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苏学会!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墙头上的猫1字数:4073更新时间:25/02/22 05:22:50
    苏允笑道:“怎么,今天的课没听懂?”

    郑朝宗几人一起看向王抱朴,王抱朴与苏允拱手,坚定道:“先生,我们想救国救民!”

    苏允闻言老怀欣慰,喜道:“这是好事啊,好好,我能够影响出一些能够爱国爱民的同志来,这是我的荣幸啊,好好!”

    王抱朴眼睛盯着苏允道:“先生,我们想要的救国救民,乃是无论方法,无论对手,只要有人挡在我们的前面,我们都要碾过去的那种救国救民!”

    苏允闻言一愣,随即皱起了眉头道:“若是朝廷诸公挡在你们面前?”

    王抱朴断然道:“碾过去!”

    苏允面有怒色,又道:“若是官家太后挡在你们面前?”

    王抱朴看了一下左右,这下子六子齐齐道:“一样碾过去!”

    苏允震惊道:“你们这是要造反!都给某滚出去!某不曾听过这话,你们以后也不要再来我这里,你们做你们的事,我做我的事情,你们以后惹出来什么祸,也别提我的名字!滚出去!滚出去!”

    六人被苏允轰出教舍,在教舍门外面面相觑。

    毕太华懊恼道:“完了,以后先生可能再也不理我们了,嗨,恐怕是真把先生给吓着了!”

    郑朝宗皱起了眉头,没有说话。

    平子澄面沉如水,看不出来有何交集之处。

    韩幼安神游天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阮川桥蹙着眉头,抿着嘴巴。

    毕太华看向王抱朴,道:“守真兄,先生不愿意接受我们帮助,那咱们还继续下去么?”

    王抱朴本在思索,闻言抬起头来,眼神不仅没有半分迟疑,还带着果毅之色,道:“诸位,先生不愿意参与,甚至以后再也不愿意见我们了,那我们还继续下去吗?”

    王抱朴一一看过郑朝宗、韩幼安、阮川桥、平子澄以及毕太华。

    郑朝宗抬头,微微昂起了头,道:“先生不做,我做!”

    韩幼安心神似乎已经回归,闻言轻轻一笑道:“先生不参与进来也好,等咱们以后若是被砍脑袋了,先生还可以替我们收尸,先生是个有情义的人,不会看着我们的尸首被野狗啃食的。”

    平子澄面如平湖,道:“救国救民乃是世间大道,先生参不参加,都不阻碍我们继续去做。”

    毕太华此时已经被同志的豪迈给感染,激动道:“需要多少钱,大家说话!”

    阮川桥隐秘的看了一下众人的神态举止,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满意之色,随后看到大家都在看他,顿时展颜一笑道:“脏活累活交给我来干!”

    这时候王抱朴终于露出笑容,转身去推教舍的门扉,毕太华赶紧拉住王抱朴道:“先生刚刚才把我们轰出来呢!”

    王抱朴微微一笑,道:“先生在试探我们呢,看看我们是不是当真有这个心思,而不是少年人的冲动,或者说是陷阱。”

    毕太华瞪大了眼睛,但看其他的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顿时陷入了反思:我是不是太蠢了?

    毕太华当然不蠢,能够在经义上有深厚造诣的人,自然不可能是蠢货,只是有些人成熟得快,有的人成熟得晚罢了。

    王抱朴推开门,带着几人进入堂中,便看到苏允端坐正中。

    王抱朴深揖在地,沉声道:“先生!吾等六人,此生将投身于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不惜此身,不惜名誉,不惜功名利禄,请先生指点迷津!”

    说着王抱朴便顺势跪下,顺势趴伏下去,呈五体投地的姿势。

    郑朝宗等人见状也赶紧一起跪伏在苏允的面前。

    苏允却是没有上去搀扶他们,而是道:“你们可知道,造反可是要身死族灭的,你们可想过其中后果?”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皆闪过犹豫之色。

    人大多是这样,自身安危或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关系到家人以及家族,总是会有所犹豫的。

    这一次是平子澄说话了。

    平子澄直起身子来,神色依然是深湖一般平静,语气更是平静,道:“先生,您教我们孟子集注的时候曾很详细解释过《鱼我所欲也》一章,我们对此是发自内心的赞同,舍生取义,孟子能做,我们自然也能做!”

    其余五子顿时霍然抬头看向平子澄,他们知道平子澄面冷心热,没想到内心竟是如此激情澎湃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五子心中齐念孟子原文,心中犹豫尽去,取而代之的乃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苏允见得众人神色逐渐坚定,心下暗暗点头,人心可用矣!

    苏允温声道:“好了,你们的心思我已经知道了,起来吧,今天是你们最后一次下跪了,以后,除了你们的父母与祖先,谁也不能跪。”

    闻听此言,苏门六子尽皆面露喜色,韩幼安惊喜道:“先生,您同意了?”

    苏允笑着道:“是,我同意了,起来吧。”

    苏门六子尽皆高兴得蹦了起来,即便沉稳如平子澄也是如此。

    六人眼神交流,尽皆看到彼此眼里的兴奋。

    苏允见他们激动,笑了笑,让他们稍微平复了一下,然后让他们坐下说话,六人全都腰杆子挺直,目光炯炯看着苏允。

    苏允沉吟了一下道:“蒙你们青眼唤我一声先生,其实是我的荣幸,你们六位无不是同辈之中的翘楚,无不是聪明绝顶之辈。”

    王抱朴六人赶紧起身弯腰拱手,齐声道:“先生谬赞!学生愧不敢当。”

    苏允笑道:“有什么不敢当的,守真(王抱朴)坚毅果敢,文学出色,可为文宗;

    海夫(郑朝宗)壁立千仞,锐不可当,知军善战,若有机会掌军,可为一代军神;

    静宁(韩幼安)心细如发,善与人交,若在盛世,可为治世能臣;

    渡远(阮川桥)机智百出,隐忍不发,若行机密事,万事可成;

    清澜(平子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无论是为相还是为将,皆可制利害!”

