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军名:静塞!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墙头上的猫1字数:4161更新时间:25/02/13 12:04:56
折可适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才伸出手轻轻敲了敲。
“笃笃笃!”
轻轻地敲门声响起。
里面传出来一个温润的声音:“进来。”
折可适轻轻推门,顿时一股浓郁的书香味扑面而来(嗯,这个时代的油墨味较重),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起来的书本,那是书架上装不下,只能叠在地上的缘故。
折可适不由得咋舌。
他之前跟随苏允从绥德军搬了过来,当时的书也是不少,但是这才来延州多长时间啊,便又多了这么多的书?
只听得苏允笑道:“这些时日不是要练兵么,我在整理训练计划,所以需要参考的书籍比较多,倒也不是全都需要看的,只需要摘取我需要的就可以了,所以你别被吓到。”
折可适沿着声音朝苏允看去,苏允的书桌放在窗户前面,外面朝阳照射进来,将身穿襕衫的苏允笼罩在内,秋日的太阳温和不燥,给苏允镶上了一道金边。
真神仙人物也。
折可适心中赞道,随后赶紧道:“相公不愧是世间第一流的读书人,适虽然自诩自幼读书,可比起您来,差了不知几千里远也。”
苏允站起身来,笑道:“哪有这么比的,术业有专攻,你有你擅长的东西嘛,来来,遵正,你来看看我编纂的训练手册,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折可适赶紧接过苏允递过来的一本厚厚的装订手抄本,竟是有些压手。
折可适告了一声罪,然后在阳光底下快速阅读起来,他的阅读速度刚开始有些慢,但后面却是越看越快,不到半个时辰便将厚厚一本手抄本给看完了,看完之后,神情有些疑惑。
苏允放下书,笑道:“有什么想法,说说?”
折可适苦笑道:“这与我的想象不太一样,我之前与齐英营并肩作战过,他们展现出来的东西,我以为一定是用非常了不得的训练方式操练出来的,没想到竟是这般朴实。”
苏允笑了起来,道:“这本训练手册是我依据咱们军中操练手册改出来的,你想必也是看出来了。
其实咱们大宋军队能人何其多,军队练兵法又是从汉唐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练兵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军中训练手册早就做成了滴水不漏。
在当下这种军械没有突破性发展的时候,这个训练手册已经是冷兵器的巅峰了,所以就算是我,也不忍多改,当然,也没有那个能力多改。
这也是我这段时间真正上了战场,打了大规模的兵团战之后,才领悟出来的道理,以前的我总是想要出奇制胜,但实际上真正打仗的时候,哈,这还远远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呢!”
苏允见折可适有些不解,便解释道:“我发现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咱们宋军是弱,但我看那西夏军也不强,想来那辽军也是类似……”
苏允笑着摇了摇头道:“……是,咱们大宋朝先天条件不足,最佳防线没有占下来,还有以文御武的体制问题,但这军队弱成这样子,也实在是令我感觉到诧异啊。”
折可适顿时有些羞愧难当。
苏允却是不留情,道:“大宋有最好的军械,有最充足的后勤粮草,有最好的兵源,即便是缺马,但当真组建不出来一支能够与其兑子的骑兵队伍么?
好吧,退一万步说,就当没有吧,就以步兵对抗骑兵,难道就一定打不过?”
折可适想要反驳,但却是不知道从何反驳起,毕竟眼前这位可不是单纯的书生,而是一个勇冠三军的将帅!
好吧,他是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苏允看了看折可适的神情,笑道:“对于训练手册,难道你没有别的想法么?”
折可适赶紧道:“卑职倒是看出来有些不同的东西,但没有想明白这样做的好处。
您在军中操练手册是能够修改,修改了一些细节,也提出来一个大方向的提法,要建设一支有理想、有纪律、有战斗力的学习型军队。
而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军扫盲,让所有士兵至少可以做到基本的阅读;
二是业务上的持续进步,这里对士兵将领都有要求,要求士兵将领对本兵种的各种技术要领都要持续的学习精进,比如说骑兵,须得精通骑术、射术、马枪、马匹养护等等。
又比如说小队队长,须得学习如何日常管理士兵,战时指挥小队作战,战前鼓舞士气等等。
这业务甚至包括医疗兵、后勤兵、伙夫营等等都要有所精进。
三是不断促进军队纪律上的进步,要打造出来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
四是要形成一种善于总结、善于分享、全军上下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因此要将全军比武、全军演戏等形成制度化!”
苏允点点头道:“有什么不明白的?”
折可适苦笑道:“这些东西若是能够做下来,自然是好的,但是,很难啊。
比如说全军扫盲这个事情,咱们全军上下就没有多少识字的,连那些都头都未必识字,何况是普通士兵么?
而且,士兵就算是识字了,又如何呢,他们就是听从命令作战,识不识字与战斗力又有什么关系?”
