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咸丰拜上帝,八旗出北京(求订,求票)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大罗罗字数:2877更新时间:25/02/21 20:11:09
咸丰后颈的冷汗浸透了裹石麻布,田黄石的棱角几乎扎破布料。讲士的千层底步鞋碾过地上的碎石,咔咔声像踩在他绷紧的神经上。“进城贩药材“他哑着嗓子答话,喉结滚动间瞥见麟书正往守军袖口塞银元,却被后者一把推开!
“放屁!“那讲士突然暴喝,腰带上悬着的太平刀已经出鞘三寸:“我看你一脸的烟容,该不会是个烟贩子吧?“这讲士迈步走到咸丰身后,太平刀出鞘,割开了麻布包裹,田黄石在晨光里泛出蜜蜡般温润的光——这是乾隆爷六十大寿时福建巡抚呈的贡品,当年摆过太和殿的镇殿石。
“黄金?不对,是石头?”那讲士也愣住了,“你这人莫不是有病,从北京城里背块破石头出来,也不嫌重?”
咸丰见对方根本不识得宝物,心头稍微一松,眼珠一转,便把裹着田黄石的包裹解下,将田黄石捧在手中,“这位军爷,此物名曰田黄石,可以用来雕刻天王的圣像,小人知道京中某位大人家里有这石头,就趁乱进了内城,捡了这宝,回头再寻个石匠刻一个天王圣像,好日夜供奉膜拜。”
听咸丰这么一说,那讲士脸上的表情顿时和缓了一些。他寻思这大烟鬼许是在哪家府邸做事,所以知道有这石头,昨夜趁乱进城去偷出来还别说,这石头瞧着还挺不错。
那讲士收刀回鞘,正准备挥手放行,远处传来法螺长鸣,十六人抬的大轿在三百太平军簇拥下浩浩荡荡而来,领头的红头巾卒长突然高呼:“干王四千岁驾到!“人群哗啦跪倒一片,咸丰趁机将田黄石塞回包袱,紧紧抱在怀中。
洪仁玕的十六抬大轿停在门洞阴影里,那名讲士丢下咸丰不理,奔去轿子前叩头行礼,还口称师尊,然后又把有人得了块奇石要为天王刻像的事情报告给了轿子里的洪仁玕。轿帘忽然掀开,露出半张圆滚滚的胖脸,眉头轻蹙:“什么奇石?拿来看看。”
那讲士赶忙朝咸丰招手:“快点过来,把奇石拿给干王殿下看看!”
咸丰心里叫苦不迭,只好捧着包袱,跪行两步,然后就连连叩首:“小的愿献此石为天王刻圣像!”
“就是此人,他手捧着的就是那奇石。”讲士一指咸丰,“此人还能背诵《真约》,是天父天兄的信徒。”
洪仁玕这会儿是进内城去和罗耀国商量安排天王“升天”之事的,心里头正伤感呢,忽然听手下一个弟子说有人得了块奇石要给天王刻像,心中顿时起了玄妙之感,又听弟子说那人可以背诵《真约》,顿时有了招揽之心,便点点头道:“好,是个和天父有缘的,收入讲士班吧!”
那讲士朝洪仁玕行了一礼,就转身到了咸丰跟前,伸手就接过咸丰捧着的田黄石,趁着咸丰愣神的功夫就笑盈盈道:“干王知你一心向天,又熟读《真约》,因而收你入玕王府讲士班,学讲天王的道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太平天国的新兄弟了!”
咸丰这下可真是欲哭无泪了,他还想去天津后把石头卖了,换点银子好当个租界富家翁,现在一眨眼石头没了,再一眨眼自己也没了——给收进干王府当什么长毛讲士了!这可如何是好?
正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肃顺的手下德龄已经从人群中跪行着出来,叩一礼,大声拜道:“军爷容禀!我这表兄是个瘸子,行动不便,难以随军征战。”
那讲士不敢做主,回头望着洪仁玕,洪仁玕摆摆手:“无妨。”又一指德龄,“那大饼脸一并收了。”
得,又搭进去一个!
咸丰正寻思着要怎么脱身的时候,忽然就听见“哐哐哐”的锣响,紧接着就有人高呼:“吴王殿下驾到!”
原来是吴王罗耀国听说洪仁玕入城,亲自出来迎接了。
这下咸丰可不敢在崇文门的门口跪着,若是让他吴王罗耀国瞧见了,没准就算出他的真实身份,那可就全完了,于是就只能招呼德龄一起,跟着那讲士走了。离开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眼目瞪口呆的麟书和肃顺——这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了!