    说到这里,苏允赞叹道:“所以啊,你们都是当世一等一的人才,能够为你们一时之师,难道不是我的荣幸么?”

    众人尽皆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但却是难以抑制心中雀跃,先生虽然比他们要年轻,但他才真是当世一等一的天才,得他认可,那是天大的荣耀!

    哦,除了毕太华。

    毕太华见苏允只评论到平子澄,然后便下了总结话语,顿时着急指了指自己,道:“先生,先生!还有我呢!”

    苏允看向毕太华,顿时笑了起来道:“盛章啊,盛章善经济,懂经营,出身大富之家,若愿躬身入局,以为可为范蠡矣!自然也是天下间一等一的人才!”

    毕太华闻言顿时满意,跟其他五子炫耀道:“听听,听听先生对我的评价,先生说我可成陶朱公耶,陶朱公可是全才,既为相国,又为上将军,又为商祖,哈哈哈哈!”

    其余五子纷纷点头夸赞。

    “可不是么,若无盛章,我们也没有今日之局面。”

    “先生评价极为恰当,全无夸张之处,盛章当得起,当得起!”

    “确实如此,确实如此,盛章人之龙凤,有盛章在,我们苏门六子的确是增色不少。”

    “……”

    毕太华的嘴角压都压不下,但他不过是因为少年时候家庭富裕因此性格比较跳脱单纯,实际上亦是聪敏之辈,哪有不知道众人其实是在说笑,先生苏允亦是专门调侃他,但耐不住师兄弟们说话实在是好听啊。

    说笑了一会,苏允神色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苏门六子顿时安静了下来,静静等候苏允说话,他们知道,今日的重头戏来了!

    果然,苏允道:“朝廷极为忌讳朋党,但凡某个小团体有朋党之名,必然要为朝廷所忌讳,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韩幼安道:“想来是怕党同伐异之故。”

    苏允点头道:“有这么个说法,但政治就没有和和美美的,政斗起来,少有不党同伐异的。

    朝廷之所以忌讳结党,是因为结党是真的能够干成事情的。

    所以,今日咱们既然要救国救民,便要结党!

    不过我们所结之党不是营私之党,而是天下为公之党!

    因此,我们接下来第一步,便是要定下这党名党章,确立我们党派之使命,从今以后,我们便要为党的使命而奋斗终生!”

    此言一出,六子尽皆激动起来。

    王抱朴兴奋道:“没错,我们是要为之为奋斗一生的,先生,请你给咱们的党派起名吧。”

    苏允想了想道:“我们之结党,乃是以孟子思想为核心,而孟子思想之中最为核心乃是民贵君轻思想,因此,我建议以民贵为党名,时刻提醒自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好!”此言一出,苏门六子顿时齐齐拊掌喝彩。

    郑朝宗抖动剑眉,喜道:“民贵党……意简言赅,一听就知道咱们的志向,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奋斗之使命!好!”

    苏允笑道:“既然大家都认可,那么就这么定下来吧,咱们就叫民贵党。

    如此,党名确定下来,那么我们便要起草党的纲领,须知人要成事,便须得有一本经定下一人之方向,党要成事,亦是要有一纲领为本经,如此党人方知道该如何行事!”

    众人尽皆赞同,同时脸上皆有庆幸之色:还得是先生,这些事情他们想也没有想过,按照他们的想法,只是说先科举,然后占据朝廷要害,然后徐徐谋之。

    但听得先生所讲,要有党名党纲指明方向,如此才能够万人一心,直指大道方向。

    若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而来,恐怕行不多远,便要被功名利禄所惑,然后在半道之上便迷失了方向,而原本的诸多同志,也如同一盘散沙一般,根本聚集不起来力量!

    六子怀着对苏允的钦佩心情,然后开始讨论起来,这党的纲领该如何订立。

    他们讨论了半天,定下来三个最重要的要点:

    一是将苏允所撰写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党的行事指南;

    二是确立民贵党所追求的新国度以及制度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三是确立以苏允先生为主要代表的民贵党人,把《四书章句集注》的基本原理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苏允思想。

    然后在苏允思想指引下,民贵党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发起反对辽夏、官僚地主的革命斗争,最终将会取得胜利,建立一个新的华夏!

    这三点很重要,确立了以苏允为核心的指挥中心,又确立了苏允思想为指导思想,也就是确立了民贵党的真正核心!

    对于苏门六子提出的这三点,苏允并没有谦虚推让。

    正如教员所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什么三请三让,那是官僚的做法,对于他们这个新政党来说,经过大家推举出来的人,大可以勇敢担任,这是他今日给大家的第一课。

    苏允苏允在这三条前面加了最重要的一条:

    民贵党是华夏百姓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新华夏的领导核心。

    代表华夏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华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华夏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天下大同!

    至此,民贵党的最终目标,自身发展要求,以及党的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斗争目标尽皆出炉!

    到了这时候,苏门六子感觉自己的使命感变得具体,且有了前进的方向,做事的方式方法亦是有了依托,原本还显得缥缈的前程与方向在这一刻显得清晰可辨!

    真不愧是先生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