够早点儿抓到的北元王庭。

    一直到现在,大明还没有彻底的把北元王庭给解决了。

    那么也就意味着,大明和元朝之间的战争并没有彻底的结束,

    虽然大明早在把元大都给攻破,并占领下来后。

    便已宣告着在这这场战争的结束。

    特别是把元史修好后,更是盖棺定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北元王庭只要还存在一日,那这事儿就不算彻底的完结。

    历史之上,是一直等到洪武二十几年时,蓝玉兵进捕鱼儿海。

    攻破北元王庭,才算是在这个事情上,彻底的画了一个句号。

    那么现在他来了,是不是可以把这事提前给做成了?

    但是,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做?

    他一时间也没一个特别好的主意。

    就他现在所看到的情况而言,打破北元王庭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大明的兵马不够强,人手不够够用。

    而是北元王庭离大明太远,最关键的是特别狡猾,一直都在草原上躲猫猫。

    他们的所在地,特别的隐秘。

    大明这边难以抓到。

    只要能够找到他们的确切位置,就大明现在的兵马精锐程度。

    将其打破,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不会费多少的力气!

    毕竟现在的这一批,可是开国的!

    从血与火当中厮杀出来的,得到了充分的锤炼。

    战斗力那是杠杠的。

    所以说,现在他这边需要解决的事情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接下来,通过一些什么办法,能够合情合理到北元王庭的确切位置。

    只要能够找到,那么北元王庭就可以宣告覆灭了。

    在梅殷思索着这些时,胡惟庸那边,也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派遣了手下最为得力的心腹,前去暗中和倭国的使节进行交往。

    说了不少的话,在那里煽风点火。

    “看到当今陛下的态度了吗?

    皇帝对于你们之前,斩杀大明使者的事情一直都记在心里。

    不止一次的说,要报仇雪耻!

    把你们都给的砍杀了!

    男为奴,女为婢,一个不留!”

    胡惟庸的心腹,对倭国使节团的首脑人物,出声说道。

    带着一些强烈的蛊惑。

    若是在以往,倭国的使节,对于这些或许还不会太相信。

    但是这次,经历了这次的事情之后,却相信了。

    毕竟这一次,他们得到的礼遇是真不怎么地。

    区别对待过于明显。

    很难让人不相信胡惟庸的使者,说的是真的。

    一番诉说之后,觉得火拱的足够了,胡惟庸这边的人就离去了。

    他到这个时候,都没有说直接说出他的目的。

    只是一步步的拱火。

    毕竟这是个大事,需要慢慢的来。

    不能一步到位……

    ……

    十来天之后,有倭国的一些人前往双水村这边。

    他们听说了如今的京师附近除了京师之外,就双水村最值得一看。

    很多的新奇好东西,都是从那边流出来的。

    他们准备去看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