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曾仕林:你与那赛初雪有了肌肤之亲?!!你对得起婉儿吗!

类别:武侠仙侠 作者:处默字数:5375更新时间:25/02/17 15:36:39
    考验品性?

    曾安民感觉有些期待了。

    不知道道会用什么东西考验自己的品性呢?

    【南:嗯,我总觉得四人同时开启四大天道图这样的事情有些不对劲。】

    【南: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积蓄实力,总不会错的。】

    【荒:你们吵的俺都睡不着咧。】

    【北:荒也来了?许久不见。】

    【荒:俺刚刚正睡的香呢,就感觉胸口一直在那震震震,把饕餮图拿出来一看,果然是你们在聊天。】

    嗯??

    看到这一行字。

    曾安民突然愣住。

    胸口震???

    从胸口里掏出饕餮图??

    虽然只一行简简单单的信息。

    曾安民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

    不是……

    你们不是跟我一样,直接将图的真意吸纳到识海空间了?

    果然。

    曾安民眯起眼睛。

    跟自己想的差不多。

    他们只是唤醒天道图。

    而自己这是……摄取。

    不一样的。

    不过他也没露出任何的异样。

    手指依旧不停在勘龙图的虚影之上写着:

    【北:我其实有一个问题,想要询问一下在座的各位。】

    【道:什么问题?】

    【北:你们谁对儒道的历史了解的多?】

    曾安民的眉头之中带着一抹凝重。

    现在的他还未修炼至四品。

    想要窥探老爹的谋划。

    怎么也得先晋升四品,但是他晋升四品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国子监之中的夫子们整体品级比起奇林书院是要差一些的。

    整个国子监里,原本就秦守诚一个大儒。

    现在秦守诚一死,剩下的国子监夫子们跟自己目前的品级一样。

    问也问不出什么。

    “我感觉当初老爹让我进国子监没有让我去奇林书院的原因,应该还是在防备我,怕我去了奇林书院打听出一些儒道的辛秘……”

    “毕竟老爹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智商。”

    曾安民摸着下巴,眸中闪烁着精芒。

    “既然在京城问不出什么,那就问问天道盟的盟友。”

    【南:儒道?如果你想了解儒道历史的话,我建议你寻个书院,一般书院之中都会有一本《儒修年史》。】

    儒修年史?

    怎么没听别人讲过?

    曾安民认真的点了点头:

    【北:好,有机会我去看看。】

    他将《儒修年史》这本书给记在心中。

    【南:我了解的最多的便是汉前的儒史,至于汉后的,了解最多的也只是江国的儒修史了。】

    看到这句话。

    曾安民咧嘴笑了笑。

    前朝为汉。

    自汉朝没有以后,大圣朝太祖与江国太祖便将整个天下一分为二了。

    所以,两国的史书自然是不一样的。

    他好奇的继续写道:

    【北:哦?那你可从江国的儒史中看到过什么奇异的事情吗?】

    【南:修炼之道,各体系皆有奇异,而且儒修史极为枯燥,我现在也只记得开头几句。】

    说着,南便又写下:

    【清乾一年,秦笠大儒赴江,广传儒道。】

    【清乾二年,秦笠收儒修弟子亲传八十。】

    曾安民看得有些头懵。

    他伸手写下:

    【北:都是这样枯燥无味的东西记载吗?】

    【南:都是这样的,比起《江国儒史》,《儒修年史》的内容还好一些。】

    曾安民打了个哈欠:

    【北:行吧,无事我便先睡了。】

    【道:嗯,贫道也正好要修炼了。】

    【南:我也要睡了。】

    【荒:啊?俺刚来啊!奥,给俺吵醒了你们睡了?】

    【荒:喂!!说话!】

    【荒:俺真服了。】

    【荒:算了,索性睡不着,去杀些妖兽。】

    ……

    从识海空间之中退出。

    一夜无话。

    翌日。

    曾安民骑马去国子坚当值。

    进入国子监大门之后。

    他没有丝毫犹豫,来到了国子坚的书库之中。

    看着面前熟悉的门。

    曾安民缓缓进入。

    上次来国子监的书局还是因为来寻找关于寅武灭妖的记载。

    “帮本官寻一寻《儒修年史》。”

    国子监的书库里是有管理书吏的。

    他寻了个位置坐下,掏出一个腰牌。

    看到他的腰牌之后,那书吏面色恭敬。

    不多时,便从书柜里寻来了两本书。

    “谢过。”