未时初,豫亲王府。
鎏金自鸣钟敲响未时的刹那,罗耀国指尖恰好敲打在《太平天国-后金条约》的文本上。洪仁玕摸出副眼镜戴了起来,看着条约文本上的“后金”二字,“后金?怎么是后金?”
罗耀国将卷起来的条约文本缓缓摊开:“自然是后金?难不成还是大清吗?那拉兰儿和载淳已经向我太平天国称臣,清妖的国号以后就改回后金,载淳称后金汗,那拉氏就是后金汗太后。至于北京城内的旗人,一律送去西山的后金军大营就是了。”
洪仁玕的胖手抚过案上条约:“吴王真要放城内的八旗离开?”他忽然用烟杆敲打了几下条约上的“后金”二字,“你就不怕纵虎归山?”
“纵虎?不过是一群猪猡。”罗耀国又指着案几上一张京畿地图上的西山:“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在西山收拢残兵,还有十余万众。东殿如果不出兵,单靠我的这点人马,很难在一个月里把他们赶走。”他顿了顿:“既然不能力敌,就只能取个巧,从兵粮上下手。现在北京城内还有旗人的老弱数十万,这可是数十万张嘴!一并撵出去,送到李鸿章、曾国藩军中,吃他们军粮。李鸿章、曾国藩手里那点军粮供应他们的军队也许还能支撑几个月,可要再多几十万能吃不能打的旗人老弱。嘿嘿.恐怕只能领着他们千里转进了。而这几十万老弱要转进千里,又能活下几多?而他们留在北京的宅邸和财物,就全都归了咱们。这招可比当年李闯王拷饷高明?”
洪仁玕轻轻点头,心里寻思道:这下杨秀清又失算了!他本想用西山的十万湘淮联军为难一下罗耀国,谁成想西山的湘淮联军反而为他所用了。
如果没有曾国藩、李鸿章的兵,北京城内的几十万八旗子弟逐出也好,诛杀也罢,总是显得不仁,草原上、高原上,还有东北老林子和西北的那些人知道了难免心生恐惧,为了自保许就投沙俄了。
罗耀国这招可好极了,不仅能把北京城里头的不安定因素都清出去,而且该死的人也不会少死多少.长途跋涉加上水土不服,再来个瘟疫、缺粮什么的,十分之二能活着走到陕西,那就是天父发善心了。
而这些旗人走得匆忙,根本带不走多少财物,连毁去和埋藏的时间都不一定有。等他们滚蛋了,罗耀国再派人挨家挨户去搜,大部分的好东西都能搜出来,无非就是多花点时间。
这可比李自成高明啊!
“那么北京内城里的财物.”洪仁玕问。
“分四份,”罗耀国道,“我一份,东王一份,你一份,幼天王一份.如何?”
洪仁玕抱了抱拳:“吴殿做事果然仁义双全!佩服,佩服!”
罗耀国又拍了拍《太平天国-后金条约》:“而且这几十万张嘴也不能白给,还得叫李鸿章、曾国藩也认了这条约。从今往后,后金就是我太平天国的附庸,清朝在东北、西北、草原、雪域的地盘,都是我太平天国之地。今后的世界上,也只有我太平天国可以代表中华。”
洪仁玕捧着《条约》看了一会儿:“怎么没有划界?这个后金国到底多大,《条约》上怎么没有?”
罗耀国冷笑道:“权宜之计罢了,《条约》一签,太平天国就拿下了整个大义名分,西北、草原、雪域也能有人看着,莫要叫沙俄、英国夺了去。至于后金的地盘,咱们往后
还可以慢慢蚕食,步步为营,花个十年八年就能吞干净了。”
他掏出个珐琅烟丝盒捏在手里摩挲着:“只要后金臣从太平天国,那么我太平天国拉拢后金的臣子就容易了。咱们不仅有大同会,有真约派,还有君臣名分,许多地盘都能不战而定!干殿,你要是觉得我这办法可行,那就替我问一问东殿的意思,他要没意见,那我就向西山派遣军使了。”
洪仁玕轻轻点头:“这事儿我自会去和东殿分说,应该问题不大。不过东殿也有些事儿要请吴殿您帮一帮。”
“好说,好说。”罗耀国点点头,看着洪仁玕。
洪仁玕苦笑了一下:“东殿所求就二事,其一是天王升天.这事儿总要有个体面,必须得你来操办别人才能相信。二来.是咸丰投降。”
“咸丰投降?”罗耀国稍稍一愣,“哦,我想起来了,你们抓到过一个假咸丰。”
洪仁玕点点头:“东殿的意思是,让假咸丰向假天王投降,然后由假天王押着假咸丰登天复命,这样一来,大清就算彻彻底底完了,天命也就到了太平天国手里了。吴殿,您看这事儿.”
“行,包在我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