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扩编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东仙轩辕字数:2692更新时间:25/02/21 22:10:31
正月二十二日,清晨时分。
大宣安清十八年的正月干冷无比,自入冬以来只下过一场并不算大的雪,刘家堡外的旷野满是冻住的土块,没有了冰雪的滋润,土壤里的养分似乎也变得稀疏起来。
此时被刘昭“买下”的青壮们已经被集结起来,正在刘家堡西面的平坦旷野上等候,而那些被买下的壮妇,则在不远处继续挖掘地窝子。
此番刘昭用粮食一共换来青壮三千六百五十二人,壮妇两千九百一十七人,共计六千五百六十九人。
在青壮之中,一队亲兄弟靠在一起,身上单薄的衣服无法提供温暖,二人正在瑟瑟发抖。
哥哥名叫李泽,长得人高马大,是儒州有名的猎手。弟弟名叫李海,虽然身材瘦弱,但是却读过几年书,在家乡也小有名气。
自从胡人的铁骑杀进儒州后,李家人便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家门内就只剩下兄弟二人,跟着无数逃难的百姓一路来到了燕州,原本性子就沉闷的李泽变得更加寡言,只希望自己和弟弟能够有一个落脚地,能够活下去。
此时李海用力裹了裹身上的布片,问道:“哥,都好几天了,那刘公子一直给咱们饭吃,让咱们在地窝子里住着,也没有安排咱们,今日突然把咱们拉出来,是不是有安排啊?”
李泽呼出一团白色的哈气,说道:“不知道,反正听号令就是了。”
这时旁边一个身材更加壮硕,比李泽高了一头的汉子瓮声瓮气的说道:“长得也算威猛,怎么如此逆来顺受?就算咱们是被刘公子用粮食买下的,那也不能听之任之,不然与牲畜有什么区别?”
李泽斜眼看了那汉子一眼,问道:“你是谁?”
“好说,我叫刘大志,儒州人。”
李泽“哼”了一声,说道:“寄人篱下,不听令还能如何?你倒是有脾气,为何不留在儒州杀胡人,反倒跑到燕州来了?”
刘大志怒声说道:“好厉害的嘴,我看你是欠揍!”
二人随即摆开架势就要打架,李海在一旁规劝,二人的举动顿时引得周围青壮骚动起来。
“干什么!”
此时陈举大步走来,吼道:“凡是内斗者,罚去做苦力!”
刘大志瞪了李泽一眼,昂着头不再说话,李泽也安静了下来。
陈举的目光扫过二人,也没有再追究,只是说道:“你们被公子留下,是要为刘家堡出力的,以后谁再窝里斗,严惩不贷!”
这时账房先生马友良走来,手中还拿着众人的卖身契,与陈举点头示意后,大声说道:“今日召集诸位来此,是要从尔等之中招募人手,编入刘家堡护卫队。凡是愿意的,每人每月发给二两银子的月钱,每天三顿饱饭。”
“不过既然入了护卫队,那就要遵从公子的号令,不但每日要进行严格的操练,还要用自己的性命去保卫刘家堡,忠诚于公子!”
马友良目光扫过所有人,大声问道:“愿意加入护卫队的,向前走三步。”
李泽和刘大志对视一眼,二人谁也不服谁,几乎同时向前走了三步。
李海也想跟上去,却被李泽一把推回了人群之中:“进护卫队是要玩命的,咱们兄弟去一个就行,你留下!”
同时三千多青壮之中,陆陆续续站出来两千多人,几乎大部分青壮都愿意加入护卫队,毕竟每个月有二两银子的月钱,还能吃饱肚子,谁不愿意?
只有那些身体瘦弱,或是胆小怕事的青壮留在原地,想着反正也跟刘家堡签下了契约,大不了留在这里种地,或者是进工坊,反正是有活路的。
陈举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其余的青壮解散,等候进一步的安排。愿意加入护卫队的留下,等候整编!”
