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谋划沿海三郡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丹阳富字数:3415更新时间:25/02/13 12:53:08
    “你们偷走的是我们的国之重器,你说不是你们的皇帝指使的,但动用了你们国家的正规军队,并且深入了我们国家的腹地,偷入了我们的兵工厂,盗抢了我们的枪支弹药。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变相的侵略!”

    “盗贼是军人假扮的,你们的皇帝对此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要你们五十万金币多吗?”

    女皇眉毛一竖厉声道:“我看是要的少了呢,你回去和你们的皇上说,如果把剩余的枪弹还了回来,赔偿五十万金币就可以了。如果被盗走的枪支弹药拒不归还,那就赔偿我们六十万金币得了!”

    五十万金币又要增加十万,使臣对马佳恨得咬牙切齿,只说是自己做不了主,需要回去和皇帝汇报。

    他是使臣,过去也是军中的将领,过去的大德国军力,在他们的眼里是不值一提的。

    白巾国拿捏大德国皇家有一套,大德国皇家也是软蛋,只需要一吓唬,就乖乖的把金币奉上。甚至是皇叔进入了他们的皇宫,连温婉阁的长公主也被迫侍寝了。

    现在,参加大德国女皇登基典礼的皇叔和国师回去了以后,还说大德国现在大变样了,女皇也是霸气的。

    他害怕大德国强势了以后,会报复参加欺负他们的白巾国,想到大德国的底气来自先进的枪炮,马上就有了想法。那就是派人照搬大德国的治国理念,偷学大德国的工业技术。

    枪炮,他们白巾国是没有的,有不多的武器是得自北国兵看守矿山的人,他们研究了好长时间,鸟铳倒是做的似模斯样,但迫击炮的炮弹却不能仿制成功。

    他就想到了釜底抽薪的办法,并得到了皇帝的默许。

    他们挖洞进入了兵工厂,一夜搬空了猎枪和弹药,可大德国兵工厂仿制的迫击炮,并不在这个库房,让他们深感惋惜。

    他派去的人一看有了这些枪支弹药也很不错了,就在天亮之前,带着地道里倒腾出来的东西撤出了。

    哪知道人家女皇派人追查,还追回了大部分被盗物资,还抓了他们的人。

    一开始,使臣还不知道大德国女皇的霸气,他还不相信,这次可见识到了。

    马佳发完火以后,脸色恢复了,她开始细声细气的说话了。

    “你们白巾国一共十五个郡,北国人抢走了三个沿海的郡,其中有一个还是你们在我们手里硬抢去的。你们除了三郡还有十二个郡呢,如果不想赔我们钱也行,割地当赔款赔我们三四个郡县也是可以的……”

    使臣撇嘴:“陛下,让我们割地赔款,我看是更加不行的……”

    “你记住了,回去和你们的皇帝说,在我大德国这里,只要你们白巾国不挑衅我国,其余‘万事都可以商量’。”

    使臣退下了以后,这些大臣对于女皇的做法都有些不可思议,让白巾国赔偿五十万金币,那不是白巾国使臣没有说完整的话,纯粹是狮子大开口吗?

    他们也觉得女皇刚才的话不靠谱,马上就问女皇是什么意思,他们都猜不透啊。

    女皇慢条斯理的说:“我们大德国是一个大国,又是内陆国家,怎么能没有海洋呢,即使是吃海鲜,也不如自己人捕捞的好。”

    她面色一变接着说:“海洋虽然广阔,海外国家也有许多,你们不知道,那些国家发展的比我们还要先进,比我们早百年就进入了工业时代了。”

    “我们现在还是农耕的时代,太原始了,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长处,如果固步自封是不对的。”

    “那些海外国家,虽然和我们的习俗有着很大的差异,但金银也是他们的硬通货。如果他们上岸攻打我们,以我们的国防力量是难以抗衡的……”

    “那些基地的技术和我原来买来的枪支弹药,还有许多机械,柴油机发电机,还有草原吉普,都是海外的国家出产的。我们身处内陆,和外国没有联系,还不是因为地盘在内陆局限了我们的脚步,也局限了我们的思维吗?”

    黄伯云说:“陛下,我知道北国人的迫击炮,就是海外工匠指点制作的,还有陛下您贡献出来的枪炮,也都是来自海外的,这些东西确实是很先进的。”

    “陛下,你是想接触外国人吗,学习他们的长处?”一个名叫秦季的大臣问。

    这个秦季是后来提拔的新晋官员,当初马佳登基,他曾经和薛定海等官员据理力争的,现在还属于五品官。

    他佩服女皇的谋略,还有看准时机借题发挥。

    女皇的话掷地有声;“是的,想接触海外国家,必须在海边有一大块属于自己的地盘,扬帆远洋去见识外国人的发展状况。我的初级目标,就是白巾国的沿海三郡……”

    她说到了沿海三郡,这些大臣又不明白了,马佳接着给他们解释。

    “沿海三郡,海河郡是我们大德国的,后来被白巾国抢夺了去,成了他们的了。”

