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苦逼的太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青红字数:3150更新时间:25/02/10 06:23:37
    朱载壡很慌。

    朱厚熜很失望。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可到了他这儿,咋就变了呢?

    遥想当初,才十四岁的他,一进京就敢跟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正面硬刚,再看现在……

    简直不忍直视!

    朱厚熜缓缓吐出一口气,“你且退下吧。”

    “是,儿臣告退。”朱载壡暗暗松了口气,俯身一礼,退出大殿。

    乾清宫外,一股风来,朱载壡不禁打了个哆嗦,这才发觉后背都被冷汗打湿了,不由苦闷又无奈。

    太子难当啊!

    优秀不行,庸碌也不行;有魄力不行,软弱也不行;怎么做都是错,可不做又不行……

    尤其是摊上这么一个极度恋权,又生性多疑,且聪明绝顶的父皇。

    强度更是直接拉满。

    ‘我明明够低调了啊……’

    ~

    朱厚熜靠在椅背上,面色忧郁,扶额不语。

    黄锦轻声安慰道:“皇上,这也不能怪太子,骤然听到托付江山之语,换成谁是太子,也会惶恐不安,只会误以为这是在考验他,纵有雄心壮志,又怎敢表达出来?”

    朱厚熜苦笑哀叹,理儿是这个理儿,可儿子的表现,却是太差劲了。

    还是说,是自己的问题?

    朱厚熜叹息道:“算了,暂时也腾不出手做别的,等这次收割之战结束再说吧。”

    黄锦:“皇上英明。”

    “英明……”朱厚熜扭了扭脖子,“算算日子,李青也该从交趾回来了,嗯…,京师也得发力了,织造局方面你多盯着点儿。”

    “奴婢遵旨。”黄锦称是,问,“现在吗?”

    “现在。”朱厚熜道,“快三月份了,该抓紧了,必须要在今年年底前结束,记得以朝廷商品出海的名义销往交趾。”

    “奴婢记着呢。”黄锦点点头,“那奴婢告退了?”

    “去吧。”

    朱厚熜挥了挥手,突然身体前倾,又说,“着人去召国子监司业张居正进宫见朕。”

    黄锦脚步顿了下,点头称是。

    朱厚熜重又靠回椅背,呢喃道:“该上强度的培养了,还是太娇嫩了,想当初我那会儿,真可谓是满朝悍臣……玉不琢不成器啊。”

    …

    乍然接到皇帝口谕,张居正可没一点惶恐,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皇帝果然没有忘了他,沉寂了这么久,终于要到发迹之时了!

    张居正知道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这次,务必要比上次的策问,还要谨慎应对……

    乾清宫。

    张居正随小太监缓步进来,撩袍、下拜、京腔字正腔圆,动作行云流水,恭声道:“微臣参见吾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张居正起身,屏息凝神,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思维活跃。

    虽不知这次皇帝的考验是什么,但他有十足的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他从不怀疑,顶多只会埋怨运气不好,没有展示的机会……

    如今,运气再一次降临,他自当仁不让。

    不料,皇帝压根儿就没考验。

    “詹士府府丞还缺一人,即日起,你改任詹士府府丞。”

    詹士府府丞,同国子监司业一样,都是正六品,可区别就大了去了。

    进了詹士府,可以迅速积累政治资本,这可是专门辅导太子的机构,这个部门太重要了,进可为太子心腹,退可为皇帝眼线……

    而且,詹士府詹士可是正三品的官员,在詹士府有充足的晋升空间,也不像国子监那么卷。

    “臣遵旨。”张居正再拜,“谢皇上栽培。”

    “说什么栽培……好生辅佐太子就好。”朱厚熜缓声说道,“朕知爱卿博闻强记,所学庞杂,素有神童之称,国之储君,不可不重,爱卿不可懈怠。”

    “是,皇上天恩,微臣万死不辞!”

    “平身吧。”朱厚熜抬了抬手,道,“还记得上次朕的策问吗?”

    “臣谨记。”张居正拱手一礼,道,“朕惟自古人君临御天下,必慎厥初,而为欺君者……”

    “好好好,好记性。”朱厚熜嘴角勾了勾,“不愧是神童,嗯,记得就好。”

    张居正止住话头,矜持道:“皇上过誉了。”

    “拿出当日‘臣对’的态度来辅佐太子,储君,未来之君也,辅佐太子,亦是你的本分。”朱厚熜笑笑道,“朕对爱卿寄予厚望,望卿不负朕之所期。”

    张居正心情激荡,忙俯下身,恭敬说道:“微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厚熜微微颔首,挥了挥手。

    “臣告退。”

