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陇右之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高月字数:2431更新时间:25/02/13 13:40:32
    次日一早,萧夏带领两千骑兵前往陇右。

    姑臧县和湟水县其实只隔一座祁连山,直线距离最多三百里,但他们必须要绕道金城县,再折道向西去西平郡,正好是个三角形,要走其他两条边才能抵达第三点。

    至于大斗拔谷,那里去吐谷浑比较近,但距离湟水县更远,还不如走金城县。

    不过萧夏带的两千军队都是骑兵,每人三匹马,轻装启程,昼夜疾行,只用了三天,便走完了大车需要的十天路程,抵达了湟水县。

    此时六万大军齐聚湟水县,东路军主将李景也抵达了湟水县,其实还有一个南线,也就是黄河九曲的河源地区,这里基本上没有吐谷浑军队,但有党项人,要防止党项人突然发难,抢占地盘,所以必须要在九曲地区部署一支军队,确保隋朝对九曲地区的控制。

    这个任务自然就交给鄯州副都督长孙晟,这就是为什么有了长孙晟这样的名将在陇右,还要任命李景出任东路军主将,原因就在这里,长孙晟出任南路主将,将率军两万进驻九曲,监视党项人的异动。

    萧夏抵达湟水县,立刻接见了大将军李景、长孙晟和张须陀三人。

    “参见楚王殿下!”

    三人躬身行礼,萧夏摆手道:“三位将军不必客气,请坐吧!”

    李景目前依旧是幽州总管,他这次进京是拜见新天子,同时进行述职,再接受幽州大都督的任命,他听说朝廷要对吐谷浑再次用兵,李景当即主动请缨出战。

    不过李景还是第一次和萧夏接触,他一路上很担心由这么年轻的皇子来指挥全局,会不会最后导致满盘皆输,就像杨筠贪功冒进,最后兵陷雀鼠谷,全军覆灭一样。

    好像这个萧夏比杨筠还要年轻,他心中着实提心吊胆。

    这两天和长孙晟交谈,长孙晟极力推崇萧夏,列举他的屡次战役,李景这才知道,萧夏已经身经百战了,尤其在对吐谷浑方面,萧夏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这让李景心中又充满了期待。

    萧夏对李景道:“之前我们征讨吐谷浑,仅仅只是教训他们,警告他们不得窥视河湟谷地,用先帝的话说,就是以王道感之,但事实证明,吐谷浑依旧蠢蠢欲动,不仅是吐谷浑,其他异族也从来不懂王道,他们只服霸道,只信服丛林法则。”

    “丛林法则?”李景和张须陀同时一愣。

    “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就是你死我活。”

    说到这,萧夏笑了笑道:“当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要考虑国力承受以及战争的必要性,我之所以强烈反对保留吐谷浑王廷,就是因为吐谷浑距离关中太近了,一旦大隋东部出事,朝廷需要全力以赴时,吐谷浑就成了后顾之忧。

    吐谷浑一定会趁陇右、关中空虚之时大肆入侵,对这样的一头狼,要防止将来被其暴虐,唯一的办法就是趁我们强大之时彻底灭了它,不给子孙留后患。”

    李景和张须陀连连点头,他们都是武人,对萧夏的丛林法则颇为赞同,李景缓缓道:“殿下说得对,先法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对卧榻之侧的恶狼,务必早诛!”

    萧夏又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这次攻打吐谷浑,首先要从情报入手,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当然,很详细的知己知彼也不容易做到,但至少要了解一个轮廓,我之前向一些长期在吐谷浑经商的粟特人打听消息,也大概了解一些情况。”

    萧夏铺开一张地图,李景三人精神一振,作为将领,他们对地图都很敏感,一旦拿出地图,必然是有详细的情报了。

    “这是西海,这是大非川,这是积石山,这里就是赤岭,地形应该一目了然了吧!”萧夏是在对李景和旁边的张须陀讲述,而长孙晟已经很熟悉了。

    李景和张须陀点点头,他们来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课,完全能看懂地图。

    “殿下请继续说!”

    萧夏又指着地图上标注的城池道:“这里是伏俟城,吐谷浑的都城,这边是河源双城,赤水城和积石城,目前被党项夺取了,最西面这里是鄯善城和且末城,吐谷浑一直秉承狡兔三窟的特点,最初的狡兔三窟是伏俟城、河源和鄯善城,一旦他们的主力在西海附近战败,他们就会立刻向河源和鄯善城方向撤退。

    之前我和五十名士兵被抓为俘虏,向南转移,我一直不知道他们想把我们转移到哪里去?现在我知道,一定转移到河源,要么赤水城,要么积石城。

    另外,吐谷浑王伏允的次子达延芒结波一直坐镇鄯善,可以说鄯善是吐谷浑的第二都城,如果我们以为占领了伏俟城,吐谷浑就灭了,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的精锐还保留在鄯善城和且末城,只要我们稍微放松,他们就会卷土重来,这就是我们一定向西杀到鄯善和且末的原因。”

    长孙晟沉吟一下道:“也就是说,吐谷浑在河源地区没有势力了?”

    “对!三窟少了一窟,河源双城已经被党项占领,不过他们又把且末城作为新的一窟,其实还是狡兔三窟,伏俟城、鄯善城和且末城,如果要灭吐谷浑,这三座城都不能放过。”

    长孙晟又道:“但天子说要建立河源郡,但我们现在只控制了河源北部,最富庶的赤水和积石二城被党项占领了,殿下有计划吗?”

    萧夏缓缓道:“在我的计划中,河源郡最后建立,收拾完吐谷浑后,再收拾党项,如果有可能,将党项一起灭了。”

    李景仔细看着地图道:“从伏俟城到鄯善城很遥远啊!至少有一千五百里了,补给怎么办?”

    萧夏笑了笑道:“一点没错,确实是一千五百里,沿途基本上都是戈壁荒漠和高山草甸,但问题是,我们得不到补给,对方一样也没有补给,那他们又怎么撤退呢?所以说没有补给是不可能的,粟特人告诉我,沿途不少小湖泊,湖泊周边都生活着一些小部落,这些小部落应该就是他们补给点。”

    这时,张须陀第一次开口道:“对方在撤退时,很可能会连同补给部落一起撤退,后面的追兵就没有补给了。”

    “张将军说得一点没错!”

    萧夏点点头道:“我们确实会面临退兵和补给一起撤走的情况,但既然我们想到了这可能性,那我们就不会犯这个错误,就要想办法解决。”

    “殿下有办法吗?”张须陀追问道。

    萧夏点点头,“我考虑两路进攻鄯善,你们看地图,鄯善距离敦煌不远,我们大军在进攻吐谷浑的同时,另一支军队也要同时从敦煌出发,走南线丝绸之路先抵达蒲类海,再沿且末河走两百里左右,就抵达鄯善城了,我们的军队最好能先拔掉鄯善城,然后给长途跋涉而来的吐谷浑大军迎头痛击。

    另一边,我们占领伏俟城后,要继续向西追击,那我们事先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补给和骆驼队,军队带着补给骆驼追赶,就算对方补给点被撤出,但我们也有自己补给队伍,可以一路向西杀去。”

    张须陀欣然道:“殿下完全说到卑职的心坎,和卑职考虑不谋而合,而且一定要带足药物,否则地势太高,士兵承受不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