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 开放太学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御炎字数:2931更新时间:25/02/17 10:53:49
根据袁树的统一指挥,庶务部和保卫部携带所有可以找寻到的大小渡船、扁舟紧急奔赴水灾区救援雒阳灾民。
后勤部、人事部、律令部、审计部全面统计目前整个雒阳良庄可以使用的空地、仓库、帐篷,统计所有可以使用的车辆、牲畜,统计所有可以食用的粮食。
然后,在良庄西大门和南大门内外的空地搭建临时避难所,搭建雨雨棚,搭起帐篷,准备取暖用品、熬粥,准备干净的衣物,做好全面接收雒阳灾民的准备。
同时,考虑到灾民数量可能会超乎寻常的多,所以全体知行学府的门生、弟子也要被动员起来,加入到这场救灾行动之中。
良庄全体庄户作为预备队,一旦需要人力支援,则全部动员起来,一起投入到救灾行动当中。
卢植作为前线总指挥,袁树居中策应、指挥全局,十三太保和诸多一心会干部各司其职,整个一心会组织高效的运转起来。
这个组织曾经在茂陵执行过多次助农行动,又在数次军事危机中执行过坚壁清野、守城作战等多项任务,全都圆满完成,没有失败过,遂积累了大量实操经验。
很多在官府看来都比较头疼的事情,在一心会这里却有着相当丰富的操作经历,面对这种事情,他们并不会感到生涩、为难。
此时此刻再次动员,组织也没有生涩之感,一切行动都像是已经被安排好了一样,每个人都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对此,新会员不是很了解,但是在有经验的干部和老会员的带领下,他们在懵懂之间也找到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带领他们行动的一心会干部们很是清楚。
此时此刻的一心会就像是一架通电开始预热且逐渐运转的精良机器,由慢到快,逐渐进入了状态。
卢植作为前线总指挥,换上粗布短打,直接带领保卫部和庶务部的全体成员奔赴水灾灾区,并且派出先遣队了解具体情况。
一番了解之后,卢植得知雒阳城南和城西的灾情最为严重,被大水困住的人最多,还得知了不少淹死人的消息。
卢植非常着急,立刻下令兵分三路,让赵俊、苏初率领一支船队前往城西,他自己则率领一支船队前往城南,剩下的船队交给邵原、马然带领,在城东和城北机动巡查,找寻受灾百姓,施以援手。
廉达率领庞大的接应车队在四面接应,负责将救下来的人尽快送到良庄避难处,交给后勤人员妥善安置,如此循环往复、互相接应,直到能救下来的人全部救下来为止。
具体布置分派完毕,行动人员立刻开始行动,一百多只救援船在水灾区全面出动,卢植本人也驾船冲在最前面,见到被大水困住的人便下令救援。
不过很快,卢植就意识到他们这点人手还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救人使用的船只不够。
行驶到重灾区的时候,他发现亟待救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他看到了很多在房屋顶上瑟瑟发抖的人,一座座茅草房屋顶上挤满了人,那看着就不够结实的房顶摇摇欲坠,眼看着就要塌陷了。
甚至房顶周边都围绕着大量身子泡在水里、手还抓着某处的求生的人,竭尽全力不让自己被水冲走以免丧命。
他刚准备下令救援某处,结果听得一阵尖叫,一转头,便看到不远处一座房顶塌陷,站在上头的人大量落入水中拼命呼救、挣扎。
“速去救援!速去救援!”
卢植大惊,立刻下令船只驶去救人,一番努力之后,落水的人都被救了上来,大多惊魂未定,哭泣不止,卢植眼看着已经被挤满的小船,顿时一阵担忧。
一艘小船最多救上十多个人就被挤满了,很难救上更多的人,北方人又多不习水性,很难在大水中游泳求生,眼看那么多人需要救援,但是能救援的船只却那么少。
不行,需要支援!
需要大量支援!
