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夏县第一世家

类别:武侠仙侠 作者:竹杓小山字数:3863更新时间:25/02/09 23:30:19
    夏县。

    经历了昆虚修仙者之乱后,县城之外的灵地基本废弃。

    一座略显破败的大山下。

    穆天赐双目赤红地看着残破的家族族地。

    跟在穆天赐身后的族人也是一脸悲切。

    夏县七大世家,就他们穆家还有赵家损失最为惨重。

    不但灵地全部被毁去,就连在外的族人,也近乎被斩杀殆尽。

    穆家在夏县发展了几百年了,别说数量众多的凡人,就连分出去的散修家庭都是数以十万计的。

    可想而知,这一次穆家死去的人数量之巨大。

    而这一切,穆天赐心知肚明,和紫金山易家脱离不了关系。

    他们七大世家,当初想要通过官方整治紫金山,现在紫金山的报复就来了。

    经过一年多时间。

    他们七大世家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想要紫金山付出代价,可惜收效甚微。

    付出的大量灵石,大部分都打了水漂。

    收钱不办事,说的就是现在夏县之内的几位仙官。

    夏县原本的主官,早就离开,之前太平,一直都没有仙官过来。

    不想现在仙官倒是到任了,却是三头饿狼。

    好在,那三头饿狼吃相虽然难看,但还是有一丝丝羞耻心的。

    付出了大量灵石和灵材之后,穆家总算还是争取到了一份灵源。

    只要有着家族灵脉,穆家就不算散。

    “都是紫金山易家。

    要不是他们勾结入侵者,我们穆家也不会如此。”

    “没错,这仇一定要报。”

    ......

    一个个穆家族人说起紫金山易家,都是咬牙切齿。

    穆天赐也是脸色阴沉。

    但是他知道,自己穆家已经没有办法去对付易家了。

    现在紫金山易家,才是夏县名副其实的第一世家。

    他们获得了很多丹药、法器的销售渠道,县城之内很多产业,也落入了易家手中。

    显然,易家是和县城那三位仙官勾结了。

    夏县死了很多人。

    可是这些人基本都是城镇或者村子的凡人。

    在修仙者方面,除了七大世家在外的人,基本没有多少修仙者死去。

    还有一部分死去的修仙者,就是属于仙国官方企业的员工,和散修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散修都是靠着城市修炼。

    除非城市被打破,不然散修一般不会大量死亡。

    昆虚界的修仙者撤退之后。

    夏县很快就恢复安定。

    可是,因为仙国的企业基本都还没恢复,很多散修在城市当中都是靠着给仙国企业打工赚取微薄的碎灵维持修炼的。

    此时,城市之内,很多散修没了灵石来源。

    所以很多本来没有打算去玄空界的散修也被迫踏上这条路。

    大量散修家庭抛售房产。

    在这种情况下。

    除了几个外来的家族,就属于紫金山易家接手的房产最多了。

    紫金山这一次,赚到的灵石数量之巨大,连易东都难以置信。

    紫金山山顶。

    易东放下手中的玉简。

    玉简中记载的就是紫金山现在库存的灵石还有各种灵材。

    可以说,从夏县境内掠夺而来,价值不高和不方便运输的灵材,基本都被昆虚界散修出售给了紫金山。

    紫金山的灵材仓库数以千计。

    零零总总合计一下,易东感觉自己这一次,起码赚了十亿灵石以上。

    显然,这些东西,必然不单单是夏县地面的,可能附近几个县的底层灵材也基本集中到了紫金山。

    易东不会卖原材料。

    而是通过炼制成丹药、法器、飞舟等等东西出售。

    如此一来,收益更大。

    果然,靠着种田,种到天荒地老也致富不了。

    物竞天择,果然是世间真理、

    有了灵石,易东自然不会放在手中发霉。

    他开始大量收购种种高等材料,准备组建一个大型的实验室。

    最新版的空间脉轮知识,他需要等五个孩子进入上级道院之后给自己带来。

    可以想象,自己孩子接触的空间脉轮知识,大概也不会是仙国最为先进的那一类。

    自己可以先行研究一番,等到得到新的空间脉轮知识,自己未必不能推陈出新。

    乾天九百一十三年。

    经过了三年拉扯,易东终于和全三宝谈妥。

    这一天。

    一艘战舰来到了紫金山。

    战舰停在空中。

    全三宝带着十来个筑基修仙者踏上紫金山。

    在山腰的会客大厅内。

    全三宝喝了一口茶之后,示意一旁的修仙者打开他带来的十个箱子中的一个精铁箱子。

    只见这箱子当中,放着一个不规则的水晶物体。

    那水晶流光溢彩,殉烂无比。

    随着箱子打开,一股浓郁到化为雾气的灵气散开。

    在大厅变得烟雾缭绕之前,那修仙者再次关上了箱子。

    易东没有见过灵源。

    但是,他收集的各种书籍当中,有着种种关于灵源的描述。

    此物,十之八九就是灵源了。

    易东示意易德。

    易德走了出去,随后带着人将总数二十个箱子带了进来。

    易德打开其中一个箱子。

    只见其中装着一枚枚棱形石头。

    这些石头表面看上去和一般的石头没有任何区别。

    全三宝却是眼睛一亮,走过去拿起一颗,略一端详,就放下了。

    “没错,是上品灵石。”