    曾安民看着面前的两本书,眸中闪烁着若有所思之色。

    《儒修年史》

    《圣朝儒史》

    这两本书,上一本有些泛黄。

    下一本是崭新的。

    他没有犹豫,翻开第一本,目光着落在泛黄的书皮之上。

    【新元一年,儒圣诞生。】

    【新元元四十五年,儒圣创立儒道。】

    【新元六十年,儒圣远赴万妖山脉,独自一人斩杀妖皇,十大妖王,三百妖尊。】

    ……

    【和初十年,亚圣诞生。】

    【和初二十六年,亚圣入道。】

    【和初二十七年,亚圣晋升七品。】

    【和初三十年,亚圣晋升六品。】

    【和初三十一年,亚圣因紫府奇异,悟得六艺其二。】

    【和初三十三年,亚圣晋升五品,斩恶魂,名动天下。】

    ……

    【和初四十三年,亚圣著书,晋升一品。远赴边关与狻猊妖皇一战。】

    【和初四十三年,亚圣从边关归来,不日身陨,身化彩蝶而去。同年末,狻猊妖皇暴毙。】

    曾安民看的有些无语。

    《儒修年史》这本书根本就没有记载儒道的任何神异。

    里面全都是各种儒道大修的事迹。

    甚至连事迹都不是。

    只是一些旁观者的记录。

    看得他感觉并没有任何收获。

    【洪齐十七年,大儒秦笠诞生。】

    【洪齐三十七年:秦笠悟得书道。】

    【洪齐五十七年,将毕生之道灌住书道,汇成一帖。】

    【洪齐六十年,秦笠坐化,同年汉朝灭】

    书的最后一页便是如此。

    汉朝灭了之后,天下人族一分为二,成了现在的圣朝与江国。

    所以再往后的儒修史,便是两国各自记载自己国内的了。

    将这本书看完之后,他的眸子又看向了旁边的《圣朝儒史》

    这本书是大圣朝千年以来,一些名留青史的儒修。

    他从圣朝第一年开始看。

    【乾元一年:大儒石韩入得圣朝。】

    【乾元七年,大儒石韩教化弟子】

    ……

    一直看到了最后:

    【建宏十三年春,大儒秦守诚随军赶赴白登山,与狴轩大妖王死战,后与其共死。】

    最后这句。

    莫名的触动了曾安民的心。

    他抿着嘴,伸出手轻轻的在那散发着墨香之气的书页上抚摸着。

    “秦院长……”

    他的声音喃喃。

    秦院的一生,被这本书简简单单的浓缩成了这么一句话。

    他感觉,识海有些恍惚。

    看完之后,他缓缓起身,归至自己在国子监的行房之中。

    两本书看完。

    已经是很晚。

    他在国子监又待了一会儿之后,便朝着自己家中而行。

    ……

    “又看了一天书。”

    “感觉自己充实了许多。”

    “我距离大儒的境界,又近了一分。”

    回到院中。

    曾安民与虎子逗了一会儿之后。

    便看到老爹放衙归来。

    “爹。”

    曾安民坐在院子里的椅上,看到曾仕林之后,他起身笑呵呵的跟老爹打了个招呼:

    “不回你的院子,到我这作甚?”

    曾仕林面无表情:

    “昨日太子乔装的事情暴露了,今日被陛下责罚。”

    额。

    曾安民听到这话,心中一惊。

    “他来尚书第的行程……”

    曾仕林缓缓摇头,他来到曾安民的面前坐下:

    “没有,他只是对陛下说,出皇城游玩。”

    “但为父主动对陛下说,他来府中寻你的消息了。”

    ……

    呃。

    曾安民瞬间领悟老爹的意思。

    老爹这是表现的刚正不阿。

    也是对陛下传递一个信息:臣只忠于陛下。

    只是可怜了太子。

    被老爹背刺了一下。

    “太子来寻你,是为了俘虏南王,京中庆典吧?”

    曾仕林躺在椅上,目光淡淡的朝着曾安民看过来。

    “爹,您果然是料事如神。”

    曾安民竖起一个大拇指。

    “哼。”

    老爹嘴角轻轻一翘,随后望向天空,声音幽然道:

    “夺嫡之争,步步惊心,为父劝你不要参与进去。”

    “而且此间与宁国公关系甚重……”

    说到这里,老爹便停下了话头。

    “我就是这么想的。”

    曾安民认真的点头道:“不过届时庆典,我肯定还是要去的,毕竟生擒南王,我的功劳不小。”

    “所以,你还想问问到时候庆典之上,又会有什么可以出风头的场景?”

    曾仕林抬头,似笑非笑的朝着曾安民看过来。

    “有备无患,我倒不是想出风头,只是怕届时陛下若真问起我来,猝不及防,岂不有失名气?”

    曾安民叹了口气道:

    “百官面前,我的脸面可以落下,但我背后就是爹爹,不能落了您的名声啊。”

    “你倒是有心。”

    曾仕林冷笑一声:

    “自汉朝灭后,战乱了十七年才分成圣,江二国,之所以能一直保持这长久的和平关系,是因为万妖山脉妖族的虎视眈眈。”

    “若是没有妖族在侧,绝不可能会和平千载。”

    “南王这次被俘,算得上是近千年以来,我大圣朝与南江最大的冲突了。”

    “此事若是处理不好,两国若是陷入战乱,受苦的就是百姓!”

