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荀攸:感觉陈登不是个可靠的人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树叶里的星星字数:2373更新时间:25/02/09 16:45:54
身影听曹操这么问,眉头微微蹙起。
曹操疑惑地看向身影。
身影名叫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嫉恶如仇。
之前曹操带着天子迁都许县,感觉人才不够用,所以让荀彧,他最早的谋士之一,也是他如今最器重的谋士,推荐一些人才。
荀彧推荐了两个人:钟繇和荀攸。
曹操考验过荀攸,对荀攸的能力颇为肯定。
只是,这荀攸有一个问题。
他来到麾下之后,对戏志才和钟繇都颇为不满。
尤其是戏志才。
曹操问过荀攸具体原因,荀攸又不说。
如果是其他谋士,曹操很可能会怀疑对方的能耐。
但是戏志才是跟着荀彧一起投奔自己的。
这些年,戏志才也出谋划策,给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虽然这两年,他也感觉戏志才心态似乎发生了变化,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唯命是从。
尤其是看自己的目光,没有了往日那份神采。
但是,该出谋划策的时候,戏志才也从来没有疏忽。
至于钟繇,荀彧推荐之后,他准备让后者去长安担任司隶校尉,处理关中诸侯的问题。
这次能够设计围剿郭援的三千骑兵,还是钟繇提供了关键性的计策。
因为郭援是钟繇的外甥!
钟繇为了帮助自己,连外甥都照样对付,这种钟繇,曹操如何敢寒了对方的心?
因此,对于荀攸对戏志才和钟繇颇为不对付的态度,曹操心里也百感交集。
他可不想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将像袁绍那般分裂。
看着荀攸还不想说,曹操叹了口气,示意其他人离开。
就连虎背熊腰的大汉,他刚刚招募没有多久的亲卫队张许褚也是如此。
一直到所有人走远,曹操才对荀攸道:“公达,虽然你投奔我没有多久,但是,我对你的态度,你清楚。”
“你和文若是我的左膀右臂。”
“我知道你不喜欢背后说人坏话,但是,如果为了战争胜利,又有何不可?”
“而且——”
曹操戏谑道:“还是公达你以为,我像是袁本初那蠢货一般,无法分辨孰是孰非,只会搞所谓平衡?”
荀攸这才看了一眼曹操,沉吟片刻道:“戏志才那里提供了最新情报,没有任何问题。”
曹操笑道:“那就好了,你愁眉苦脸作甚?”
荀攸眉头依旧拧着,道:“没有任何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之前戏志才的情报就显示,袁绍分两路大军分别南下。”
“一路就是这支郭援的三千骑兵。”
“另一路是袁绍女婿,从徐州而下。”
“之前戏志才提供的情报就说过,袁绍女婿这一路摧枯拉朽,直接摧毁了琅琊臧霸。”
曹操点了点头。
荀攸继续道:“虽然吕布看起来更加强大。”
“但是,这几年,我也分析了吕布和臧霸。”
“臧霸的实力,看似不如吕布,可实际上,实力却相差无几。”
“究其原因,就在于臧霸出身于泰山,以兄弟义气闻名徐州一带。”
“而且,此人还在陶谦时期,在徐州担任过许多年的骑都尉。”
“臧霸很会做人,很受徐州世家大族的喜欢。”
“因此,他统治琅琊郡,可谓是全民一心。”
“之前青州牧袁谭率军进军琅琊郡却失败,这就是佐证。”“相比较而言,吕布看似占地更广,而且麾下世家大族众多。”
“但是,吕布不得其法。”
“他出身草莽,又先后背刺丁原、董卓,为世家大族所唾弃。”
“之前刘备不是说过?他麾下谋士陈宫和陈登经常起冲突。”
“看似毫无关联,可正说明两者都没有把吕布放在眼里。”
“陈宫和陈登,论能力,都非泛泛之辈。”
“可他们却完全不顾忌吕布,说明吕布在徐州的局势,没有根基。”
“因此,吕布虽然地盘更广,兵力更多,但是,实力实际上却不会比臧霸高出太多。”
“如此情形之下,为何袁绍女婿能够轻松拿下臧霸,却在南下下邳时没有多少动静?”
曹操此时也蹙起眉头。
荀攸的话,很有道理。
荀攸继续道:“除此之外,明公,我以为,陈登此人不可靠。”
“前徐州牧陶谦还未死,他就强烈推荐刘备接任。”
“吕布被明公赶出兖州,降临徐州,徐州士族就打开城门,投靠了吕布。”
“陈登作为下邳陈家的少家主,名耀徐州,徐州士族的所行所为,又怎么可能绕过他?”
“诸多事情都可以看出,陈登此人就是个随波逐流的小人。”
“如今,袁绍女婿南下,实力又如此了得。”
“我很怀疑,陈登已经联系了袁绍女婿,正等着我们上勾!”
曹操脸色沉了下去。
好一会儿,曹操才再次开口,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荀攸捻着胡须,俯瞰着远处的尸体,好一会儿才道:“我以为,我们现在该兵分三路。”
“第一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关中诸侯,然后往凉州迈进,然后南下汉中,最后益州。”
“这一路以利诱为主。”
“关中诸侯无法退回凉州,又无法东进,他们被卡在那里,异常难受。”
“其中最大的诸侯为韩遂和马腾。”
“这两人,韩遂原本是大将军何进的幕僚。”
“马腾为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
“他们对归顺朝廷的执着远超其他人。”
“派出使者过去,给他们高官厚禄,再让他们为我所用。”
“第二路,派一人为统帅,率主力大军赶赴兖州濮阳一带,做好防备工作。”
“此次明公围剿郭援三千骑兵,已经彻底和袁绍撕破了脸。”
“袁绍很可能很快来袭。”
“除了袁绍之外,青州的袁绍长子袁谭绝对也虎视眈眈。”
“之前戏志才的情报就显示,袁绍女婿击败琅琊臧霸之后,袁谭带走了六万精锐回青州。”
“青州要六万精锐作甚?”
“这么多兵马,如果只是固守青州,不只是浪费,还得耗费太多粮草。”
“这可不是青州能够承担的。”
“而河北依旧强大,也没有看到袁谭和袁绍父子反目,因此,最大的可能,袁谭在等机会,等西进兖州的机会。”
“第三路,明公你亲自带部分人马北上小沛,不要进城。”
“如果陈登的确背叛了我们,那么,很可能,有一支大军就会在那里等着我们。”
“明公可以试探性地和它交手,看看对方实力。”
“如果对方实力强大,那明公联姻吧!”
“如果对方实力不够强大,那明公直接进攻,从小沛进入,从琅琊郡攻入青州,和第二路大军夹击青州的袁谭大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