李海跟着一千多青壮回到各自的地窝子内,当天马友良便带着几个堡内的农户过来,开始在刘家堡外丈量土地。
刘家堡四周的旷野虽然很多都是有主的,不过眼下几乎都已经荒废了,原先的主人不是不知去向,就是已经死绝了,刘昭便下令在堡外开垦土地,分给那些青壮耕种。
此时陈举将护卫队所有人都集结起来,一百多人列队站在两千多青壮面前,这一百多人便要起到骨架的作用,将扩编之后的护卫队撑起来。
“按照公子的命令,护卫队建制由屯扩编为部,每部分五曲,每曲分五屯,原各队队率晋升为军侯,你们几个军侯在两天之内要将自己手下的人马搭建起来,推举各屯的屯长、各队的队率,以一月为期,训练合格便正式任命,否则便要换人!”
“扩编之后,我自任军侯,为副手,公子自任校尉,护卫队直接向公子效命!”
话音刚落,张二虎、赵炳等五人便带着手下护卫上前,每人的手中举着一面旗帜,上面手写着“前曲”、“后曲”等字样。
“现在开始分派!”
随后从张二虎开始,五人依次带着手下上前选人,不论姓名、籍贯,直接点齐人数带走。
李泽被前曲军侯张二虎选走,刘大志则被后曲军侯赵炳带走,二人站到各自的队伍中,心中不觉得都涌起了一丝激动,不知道在这刘家堡护卫队中,会有什么样的际遇。
“各曲带队前去西门外,等候领取装备。”
李泽跟着队伍来到壕沟跟前,还记得当初跟着难民队伍过来冲击的时候,不少人都掉下去死掉了,此时再看向壕沟底部的尖刺木桩,李泽的心头再次颤抖了一下。
此时已经有织布工坊、肥皂工坊的女工赶着马车停在了大门口,还有不少农户也过来帮忙。
“有序过来,排队领东西了!”
为首一人竟然是郭文蒴,此时正张罗着分发东西。
刘昭站在堡墙上微微摇头,自己只是向南安堂订购了一些装备发放下去,其实就是些冬季的鞋袜、被褥、毛刷、碗筷和杯子什么的,想不到带队送货的竟然是郭文蒴。
听闻刘昭正在扩编护卫队,郭文蒴更是自告奋勇的留下来帮忙,然后就张罗着去了西门外。
“这姑娘还真是个场面人!”
刘昭心中感叹着,而郭文蒴则开始忙活起来。
“每人两套被褥、两双冬鞋和棉袜,一份刷牙的毛刷、吃饭的碗筷、喝水的杯子。”
“对了,还有一身号衣,拿好所有的东西,从西门进去,到堡内等候安排!”
此时李泽已经领到了所有的东西,脸上写满了震惊之色:“不就是看家护院的护卫吗?竟然发了这么多的东西,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特别是用厚棉布做的号衣,虽然是本布色,但是对于衣着单薄、破烂的众人来说,这些号衣已经非常好了,很多青壮都激动得双眼通红,还有人都哭了起来。
与此同时,被安排进堡内的壮妇也有人“关照”,李秀、孙寡妇、周娟三个主事开始挑人。
如今刘昭急于扩编护卫队,后续还要给护卫队打造制式装备,可谓是花钱如流水,所以各处工坊也要同步扩充产量,以便增加刘家堡的收入。
到了傍晚时分,两千多青壮都领到了装备,陈举带着一百多老护卫也完成了整编,护卫队的人数也扩充到两千六百五十六人。
由于刘家堡内的营房住不下两千多人,于是刘昭重新划分了各曲的驻防地:前曲驻扎刘家堡,后曲驻扎北卫城,左曲驻扎东卫城,右曲驻扎南卫城,中曲驻扎燕州城内的两处铺面(对外宣称为伙计),以及燕州城北门外的织布工坊。
夜晚,李泽躺在营房的大通铺上,想到弟弟李海还住在堡外的地窝子里,心中不免有些酸楚:“总不能两人都进护卫队,万一有个拼命的事,总要留下一人。”
李泽想着弟弟,而刘大志躺在北卫城的营房内,同样睡不着觉:“队率说明日要开始训练了,一个看家护院的护卫招募这么多人,还要操练,难道那刘公子想要......”