卢植立刻派人驾船回去向袁树通报这里的消息,向袁树请求更多的支援,否则将会有更多的人死在这场水灾之中。
同一时刻,袁树正亲自盯在良庄南门外的灾民营地上,盯着灾民营地的建设工程。
眼看着滂沱大雨暂时还没有停下来的趋势,袁树十分焦急,不断催促部下尽快搭建足够的雨棚。
很快,随着第一批被救上来的雒阳灾民抵达良庄南门营地,卢植派来的人也把最紧急的消息带给了袁树。
“雒阳城南和城西的灾情最严重,灾民数以万计,卢副会长认为现有的船只和人手完全不够用,需要更多人手和船只前来帮忙,同时卢副会长还建议,尽可能扩大营地规模,流离失所的灾民很有可能会超乎之前的预计。”袁树闻言,眉头紧锁,头疼不已。
他这个良庄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但是雒阳外城聚居着超过三十万的平民,此番受灾者最少十万,他哪里能吞得下十万灾民?
良庄都要被挤爆了好吗?
而且物资粮食也不够用啊!
钱虽然有,但是物资和粮食都要买,钱又不能当饭吃。
思考了一阵子以后,袁树有了一些想法,于是立刻喊来程立和贾诩,决定把这里的指挥权暂时交给程立,由程立代表袁树统筹全局。
另外,他把赶制简易渡船的任务交给贾诩,让贾诩在最短的时间内至少赶制三百只简易渡船用来救人,只能多不能少,完成不了提头来见。
最后,袁树自己穿上蓑衣,顶着滂沱大雨,在许崇的护卫下骑马奔赴太学,找到了太学主管祭酒,向他请求开放太学一部分宿舍房屋作为受灾灾民的临时居所,一应费用他会解决,不需要太学为此有什么额外支出。
祭酒魏训对此感到十分为难。
作为被袁树的学术能力和辩经能力威慑过从而主动投降的太学博士,魏训对于袁树是比较害怕的,尤其在袁氏家族成为四世三公的天下仲姓之家以后,他更是畏惧袁树,连被袁树从太学里抢走了不少学生都不敢出声。
但是开放太学宿舍收容灾民这个事情……
这实在不是他能说了算的啊!
“袁君,不是我不愿意,我虽然是博士祭酒,但是让灾民进入,这不是我能决定的,这个事情,恐怕还要去找寻太常卿,由太常卿决定,才能开放太学啊。”
袁树很生气。
“人命重要!难道你要见死不救吗?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数万灾民死在你面前吗?”
魏训哭丧着脸,一脸委屈。
“袁君,真不是我不愿意,这并非我的职权,您若是强行要做,我肯定是要被问责的,这官可就真的没得做了!还请您三思啊!”
袁树抿了抿嘴,平复了一下心情,有了决定。
“我去找唐太常商量一下此事,你先把太学开放,我马上安排人来做一下前期准备,受灾灾民太多了,我那边肯定放不下。”
“那……那您一定要尽快得到唐太常的允许啊,不然这个事情肯定要问责到我头上。”
“放心!我是谁?这件事情与你没有关系,真要问责下来,我一力承担,你要是这个官做不下去,袁氏会补偿你,我发誓!”
眼看袁树发誓,魏训算是松了口气,点了点头,便配合袁树做好了太学开放的准备。
袁树把后勤部副主任黄志调到太学这边统计太学的空余房屋,并且将一部分物资转移到太学这边,开始做收留灾民避难的准备。
这边搞定了太学的开放,那边袁树就穿着蓑衣快马奔赴雒阳城。
当时,雒阳城外已经有大量受灾灾民围绕,因为无处可去,所以这些灾民纷纷试图进入雒阳城避难,雒阳城南、城东的城门都被灾民挤的水泄不通。
但是朝廷还没有做出决断,所以这些灾民仍然被挡在城外不得入内。
狂风骤雨之下,失去一切无处可去的灾民哭声震天,很多人身着单衣乃至于赤着上身,虽然是五月底的天气,但狂风暴雨加持,又能温暖到什么地方去呢?
他们甚至找不到一处可以避雨的地方。
雒阳驻军倒是忠实的执行着他们的使命,将所有人拦截在城外,不准任何一个没有得到允许的人进入,但凡有试图闯入的,闪着寒光的环首刀和长矛可不论人情冷暖。
目睹了这一幕之后,袁树心中更加急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