    朱厚熜打开抽屉,取出玉瓶倒出一粒丹药,含在口中,以茶水送之,继而幽幽吐出一口气,脑袋仰起,望着殿顶怔怔出神……

    “纵是想退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

    张居正激动之余,又有些疑惑,皇帝此举太反常了。

    皇帝和太子,虽是父子,却也是敌人,权力之争可不只是君臣之争,父子相争的戏码多了去了,甚至父子相残都不稀奇。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可见一斑。

    当然了,父子相争也并不绝对,至少孝宗、武宗这对父子就格外融洽,可那是因为孝宗就武宗一个独子,权力传承没有第二人选,故才如此。

    可当今的皇帝……就不具备这个条件了。

    再者,纵观皇帝御极三十载,对权力的掌控,对权力的热忱,不是一般的执着,今日如此,实难理解。

    张居正左思右想,也没个头绪,索性不去想了。

    不管怎么说,从国子监司业改任詹士府府丞,好处多多。

    …

    数日后,皇帝突然下旨,要给太子加冠。

    朝局上下,莫不激动,皇帝终于重视储君了。

    太子加冠意义重大,这标志着太子成人了!

    如此强烈的政治信号,群臣本以为,皇帝会拖到太子二十岁,不想,这才刚过了年,皇帝便给刚到十六岁的太子加冠。

    虽然意外,但是惊喜。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群臣心中欢喜,当事人却满脸愁容。

    直觉告诉他,父皇在搞事情。

    甚至,就是冲他来的。

    哪个正经帝王会舍得权力?何况是自己这个痴迷权力,醉心权术的父皇……

    想想汉武帝,想想唐太宗,想想唐玄宗……

    活的好好的,又不是大限将至了,肯定有诈!

    朱载壡满心忧惧。

    忧惧之余,也十分愤懑,自己也没出格的表现啊,你咋就这般疑神疑鬼呢?

    加冠后的朱载壡,非但没有丝毫开心,反而更加谨小慎微,每天待在东宫,哪里也不敢去,连娱乐活动都省去了,可谓是如履薄冰……

    “殿下,殿下……”

    “啊?哦,本宫有些乏了。”朱载壡舒了口气,道,“张府丞,不如今日就到这里吧?”

    张居正愕然少顷,拱手称是,“殿下可是……不适?”

    “本宫很好。”朱载壡疲倦道,“张府丞且先退下吧。”

    “是,臣告退。”

    张居正暗叹一声,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他想好好辅导,无奈太子不好好学,如此情况,他能如何?

    乾清宫。

    “太子如何?”

    “回皇上,太子聪颖睿智,十分好学。”张居正恭声道,“许是近两日过于用功,以至于有些疲倦,太子千金之躯,微臣不敢不慎,今日功课便提前结束了。”

    朱厚熜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朕知道了。”

    “微臣告退。”

    张居正退下,黄锦上前。

    “皇上,殿下这不挺好的嘛,您干嘛还郁郁寡欢的啊?”

    “场面话你也信?”

    “……”黄锦挠挠头,道,“奴婢斗胆以为,殿下这般惶恐,还是因为话没有说开,闹了误会。”

    “朕当然知道……”朱厚熜苦叹道,“可你让朕怎么解释?跟他说朕要退位,让他登基做皇帝?只怕这话一说出来,苦胆都能给他吓破。”

    黄锦忙左右瞧了眼,小声道:“皇上,这话可不兴说啊,太子是储君……”

    “行了!”

    朱厚熜气郁道,“朕还不兴说了?”

    黄锦弱弱道:“影响不好嘛。”

    “……”

    “要不,奴婢去调和一下,减轻一下太子的压力?”黄锦试探着说。

    “没用的。”朱厚熜摇头道,“他只会把你当敌人。”

    朱厚熜突然有些感伤,喃喃道:“沾着一个‘权’字,父子、兄弟、子侄……也没亲情可言,这就是皇家……孤家寡人啊。”

    黄锦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陪着一起难过。

    “算了,你去一趟东宫吧。”

    “是。”黄锦点点头,“奴婢这就去安抚……”

    “不用安抚,你也安抚不了。”朱厚熜仰脸叹息,“父子结,父子解,让他来与朕同住。”

    黄锦愕然,继而称是……

    太子搬去乾清宫住的消息,很快在群臣之间传开了,这一下,他们也懵了。

    皇帝这是闹哪样?

    群臣想不通。

    要说是针对太子,可若如此,又何必为太子加冠?

    要说培养太子独当一面……别闹,就皇帝的尿性,怎可能会做出削弱自己权柄的事?

    这次,着实触及到群臣的盲区了。

    主要是皇帝对权柄的掌控欲太强,人设早已根深蒂固。

    太子朱载壡不信,群臣更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