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开罗之行(四)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喜欢镜子的木子字数:2289更新时间:25/02/17 11:20:06
    “先生、夫人,如今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胜利。

    出于战略考虑,我们打算解散仙人掌航空队。

    关于贵国航·李指挥的特遣航空队和伞兵旅,我们希望可以留在太平洋战场继续作战。”

    “总统先生,仙人掌航空队既然解散,为何不能回我们的国家参战。我们国家现在也需要这样一支航空部队。”

    “先生,中国战场目前的航空部队已经够用,击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航空部队更为重要。

    而且我们的麦克阿瑟上将很希望特遣航空队和伞兵旅继续留下。”

    “麦克阿瑟将军?”

    “是的,我们有意将航·李、以及他指挥的特遣航空队和伞兵旅调到西南太平洋战区,而且麦克阿瑟上将和陆航的哈蒙中将推荐李航担任第五航空队的少将司令官。

    不知道贵国有什么其它的意见?”

    “我们并无反对意见,只是贵国能在援助上多提供一些帮助,我们现在的国内局势,十分需要大量的援助。”

    “这个没问题。

    当然,麦克阿瑟上将可对于贵国军队的编制有些想法,可能后续会跟贵国沟通,我们就不在这里提了。”

    说话,这番短暂的交流,让在场的中方代表有些意外。

    美国人这边居然在这种场合提了这么一个事,可见美方也很看重。

    虽然并不是正式的会议议题,但既然开口提了,意义自然有些不同。

    中方也意识到李航这边是真的挺受美国人重视的,于是就顺理成章地答应了。

    就连李航也很意外。

    他没想到美方会在这个场合提。

    而且自己去第五航空队的事情,自己事前也没得到肯定的回复。

    自己跑去当司令官,之前的美军中将咋办?

    因为场合不对,李航无法去求证。

    同样,中方代表这边也不好询问缘由。

    不过在事后,李航倒是解释了一下,但并未让国府这边信服。

    只能说,这对他们没多大影响,自然就没有反对。

    开罗会议一共持续了五天,总的来说跟原时空的没什么区别。

    毕竟在细节问题上,并不会体现在后面的公报中。

    总的来说对中国还是比较有利,虽然没有未竟全功,但收获也很巨大。

    因为美英苏三国要紧接着在德黑兰召开会议,所以在会议结束第二天,中方代表团就搭乘飞机离开了开罗。

    李航自然也在其中。

    抵达印度东北部的盟军机场时,李航就跟代表团主力分道扬镳了。

    他将搭乘其它飞机返回太平洋战场,而代表团的飞机则是在中美双方的战斗机掩护下顺着驼峰航线返回国内。

    不过李航并未立即返回太平洋战场,而是抽空去了一趟缅北八莫。

    本来他还想回国的,但是考虑到自己如今情况,真要是回了国,被小鬼子逮到机会了,那才倒霉。

    因此跟老邹商量后,后者让李航去密支那、八莫走一趟,也顺便鼓舞一下士气。

    11月底的缅北局势已经很明朗了。

    日军对缅北的攻势已经失败,以远征军为主的盟军则是在加快推进中印公路的最后通车。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惨败,无疑很影响士气。

    此时驻扎在密支那的军队并不是原来的第5军,而是第54军,也就是土木系的核心部队之一。

    至于第5军则是调回昆明休整、补充兵员这些,只是200师留在了保山休整,仍然隶属于远征军序列,由远征军司令部直接指挥。

    此时调54军来一线,自然是有原因的。

    自然是为了美械装备。

    因为目前远征军中,除了驻印军的两个军全部换装美械外,只有之前的第5军换装了部分美械。

    如今中印公路畅通在即,日军进攻失败,远征军这边即将反攻,所以才有54军到来。

    可以说是来占便宜的,但毕竟都到一线了,也不好说什么。

    李航是直接坐飞机抵达的密支那,虽未提前通知,但作为54军的方军长却是知道这个消息。

    这自然是老邹这边提前告知过。

    “李司令果然如传说中那样年轻。”

    “方军长客气了,跟方军长坐镇前线、威慑日军相比,在下还是要逊色一些。”

    “咱俩年龄相差不大,又同受陈长官提携,就别这么客套了。这样吧,方某年长几岁,就厚着脸皮当个哥哥,咱俩兄弟相称如何?

    后面,为兄就称呼你为李老弟如何?”

    “方老哥。”

    “李老弟!哈哈。”

    “是李长官?”

    突然,密支那机场上有飞行员认出了正在方军长对话的李航,忍不住走过来确认。

    “真的是李长官?”

    “李长官回来了!”

    “兄弟们,快来看,是李长官回来了!”

    一时间,机场的众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有很多人都知道李航出现在了密支那机场。

    要知道第五路军可就是李航组建起来的,即便是李航带着特遣航空队去了国外,但这些飞行员、地勤人员不少都是当初他的部下。

    即便是后来毕业参军的飞行员,对于李航也不陌生。

    要知道李航带着特遣航空队在太平洋战场屡建奇功,国内也都是很清楚的。

    至于缅北这边更是清楚,因为本地的报纸一直都在报道相关的新闻。

    “李长官,你真的要回来了吗?”

    “我这次只是临时回来。”

    “李长官,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继续在你的麾下作战?”

    “李长官,我毕业就进入了第五路军,就是想在长官回国必经之地等着长官。”

    “谢谢。你们好好打小鬼子,不要忘记自己报考飞行院校、立志成为飞行员的初心。等到了合适的时机,我会带着特遣航空队回国的。”

    “李长官,您这次能待多久?您能给我们讲讲太平洋战场是什么情况吗?”

    “李长官。。。。”

    “走,这里人多眼杂,你又是悄悄前来,还是去为兄我的司令部坐坐。”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方军长不禁眉头微皱,当即让手下的人拦住这些激动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

    “就听老哥的。”李航点了点头,也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很快,几辆吉普车就从密支那机场驶离,但还是有很多人继续围聚过来。

    只是听说李航已经离开后,不少人脸上的失望之情根本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