折可适的怀疑并没有出乎苏允的意料之外,实际上就算是到了后世,依然有人持有这种观点。
苏允笑道:“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必然是一支爱学习的军队。学习力就是生存力、战斗力。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我想,这些你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折可适将信将疑,却没有反对苏允的做法,反而十分坚定执行苏允编撰的操练手册。
苏允从鄜延路的禁军、厢军以及羌军之中进行大范围的选拔,挑选出来万余人,这万余人会在接下来的第一阶段中进行淘汰,直到筛选到只剩八千人。
而从八百齐英营骑兵选拔出来十六营指挥使,八十都头,其余人为队正,组成一个大规模的教导团。以折可适与王舜臣教导团正副团长,徐进、齐英、鲁松、孙瑞等人各领一军。
苏允在军中筹办了三个班。
一个扫盲班,这是针对全军所有不识字的人,包括士兵以及队正,至于都头的基本要求便是要识字。
扫盲班的要求是费上大约一年的时间,要完成八百字的识字率,拥有基本阅读的能力。
第二个班叫基础指挥班,课程有《小队指挥基础知识》(这是针对队正的);
《都正指挥基础知识》(这是针对都头的),另有针对营指挥使的《一营指挥的艺术》。
小队指挥基础知识由几个经验丰富的都头进行讲课,而营指挥使的课程则是由王舜臣、折可适等人执教。
另有进阶班,则是针对营指挥使以上的中高级军官,有《小兵团作战指挥》、《大兵团作战指挥》《大兵团作战之中的后勤工作》等课程,则是由苏允、折可适、祁克勇、王舜臣等人执教。
另成立专门的日常风纪纠察队伍,针对寝室卫生、个人卫生、着装要求以及各项纪律进行监察。
而每天晚上的篝火晚会每晚都有,这是专门进行统一思想的专场。
这些算是在西军这种比较特殊的东西,至于操练之类,则是严格按照操典来进行。
苏允给这支骑军命名为静塞军,给予了他对这支骑军的厚望。
所谓静塞军,乃是北宋初年一支赫赫有名十分精锐的大宋骑兵,这支杂牌军出身的骑兵曾将辽国的铁林重骑兵打得大败。
静塞军最早的时候只是易州地区的一支厢军。
易州位于宋辽前线,有马匹,而且民风彪悍,勇不畏死,可当强敌。
当时的辽军不过是“每正军一名,马三匹“,而这静塞军却在这种背景下装备还要强于辽军。
雍熙北伐后,宋朝的龙卫军等精锐损失殆尽,而静塞军则变成了宋军的精锐。
这支静塞军参与的最为出名的战役中,一次是在端拱元年的唐河之战。
当时李继隆和袁继忠命令静塞军“摧锋先入“,将数量高于宋军的辽军重骑兵部队进行分割,而后全军压上,打得辽军溃败,耶律休哥不得不撤退到曹河,是役宋军“斩首五千,获马万匹“。
在之后的徐河之战中,尹继伦指挥宋军以轻装部队奇袭,辽军顿时陷入混乱。
不过辽军毕竟训练有素,如果等辽军反应过来进行反攻,宋军肯定会吃败仗。
就在此时,静塞军在李继隆的指挥下趁着辽军混乱之际与尹继伦一起两面夹击辽军。
最后辽军虽然依靠骑兵优势逃出,可依然损失五千人马。
然则终究还是因为骑兵的耗费极大,供养一个骑兵的耗费可以供养五个步兵,因此后来的宋军终究是没有将重心放在发展骑兵上,终究是失去了进攻的主动权。
所以静塞军这支赫赫有名的大宋骑兵,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苏允此时以静塞军命名这支骑兵,可见他对其的厚望。
便在静塞军热火朝天大搞训练的时候,西夏使团与辽国使团终于抵达延州,不过看起来十分狼狈,两个多达千余人的使团中,竟是没有一匹骏马,连西夏王子李秉临以及辽国王子耶律子明都只能乘坐骡子。
以至于延州的城门守将都不相信这是使团,还要两国使团出具国书,这才让其进入。
李秉临与耶律子明被如此对待,脸都气白了,但毕竟不敢嚣张,老老实实住进了延州给安排的民房之中,民房十分简陋,虽然地处西北,不至于潮湿,但既狭窄又阴暗,让两人又差点气歪了鼻子,手下的士兵更是破口大骂,甚至有埋怨两个主官无能的。
李秉临与耶律子明岂是受气的人,直接将埋怨的人抓起来用鞭子抽,如此使团之中更是怨声载道。
而更令两人生气的是,他们进了延州城已经两天,但鄜延路经略使苏允却是始终不见踪影,甚至连重要将领都没有出面,只有延州的文官在招待他们。
说是招待,其实也算不上,就是在李秉临两人找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过来敷衍一下。
如此到了第三天,耶律子明终于是忍不住了,寻到了李秉临道:“看来这苏允果然是并不想谈判,你我的期待恐怕还是要落空了。”
李秉临脸色铁青,他出发之前,梁太后以及大相梁乙埋特意召见他,嘱咐他此行一定要促成和谈,一定要给西夏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
并且给他许诺,若是能够促成和谈,那便算他一功,就算是要放弃岁币之类,只要能够保住银州,其余的皆可以舍弃,等到缓过来一口气,到时候再抢回来便是。
而梁乙埋私下里还特意威胁他,若是谈不拢的话,他这个所谓王子,以后便不再有出头之日了。
李秉临此时想来忍不住后悔万分,当时在汴京的时候不该想着立大功,非要保住岁币,还想要将失去的土地给要回来,让宋朝君臣都无法接受,才将自己给推到延州来。
现在这般窘境,乃是自己自作自受!
不过李秉临依然嘴硬,道:“耶律兄不用担心,这苏允就是死撑罢了,他的想法我大约是猜出来了,他先是两次抢走我们的马匹,并不是想要羞辱我们,而是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就是要给我们一个假象:他并不想谈判。
但实际上宋朝亦是筋疲力尽,永乐城之败后,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再次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所以,这是他的一种策略,在面对我们两国的胁迫,他又想废除岁币,又想保住占有的地盘,因此特意装出一副他贪功的粗鄙武将模样,想要让我们以为他不想谈判。
呵呵,一个状元郎出身的经义大家,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怎么可能会这般粗鄙,所以,他就是在装!”
ps:娃发烧两天了,今天不得不带去医院看医生,回来后才开始写,所以今天只有四千了,明天正常更新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