    他神识一扫,就知道二十个箱子当中确实都是上品灵石,数量刚好为二千。

    上品灵石,在混乱时期,每一颗理论上都能换一万灵石。

    但是到了仙国时期。

    灵石矿脉悉数收为国有。

    上中品灵石被仙国管控,基本不会流传在外。

    上品灵石的价值可能比混乱时期更大。

    不过,二千上品灵石也不可能买到能够恢复十条一阶灵脉的灵源。

    全三宝见到易东拿出了最关键的上品灵石,示意一个修仙者跟着易德去检查其他的资源。

    他拿出一叠资料,

    “这就是青竹道院的名额,总共三个。

    其中一个是从夏县穆家得到,另外两个,我花了大力气,才从郡城那边求取得来。”

    一名易家修仙者拿着名额文件递给易东。

    易东看过之后,点点头,

    “交易达成了。”

    易德确实买到了五个道院名额,但是有三个都不是青竹道院的。

    青竹道院不是多好,可毕竟是本地的中级道院。

    要是发生什么事情,他易东也能就近处理。

    毕竟,想要考上级道院,就算如今上级道院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也很难保证没有世家会给自己五个孩子使绊子。

    全三宝看了一眼易东,想到易东五个天灵根孩子的传闻,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开口说道:

    “易道友,你们易家现在也算夏县第一世家了。

    对于你们易家族人考仙吏和凡吏一起建设夏县的事,我和几位主政夏县的同僚也是相当赞成的。

    如果你们易家有什么困难,可以联系我。”

    易东看着全三宝,露出一丝笑意,

    “多谢了。”

    两人随意聊了一些夏县的情况。

    别看全三宝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但是易东对他没有好感。

    他作为夏县空降的三位仙官之一,和另外两位被夏县一些人称为三血狼。

    这三人,来到夏县,想的不是如何平息入侵者带来的动乱。

    而是趁着这次动乱,来夏县大发横财。

    失去了灵脉,没有了退路的七大世家,据说被这三位敲骨吸髓,几百年的家底基本都被他们三人搬空。

    其他五家还好。

    穆家和赵家失去了大量族人,又在夏县掌握大量产业。

    这两家,被这三人弄得十分狼狈。

    穆家还好,据说在郡城方面又一定的人脉,求过去之后得到了一定回应。

    而赵家,就惨了。

    紫金山易家勾结入侵者,为入侵者提供后勤保障的事情,全部被转移到赵家身上不说。

    全三宝三人还将赵家仅存的修仙者全部收押,产业全部没收。

    可以说,七大世家的赵家,到了现在,近乎灭亡了。

    全三宝三人显然没有打算在夏县这个穷乡僻壤立下家族的打算。

    所以他们在县城的不动产,基本都卖给了紫金山。

    其他人,比如县城内有些富裕一些的散修家庭不是不想入手。

    主要是因为这三人太过没有底线。

    吃完卖家吃买家,说的就是这三人。

    没点实力还露财,大概率会被这三人吃干抹净。

    在夏县,有大量灵石,又有底气和这三人交易的,除了几个外来世家,也就易东的紫金山了。

    易东手中有大量灵石。

    数量太大,他一时半会挥霍不完,就去夏县置办了大量产业。

    不说商铺,就算普通住房,也能出租给散修。

    再说。

    紫金山上的易家族人,凡人加上修仙者已经十几万了。

    要是不加节制地去生育,十几年后翻个几倍乃至十几倍都有可能。

    易东自然不会去让易家做什么计划生育之类的反人类操作。

    夏县容纳的修仙者数量是有限的。

    让易家族人将其他修仙者的生存空间全部挤压干净正合他意。

    所以县城的产业是越多越好。

    非但县城内的产业。

    县城外的土地,易东也大量收购。

    这年头,修仙世家就如同易东前世古代的豪强一样。

    基本不用交税。

    如此情况下,只要付出不多,他不介意大量收购土地,特别是紫金山周边的土地。

    家族的开枝散叶,还得靠更多的凡人。

    只有紫金山易家越来越强,未来他易东的老祖之位含金量才会越来越高。

    战舰停留在紫金山山脚下,一车车的资源搬入其中。

    很快,战舰就离开了紫金山。

    紫金山山顶新建起的广场一角。

    三位少年和两位少女正在和一位美丽的女子聊天。

    正是东方红和她五个儿女。

    “转眼你们都十三岁了,还有三年,你们就要去道院上学了。

    时间过的真快啊。”

    东方红摸着易清的头,感叹一句。

    一旁的易墨突然说道:

    “母亲你是不是想家了。

    说起来,我们还没去过东方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