    “这三郡中的海河郡一开始是我们的,后来成了白巾国的,现在,连另外两个郡都被北国人从白巾国夺走,北国和大胃国现在是实际的占领了沿海三个郡。”

    “北国看侵略战争大胃国也出力不小,就把地盘相对小又偏远的西陲郡给了大胃国。”

    “现在,这三个郡白巾国人现在都说了不算了,我们想要夺过来据为己有,但怎么去谋划,难道我们不顾道义的硬抢吗?那样可就师出无名了……”

    她说着,自己也不禁笑了;“哈哈,我看白巾国的人也是抠了吧馊的,即使是要赔偿我们,也不会给我们他们的土地的,赔偿界河另一面的土地就更不要想了,他们也不想赔偿我们金币。”

    “我估计他们的使臣回去了,他们皇家看被北国人夺去的沿海三郡无法收回了,就得用那三个已经不属于他们了的郡赔偿了咱们。那样,就是他们移祸江东的好计谋了。”

    “那样,如果我们要了,就要去硬抢,如果不要的话,白巾国就看笑话了。”

    大臣秦季赞道:“陛下,如果他们用三个郡搪塞咱们,就认为咱们没有从北国人手里夺权三郡的胆量。我们却盼着他们这么干,您是在给他们挖大坑啊……”

    “哈哈,秦卿你说的对,我之所以狮子大张口要那么多的赔偿,是我们就将计就计,他们一开始看赔钱太多肯定是不会接受的,就得和咱们扯皮。”

    “而我们就认准了让他们割地赔款,让他们主动的给我们沿海三郡,并让他们签订永不收回的文件。还要赔偿我们一些金币,没有金币,赔偿一些我们需要又没有的东西也是可以的。”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沿海三郡啊……”

    “对,我们从北国人手里夺回来了白巾国的三郡,也不算是侵略战争,是受了白巾国的委托,我们自取好吗?这样,道义上是说得过去的。”

    大家听明白了,女皇陛下要那么多的赔偿,就知道他们给不起,是有深意的。

    “哦,陛下你的谋划够长远的,如果白巾国人真的这样做了,我们就是牺牲一些将士回收三郡成功了也是划算的,陛下您又为大德国皇家开疆拓土了……”

    这些大臣相顾色喜,在朝堂上就展望未来,期盼着去大海边一游,领略一下大海的风采。

    袁嘉兰插口说:“女皇陛下,我记着那个白巾国出产钨矿的矿山,就是在他们海河郡的地面上,离着我们的白虎关只有四十里,过了界河就是了。这次我们收回来三郡,我们再用钨矿的时候,就不用给白巾国缴纳一吨五十金币的钱了?”

    这些大臣明白了女皇的计策纷纷叫好,大臣们开始谋划,对待要来谈判的白巾国人的措辞。

    薛大帅赞同的说:“据咱们的谍探讲,他们河源郡的矿山,不但有丰富的钨矿,铁矿也可以媲美平原郡青松岭的铁矿,还伴生有金银铜铁。”

    “北国人即使是不遭遇雪灾,因为河源郡的铁矿,也计划要夺取白巾国沿海三郡的。现在的沿海三郡已经不属于白巾国了,我们夺回来以后好处多多啊!”

    这话大家都赞同,反正是你们白巾国丢失了的地盘了,我们夺回来太正当了。

    大家又说到了海盐,一开始,大德国人吃盐,因为有海河郡自产的盐,是用大锅煮海水的方法产盐的,价钱低廉,但有点点的苦味。

    后来,大德国把海河郡丢了,便宜的海盐也没有了。吃盐,就得花高价从北国的商贾手里买,由此花费的钱财成千磊万,对于民众来说也是很大的支出,不花这笔钱还不行。

    国人实在太穷的也没有办法,只能去京城东北的沼泽地,扫了盐碱土熬制土盐。

    这种土盐也叫做小盐,区别于海水产的海盐,因为含有碱,味道发苦发涩比海盐难吃的多。

    海盐是海水熬制的,里面的杂质有些微苦味。

    而小盐更不堪,不但发苦还发涩,还有一股子异味,放入了饭菜,让人难以下咽。人们不吃还不行,不吃就体质下降……。

    大家又讨论了出兵的事宜,对于以强大的武力收回白巾国沿海三郡,也就是这个办法不错,女皇借了白巾国盗窃的引子开疆拓土,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大德国相比周边国家军备先进,即使是出征,伤亡也不会太大。这事就算定下来了,现在就静等着白巾国的人回话了。

    至于抓获的那些混入了基地的白巾国谍探,既不能杀掉也不能就这样放了。

    薛大帅出了个主意,就是把当初对付南羌国俘虏的办法用上。每个人在额头上烫一个军字的烙印,他们以后他们无论走到那里,这个印记也是带着的。

    这就是一种侮辱手段了,因为他们学去了大德国的的新技术,大德国人又不能把他们学到的东西在脑子里剥夺了,只能借此羞辱了。

    羞辱了他们,就等于羞辱了白巾国的皇家,他们都来大德国偷家了,女皇也不用给谁留面子。

    有了这个耻辱的印记,他们在白巾国还可以,想来大德国,任何关卡都不放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