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皇帝病倒了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任鸟飞字数:2170更新时间:25/02/20 20:51:42
    …

    来见向太后之前,赵佶还有些提心吊胆,生怕向太后会因他逛青楼被捉一事将他骂个狗血淋头。

    说老实话,赵佶真不想来触这个霉头。

    可赵茂死了,赵佖的视力有问题,按照“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在赵煦有新儿子之前,赵佶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关键,赵煦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又受到了赵茂夭折的刺激,一连大哭了三天,万一突然就挺不住了呢?

    赵佶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也不想一直被亲王的身份束缚住什么都干不了,甚至仅仅只是逛个青楼,就遭到了重罚。

    总之,政治敏感度还不错的赵佶,感觉这或许是他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而且,赵佶觉得,虽然赵俣最近这段时间表现得很抢眼,甚至有不少宰执都很看好赵俣;虽然赵似是赵煦的同母胞弟,不论是从礼法上,还是从道理上,赵似都有机会。但只要他能让向太后回心转意,继续像从前那样喜欢他,一旦赵煦真的突然驾崩了,他肯定有继承赵煦皇位的机会。

    所以,赵佶才硬着头皮前来求见向太后,想要修复与向太后的母子关系。

    让赵佶大喜过望的是,向太后并没有大骂他,而只是对他谆谆教导。

    向太后说:“妓女下贱,不宜侍奉亲王,且烟花柳巷鱼龙混杂,恐有不测,你须自爱。”

    赵佶很惭愧,他连忙保证:“儿臣已知错,定不会再犯。”主打的就是,犯错就改,改完再犯,千锤百炼!

    向太后又告诫赵佶,用心耕耘,早日诞下子嗣,为皇室开枝散叶。

    赵佶也满口答应。

    更让赵佶开心不已的是,向太后还留他吃了顿饭,并且,临走前,让人给他拿了一块大玻璃镜、五块小玻璃镜带去给自家的王妃王氏。

    可以说,赵佶此行,氛围远比他想象得要好得多。

    赵佶甚至在想:“莫非赵俣惹恼太后失宠了?”

    想到这种可能性,赵佶非常兴奋,以为他又有机会了。

    可极为了解向太后的郑显肃和王懿肃,却看出来了,赵佶彻底失宠了。

    而张纯更是确定了,赵佶彻底出局了。

    只有对一个人抱有期待,才会在他的行为偏离预期时忍不住责骂。因为在内心深处,渴望他能变得更好,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模样。这份责骂里,藏着的是关心与在乎,是恨铁不成钢的急切。

    但当对一个人失望透顶,所有的期待都如泡沫般破碎,热情也被冷水浇灭。此时,再多的言语都显得多余,剩下的只有冷漠与疏离,于是反而会对他客气起来。这种客气,不再是出于友好,而是一种礼貌性的距离,是彻底的死心,是从此将他从自己的情感世界里放逐。

    其实,不是赵佶不如郑显肃、王懿肃、张纯聪明,而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赵佶才没有看明白他自己的真实处境。

    赵佶走后,向太后问张纯:“端王如何?”

    赵俣之所以将张纯留在向太后身边,就是让张纯在这最后时刻看住向太后,运用她神棍的身份稳住向太后,确保向太后一直支持自己,而不是临时跳反再跟赵佶“死灰复燃”,让自己煮熟的鸭子飞了。

    虽然赵俣并没有跟张纯说明此事,但比赵俣更了解历史的张纯,十分清楚她该在这最后关头干什么,才能让她和赵俣取得这场至关重要的胜利。

    比如此时,张纯就想跟向太后说一句:“端王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捶死赵佶。

    可话到嘴边,张纯突然看见郑显肃不着痕迹地冲她摇了摇头。

    张纯瞬间醒悟:“既然向太后已经对赵佶绝望了,那我就不能再画蛇添足了,不然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想明白这些,张纯赶紧将已经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改成高深莫测地摇了摇头。

    见张纯也说赵佶不行,向太后长长一叹,然后有些意兴阑珊地挥挥手,示意郑显肃、王懿肃和张纯可以下去了。

    不想,郑显肃和王懿肃动了,张纯却没有动。

    见此,向太后问张纯:“你还有事?”

    张纯沉声说道:“奴婢夜观紫微星暗,劫数远未消散。”

    向太后瞳孔一缩,脱口而出:“陛下那里还有大事发生?!”

    还未走远的郑显肃和王懿肃也是一脸震惊。

    张纯微微点头,确认了向太后的猜测。

    向太后、郑显肃、王懿肃一同看向赵煦的寝宫方向:“还会有甚么灾厄出现?”

    四天过后,一个宫女不小心打翻了铜盆,刘清菁为赵煦生的小女儿扬国公主被惊吓到了,也暴病而亡。

    扬国公主是赵煦最喜欢的一个女儿,她的离世,让本来就没从悲伤中走出来的赵煦,再次痛彻心扉,放声大哭。

    赵煦又为之辍朝三日。

    三日后,悲愤交加的赵煦,召集御医,要治御医的罪泄愤。

    一众御医战战兢兢地跪在殿下,大气都不敢出。

    赵煦指着他们怒骂:“朕养尔等庸医何用?先是太子,继而是公主,朕的一双儿女,皆丧命尔等之手,尔等有何面目享朕之俸禄,何配‘御医’之名?!!!”

    医丞钱乙硬着头皮辩解:

    “太子患有先天心疾,起于胎中,心脉乖舛。症见喘促难息,唇色青紫。药石罔效,沉疴难愈。恕臣等无能。”

    “公主忽染惊疾,手足舞动,难以自持,牙关紧咬,白沫微泛,臣等到时,为时已晚,药石难医,臣等罪该万死。”

    赵煦小时候患泄痢,经众多御医治疗无效,钱乙被长公主举荐入宫,他用黄土汤治好了赵煦的病,后成为御医。

    因为有这层关系,钱乙才敢辩解两句,说明赵茂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根本就没办法医治,扬国公主也是心脏不好,被惊吓致重病,根本就没给他们发挥自己医术的机会。

    说穿了,钱乙的意思就是,赵茂和扬国公主都是得了该死之病,跟他们无关。

    赵煦指着钱乙,怒道:“庸医,还敢狡辩,朕……朕……”

    旋即,赵煦就一口鲜血喷了出去,人也栽倒在地!

    “快救陛下!!!”

    一众御医纷纷上前抢救赵煦,皇宫中立时就乱成了一锅粥。

    很快,赵宋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病倒了的消息就传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