    “你还在此处有心思想什么庆典上出风头。”

    说到这里。

    老爹的话锋突然一转:

    “那个玄阵司的赛姑娘是怎么回事?”

    “啊?”

    曾安民听到这话,猛得一愣。

    他不明白老爹这是什么意思。

    “哼!”

    老爹的眸子充斥着精光朝他看了过来:

    “我原以为你是因婉月要守孝三载,才不主动提出婚约。”

    “却是不曾想,你与那玄阵司的赛初雪已经有了肌肤之亲?”

    什么东西?!!

    曾安民看着老爹那有些冷意的眸子。

    人都有些麻。

    这都什么跟什么?

    我怎么就跟赛姑娘有肌肤之亲了……

    “不是爹,您这是听谁说的??”

    曾安民懵然的看着曾仕林。

    “哼!”

    曾仕林又是一声冷哼:

    “乃是为父亲眼所见,亲耳所听!”

    老不正经!

    曾安民嘴角抽搐了一下。

    且不说我跟赛姑娘压根就没有什么肌肤之亲。

    就是有。

    您也不能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啊……

    “我跟赛姑娘清白无比!”

    曾安民急的脸都红了。

    他就差跳起来蹦跶几下了。

    曾仕林只面无表情的看着曾安民:

    “昨日在这院里,你与那玄阵司的赛初雪都说了什么,还需要老夫再与你还原出来?”

    “为父是没有亲耳听到,但亲耳听到的人也不是没有!”

    “而且!”

    说到这里,曾仕林的眸子愈发的凌厉:

    “你可知今日坊间是如何传的?”

    “有弟子亲眼看到你与赛初雪在她的静室中赤衣而拥。”

    “婉月对你用情至深,你可知若是此等传言被婉月听到……”

    说到这里,老爹的眼神已经变的不客气。

    他极不善道:

    “就算这都是误会,你与赛初雪确实是清白的。”

    “别人会怎么想?”

    “你倒是无所谓,赛姑娘的名声可真毁了。”

    ……

    曾安民张着嘴。

    面容之中透着无与伦比的震惊。

    还有茫然。

    不是……

    这也行??

    等等!

    坊间传闻??

    许明心!!

    曾安民的脑海之中突然就想到了一道玄阵司弟子的身影。

    就是他!

    赛姑娘的静室之中,就是他看到的……

    不是……

    “这事儿,我会处理的。”

    曾安民沉默了一下。

    确实。

    如今流言已成。

    他曾安民又是名动天下之人。

    一言一行都会被人无限放大。

    赛姑娘身为玄阵司亲传弟子。

    也是身份尊贵。

    这事儿若是没有个解释,莫说天下悠悠众口。

    光是秦姊姊那一关都不好过。

    而且,长公主又会怎么想?肯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大渣男。

    以后想再动用长公主的力量,估计就难了。

    嘶,说起长公主了。

    也不知道她最近过的怎么样。

    有没有想我……

    呸呸!想什么呢!

    曾安民重新抬头。

    然而,还没等他说什么,老爹已经远走。

    看着老爹的背影,曾安民张了张嘴……

    “女人啊……”

    “女人心海底针……”

    曾安民苦笑一声,缓缓站起来,目光幽然:

    “若我真是将秦姊姊,赛初雪,还有长公主一块儿娶了呢?”

    说到这里,他直接摇了摇头:

    “那家里还不得乱套了?!”

    “女人之间的争斗绝对比男人之间要狠!”

    “前世那帮写后宫文的作者,又岂能懂真实女人相处的情况?”

    “绝对斗的比汉灭之后,江圣二国那十七年还要狠。”

    说到这里。

    曾安民正要迈步朝着屋中而行。

    突然。

    他的身子猛的僵住!

    等等!!

    江圣二国斗了十七年?!!

    他猛的抬头,眯起的眼睛之中,透着一抹极为锐利的精芒。

    南昨日在识海空间之中的那几句话缓缓浮现出脑海之中:

    【清乾一年,秦笠大儒赴江,广传儒道。】

    【清乾二年,秦笠收儒修弟子亲传八十。】

    …………

    随后,他又想起了今日在看《儒修年史》时获得的信息

    【洪齐十七年,大儒秦笠诞生。】

    【洪齐三十七年:秦笠悟得书道。】

    【洪齐五十七年,将毕生之道灌住书道,汇成一帖。】

    【洪齐六十年,秦笠坐化,同年汉朝灭】

    秦笠!

    一个大儒!

    洪齐,是汉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年号!

    清乾,是江国太祖的年号!

    而秦笠这个明明已经在汉末就坐化的大儒。

    又是怎么在十七年后,江朝建国,重新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